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世界上最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哪國?

游來以酒


這種比較沒什麼意義,畢竟勉強找點相似之處,還是遠遠不如不同點多。非要說的話,只能說最像秦國吧。第一是起步晚,在西周中期才被賜封地,東周時期才被立為諸侯;而美國在1776年才建國,之前是英國等殖民地。第二是當時的第一大國,秦國是戰國時期第一強國,對周天子視而不見;美國是今天國際第一強國,對聯合國也聽而不聞。所以從發展歷程來看,美國和秦國是有些相似的。

另外,秦國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一方面是由於其缺少禮法約束,所以國內貴族實力弱,反而成就其後來居上,這點美國也是類似的;另一方面是秦國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所謂的關中之地;而美國東西兩邊都沿海,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得免受了一戰和二戰的荼毒。所以從發展背景來看,美國和秦國確實也是有些相似的。

還有一點就是美國和秦國都喜歡橫行霸道,秦國商鞅曾經在會議上扣押公子卬,美國最近跨國抓人就更無恥了吧。


林屋公子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現在的國際形勢確實有點像 戰國七雄爭霸天下的感覺,而聯合國就好比周天子,誰都拿他不當回事。但誰也不敢把他怎怎麼樣。

美國,肯定是秦國,中原其他大國對這個西戎之國,是既畏懼還瞧不起,畏懼他軍事上的強大,畏懼經濟上的強大。羨慕美國科技的進步。而厭惡他文化的粗俗,嘲笑他歷史的短淺,而就是這樣一個歷史上不到300年的國家,卻是現在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而美國絲毫不認為自己沒有文化,依靠強大經濟力量強行的把自己的文化強行地推廣到了全世界。而普通大眾也鍾愛美國文化。而這一切讓以文化歷史而聞名於世的希臘法國感到難以理解。在科技讓也讓德國不滿,可以說,歷史還是很鍾愛美國的,兩洋護體保證自己永遠不會受到傷害,猶如函谷關於秦國。

俄羅斯。就好比分裂 的晉國。如果晉國不分裂。統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晉國,俄羅斯的分裂猶如春秋時期三家分晉。如果晉國在,秦國不敢東出函谷關,好比如果蘇聯如果在的。美國也不敢如此猖狂和肆無忌憚。

英國。好比齊國。當年畢竟是第一個超級大國。雖然現在落魄了,但畢竟發達過,架子還在。在戰國七雄裡秦國和齊國最是友好,七個國家裡最後滅亡的就是齊國。和現在和美國和英國是盟國關係一樣。英美兩國畢竟是同文同種。

法國,好比燕國,貌似很強大,但實際而言,已經是圖具虛名而已,內瓤已經空了,任何一次大的波動都會導致他的消亡。在戰國七雄裡,燕國是唯一沒有興盛和強大的過的國家,而還願意到處惹事生非。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大的波動。

但這只是很勉強的比如,現實的國際關係遠比戰國時代複雜的多。但其中值得借鑑的地方卻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清水空流


美國其實更像楚國,它並不像秦國。

1.美國-楚國

(1)地理位置好

楚國偏安於南邊,戰火難以燒到;美國同樣如此,地處北美,有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兩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實力太弱,造不成傷害。(2)開國地位低,逐步稱霸

楚國的爵位只是子爵國,一直不被主流國家承認,但經過發展逐步稱王稱霸;美國原先也只是日不落大英帝國的殖民地,獨立後很長一段時間不被英法等國承認,直到二戰以後英法兩國殖民經濟體系被打破才一躍而起。

(3)強大的國家,失敗的外交

楚國國家很強大,但目標不明確,四處出擊,和齊國爭霸,和晉國互懟,小國家滅了不少,最後還在和秦國較勁,到處惹事,但最終什麼也沒撈到;美國這個國家很強大,但同樣太年輕,明顯沒有經歷春秋戰國的教訓,缺乏明確目標,看誰不順眼就懟誰。現在美國還可以短暫稱霸個幾十年,但眼看就要失去霸主地位了。

2.晉國-蘇聯

晉國如果不被趙魏韓三家瓜分,很難想象會被擊敗,蘇聯也如此。還記得曾經的鋼鐵雄獅嗎?

