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西遊記》?師徒四人中,是不是孫悟空的內心最痛苦呢?

小小櫻桃的Mom


評價不了,小弟才疏學淺,就淺談一下個人看法

《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所描繪的不僅僅是妖魔鬼怪,更借神仙聖佛敘述了世間人情,融入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有人說西遊記是神話書,是故事書,是浪漫主義文學書,都對,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所以表達的方式也 不一樣,我就認為他就是一部旅行遊記。

唐僧帶著個豬帶著個猴帶著個摳腳大漢騎著馬旅行去,走遍山南海北,領略風土人情,一路坎坷走來,付出了緣分,收穫了因果,有快樂,有悲傷,有艱難,有迷茫,更多的,是對自己信仰的堅持不懈的努力追求,豐富的內心世界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不是一般人能理會的了的,五個人當中如果說最慫一定是唐僧,一路肩不能擔,手不能提,全靠著三個徒弟保著才得了真經,(說的是《西遊記》,不是《大唐西域記》)要說內心最痛苦的不是孫悟空,是沙僧。

孫悟空當然痛苦了,你被石頭壓五百年你也痛苦,遑論一隻猴子了,就跟人打了一架,吃了幾個果子,喝了幾杯酒,尿了一泡尿,就給壓了五百年,還講理不講了。

誰知道隨地小便這麼大罪過啊,早知道憋著了。要說痛苦肯定是有的,但是不是最終極的,最痛苦的是沙僧。

相比唐僧的戰五渣,沙僧的實力還是有的,就是實力對比悟空的一百,八戒的五十,他能到十五算不錯,天天挑著個擔子也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跟著大家走也不知道去幹啥,最常說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連回不迴流沙河都拿不定主意,還得二師兄勸誡,這樣的人內心一定很痛苦吧,我存在意義是什麼?行李的搬運工嗎?還是存在手機裡的循環播放?師父一被抓走就點一下播放按鈕?

所以,沙悟淨的內心一定很迷茫,很痛苦,但是最痛苦的是不知道痛苦在哪裡!有目標嗎?跟著師父取經,然後呢?沒有方向了,成了金身羅漢菩薩以後呢?在天庭,僕人的工作算是辭了,接著?沒有了,都成菩薩了還要怎麼樣?所以,沙僧的內心也有很多的痛苦,人云亦云,得過且過,所以,這裡沙悟淨的存在,折射更多的,是世間大部分的普通人的生活。


道門守衛者


這個問題很有趣,師徒四人中那個最痛苦,就看看他們取經前後的處境。

我們先來討論下唐僧,作為大唐高僧,他一心向佛,被選為取經人後,更是不怕千難萬險,隻身前往,可謂為了取得真經,也是殫精竭慮,為何?因為他的前世是金蟬子轉世,所以自出生就自帶佛光標記。西天取經是唐僧最喜歡做的事,後來又收了三個徒弟,一匹白龍馬。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爽日子,一邊旅遊,一邊撩妹,可謂愉快無比。從這點來看,唐僧是不痛苦的。


孫悟空作為取經團隊的先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幾乎都是他一個人衝鋒陷陣,有時候出力不討好,還被師傅唸叨,可謂是付出多,回報少。但是想想孫悟空曾經因為大鬧天空而被如來判了500年有期徒刑,喝銅汁吃鐵丸。可謂受盡各種折磨。後來觀音給他指了一條明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可以減刑重獲自由。悟空沒考慮就愉快答應了。

雖然一路上,孫悟空有緊箍咒限制人身自由,但一路打打殺殺,不正是孫悟空喜歡乾的勾當嗎?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唐僧拯救了悟空,所以孫悟空才心甘情願追隨。所以孫悟空是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買單,也沒什麼可痛苦的。至少比五行山下的牢房,好多了。


我們再來看看沙和尚,曾經的捲簾大將,因為蟠桃會上打碎了王母的琉璃盞而獲罪,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吃了很多取經人,也是罪大惡極,為了懲罰他,觀音也讓他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沙和尚無奈之下,只好服從,雖然西行之路艱難也比在流沙河服刑好得多,雖然沉默寡言,但也毫無怨言,一心只想贖罪,對唐僧也是忠心耿耿,也沒很大的痛苦可言。


而豬八戒就不一樣了,雖然在天庭調戲嫦娥被貶下界,但也過得逍遙自在,不像孫悟空和沙和尚,正在服刑。豬八戒娶了第一任妻子卵二姐,過上了人間的日子,可是不到一年,卵二姐生病死了,留下了福陵山雲棧洞給豬八戒。可是豬八戒生性好色,耐不住寂寞,就去了高老莊,看上了高翠蘭。


