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新生兒出生後血管瘤?

慕紛1


血管瘤為目前嬰幼兒最為普遍發生的良性血管腫瘤之一,可累及皮膚或內臟器官,部分患者於瘤體發生前的區域還可出現前兆症狀,如變白、淤青、毛細血管擴張等現象。血管瘤通常在出生時即有或出生後不久發生,大多數血管瘤病程經過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一般1歲以內為快速增殖期,之後緩慢增長過渡至消退期,5~7歲時逐漸消退。

當瘤體進入消退期時,每年以約10%的速度消退,部分病灶仍可殘留毛細血管擴張、萎縮性斑塊或纖維脂肪組織。血管瘤是以內皮細胞過度增生為特徵的真性腫瘤,增殖期血管瘤常因瘤體迅速增大導致毀容、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對於部位較深,面積較大、病情較為嚴重的血管瘤患者的治療仍是醫學界的難題。

有文獻統計嬰兒期血管瘤的發病率為4%~10%,且早產兒高達30%。60%的血管瘤發生在頭頸部。

血管瘤最常見的誘發因素為:

1、白種人;

2、女性(71%為女性或女男比例為2.4∶1);

3、低體重兒;

4、多胎妊娠兒。

5、高齡產婦與前置胎盤。

通過多變量分析已經發現其中最顯著的危險因素為低體重出生兒。而發生於低體重兒的血管瘤中局灶較節段常見,且低體重兒增加了多發性血管瘤的風險。


儘管血管瘤常見,但我們對其發病機制的認識仍處於初級階段,一般認為是遺傳和環境等多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血管瘤的遺傳大多都是偶發性的,目前血管瘤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現歸納如下:

胎盤“栓塞”假說:有學者推測血管瘤可能來源於脫落後的胎盤細胞;

缺氧機制:組織缺血導致新生血管形成已被提出作為導致血管瘤發生的誘因;

血管生成肽;

血管瘤幹細胞:近幾年來已有相關報道證實了血管瘤組織中具有幹細胞特徵的細胞;


兒科醫生鮑秀蘭


很多新生寶寶出生後患有血管瘤,讓家長們感到擔憂。據研究發現,這些危險因素會導致新生兒出生後患血管瘤:女性、早產、多次妊娠與血管瘤的發生顯著相關;前置胎盤、先兆子癇、高齡產婦在血管瘤患兒母親中更常見。

另外,以下因素也會增大血管瘤出現的幾率。

1.孕婦在妊娠期間或者分娩期間,胎兒或嬰兒受到了驚嚇或者機械性損傷也是造成血管瘤的病因之一。

2.孕期受到化學物質、藥品以及輻射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有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生後出現血管瘤等。

3.過度使用含有激素的化妝品等。

如果您有血管瘤方面的疑問,可以關注諮詢我。


血管瘤健康科普醫生


臨床表現

血管瘤有三種:鮮紅斑痣,平的;草莓狀血管瘤,鼓起來的,表面似草莓狀;及海綿狀血管瘤,較大較深,摸之有海綿樣的感覺。

大多數血管瘤發生於皮膚或皮下組織,根據病變發展的過程分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這一典型特點是其區分脈管畸形的重要依據。雖然大多數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與消退速度並不相同。

2

診斷

增殖期血管瘤最初的表現常為蒼白色斑,隨後即出現毛細血管擴張,其周邊繞以暈狀發白區。嬰幼兒在出生後1年內表現出2個典型的快速增長期,第1個快速增長期在出生後4~6周,第2個在4~5個月。血管瘤在這2個時期快速增長,表現出相應的臨床症狀,如觸痛、潰爛、出血等。血管瘤的臨床表現取決於病變發生的部位、大小和病變所處的時期。較表淺的增殖期血管瘤常表現為鮮紅色的斑或結節狀病損,較深在的病變表面為青紫色或無顏色變化。

消退期通常在出生後的1年末(12~14個月),瘤體生長速度減慢。病變從增殖期到消退期的轉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進入消退期的前兆是瘤體生長速度明顯減慢,質地變軟。皮膚或皮下的血管瘤進入消退期後,瘤體色澤由鮮紅色向暗灰色轉變,瘤體逐漸消退縮小。一般認為5歲以內的自然消退率為50%~60%,7歲以內為75%,9歲以內可達90%以上。多數病例經過2~5年的消退期。

在6歲以前能消退的病變,約62%的患者在瘤體消退後可達到最佳的美學效果;但在6歲以前不能消退的病變,約80%的患者在血管瘤消退後出現面部瘢痕、皮膚過多、毛細血管擴張。消退期血管瘤的鏡下表現為血管瘤內出現大量的肥大細胞,血管內皮細胞逐漸失去增殖能力,變成扁平狀,血管減少,病變由一個以增生活躍的血管內皮細胞為主的實體瘤轉變為一個以纖維脂肪組織和管腔結構為主的病損。血管瘤中與胎盤有關的血管抗原免疫反應強陽性,而脈管畸形中則為陰性。

血管瘤根據發生部位的深度不同而分為3型,淺表血管瘤指位於乳頭真皮層的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指位於網狀真皮層或皮下組織的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則兩者兼有,需注意與靜脈畸形相鑑別。這種合理的簡化的分類方法,由於在臨床觀察中便於使用,所以得到普遍認可。


肖六六48474833


新生兒血管瘤是起源於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多見於頭、頸部的皮膚,以枕後部鮮紅斑痣最常見,主要是影響寶寶外觀,一般無器官功能改變。生後2-8個月一般生長較為迅速,有時不用做特殊治療就可以自己痊癒。目前關於新生兒血管瘤的病因並不明確,但可能與新生兒受母親體內較高的雌激素水平影響有關,對於一些較為輕微的改變,在生後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家長髮現寶寶有血管瘤,要及時帶孩子向專業醫生詢診,以確定血管瘤類型,並且做好日常的觀察。在家平時護理要注意保持寶寶身體清潔,常洗澡,另外洗澡時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劃破血管瘤的表皮。另外要注意經常給寶寶修剪指甲,以免寶寶手舞足蹈地自己抓破血管瘤。目前治療血管瘤的方法較多,包括激光、冷凍、放射性療法、手術切除等,具體的治療方案要根據血管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制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