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命題作文,又被稱為標題作文,其特點是:題目是固定的,寫作時必須圍繞所給出的題目來進行。由於命題作文的特點所限,使不少同學寫起來思路閉塞,材料缺乏,寫起來很難下筆。其實,面對命題作文,採用發散性思維,可以很快地找到寫作方向。

什麼是發散性思維呢?就是以某一事物為觸發點,多角度、多方向地引出問題,展開思路,提煉創意的一種思維方式。面對命題作文,我們可以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搜羅素材,產生靈感,從而快速行文。

面對命題作文,發散思維的運用常有以下兩種形式:

“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1.多項思維

所謂多項思維就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1)如以“冬雪”為題,運用多項思維,就能提煉至少三個不同的主題:

A.讚美冬雪的潔白無瑕,一塵不染,謳歌冬雪溫暖大地、滋潤萬物的奉獻精神;

B.鞭撻冬雪的虛偽懦弱——以潔白的外衣掩飾世上醜惡的萬物;

C.鞭撻冬雪的冷酷無情,所到之處雪壓冰封,千山枯寂,萬木蕭條。

(2)比如以“一件難忘的事”為題,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思維發散,找到作文的突破口:

“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A.以時間為線索:時間——幼兒園、學前班、小學裡——難忘的事;

B.以地點為線索:地點——家裡、學校、公園、鄉下——難忘的事;

C.以人物為線索:人物——老師、小夥伴、同學、親人——難忘的事。

2.反向思維

反向思維是一種求異思維。它是在不違反科學常識、時代精神的前提下,通過轉化角度,逆向求解,來取得標新立異的效果。

“命題作文”框得太死沒得寫?發散思維帶你衝出“低分包圍圈”!

比如以“家鄉鉅變”為題作文,如果按照習慣思維立意,往往是反映家鄉的巨大變化,描寫公路在拓寬,街道在延伸,工廠應運而生,樓房在加高,人們生活富足了,觀念改變了,以此來歌頌改革開放的成就。這些東西是每個人早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無可非議的事實。這樣立意不能說不好,但平淡無奇,沒有新意。

如果我們打破思維定勢,用與習慣和常理相反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就會由馬路拓寬、街道延伸、廣場擴建,想到大片的良田被擠佔,耕地在不斷減少;由工廠上空的黑煙和排汙口的廢水意識到大氣已被汙染,河流在呻吟,人們的生活環境在惡化!於是提出治理應該與開發同步,只發展不治理,重發展,輕治理,先汙染,後治理的做法都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其結果是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付出慘痛的代價!這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立意。這樣的立意避免了單一與狹窄,顯得新穎、獨特,能給人以全新的感覺。逆向立意,達到了創新的目的。

3.怎麼培養

要想運用發散思維寫好文章,首先在平時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樣在進行思維發散時才能快速找到觸發點。其實,生活中不乏寫作的良好素材,只要你肯留心去觀察,去思考,就不愁找不到寫作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