古時候打仗,第一拍的人都在想什麼?

東銳威武


冷兵器時代的打仗因為是貼臉的較量,所以氣勢很關鍵。你就這麼想,打群架的時候,兩邊氣勢就看對沖的氣勢,哪邊第一排的殺氣足夠大,另一邊或多或少的就會慫一點。這一慫就悲劇了,所以說,古代第一排往往都是一群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平頭哥角色。

加之古代消息本身就閉塞,所有的信息來源都自將領下傳。所以你要是個古代士兵,你也是兩眼一抹瞎,可能你就知道對面的都是一群廢材,極其猥瑣,而且砍死他們越多,自己升官加爵越有戲,對於古代去當兵這類出生的人來說,這輩子能飛黃騰達可能就靠軍功了。

所以,第一排的人非但不慫,反而都是殺氣很足,立功欲極強的人,腦子裡想的都是:

“對面這群鱉孫,等會看爹怎麼收拾你們”


瘋狗的輕武


得分幾個階段:

第一,在準備衝鋒時,喊"殺!”的聲音一定要大,還要比身邊的人先喊,至少要讓周邊5米之內的人都能所到,如果身邊有百夫長,則更要增加幾分貝。

第二,在剛衝出來的50米之內,一定要衝在最前面,不要管姿勢帥不帥,因為這個時候其它人都很緊張,對你的姿態沒有注意力,所以怎麼跑得快,就以什麼姿勢跑。最好讓周邊的人看到你在前面。

第三,觀察一下正前方敵人,祈禱他們不戰而逃跑,如果敵方逃跑,則要加快速度,儘可能多的爭取個人戰果。

第四,如果敵方沒有逃跑,很遺憾,你的成活率只有30%。如果有盾牌,就把盾牌以前上方45度角擋住上身,以防敵方箭雨,如此操作,可提升成活率至40%。如果沒有盾牌,跟著馬匹後面跑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第五,在衝鋒到中途50%左右時,可放慢腳步,最好在第50排開外,如此可提升成活率至50%,千萬別假摔,因為後面千軍萬馬可無暇顧及腳下的你,不成肉餅也會成肉團。正確的做法是將速度降到團隊速度的90%左右,緩慢後移。

第六,交鋒接敵時,能做的就只有拼命砍殺了,希望沒有忘記寫遺書,藏在樹洞下的幾顆碎銀一定要告訴身邊可靠的人。

第七,以上方案純屬搞笑。


為正義走四方


中國古時候最前面叫陷陣(當然叫法不止一個)。有陷陣死士的說法。基本也是所有古典軍事典籍裡都會提到選鋒的概念。攻城時候最先上對方城頭的叫跳蕩。跳蕩在古時候獎勵標準最高。不同時期基本上差不多是上去殺一個頭等於別人殺十個的軍工。陷陣的獎勵比跳蕩少。但也是殺一個頭頂人好幾個。。。。古時打仗。尤其是大型戰爭。打起來人特別多。當時的兵主體不是職業軍人而是招來的民夫。紀律和戰鬥意志相對低。人多起來了後面看不到前面,前面看不到後面。很多老百姓又是不想打仗的。於是前面一亂,甚至稍微後退。後面人認為打敗了就會開始逃跑。一跑跑一片。這就潰散了。所以國內外古典時期兵書都講選鋒。最前頭的人必須戰鬥意識極高。甚至戰鬥力也要高。也是這個原因。那時候多打少,對方一個繞後。前面的人只知道後面打起來了或者營地被打。不知道具體情況。也容易跑路。以前少勝多都是用了這個辦法。讓對方部隊組織崩潰後。大部分傷亡是一方混亂逃跑,一方追殺的時候砍出來的。古典帝國時期,也即中國的秦漢時期。因為政體對領土的控制沒有飽和。獎勵軍功,全國從上到下都想要軍功。於是對外擴張能力很強。古羅馬開頭。秦統一天下。漢時期對外戰爭搶地都是這個樣子。


東銳威武


大多想的是勇往直前,能夠克敵制勝。一般第一排都是選不畏死亡能夠衝鋒陷陣的勇士。


淨心齋5303038266684


第一排都是不怕死的勇士,也稱擋箭排,衝鋒陷陣死而後已,不顧及再想什麼了,但只要活下來就會有重賞的。


趙忠雲2


死了有錢,不死有權。


劉星


奮勇前進,英勇殺敵。


志和13


站在前排的士兵都是拿雙響的,而且有很高的榮譽,一般都是精銳,而不會是新兵


夏蟲欲飲冰


【對上恭敬、對下慈悲卐😍🙏】【佛光普照、無量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