眼看好事要成,取經團隊到了,豬八戒迫不得已才跟隨唐僧取經。加入取經團隊,就要遵守師傅的佛教戒律,所以豬八戒是極不情願的。


取經路上缺衣少食,常常餓肚子;唯一的好處是看到許多美女,這也是能夠維持豬八戒到達西天的唯一動力了吧!所以豬八戒相對來說是最痛苦的,他只是想要過普通百姓的日子,娶妻生子。


當然了,豬八戒也不是最慘的,白龍馬才是最慘的!曾經堂堂的龍王三太子,卻成了別人胯下的一匹馬,受的委屈自然最多。但為了贖罪,也只能忍氣吞聲,所以一路上白龍馬很少說話,因為一匹馬和人交流太尷尬了。好在最終取得真經,被封為八部天龍,也算是苦盡甘來。


本文有遠方詩聲天馬君回答,轉載請註明出處!


遠方詩聲


個人觀點認為,在《西遊記》原著小說當中,唐僧師徒四人,當然是唐僧內心最痛苦最難受,然後依次到豬八戒,再到沙和尚……內心最不痛苦的應該是猴哥(孫悟空)了。分折理由如下:

(1)首先唐僧本來就是如來佛祖的弟子一一金蟬長老的轉世,正可謂是佛法高深且又得如來佛祖的庇護。轉世為唐僧之後,變成了凡夫俗子,曾經的光環沒有了,一切都要重新開始了。此外,還得要盡心盡力管教好手下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才能得成正果。

(2)豬八戒本來是天界的天蓬元帥,只因喝醉酒調戲嫦娥,被貶在福雲山雲棧洞受罰,變成了一付豬的模樣。後來又因為得了觀音菩薩的點化,要保護師父唐僧西天取經,被迫與山妻高小姐(高翠蘭)忍痛分離,從此人仙殊途,終於永遠不得再見面了。

(3)好處基本上讓孫悟空給佔完了!孫悟空本來只是天地間的一隻石猴,曾師從菩提祖師學成了大本領;又曾大鬧天宮鬧過冥府;當過花果山的“美猴王”,得玉帝敕封為“齊天大聖”;保唐僧西天取經雖磨難多多,但總有貴人前來消災分憂;取得真經後,又得封為“鬥戰勝佛”。(豬八戒僅受封為“淨壇使者”,沙僧僅得封為“金身羅漢”)

此外,白龍馬也得如來佛祖敕封為“八部天龍”(職位比加入取經團隊前要高)。

因此,在《西遊記》原著小說當中,內心最痛苦的是唐僧,內心最不痛苦的是孫悟空。


喬布斯690


是的,曾經威風凌凌的大聖如今卻被困在了緊箍之下,天庭沒打碎自己的花果山卻成了荒山野嶺……而且在原文中孫悟空和唐僧之間遠沒有電視劇中的那麼溫情脈脈,原文中的唐僧是討厭孫悟空而喜歡豬八戒的......



溫道士


(西遊記)外界是81難,從內心觀,是五薀,色,香,味,處,法的體驗過程。唯獨沒有描寫心裡的感受。痛苦在取經團隊是不存在的,都是後人的假設。與目標,價值,使命比,內心的痛苦微不足道。所以,要到身外去取經,先煉好自己到內心,悟空有火眼金睛通天神通,八戒有皮糙肉厚不要臉,沙僧有堅韌持重不耍奸,白龍有衷心不二關鍵一擊,唐僧啊,信心包裹著糊塗,一念到西天。這就是我們的七情六慾,食色聲香,取到經才開始整理自己多內心,讀(心經)我們讀西遊該更多從自己內觀。


tidle


1-《西遊記》是很值得研究與拜讀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它的價值不次於《紅樓夢》。

2-孫悟空應該是比較神奇的人物,他為了保護唐僧完成西天取經的使命,可以說忍辱負重,不辭勞苦,公而忘私,捨己為人,利用他神奇的本領與遇到的各種妖魔鬼怪作生死之戰,每次都是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所以他應該是自豪的幸福快樂的,因為他是勝利者!


黎明頤景


個人觀點,孫悟空內心不是最痛苦的!一個骨幹分子是不會痛苦的,很累倒是真的!一個喜歡錶現,能力又強的人,只能說是責任重大,一心做事,每天忙的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讓自己痛苦呢?孫悟空本來又不是一個內向的猴子,又不會兒女情長,更不會多愁善感!哪來的痛苦?


那一份釋然


章悟空最近真的很苦。。。。


少年應如玉


取到經是唐僧的功,取不到經是孫悟空的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