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紛紛勸曹操稱帝,曹操卻不肯,難道真是怕劉備的報復嗎?

張春財


世人都說魏武帝曹操是奸雄,這種認知恐怕是受小說《三國演義》之影響。在正史《三國志》中,曹操卻是一位雄才大略、氣度恢廓、胸藏奇志的不凡人物。

史載,曹操精於兵法,在長期的率兵征戰過程中,他還潛心著述,著有《孟德新書》、《孫子略解》等兵書,並且能征善戰,屢建奇功。公元184年,曹操率部討伐黃巾軍,後來董卓領西涼軍入洛陽,他立刻加入了反董陣營,並逐步擴充自己的實力,佔有了陳留等地。隨著東漢衰微、群雄割據時代的到來,曹操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十多年的東征西討,南伐北戰中,曹操廣納英才,先後戰勝了西涼軍閥、陶謙、呂布、稱霸淮南的袁術,逼降了割據宛城的張繡。曹操足智多謀,數次以寡擊眾,以少勝多。在兗州迫降黃巾三十萬眾,讓他名聲大噪,這也是他平生幹大事業的開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戴漢獻帝劉協,用幾年的時間攻取了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勢力逐漸強盛起來。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再次以少勝多擊敗了實力雄厚、兵多將廣的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輝煌勝利,一舉統一了北方。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曹操的能耐由此可見一斑。

客觀的說,漢室衰微,原來的君主因種種原因不能捍衛國家、保護人民,而另一個人有這種能力,則廢黜掉舊主而自立,應該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這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然而曹操如日中天時,卻始終不肯廢漢自立,可見傳統的封建道德對他影響很深,對於腐朽沒落的東漢朝廷來說,這已算很夠意思的了。

後人之所以認為曹操要篡漢自立,恐怕和以下幾件事有關:

《三國志·荀彧傳》記載: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認為曹操應該進爵為“公”,就和荀彧商量此事,荀彧說:“魏武帝本來興起義兵,是為匡扶漢室的,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惱恨荀彧,荀因之憂懼而死。荀彧死後的第二年(建安十八年),曹操就加封為魏公了。其實,這段記載有些牽強附會。曹操真要篡漢自立,還會怕區區荀彧嗎?況且進爵為魏公,和篡漢有關係嗎?直接廢漢稱帝不就行了?後來他不是還被封為魏王了嗎?

《三國志》還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夏侯惇對曹操說:“自古以來,能夠為民除害,為民心所向的人,就是萬民之主。您的功勞和德行都很大,該做皇帝,又有什麼可疑心的呢”?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他先後好幾次以齊桓公、周文王、晉文公來比喻自己,可見他無意篡漢。

後來很多史家都說他以周文王自詡,是暗示他的兒子代漢自立,這豈不是痴人說夢?曹操要篡漢本來算不得什麼罪名,正大光明去做就行了,他何必多此一舉?

曹操始終恪守臣節,絕不篡漢,不能不說是一種美德。他不肯篡漢稱帝,還有以下幾個明證:

《三國志·郭嘉傳》記載:郭嘉死後,曹操去弔喪,悲慟異常。他對荀攸等人說:“各位的年齡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奉孝年紀最小。我想等天下平定之後,把大事託付給他,想不到他英年早逝。這真是命啊”!可見他的本意是功成身退,後來卻無法抽身,亦屬身不由己,決不是他的初心,至於說他想當皇帝,亦或是為其子做皇帝鋪平道路,都是子虛烏有的事。至於什麼他不敢廢漢稱帝,是因為害怕劉備報復,更是小說家的說辭了,不值一駁。

曹操曾坦蕩蕩地說:“我現在不能失去兵權,怕因此禍及子孫,不得不為子孫之計”。但他又怕兵多而氣盛,所以又不願多招兵。

曹操承認,他很想使三個兒子受封,作為自己的幫手、外援。歷來多少英雄豪傑,有幾個能夠如此坦白,惟有內心光明的人,說話才能如此直白。哪有吞吐宇內的蓋世英雄,他的志願只為自己為子孫的道理?這樣說曹操的人,自己一定是個齷鹺小人。還有一點:曹操如果有心篡漢,為何還先後將自己的幾個女兒嫁給被漢獻帝劉協為妻呢?

