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滴滴的乘客遇害需要關注,滴滴司機也同樣

滴滴車頻繁出現事故,大多數人都把關注點放在了乘客利益的這一端,其實不僅有乘客,還有司機也受到了侵害,當然滴滴平臺需要更加完善自己的規則,讓司機跟乘客能更加安全。

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這種時間的發生並不全是平臺的責任,因為出租車這件事本來就存在風險,兩個互相不認識的人在同一個密閉的空間裡,確實很容易引發事故。

你想下以前我們乘出租車的情景,為什麼出租車上都有個護欄,還不是為了保護司機跟乘客的安全,但是在網約車並沒有這些防護措施,發生這些也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對於滴滴司機來說,重要的不是去責怪現在規則不好,保障不好,而是設法去保護自己的安全,今天小編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下怎麼去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不止是滴滴的乘客遇害需要關注,滴滴司機也同樣

司機的哪些心理特徵會增加自己的安全風險呢?

1. 利益驅使下的僥倖心理

由於專職司機的性質,每天即使不出車也有一定的運營成本,這使大多司機都有必須跑夠一定公里數才能避免虧本的心理。有時為了多賺點錢,即使覺得乘客要去的目的地過於偏僻,或是要去的路段可疑也會接車。

2. 對自己盲目自信的心理

滴滴司機對於深夜乘車或結伴而行的青壯年男子會保持較高的警覺性,但是對於女性、老年人及少年兒童卻掉以輕心,認為他們一般不具有危險性,即使真的是心懷不軌的匪徒,他們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不止是滴滴的乘客遇害需要關注,滴滴司機也同樣

3. 破財免災的心理

有的司機在遇到搶劫時,害怕當時人身安全受到危害,任由犯罪分子宰割,絲毫不反抗,即使在有可能的情況下也不敢與犯罪分子周旋或設法報警,事後往往有“破財免災”的心理,又怕報警後公安機關要調查反而耽誤自己營運,而選擇不聲張、息事寧人。由於司機的這種態度,使犯罪分子嚐到甜頭,誘使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地實施犯罪活動。

4. 缺乏考慮的盲目反抗心理

與破財免災心理相反,有的司機在遇到搶劫時過度緊張,不權衡自己與歹徒的力量對比和當時的實際情況,本能地激烈反抗,或者是在歹徒搶錢時拼命護住財物,或是在明知自己不是對手時仍激烈反抗。司機的拼命反抗會使處於激情狀態的犯罪分子更加兇殘,他們為了儘快搶劫到財物往往會傷害司機的生命。

不止是滴滴的乘客遇害需要關注,滴滴司機也同樣

從以上對滴滴司機被害的心理因素分析可以看出,為了保障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司機必須要增強防範意識,提高防範能力,在思想上要做到不麻痺,營運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對不能說明去向或者多次改變行車路線、目的地等可疑人員,要提高警惕,時刻保持與同事、家屬的聯繫。當真正面對歹徒的突然襲擊時,滴滴司機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遇事不慌、處變不驚,保持鎮靜才能急中生智、化險為夷。

是當即逃生,以便掌握主動,以快取勝。

不止是滴滴的乘客遇害需要關注,滴滴司機也同樣

再次,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勇敢與歹徒搏鬥,奮起自衛,制服歹徒或擊傷犯罪行為人。

最後,要有勇有謀,隨機處置。當司機手無寸鐵、勢單力薄地面對手持兇器窮兇極惡的歹徒時,要善於鬥爭,沉著冷靜,設法穩住歹徒,與其周旋,尋機逃生。當歹徒以刀、槍相逼時,應緩和對抗,以柔克剛,儘量避免與其產生正面衝突,用言語行動向其示弱,緩和對方的情緒用各種方式拖延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機會報警或向其他人求救,爭取生還的機會。如可採取逆行、闖禁行、開啟雙閃或大燈、輕微撞車等方式引起注意,尋求民警和群眾的救助。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用一切可利用的措施和方法,確保自己生命不受侵害。切忌不顧客觀條件拼死反抗,以免給自己的生命財產造成更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