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南京首位度,江蘇省都做了哪些措施呢?

憶笙492


在中國東部省份,南京&蘇州、廣州&深圳、福州&廈門、濟南&青島,這幾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都被點名了。其中,南京略比濟南好一點,濟南的GDP總量佔山東只有9%,而南京佔比是13.6%。如果一個省會城市GDP佔比不到20%,是偏低的。

廣州雖然不是廣東省GDP最高的城市,但是廣州GDP佔廣東省總量的23%。所以,廣州的首位度要好於南京和濟南、福州等城市。

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例如成都、武漢,佔比都超過了30%,起到了帶頭作用。

南京為了提升城市首位度,首要的任務就是合併鎮江。

目前來說,寧鎮合併已經迫在眉睫,可以完善南京的城市框架不足,因為南京是一個南北狹長,東西很窄的城市,而鎮江合併之後,南京的行政區域得到合理的優化。

其次,南京在地鐵建設方面,已經加入了,所以,截至目前位置,南京的地鐵通車裡程排在國內第四位,僅次於北上廣。這也是南京提升城市首位度的表現。

最後,南京作為江蘇省會,有很多天然的優勢,比如對外招商引資,引進知名企業、固定投資等很多方便,省裡面有最新的優惠政策給到南京。

關於未來南京的城市首位度提升建議:

1:繼續開放人才落戶優惠政策

2:增加常住人口

3:高鐵、地鐵、高速公路都要搶抓機遇建設

4:合併周邊區域,做大南京。


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城市觀察君


張書記藍市長這套領導班子對提高南京首位度,工作十分出色,1,抓住南京交通樞紐不放鬆,高鐵,航空,港口,地鐵,過江橋樑等。2,利用舉行國內外各種會議宣傳南京進行招商引資,還釆取在國內一線城市中招商尋找高新項目,同時走出國門尋找創新項目研究院所及總部利用江北新區等優惠政策引入南京落地生根。3,出臺人才落戶優惠政策,使高端科技人才源源不斷擁入南京,4,美化靚化城市基礎建設,為在寧高科技產業提供優美的工作與生活環境。5,利用在寧高校優勢成立新區科研院所,促進軟件及創新產品健康發展等等。通過以上措施,高科技產業及總部經濟象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GDP在快速增長中,增速均在省內首位,相信5到10年經濟總量即可超過蘇州,到那時南京綜合實力接近一線,首位度將會180度大轉變。


吉慶有餘187412372


首位度是綜合看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的地位,是看區域影響力和輻射範圍,決不是GDP排名,這也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西安、鄭州等城市的GDP總量有多少?何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人活著也一樣,地位靠的是全方位影響力,能組織帶動別人,不是錢最多你就是領導。

在江蘇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南京經濟已轉型成功,三產比重達60%左右,科技創新企業佔比也超過60%,現代農業全國前三,騰訊、阿里、京東、華為、臺積電、科大飛訊、格力、比亞迪等科技大佬,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浦東級別的國家級江北新區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南京的地鐵運行里程已經超過深圳排第四,目前仍有多條線路同時建設中。

南京做強自己的同時,正在快速發展對外交通,培養多年的南京經濟圈已初步成型,成員包括江蘇省的鎮江、揚州和淮安,安徽省的蕪湖、馬鞍山、滁州和宣城,南京通往七市的城際輕軌得到省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都有規劃建設。南京都市圈的緊密度在全國範圍內是最高的,跨省跨區域輻射這麼多城市,這種量能南京是唯一的,因此南京也被國家認定為: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特大城市,以上這些還不夠首位度嗎?!