封建時代,是有很多黑暗面的,但也有不容忽視的光明一面。光明面在哪裡呢?公忠體國、拼死力諫的文臣,馬革裹屍、捨身忘死的武將,就是光明面的代表。這兩種美德,魏武帝曹操都具備了。他文武兼具,德才兼備,魏武軍機讓他所向披靡,他的威名足以讓所有的對手都聞風喪膽,同時他對漢室也是忠心不貳、毋庸置疑的。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 】




鐵馬冰河wu


謝悟空!曹操不肯稱帝,與害怕劉備報復沒有多大關係。事實上,曹操一直在追打劉備,直到漢中進攻難以取勝,不得已才班師許昌,他壓根就沒怕過劉備。



其實曹操剛開始確實在一心為漢,表現在曹操孤身到董府去殺董卓,後參與十八路兵馬討伐董卓,曹操一直衝在前頭,只可惜十八路兵馬總盟主是董卓,導致曹操追趕董卓中了呂布埋伏,被呂布殺得大敗,他率殘兵敗將回到總盟後,其他十幾路兵馬卻按兵不動,意在保存各自實力,這把曹操氣個半死,當即訓斥袁紹、袁術等人討董賊,興漢室是假,給自己拉人馬、壯大勢力是真,曹操的大敗不但沒有得到袁氏兄弟等人的安慰,反遭他們譏笑,說曹操急於救駕,貪功心切,才招致此次大敗,曹操氣得罵到,本應除掉董賊有很多機會,只因爾等猶豫不決,瞻前顧後,不肯發兵,這次如有兵馬跟上追趕董賊,必後發制人,大獲全勝,只因你們鼠目寸光,都為各自考慮,才讓機會再次失去,爾等匹夫小人之心,不足以與之為謀,告辭!



這件事情後,曹操對世事有了充分認識,大家都表面上說為了匡復漢室,其實各自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沒有幾個人真正在為興復漢室盡力,從此曹操的思想也受到了啟發,發生了改變,他也從這件事情上學到了圓滑與奸詐,心中開始多長了幾個心眼。



由於曹操個人能力相對非常突出,有政治遠見,人又足智多謀,善於領兵打仗,很快又拉起了自己的一幫人馬,而且勢力越來越大,文有荀彧、郭嘉,武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雖然兵馬不足十萬,但兵精將勇,更兼有荀彧、郭嘉等高人輔佐,一下子曹操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朝丞相,憑藉這個政治優勢,曹操敗呂布,滅袁術,破袁紹,平馬超,戰劉備,收荊州,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統一了北方,勢力越來越大,手下可謂是雄兵百萬,謀士雲集,戰將千員。



有人讓曹操趁機取漢室而代之,但曹操沒有采納,至於原因,我覺得:

一是曹操不想背漢賊之名。畢竟曹操剛開始本來就是為了匡復漢室,他才舉兵反對董卓,他當了丞相後,劉備等人罵他明為漢相,實為漢賊,如果他真的稱帝,豈不應了劉備等人的責罵?

二是曹操不想圖皇帝虛名。作為丞相,他統攬天下軍國大事,雖然沒有皇帝之明,但卻有皇帝權力之實,連漢獻帝都聽他的,做不做皇帝已對他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三是曹操已經為子孫後代繼承權利鋪平了道路。沒有稱帝,但不代表他就不為子孫後代著想,為了能世襲他的官位和權力,曹操暗地裡叫人讓漢獻帝給自己晉魏公加九錫,這樣一來和稱帝就沒有什麼區別,除了帝王,下來就是王公,王公就有自己的國家和社稷,也有自個的政權和組織,而且世代可以繼承。

全漢朝僅有兩人封了王公,一個是王莽,另一個就是曹操,這一封,漢獻帝整個就成了徒有虛名,而曹氏卻擁有文臣武將和軍隊,作為曹操,一方面給子孫後代辦了實事,另一個方面還沒有被真正罵成漢之奸賊,這也許才是曹操最高明之處。