3.燕國-法國

燕國其實一開始實力便很強,是周王室姬姓侯爵國,只是在後來的兼併戰爭中積累不到資源,日漸衰敗了。即便如此,在戰國中後期,還發動了一出"五國伐齊",讓樂毅領導五國聯軍把當時的世界最強東帝齊國打得落花流水,近乎滅齊。同樣的,法國一開始便已經是歐洲法國數一數二的強國,雖然後來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和美國相繼崛起,但法國一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強國,中後期還出了一個拿破崙大帝差點統一歐洲全境。

4.齊國-英國

齊國是春秋首先稱霸的國家,如果不是那時候周王室餘溫還在,相信已經早一步統一中國了。戰國中後期重新崛起成為世界最強,和秦國一個是東帝一個是西帝,秦楚燕趙魏韓揍了個遍不成,還滅燕吞魯,可惜造孽太深被燕國復仇來了一出"五國伐齊",差點滅國,從此菲靡不振。英國也一樣,曾經是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大英帝國",小半個地球都是它的殖民地。可惜後期被德國一攪,兩次世界大戰後本土近乎被炸平,日不落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也保不住,霸主地位失去了。

5.秦國

秦國祖上是黃帝,曾經輝煌國,但在春秋和戰國時期並不是強國,好在躲在晉國大哥的身後,其他國家對它才沒有造成傷害。商鞅變法後,依靠軍功制的優越,在戰國後期一躍成為世界最強,並依靠高超的外交策略,逐步統一中國。

相比稚嫩的美國,你說哪個才像秦國呢?


數說社會


從情感上不願意如此類比。但美與秦確實有很多可比性。

優點上看地理環境優越、歷史文化短容易彎道超車、重視人才、利益至上、不出昏君、法制社會、軍事強大、歷代君王皆有雄心等等。

缺點是看刻薄寡恩、文化上逐漸失去向心力、帝國建立在進攻之上、國內民族矛盾不可調和、利益集團控制國家走向非王權、對土地不夠嗜血等等。

但總的來說,現在的世界格局同戰國一樣這點倒毫不懷疑。只是現在還遠沒到世界統一的時候。

又或者可將中國比做秦國,新中國建立時可比秦孝公變法時,都是全面更新制度,惠文王可比鄧。秦拿下巴蜀成糧倉可比紅旗河工程將西北沙漠變糧倉。秦六世無昏君,現今已五代雄主。再給華夏50年,整合東南亞,經營並站穩世界中心中亞,待可控核聚變成熟,統一天下也未可知。



聖哲同學


美國最像春秋戰國的秦國!

地理位置:美國地處北美洲,遠離歐亞大陸,世界大戰從沒有波及到美國本土。秦國低處中國西垂有函谷關天險,戰國爭雄也不能打到秦國本土!


國君: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放棄終身制,開創了美國幾百年的政治新格局,在當時是最先進的政治體制。美國曆屆總統雖然不全是明君,但也沒有昏君。秦國國軍自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而國家日益強大,秦國變法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制度。秦始皇奉六世於烈而統一全國,秦國曆史上幾乎沒有在出現過昏君!


民眾:美國是移民國家,全世界優秀的人才都聚集到了美國。秦國的強大也離不開外國優秀人才的加入。商鞅衛國人,百里奚虞國人,範睢魏國人,張儀魏國人,呂不韋衛國人等等。

國家政策:美國是黨同伐異,通過人權政策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打不聽話的國家。秦國是遠交近攻,逐之消滅各國!

美國是現在最強的國家,秦國也是戰國時代最強的國家!


張野禪


一大批人說像秦國,其實更接近於楚國。

1、地理環境,美國至今幾乎不太存在關於國土的危險。領土爭奪,也就是戰爭不可能打到美國本土。當時的楚國很長時間也是這樣,爭奪戰都打到河南了,過不了江。直到後來出現了吳越。

那也就是說,破美國的戰術之一就是扶植墨西哥人進攻美國本土,加拿大不會這樣做,只有墨西哥有這種可能。墨西哥是破美國最便宜的招。

2、國家實力,一直到後來戰國的楚國的實力依然強大。只是最後在人才爭奪戰上,楚國經常被離間,這也是秦國管用的招。

美國也經常使用這招,離間之計,使得敵國內部人員分離分裂。這招同樣適合美國。

3、為什麼說像楚國,即使楚國倒閉了,依然有大批人才,最後幾個楚國人又再次統治了天下。

美國的人才儲備遠超各國之和,這是無法言喻的,也是美國未來延緩衰退的救命稻草。


終南高揚


世界目前的格局列比喻如下:美國-魏國。魏國當初是分晉而立,公元前453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為諸侯。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但在以後的戰爭中,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 ( 美國)18世紀前,英國在美國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英屬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發了美國人民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由喬治·華盛頓任大陸軍總司令,發表《獨立宣言》,宣佈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1]1783年獨立戰爭結束,英國承認13個殖民地獨立。1787年通過美國憲法,成立聯邦制國家。魏國當初是強國一直獨霸,而後又聯五國攻秦, 美國目前是強國,一直獨霸全球,前聯合東南亞圍堵中國。 當今 美國比喻為魏國。 俄羅斯可可比喻為楚國,地域遼闊。 印度比喻為趙國。中國比喻為秦國,秦國自秦孝公商鞅變法後稱為強國。中國目前有蓄勢待發之勢。其他不言而喻