漂飄12


南京確實在江蘇地理位置偏西,一半與安微接壤,南京也確實不適合做江蘇省會,因為它是六朝古都前朝首都,對應地位應是直轄市。一是直轄對祖國統一有利,對中山先生信徒心理上有歸宿感,二是經濟上確實發展滯後,首位度不夠,現在有中央、省政治上直接支持,市領導的領導力,不久會進入高速發展快車道,對鄰近8市聯盟輻射必然會做大做強。三是江蘇省委也應該進行行政區劃重新規劃,強強聯合,握緊拳頭形成合力,給南京首位度強力支持,成為新的“應天府”,四是南京人做事應認真仔細,向蘇南三市學習,南京大大咧咧,凡事要做就做最好,否則不做,如連通外市主路,要造就8車道,盡力減少平交口,大氣些,不要開始二道,五年後再修四道等等,規劃超前二年。總之南京大有作為,前途無量。


雲中鶴5858


南京曾經的首都,曾經的直轄市,曾經的兩省省會,可現在有點沒落,在省內被蘇州碾壓,蘇州人也一直看不起南京,自鳴自己是吳語區,而將南京叫江淮區。

網絡上蘇州人對大哥南京極不尊重,嘲笑其為徽京,無錫也不理南京,這二年稍微好點,因為南京的經濟超越了無錫。南京要贏得同省兄弟城市的尊重就必須要提高南京在江蘇的首位度。

南京應如何提高首位度呢?南京有經濟學者曾建議:弱化蘇州,不能讓蘇州有獨立的機場,強化崑山的作用,讓崑山成省管市,做強太倉港,讓太倉強起來,從而弱化蘇州市區的凝聚力,經濟學家一葉壇說:蘇州屬非典型形城市,市區缺乏凝聚力能力,整個蘇州地區,有幾個相對獨立的城市存在,都把上海當大哥。

南京這一方案,效果初顯。另一個方面南京強化江北新區建設,上升到了國家級層面,發展速度飛快,這二年的南京變化很大。

南京由於受地理位置所限,不得不將安徽的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劃入自己勢力範圍,讓江蘇兄弟詬罵,其實這些兄弟不明白南京的內心,其實是在吸他們的消費。


用戶951997351737


以江蘇的實力如果真心推動南京發展是肯定會見效的。只不過會花些時間,短期見不到成果。而我認為這次張書記和藍市長主動提出提高南京首位度問題,一般是在任內是要見到效果的。

這個見到效果是以什麼為評價呢?是GDP超過蘇州?這個明顯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並了鎮江,並了儀徵就可以了。實話實說,這種可能基本不存在,如果這樣國家都批了,那早就把南京當直轄市培養了,從國家角度並了馬鞍山和滁州也比並鎮江好啊!所以GDP超蘇州這個首位度不怎麼成立。

那以什麼來評價提高南京首位度,而且還能2年內見效呢?我認為只有一個標準是成立的,那就是在省會標準的比較中超過除廣州外的所有省會。包括超過武漢,成都,杭州。我看了一下2018上半年的GDP排名,南京距離杭州差150億,差武漢580億,差成都670億。差距並不大,但追趕實在不容易。正所謂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帶你們武漢、成都、杭州調整區劃就不帶南京調整區劃嗎?顯然不可能!

我看了下週邊縣域GDP,句容上半年的GDP大概300億不到一點。儀徵大概350億左右,溧陽大概450億左右。

這就很簡單了,南京加句容超過杭州,再加儀徵超武漢,和成都非常接近,稍微努力一下子,江北這邊的發展開始見成果能見到大概200億的突擊增量,還真有可能超過成都,在19年或2020年放出衛星見到奇效。南京的領導政績將十分突出,提撥在望!

所以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高,甚至方案都以成型報批了,省市都已達成一致開始宣傳南京首位度了,有在為政治上政績上吹風的必要了。

還是一句話,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城市不擴不大!