知未是也


♥確確實實是曹操自己真心實意不願稱帝!根本談不上怕劉備報復。


♥曹操自196年芒碭山迎獻帝歸許昌截止208年赤壁大戰,除潼關以西關中道的馬超和河西韓遂以外,平定了北方所有軍閥,其權利和地位引起忠君正統思想的懷疑。赤壁之戰大敗後,錢糧兵馬損失嚴重,國內人心不穩,忠君反曹力量蠢蠢欲動。針對這一狀況,建安15年(210年),曹操注力推廣屯田,休養生息,下《求賢令》招募人才,同年12月,頒佈《讓縣自明本志令》,敘述自己輾轉征戰的經歷及許多內心活動,表明自己守義為國,並無取代漢室之意,為明此志,決定讓出所封的陽夏、柘、苦三縣,以解除朝野的誤會。在《令》中,告誡妻妾們他死後無論改嫁到哪裡,都要對世人言明自己絕無叛漢之心。還說他之所以不放棄兵權,“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這也是“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魏書.武帝紀》對這些有詳細記載。歷代史學家在記述歷史時,夾雜個人思想,如史學家盧弼在《三國志集解》裡說這是“奸雄欺人之語”。從曹操內心反映來看,曹操確實是真心實意不想稱帝的!

♥曹操從來都沒怕過劉備,只不過是孫劉聯盟對曹操統一江南及川蜀造成極大掣肘。有一次天賜良機,曹操沒有一舉拿下川蜀,後悔終生。建安二十年(215年)3月,曹操率軍征討漢中張魯,7月突破要道陽平關,張魯逃走巴西,曹操進駐南鄭,盡得其錢糧軍輜,11月,張魯無望從巴西返回投降,曹操將漢中納入版圖。此時,軍師劉曄看到軍機,和司馬懿諫言,劉備剛剛取得四川,立足未穩,應乘機南下,一鼓作氣消滅劉備,收復四川,當時曹操沒有同意。時隔不久,曹操就後悔了。


靈山禪師


在孫權和群臣勸諫曹操稱帝的時候,劉備還在成都喝著小酒兒,聽著小曲兒呢,難道曹操會怕遠在千里之外的劉備摸著空氣來報復他嗎?

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稱帝自有他的苦衷,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原因。


內部原因

這也是主要原因,群臣上諫表的時候曹操已經六十多歲了,就算真的稱帝又能享受幾天呢?更何況當時的朝廷內部是十分不穩定的。

在曹操死前幾年,朝廷裡就發生了不少大事,“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二十四年九月,相國鍾繇坐西曹掾魏諷反免”

這幾件事看似不相關,但其實是有關聯的,吉本,耿紀等都是皇帝心腹,屬於帝黨;侯音所佔據的南陽就離許都不遠;魏諷是荊州名士,是特意在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密謀攻取鄴城。

曹操知道,獻帝的影響力還在,許都周圍還有很多忠於他的力量,尤其是早年封魏公時候荀彧自殺,封魏王時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大名士崔琰。朝廷內部根本就還沒穩定過,真的稱帝的話,已經快油盡燈枯的曹操根本就沒有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所以他只能寄希望在年輕力壯的曹丕身上。



外部原因

主要就在劉備和孫權身上,曹操知道這兩人也是同床異夢,遲早會翻臉的。要是自己貿然稱帝的話,朝廷的實力也沒辦法同時兩邊開戰,萬一又把他們逼到赤壁那個時候怎麼辦?所以說稱帝不就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嗎?還會被烤得外焦裡嫩的。

曹操到了這個時候也無所謂稱不稱帝,他已經把所有的事交託給了輔政大臣和曹丕了。在他嚥氣前,沒有給後代留下什麼豪情狀語,反而是“分香賣履”之類的家長裡短。曹操瀟灑了一輩子,到死了也還保持著他那灑脫的真性情。


那隻胖狐狸


不是不肯,是不能。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名義上是漢臣,曹操常被調侃“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名聲雖不好聽,但至少,他還是漢的丞相。

