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宴席尤其是農村宴席時,有沒有令你印象比較深,至今還非常懷念的菜?

在下只吃肉


記得小時候家裡農村還沒蓋新房,住的都是那種老式的土胚房,家境算是比較差的那種吧,當時除了過年,家裡一年可能一個月吃一次肉實屬常事。不過這些並不影響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記得那一年,婆(奶奶)過六十歲生日,家裡的親戚都來了,於是乎就想為壽宴準備幾個好菜,那時每家每戶幾乎都有養幾種家禽,鴨子是最多的,所以家裡人就想著做一道鴨肉為主的菜,一道魔芋燒鴨,據說做了那道菜以後,每回揭開鍋蓋時都會有一股魔芋燒鴨的味道附在鍋蓋中,據說這種情況維持了好幾年,有的時候還拿這件事來開玩笑,直到公婆都相繼去世後,這件事就再也沒有人提起過了,估計現在連老房子的牆都快倒了吧。

老房子

時過境遷,長大的我們生活也得到改善,但是那道魔芋燒鴨的味道卻消失不見了。在現在的家系菜餚中,魔芋燒鴨也得到了昇華,製作手法,選用材料都有所改變,對於這道菜人們又有了新的理解,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小時候的記憶是我追求這道菜的執著,也是讓我思戀已逝親人的一種方式。

今天就分享一道魔芋燒鴨的家常做法給大家吧

魔芋燒鴨

準備好主料,鴨子半隻(600g左右吧),選嫩一點的比較好,如果是老鴨建議先用高壓鍋壓幾分鐘熟的快一些。

鴨肉

其次是魔芋半斤,泡椒(可選用燈籠椒),芹菜,辣椒各一點提味用,豆瓣醬,老抽,生抽,生薑,蒜,蔥頭,鹽,雞精,白糖少許,料酒這些準備好就可以備菜了。

芹菜

辣椒

魔芋

把鴨肉改成小塊,清洗乾淨後放到沸水中煮一下,在水中加一點生薑片和料酒,去除血沫後把鴨肉涼出備用,鍋裡多倒一點油,油溫高一點便把鴨肉倒下去過一下油,表面差不多有白色的焦點時就可以了,撈出備用。

魔芋切成條,用開水煮幾分鐘撈出備用,把辣椒,芹菜以及蔥頭改成段備用,泡椒中間對破,姜蒜切成片備用。

鍋中倒油,油溫五成熱時加入豆瓣醬炒香,加入姜蔥蒜以及泡椒,翻炒出香味這是就可以將鴨肉倒入其中了,翻炒幾下加入老抽和生抽提色。老抽不宜放太多。炒出顏色後加入熱水,把鴨肉淹沒了就行這時可以加入一些大料,八角,花椒,陳皮都可以,加入一些料酒和鹽,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半個小時以上,至鴨肉可以用筷子扎透的狀態,然後加入芹菜和辣椒翻炒一兩分鐘,邊炒邊收汁,等到鍋中還有點湯的時候,就可以放入其他剩下的調味料了,雞精和白糖都是提鮮的,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魔芋燒鴨

這道菜相對於之前的那些菜複雜了一些。不過好吃就行了。


我是劉小蔥


農村婚宴一般需要提前兩到三天開始準備,因為一場農村婚宴參加婚宴的人數很多,半個村子的人。參加過農村婚宴的人都知道,農村婚宴菜品量很大也很實惠,並不次於飯店的飯菜。廚師需要提前三天買菜,提前兩天開始進行菜的初步加工,提前一天完成部分菜品。整個做飯過程中除了廚師,還需要有打下手的。比如說洗菜擇菜刷鍋刷碗,一般都是家裡的親戚,多為婦女,整個過程比較繁瑣。

用餐的地方多為鄰居家裡的院子,也有在街上的,可能會分孃家席,朋友席,還有男方的親戚,賓客在用餐的整個過程中,後廚一直在忙碌。這些人員包括廚師還在加工菜品,婦女在盛菜,年輕人在端盤子。直到客人享用完美食離開席位,他們還要將客人吃剩下的飯菜,鍋碗瓢盆收拾完了。這時候就到他們吃飯的時間了。桌椅板凳啥的都是租的,完事兒了還得家裡親戚朋友給人家送回去。總之,整個過程很熱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