眼看過去未來


提高南京的首位度,成為熱門話題,南京作為國家認定的特大城市,又是僅次於北京,上海的教育重地,理應有更大的作為,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績。可是有些人對首位度的認識有偏差,總以為南京經濟總量不如蘇州而失去了首位度,所以要想方設法,採取措施,象中西部一些省會城市一樣兼併,合併周邊的城市,擴大地盤,增加人口,集全省之力超越蘇州。可是最近江蘇省委領導班子集體到南京現場調研辦公,對南京市提出了“提高省城責任”,“發揮省城作用”。為南京市的首位度定了調,指明方向!首先南京不能象那些靠合併周邊地區,集全省之力來提升首位度。南京有這麼深厚的經濟,文化,教育資源,潛力還很大,關鍵在自身。其二,首位度並非是在省內爭第一拿冠軍,而是要發揮老大的作用,不僅自身要加速發展,還要引領,帶動,幫助全省各地向前進,把自身的能量,優勢覆射到周邊地區,讓全省各地能感受到“老大”,作用和恩惠,享受到省城的紅利。其三,南京有能力有條件有基礎有實力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挖掘潛力,真抓實幹,當老大必須自身要硬,要強,才能有號召力,凝聚力,才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大!


手機用戶坭瓦匠


回答這個問題前,作為一個南京人我先靜靜地努力使自己心平氣和地瀏覽了一下這個問題下許多人先前的回答。果然不出意外,這裡回答的大多數江蘇人,無論蘇南還是蘇北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如他們在其它的貼中一樣惡罵南京、諷刺南京、譏笑南京、惡懟南京……

看到這些江蘇人的回答,我倒沒氣,倒是失聲笑了。然後想到來回答這個問題。江蘇人說來說去,對南京的恨意無非出於以下幾點:

一南京位置偏,而因為省會偏,給蘇南、蘇北之間的溝通帶來大問題。

二南京人文和蘇南、蘇北都不同,尤其方言,倒和安徽一些地方相近。

三南京利用省會身份大吸江蘇資源,造成蘇北的落後。

四南京沒有能輻射帶動全省,倒是給安徽不少好處。

對於以上幾點,作為一個祖上自明代就定居南京的土生南京人我是這麼看的:

第一點確實是客觀的,南京位置確實在江蘇不是一般的偏,我也不認為南京應做江蘇省會,許多南京人同我一樣認為南京應直轄!

第二點南京人文,尤其是方言確實和江蘇南北有差異,但也有許多相似相近之處。同時南京與安徽一些地方也有相似之處。這其實很正常。但江蘇一些人似乎總喜歡放大南京和江蘇它地的差異,而同時抹殺南京與江蘇它地的相近相似之處,又刻意強調南京與安徽的相似之處,就純粹有其心理動機了!

第三點,完全是胡說瞎猜!南京在江蘇這六十多年,江蘇給了南京什麼好東西?南京一直吃的民國首都老本,在全國各城市中發展已處於落後下風!真給江蘇弄一個真正強勢的霸道省會,他們才知道什麼叫厲害!

第四點,其實什麼輻射帶動都是虛言!北京帶動了河北?其它省的省會帶動了省內它城?不吸空都算是厚道了!

通過這裡回答的江蘇人的觀點,可以看出他們心中對南京的想法,不外乎幾點:一是不要再讓南京做省會;二是為達成第一點要麼把南京併到落後省份安徽,要麼把南京繼續留在江蘇降為普通地級市甚至縣級市,反正絕不能讓南京以直轄的身份分出去!三是南京發展的不好,那是南京無能,和江蘇無關,我們要罵它嘲笑它挖苦它,南京如果今後發展的好了,那一定是剝削了江蘇吸了我們的血,我們還是要罵它!

從這些江蘇人對南京的態度就可分析出江蘇所謂增強南京首位度,既不會有實質性動作,也不會有實際意義,江蘇省府是無法有所作為的,南京的發展關鍵還是要靠南京自己!南京下步怎麼走呢?

首先,南京上下要更加增強脫蘇直轄的雄心壯志,利用一切渠道向國家有關方面反映南京的困境和不科學的行政區劃給南京造成的負面影響!

其次,利用目前南京還是江蘇省會的時機有意無意地給江蘇出題目找事情!既然我以前沒吸血還是要被說成吸血,那不如今後就真正去大吸一波!中國哪個省會不吸血呢?哪個省會是象以前和現在的南京這麼厚道不吸血還反被罵的呢?吸,吸死這個江蘇!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更加刺激起那些江蘇人對南京的深仇大恨😜,使省府進一步難以舉措,只得主動向國家提出放棄南京!

