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簽訂澶淵之盟,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澶淵之盟的結果就是讓亂世中的人們,獲得難得的安寧。而澶淵之盟的實質不過是,地緣政治平衡的產物,他的簽訂代表二種競爭性的體制,保持力量平衡的結果而已。

澶淵這個地方位於今天的河南濮陽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從北宋開封到澶淵不過200多里距離,其地位,和現在的天津對北京,類似,是首都屏障。

澶淵之盟是一個爭議不斷的合約,愛他的人認為他是亂世中的和平之光,帶給北宋百年和平,恨他的人認為他是不平等條約,權辱國是一種不可忘卻的恥辱。

其實這二種評價都有道理但是都不準確,如果不回到當時的實際情況下是無法看清楚這個條約到底如何的。

當時的北宋對手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和之前的少數民族政權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那就是政治體制的合理化,遼國是一個另類的少數民族政權,用一國二治的政策治理國家。使得境內契丹和漢人能做到相對的和平共處。

這就是他的制度優勢,而當時的北宋毫無疑問是一個先進的封建帝國制國家,可是以文抑武的政策又讓他武力孱弱。

而要打敗敵人,最需要擁有的不過以下幾種。

第一:武力優勢,這個北宋沒有。

第二:制度優勢,這個北宋也不明顯

第三:經濟優勢,這個北宋有但是沒有之前的前提,經濟在發達也無濟於事。

於是形成僵局還有割據就成為必然,這個時候,在僵局條件下,如何共處就是學問。就實際結果看澶淵之盟其實並不是一無是處,

因為外部威脅造成的壓力真的很大。

之前我說過澶淵離開封距離200裡,200裡,按契丹輕騎兵日行180裡速度,一天半即可兵臨城下,扼宋朝要害,猶如打蛇打七寸,這種威脅如鯁在喉。

而主張簽訂合約的人是宋真宗趙恆,這個趙恆其實在歷史上評價很高,是個仁人君子有位帝王,但是他的膽子不大是肯定的。

原因很簡單,沒有經歷過鬥爭,長與深宮的帝王一般都很膽小,再加上老爹趙光義三徵契丹三次大敗也給他留下同年陰影。尤其是趙光義第二次徵契丹,宋軍崩潰。

按照《遼史》記載:“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大敗,看著自己的英雄老爹都打不贏契丹人,宋真宗趙恆當然會認為自己也打不過。基於此,他就心有恐懼再加上沒有必勝的把握,勇氣就越來越少。

為了鼓舞自己的勇氣,宋真宗趙恆不斷徵兵以給與自己心裡安慰,從公元979年宋遼交兵開始,宋朝的軍費開支就連年遞增。中央禁軍在宋真宗時達43萬,地方軍近50萬,合計幾乎有百萬大軍。

光是養兵,年支出就要五千萬貫,趙恆繼位初期,財政收入還勉強可以支付,到繼承位置數年之後,國家財政狀況開始持續惡化,財政收人1.5億緡,支出則為1.2億緡,每個地方都在要錢,而國庫錢卻所剩無幾。

國家財政危機,最後不得不增稅,結果就是民怨沸騰,社會矛盾尖銳。

內亂的影子開始出現,外患還在持續,而宋真宗趙恆不過是想做一個守成君主,安穩的天子,他既不想民怨沸騰,又不想外患不斷。那麼該怎麼辦?

內部外部問題都緊密相連,要想減稅,就不能增兵,不能養太多兵,可是沒兵馬遼國就要過來打,這真是個矛盾啊。

而那時候的契丹遼國則不同,首先他們不用養兵,遼國實行“全民皆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因此到耶律德光時期兵力已達50萬之多,還基本上都是騎兵。

這無疑就是宋朝的噩夢,我們都知道,宋朝缺馬,北宋時期主要的馬產地不過二個一個是燕雲地區,一各是甘涼河套地區,前者石敬瑭送給了契丹,而後者在1002年,被党項人建立的西夏佔領。

失去馬匹來源的北宋,現有的戰馬不過區區20萬,還要供給全國使用,沒有騎兵的現狀,讓宋朝根本無法發起戰略反擊,只能守城作戰。這一現實讓宋真宗趙恆根本沒有強硬的資本。

此時掌握遼國契丹實權的是太后蕭綽,一個果敢而有決斷的人物。她看到宋朝在太宗時期的節節失敗,以及真宗敗於党項,讓她看到了趙恆的軟如可欺。再加上宋朝叛徒的洩露消息,遼國對宋朝內部形勢瞭如指掌。