在天下未曾一統的時候,大家至少還會以漢獻帝為正統,他這個丞相,分量就重了。

古人凡事都講個師出有名,曹操打著漢獻帝的名號,征伐不臣,是佔了很大便宜的。

如果曹操稱帝,那基本不用想,他就是第二個袁術。

他的稱帝,只會授人口實,讓諸侯聯合起來,進犯許昌。

諸侯的聯合自然不是為了這個名存實亡的漢朝,他們要的是在各種機會中,找到壯大自己實力的辦法。

董卓亂漢,十八路諸侯直逼長安,袁紹就成了領軍人物,四世三公,名重天下。

孫堅作為先鋒,殺入宮內,奪取了玉璽,在這樣一個情況下,他毫不猶豫撤兵,為了在江東圖謀大事。

他們本是一盤散沙,一個藉口,就讓這些人聯合在了一起。

很明顯,曹操或有稱帝之心,但在天下沒有一統的時候,他並不願意重演這些悲劇。


浮沉於史


當然不是怕劉備。他一代梟雄怎麼會怕劉備呢!只是他做漢臣時間長,情感上來說他對漢還是有感情的,這是其一。其二是他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就算登基為帝也不會太長時間了,他已經位高權重,位極人臣,帝王這個名號,他早已經看透,他不重虛名!其三,他還是覺得國家並沒有統一,當前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對付劉備,孫權等等!其四,他覺得他的手下人等,社會各界還有很多人情感上對“漢”不捨。總的來說,曹操他不是普通人,不是對登基稱帝,三呼萬歲很痴迷的人,他站得高,想得遠,他的目標是開創一個長久的曹氏大魏王朝,而不是個人的一點“名聲”!當然最後他達成了心願,大魏王朝卻不併不長久!


陳敖之


曹操,三國魏國丞相。易中天品三國說是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當重臣紛紛建議曹操稱帝,曹操拒絕是劉備的原因嗎?建安25年,曹操與眾臣商量軍機,一個士兵呈上了吳國的一封奏疏,還送來一隻木匣。曹操看罷,不由大吃一驚。原來,在這段時間,被漢中王劉備封為前將軍的關羽,還以逼人的姿態舉兵北向襄陽,又利用漢水暴漲之機大敗曹軍,使大將於禁投降,龐德被殺,威震華夏。曹操為了躲避其鋒,還曾一度準備遷都。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被吳國呂蒙殺死了。

事實是,在關羽北征期間,吳國大將呂蒙乘機佔領了關羽的後方陣地,關羽無奈,只好南撤退走麥城,最後在漳鄉被殺害。曹操非常敬佩關羽,他不忍心看關羽的首級,先拆開孫權的信。在信中,孫權自稱為臣希望曹操早日稱帝。曹操看罷,不禁冷笑一聲,一面傳令用諸侯的葬禮將關羽的首級葬於洛陽城南,一面把孫權的信交給在坐的群臣,說:“孫權想把我放到爐火上去烤啊!”其實孫權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劉備把矛頭轉向曹操。

後來很多朝臣勸曹操稱帝,不過曹操希望自己能夠統一三國後在考慮稱帝,不過後來他的兒子稱帝,追封他為

亂世中,曹操力挽狂瀾,結束了中原北國長期分裂的狀態,併為實現全國統一而堅持不懈地鬥爭,他是奸雄,一點也沒錯!




偉人雜談


瀉藥,說兩點。

1.根本不怕,魏蜀對壘多年,曹魏什麼時候吃過大虧。實力差距太遠了,各路正史都是承認魏國才是繼承漢朝的朝代!