最後,南京要按自己的節奏去致力於自我發展,無論江蘇人有何噪音,該區域聯動還是去聯動,該高標準開拓奮進還是去繼續!他們不是要和南京爭麼?那南京也一心一意拿出競爭的態勢去爭去搶,否則要被說輕視對手的😀

總之,南京脫蘇直轄,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也要實現,否則南京不會有好日子過!所有南京人都要為此而努力!


sryzx


江蘇省13個城市相對來說的整體發展還是很均衡的,不像安徽陝西湖北等地一市獨大模式。目前蘇錫常寧鎮為首的蘇南五市佔據了江蘇80%以上的gdp份額,蘇中發展勢頭一般,蘇北五市,近年來受環保壓力比較大,大多速度減緩,但也都進入全國百強市。

現在在提南京城市首位度,首先要清楚城市首位度是什麼?主要是看一個地區城市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說白了就是南京能不能帶動地區發展,帶動的快說明首位度高,反之亦然。

個人認為雖然南京是省會,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中心,同時也是也是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未來要建設成長三角地區特大城市,跟上海爭鋒的城市,但是他的首位度並不高。

漂漂12:南京經濟已轉型成功,第三產業比重達60%左右,科技創新企業佔比也超過60%,現代農業全國前三,騰訊、阿里、京東、華為、臺積電、科大飛訊、格力、比亞迪等科技大佬,世界500強企業紛紛入駐。浦東級別的國家級江北新區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南京的地鐵運行里程已經超過深圳排第四,目前仍有多條線路同時建設中。

個人認為南京吸引力目前還是對安徽比較大,通過建設城際鐵路,沿江高鐵,快速地鐵到安徽周邊去,快速吸引周邊人才來寧。南京對於蘇南的影響力,特別是經濟上並不高。我猜想一方面是因為長三角有個大哥上海,其次還有個二哥蘇州,這兩位經濟比較強悍。對於蘇中的影響力一般。至於蘇北,個人認為還不如徐州的淮海經濟區影響力大。

我認為南京想擴大首位度影響力,下面3條肯定要做的。

1.南京將進一步擴大高鐵建設,未來也要構建米字型鐵路樞紐網。除了往西的,更建議往北,往東北。儘管走洪澤湖阻礙,但是鐵路網還是建設的,連成一塊,減少距離感。如果說南京想輻射到宿遷,起碼的鐵路是肯定要建設的,我也看到了相關的規劃,目前正一步步的推進中。

2.打破區域束縛,利用政策優勢,版圖擴張,首先向東拿下句容,可以跟鎮江協調給與其他補償。如果往東拿不下句容,想擠入蘇錫常鐵三角還是有點難度的。南京還是有些優勢的,畢竟句容曾經屬於南京,現在也需要更大突破,南京也需要這一塊騰飛的基石。

3.在制定區域政策時,多考慮下蘇中蘇北,多來點機會,比如招生名額,企業招聘等,全省人才流動需要整體推動,整盤棋活了。想提高首位度,個人覺得多少先付出點實際行動,或者釋放點誠意出來。啃骨頭也給點湯喝。現階段蘇北可以種種樹,打打魚,開發旅遊業,但這也不是最終出路,工業化還有現代化都是要有點。共同富裕才是終極目標。

希望南京能擴大影響力,成為江蘇省第一個特大城市。








宿遷城鎮那些事


南京就是江蘇最偏的城市,要不是歷史原因,他能做省會,輻射都是安徽的城市,說是徽京完全沒錯,說話很難聽,還要強化,我們其他城市還要不要發展,一天到晚就打造1.5小時到南京都市圈,說沒事去南京,為什麼不是蘇州蘇南地區,搞得蘇北鐵路完全沒有,地理位置太偏,不配做省會,除了自豪的南京人,看看江蘇其他城市誰看上這個徽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