於是公元1004年秋,遼國20萬大軍南下,深入宋境700裡,圍困澶州進逼開封

面對這情況,本就軟弱的趙恆慌了,他和後世子孫一樣開始想著逃跑,逃哪裡去呢?是和唐玄宗一樣去四川,還是去金陵,趙恆斟酌再三,覺得金陵山水佳景,是個好去處,便收拾細軟準備動身。

如果不是集賢殿大學寇準阻止皇帝行動,我們有理由相信“靖康之恥”會提前到來。

寇準無疑是一個關鍵人物,也是一個硬骨頭,在他看來,趙恆的逃跑將讓國家陷入萬劫不復境地,其實時局並沒那糟糕,契丹兵鋒雖勁但人數不多,如果皇帝御駕親征,必能鼓舞上氣,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趙恆勉強答應御駕親征,"但是當車駕來到現在河南滑縣,趙恆又打起退堂鼓,因為近侍告訴他,契丹人增兵了, 寇準又一番苦口婆心勸說,趙恆這才萬分不情願地來到了澶淵城,當宋軍看到城頭黃龍旗後,果如寇準所言,“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這時老天也幫忙,契丹統帥蕭撻凜被宋將射殺,主將一死,諸軍心亂,鬥志全無。蕭太后也因痛失大將而心灰意冷,決定罷兵而去。

蕭太后心痛,可腦子不糊塗,她要求與宋朝訂盟約,獲得實在的好處。有的談,趙恆自然求之不得,於是宋遼和談,恢復邊界原狀。

為讓遼兵撤離,宋朝付出每年給遼10萬白銀,20萬絹代價。當然,為臉面好看,趙恆在盟約上將這筆錢稱作“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

這就是《澶淵之盟》的由來和前因後果,下面在看看後來影響。

條約簽訂後,二國開始邊境貿易,互通有無。戰前契丹不讓匹馬人宋,盟約簽訂後,馬匹也成了邊境貿易重要組成。

盟約簽定後,遼宋和平近百年。兩個原本相互視若仇寇的對手,保持百年的和平,難能可貴,也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好處。

人口數是衡最國家富強的重要指標。

公元1029年,宋朝全國戶數為1016萬2689; 戶

公元1042年,宋朝全國戶數為1037萬7640; 戶

公元1048年,宋朝全國戶數為1090萬4434; 戶

公元1060年,宋朝全國戶數為2460萬0000; 戶

不過三十多年,人口翻倍,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商品經濟迅猛發展,神宗時期,朝廷每年能徵2.2 億貫商業稅,相當於人民幣66億元,這是對內。而對外的海關收入,在1056年~ 1063年達到每53萬貫,相當於1.5億元人民幣。

商品經濟繁榮,加大了重金屬需求,同時科技發展,也使採礦量大幅提升。

1049年~ 1053年,宋朝年得鐵7124萬斤;黃金 15095兩,白銀219829兩,黃銅5100834斤;鉛98151 斤,錫330695斤。這無疑都是百年和平帶來的好處,然後我們在回頭看看宋朝的付出,每年給遼10萬白銀,20萬絹,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雖然國家之事,不能像做生意那樣算計,可是你武力打不贏,制度又沒絕對優勢,除了經濟優勢一無所有,如果還繼續打下去,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不明智舉動,宋朝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將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轉化為強大的武裝力量,最後在安逸中滅亡,這才是最可惜的,富國而不強兵,國恆亡,窮兵黷武,國恆亡,最重要的是找到平衡點,今時今日之中國就找的很好。


阿斗不傻


“澶淵之盟”是歷史上的北宋與遼朝罷兵休戰後訂立的和平盟約。根據盟約的內容來看,雙方重新確定了邊界,並由宋朝每年向遼提供“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此後,一直到童貫北伐前,宋遼之間再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戰事。可以說,澶淵之盟給北宋帶來了長期的和平。那麼,北宋每年向遼國交割“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的代價到底值不值得呢?


公元1004年秋天,遼國的承天太后蕭綽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為了報復當年宋太宗的北伐,親率遼軍40萬南下攻宋。遼軍恃騎兵之威,舍堅城而不攻,一直向南推進到澶州。在寇準的極力勸說下,一向懦弱的宋真宗才決定御駕親征澶州。宋軍始終堅守城池,又用勁弩射殺了遼國的名將蕭撻凜,使得遼軍士氣大減。遼國眼見攻城無望,又害怕因孤軍深入而難以北返,於是提出了和議。

其中的內容主要有4條:第一、宋遼為兄弟之國;第二、宋遼重新劃定邊界;第三、宋朝每年向遼國提供“軍費”,計“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共30萬);第四、宋遼雙方在邊境設置市場,互市貿易。


“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對於富裕的北宋王朝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只用這一點代價就換來了邊境長期的和平,雙方何樂而不為呢?當然了,在宋遼的邊境貿易中,北宋完全能夠憑藉貿易逆差贏回每年的歲幣。因此,從經濟角度而言,宋朝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

不過對於澶淵之盟的評價,我們應當辯證地看待,其影響當然也是雙向的。正是由於“澶淵之盟”,北宋常年處於和平狀態下,所以產生了兵不思戰,將不思兵的現象。天下承平日久,河北諸路軍馬幾不能戰!