2.老曹自己不想。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一生定語,也是一生的框架。曹操年輕時是以能臣為終身奮鬥目標,從孟津大會可以看出。可是熱血幾次後發現,太容易死了。於是認清現實轉換目標,開始亂世爭霸之路。

如果能夠一統天下,老曹是不介意篡了大漢的。可是赤壁之後,三分之勢明顯。加上自己年齡上來,他也認識到有生之年恐怕不能成就大業了。

給自己留了一點面子,也給後輩兒孫留點功績。在最後也沒下手,終其一生,都為漢臣。


鹹魚眼看世界


曹操不肯稱帝,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願意。當時的曹操已經不會怕誰了,更不怕劉備,因為他知道劉備不會報復他,劉備也正暗地裡盼著曹操稱帝呢!曹操不稱帝,劉備咋自立為帝啊!只要漢家江山還在,劉備就是把頭髮愁白了也不敢稱帝。

很多人認為曹操不稱帝應該是怕點什麼,其實以曹操的實力和地位,他誰都不怕,他就是不想稱帝。

因為他心裡最怕的就是“身後的罵名”,他不想背上“篡漢自立”的罵名,他也沒必要背上這個罵名。那個“皇帝”的名聲他真的不需要。

曹操一生還是很對得起漢室的。他一直為漢室的“存在”而努力。儘管這個漢室其實早就在董卓進京之後就“名存實亡”,“匡扶漢室”已經變成了各路諸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高舉著的一個幌子,其中,劉備這個大耳賊舉得最高,也最具欺騙性,因為這個N姓家奴姓劉。

曹操為了漢室能夠存在,殺董卓,舉義兵討董賊,迎漢獻帝以及跟隨漢獻帝的那些“吃貨”大臣,並且在許昌把他們供起來,養起來。而曹操也就是做了一個“丞相”,朝堂之上賞了個座位。

當漢獻帝被董卓的部下李淮、郭汜追的狼狽不堪連口熱湯都喝不上的時候,漢獻帝向所有的食漢祿的諸侯發出了救駕的詔書,可是結果呢?沒一個願意搭理漢獻帝和那幫蠢豬一樣的大臣。

實力最強的袁紹甚至連“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誘惑都不多看一眼。其實也就看明白了一件事,除了曹操,都在琢磨著找機會“自立為帝”呢!誰願意把一個什麼作用都沒有的破皇帝弄到自己身邊供著?多耽誤事兒啊!

果然,不久袁術不就等不及稱帝了嗎?袁紹不也已經快稱帝了嗎?

曹操把漢獻帝迎到許昌,讓許昌成為漢朝的國都。漢室算是保下來了,但那幫剛吃了沒兩天包飯的所謂漢臣們就開始翻臉,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帽子扣到曹操腦袋上。

曹操得有多冤啊!

曹操說:如果不是我曹操,早就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這話絕對不假。

袁術稱帝,他就滅了袁術,袁紹和他搶天下,他也滅了袁紹。大體上和漢室作對的地方諸侯,他都給滅了。

曹操統一了北方,保住了漢室。

其實,曹操本人並不是一點稱帝的意思也沒有,只不過在他看來已經垂垂老矣的他,也就沒有必要再趟這趟渾水了。他並不是真的害怕什麼朝中的大臣身邊的謀士,甚至是外面的劉備孫權。

曹操的兒子曹丕倒是真的逼著漢獻帝禪讓了,難道曹丕的本事比曹操大嗎?他怎麼什麼都不怕啊!


步武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曹操在三國時期後期勢力是最強的,擁青、冀、幽、並、涼、兗等州,人口最多,馬匹豐富,但是曹操一生都未稱帝,是有以下幾個原因的:

1、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總體戰略方針是不能改變的,這個方針的制定大大加快了曹操實力的增長,通過控制天子,所有政令全部通過曹操發出,在政治行政上大大佔據主動,尤其後期還有較大的蜀、吳勢力,這種戰略方針是不能改變的。

2、當時需要貴族的支持,普遍的貴族都以漢為正統,接受不了別的國統,前期需要貴族的支持,維護自身勢力的穩定是最關鍵的。

3、畢竟有劉備在西蜀稱漢,假如曹操稱帝,另立國號,勢必給了劉備一個恢復漢統的名號,屆時劉備師出有名,輿論上對曹操更不利。

4、曹操本為漢臣,從自身來說曹操也不願背上一個篡漢的罵名,毀了自己一世的名節,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綜上所述,曹操終其一生,也未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