最喜歡農村婚宴中的大鍋菜,味道一絕。




霸氣迴歸VIP


我家是重慶市璧山區的。

小時候很喜歡去吃酒席,因為我爺爺會去幫廚或者掌廚,我爺爺年輕時候的手藝真的很好。所以我免不了會去提前偷吃,哈哈。

以前都是提前一天準備第二天中午的酒席,所以他們會把食材在前天晚上準備得差不多。這時候我就喜歡去吃炸好的酥肉。這個酥肉第二天會做成兩種菜,一種是外面裹層糖衣,當飯前甜點,第二種就是會拿去做酥肉湯。

還有就是燒白,夾沙肉。燒白我喜歡吃裡面的鹹菜,夾沙肉喜歡吃裡面的餡兒。

粉蒸肉裡面有土豆或者紅薯或者芋頭,好像都吃過,不過最好吃的還是紅薯蒸的粉蒸肉。

還有一種黃金糕,小孩子們都很喜歡吃,不過好像這是廣東這邊的甜點,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那邊也有,就是覺得好好吃哦。







包包寶寶抱抱w


我家是河北農村的,小的時候最懷念的當然是大鍋菜了。條件不好,小孩子們不夠吃宴席的資格,只是聞著香噴噴的大鍋菜味道就能流口水了,找大爺伯伯盛一碗,在桌角上吃,就覺得很幸福。比起其他地方宴席上的硬菜,還是喜歡吃農村宴席上的大鍋菜。(圖片是在網上找的)。



侃侃天使976


我自己是89年,江蘇北部小縣城的。印象裡小時候經常出去吃宴席,那個時候農村還都是請師傅回來燒,或者小區樓下搭棚子。

我們那邊攀比比較嚴重,記得以前說衡量宴席辦的好不好就看他家有沒有甲魚,所以白果甲魚湯幾乎每場都有,算是我們那邊的一道特色菜。

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等最後幾道甜湯,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熱甜湯有藕粉圓、葡萄乾糖水、蜜棗、桂圓糖水,冷湯就是喜多多或者一些水果罐頭。小孩子一般坐不住,吃完幾道菜就滿場飛了,但是這幾道菜一上就都歸位了。雖然這些東西到處有,但是一桌小孩分著吃,真的特別開心,很多場景到現在也是回味無窮。

本來想說說印象最深的一道菜或者幾道菜的,回憶起來,發現幾乎每道菜都記得,有的上菜順序都還記得,估計以前親戚都住的不遠,好多家都請的一樣的廚子,菜單都差不多。

雖然現在吃的越來越貴,越來越精緻,飯店也越來越高級,但是能記得甚至懷念的場景真的不多。以前吃完宴席親朋好友還一起聊天或者打打麻將什麼的,現在吃完了都立馬散了,各回各家了。



在下只吃肉


記得小時候農村人一年到頭都吃不幾回肉的,只要誰家辦酒席了,那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事,不但熱鬧還可以吃好吃的,(一般辦酒席請的是老師傅做菜很好吃的)那要是一桌子坐上幾個孩子那是沒辦法吃飯的,那時的小孩就跟土匪似的,簡直是用搶的,只要菜一上桌就光盤了。那打仗似的吃飯至今難忘!





深山老林養土雞


魷魚湯和香酥雞。


魷魚湯是我最期待的,因為這東西平常喝不到啊,黃土高原遠離大海,別說是新鮮的魷魚了,就連幹魷魚都不是尋常的食材,而且那個時候吃的魷魚通常都是乾的泡發的,在家根本就操作不了,只能在餐桌上吃了。

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用煮肉的肉湯,加上魷魚煮,胡椒和姜蒜末調味,加上水澱粉把湯汁搞得稠呼呼的,然後再多來點蔥絲和香菜就上桌了。大人們都忙著給我找雞腿吃,但是我卻對這碗湯特別感興趣,感興趣超過的雞腿。


等長大了發現其實當時的香酥雞也是挺好的吃,這東西平常在家裡也沒有辦法做,因為要大油鍋才能炸。先把三黃雞煮熟入味,然後在外面掛上麵糊,進入油鍋來炸,上桌的時候外皮酥脆,內裡的雞肉軟爛,真的是超級好吃的菜。只是因為工序複雜,後來的村宴裡面多數被燒雞替代了,能吃到好吃的香酥雞已經很難了。



植物人史軍


在筆者的記憶裡,七十年代我們這裡山村物質都很缺,那時候在鄉鎮只有合作社,買鹽要糧票,買布要布證。根本就沒有小賣部之類的店。吃的只有農家裡自己種的菜跟養的雞鴨魚這類。所以結婚、嫁女等方面做宴食的時候,幾乎都是圍繞自己種的菜跟自己養的下廚做菜式,那個時候宴食中的菜品也不多,只有:紅燒豬肉、釀豆腐、清燉雞鴨、白切雞鴨、炸魚塊跟一些小炒的青菜很多延續到現在都還很普通,常常可以吃到,也就沒有那麼懷念。在我印象中,至今留戀的有三個菜,幾乎都會失傳了,很難吃到了!