忠信護國軍


秦國:極西之國,歷史比其他國家短,曾被鄙視為蠻夷,變法圖強成為新興(最)強國。

美國:極西之國,歷史比其他國家短,曾被鄙視為不毛之地,採用新政體成為新興(最)強國。

====

韓國,三晉之一,武器獨步天下。

德國,歐洲國家,工業非常厲害。

====

魏國:三晉之一,曾經盛極一時。

法國:歐洲國家,拿破崙吊打歐洲。

====

趙國:三晉之一,和秦國同宗,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國家。

英國:歐洲國家,與美國同宗,二十世紀初跟美國互換了第一大國的地位。

====

楚國:面積第一大國,但人口密度小,軍事上一度可以與秦國抗衡

俄羅斯:面積第一大國,但人口密度小,軍事上一度可以與美國抗衡

====

齊國:歷史悠久的老牌強國,曾差點被其他國家聯合消滅。

中國:歷史悠久的老牌強國,曾差點被其他國家聯合消滅。

====

燕國:邊緣小國,長期不被看好,跟其他國家一起入侵齊國最為賣力,短時間盛極一時,居列強之末。

日本:邊緣小國,長期不被看好,跟其他國家一起入侵中國最為賣力,短時間盛極一時,居列強之末(日本的經濟、政治、軍事地位不平衡,綜合來看還是列強最弱)。


az2777


一戰、二戰時期像秦國。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一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後統一六國,成為霸主。



美國經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之後,資本主義經濟得以迅速崛起。19世紀初,美國開始對外擴張,歷經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力大增,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

冷戰時期像齊國。齊桓公任管仲為相,進行改革,成為當時第一強國。以“尊王攘夷”為號召,聯合中原諸夏,討伐戎、狄、徐、楚,安定周室,從而成為春秋第一霸主。美、前蘇聯爭霸,美國領一幫人成立北約,基本同心同德;前蘇聯領一幫人成立華約,但內部分崩離析,最後,前蘇聯解體,美國掃平世界反對勢力,一霸獨大。


現在像楚國。不細說了。


布衣吳新建


顯而易見,美國更像是春秋時期的晉國。

我以幾個標誌性的特點來闡釋一下:

1.建六軍:晉國是春秋時期唯一的建立了六軍的諸侯國(其它國家都是三軍)。強大的軍事實力使晉國為所欲為。這正如今天的美國,軍費水平超過其它所有國家軍費的總和、在全世界建立軍事基地,敲詐勒索無法無天。

2.稱世霸:晉國必須是霸主,絕不允許他國有興盛之念。它可以因為齊相一句“與晉代興”的祈禱而“請罪於城下”。這正如今天的美國,鬥完了蘇聯鬥日本、鬥完了日本又來破壞中國的崛起。

3.控人才:“楚材晉用”是體現。美國通過專利法鼓勵創新、通過商業利益吸引全球人才,同時嚴格限制人才流出,以此保持自己科技領先,動不動就對別國實施技術封鎖。

4.攘外藩:晉國脅迫其他國家臣服於自己的一大手段就是“攘楚”。利用“楚國威脅論”製造各國的安全需求,脅迫他們處於晉國的“保護”之下。但其實它卻並不是真心打楚國。在它的保護之下,鄭國甚至不惜挑撥晉楚在自己領土上打一場大戰,以便可以徹底倒向其中的勝者,以避免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歲歲被兵”的窘迫。美國何嘗不是如此?它利用“中國威脅論”脅迫亞洲各國、利用“俄羅斯威脅論”脅迫歐洲各國、利用“巴以問題”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吃完原告吃被告……世界不寧,正是它搞的。

5.尊周室:晉國以周王朝的代言人自居。每做征伐必宣稱是“奉王命”。而實質上它是不把周室放在眼裡的。這正如今天的美國,聯合國只是它的工具,它為所欲為的時候聯合國能反對嗎?

綜上所述,美國最像的就是春秋時期的晉。有人把它比做秦國,我不贊同,我反而覺得早期的那個被中原“發達國家”所排擠的秦國更像是如今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