第一:蛋菇(我們這裡叫蛋卷)

在我們農村,做蛋菇是把豬小腸洗淨刮乾淨,把打散的雞蛋液灌進去,然後用鍋燒水煮熟,等腸子裡的雞蛋熟了之後拿出來過涼水,最後把腸子切段,配入肉湯吃。也可以配上自制的調料淋上面吃。(蛋菇的做法很有技巧的,筆者在我媽指導下試過幾次才成功。)

現在我們這裡做宴食都是在酒店裡了,是沒有這個菜的。

第二:蒸肉圓 (聽名字很普通,但質料有異)

雖然現在豬肉圓、牛肉圓等什麼圓都有,但我留戀的蒸肉圓是完全不同的,特別的清香滑口。

聽我媽說,做這個肉圓全程是不接觸鐵器東西,肉選用豬的前肋肉,用木棍棰爛,然後按比例和上野生葛粉跟糯米粉。然後揉成圓的,鋪在竹子做的篩上或者蕉葉之類的葉子上面,大火蒸出來。

這是我媽做的,現在野生葛粉很少。加上平時很少人殺土豬,所以不是常常可以做來吃

第三:懵懂蛋炒雞雜

現在很少很少這道菜了,因為蛋是殺雞的時候還沒有生出來的。

以上三道菜有幾個吃過的。


山農大叔


筆者今年21週歲,小時候和大人們一起吃過不少的宴席,有農村的宴席,也有城裡酒店的宴席,要說印象最深的當屬一道叫做“海雜拌”的菜和一道叫做“geng湯”,湯食。這兩道菜也是我們這個地區農村宴席最有代表性的兩道菜。分別是我父親家鄉的菜,和我母親家鄉的菜,圖為筆者週歲生日錄像的截圖,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清晰度並不是很高,但也代表了那個年代家鄉的宴席。

迴歸正題,我們首先來講講海雜拌這道菜,由於父親的家鄉靠海,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鄉人獨創的一道美食,並取名為海雜拌。海雜拌是由:魚肉、魷魚、扇貝、蟹足棒、海參等材料製作而成,大體上是這樣做的:首先將魚肉去骨,再挑出魚肉中的刺,裹上面糊,用油炸製表面酥脆。扇貝也是,裹上面糊微炸。魷魚切成花刀,用開水燙一下,魷魚會卷在一起,我們稱之為魷魚花。之後放上調料調成湯汁,最後勾芡將所有材料倒入鍋中翻拌,燉一會,出鍋裝盤。最愛吃菜裡的魚肉,魚肉外酥裡嫩,咬一口,魚肉的湯汁混合著調料的香味,魷魚花裹著湯汁非常有嚼勁,吃一口真的是滿口留香。

再說說geng湯:羹geng湯是我母親家鄉宴席上必有的一道前菜,在正菜上桌前會一人上一碗geng湯,濃濃的稠稠的,冬天喝到胃裡即溫暖,又頂餓,夏天即發汗又解暑。geng湯是由花甲、雞蛋、紫菜、等製作而成,具體怎麼做的筆者不太清楚,在印象中只記得每人一碗,不夠再盛,喝的慢的再去就沒有了。

記憶中的童年,農村宴席是最大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吃八碗”其實,農村的宴席吃的並沒有多麼多麼的好,但是卻最具家鄉特色,時過境遷,吃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宴席,而令我難以忘懷的就只有“海雜拌”和“geng湯”這兩道菜了。

座標:遼寧省市大連長興島。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老虎屯鎮磊子山村。





解語芬芳


最懷念的就是這個啦。

一桌只上十個。

每個人自覺拿一個。

大人會把自己的給小孩。

分的多的小孩會得意洋洋展示自己拿了多少個雞仔胎。

大人去吃酒席。

小孩如果上學沒去,或者太遠了只能大人去。

回來就會遞過來一個紙巾包著的雞仔胎。

小時候對這個真是趨之若鶩。

現在長大了,仔細端詳裡面的小雞。

居然不敢吃了。

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