宋軍在自身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訂立和約,本身就是屈辱的。而宋真宗本人自認為是得勝還朝,到處粉飾太平。宋真宗後期的統治是一塌糊塗,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而且由於戰事減少,有宋一代始終不思進取,偏安於一隅。對於宋王朝而言,所喪失的不止是歲幣和幽雲16州,而是整個王朝的進取心,這是30萬歲幣買不回的。因此,澶淵之盟註定了北宋沒有秦、漢、唐那樣的大格局和大野心。從某種程度上講,這裡也埋下了靖康之難的伏筆。


歷史的荒野


公元1004年,遼宋達成“澶淵之盟”。根據盟約,宋遼平等、和平相處,約為兄弟之國,宋朝每年給予遼朝歲幣十萬兩銀、二十萬匹絹,“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從“澶淵之盟”生效,到北宋末宋朝與女真秘密訂立“海上之盟”,遼國兩國實現了一百餘年的和平。

那麼宋朝用每年30萬的歲幣來換這100年的和平,到底值不值得?我們先來算經濟賬,這筆帳宋朝人也算過。宋人是這麼算的:“雖每歲贈送,較於用兵之費,不及百分之一”;“歲遺差優,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什麼意思?意思是說,宋遼達成和約不打仗,宋朝方面每年要支付30萬歲幣;但如果沒有達成和約,雙方打起仗來,則戰爭經費將是歲幣的100倍。

日本漢學家斯波義信從另一個角度算過賬:由於宋朝對遼朝的貿易長期處於“出超”地位,每年的歲幣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裡,通過對遼貿易,宋王朝每年可獲80萬貫價值的順差,數額超過送出去的歲幣。

更重要的賬我們還未算,那就是和平的價值。打仗是需要傳出生命代價的,戰火燃過,將是無數老百姓流離失所,無數士兵馬革裹屍。這個代價更大。

說到這裡,相信你對“宋遼簽訂澶淵之盟,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這個問題,心裡應該有了答案。


吳鉤的鉤沉


遼算是最早實行“一國兩制”的,遼統治者是契丹族,但統治地區有很多漢族,於是“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很明顯的一國兩制。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這裡需要和大家說一下,那就是宋朝建立之前,遼國就已經存在了,遼早於宋。

宋朝從建立起就沒有統治過北京、天津、河北等大片地方,燕雲十六州是被沙陀人石敬瑭割讓給遼的,石敬瑭不是漢人。遼付出的成本就是借兵給當時的節度使石敬瑭,然後石敬瑭滅了後唐,建立了後晉。

那30萬的歲幣到底值不值呢?答案就是不值。漢唐也會和親,甚至比歲幣還要丟人,和宋同樣是不得已。但漢唐一直在積蓄力量,一直在擴充軍備,等待時機反攻。

但宋統治者發現給歲幣就行了後,就徹底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而且不重視軍事、外交,全然無進取之心,結果遼亡後,宋的軍事更差了,面對金已全然無戰力。

每年30萬歲幣買來的時間,被宋給荒廢了,如果臥薪嚐膽,後來可能就不一樣了。

宋朝皇帝可以說是所有皇帝裡最沒用的,但書法、繪畫卻又是最厲害的,當皇帝不及格。


一直商學院


個人認為值。

澶淵之盟背景

宋朝自從雍熙北伐之後,由進攻轉為防禦,而遼國卻不斷南下,侵擾北宋疆土。定州對峙之時,宋真宗在寇準的強力要求下,御駕親征。最終雙方都希望罷兵求和。



澶淵之盟內容

第一;規定宋遼雙方為兄弟之國(但是因為遼聖宗年幼,後世仍然以此為恥)

第二;宋遼以白河溝為界,雙方不設兵戈,不招降納叛

第三;宋朝每年向遼提供“軍旅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第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以上雖然兩條有利於宋朝,兩條不利於宋朝但是實際損失不大。

雖然遼聖宗年幼,但是畢竟是兄弟之國,雙方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而且在簽訂了澶淵之盟後,雙方以兄弟之國平等交流了百年,期間雙方基本沒有大的戰事發生。百姓安居樂業,邊境牛羊被野。

雖然宋朝每年給予遼國30萬歲幣(銀十萬,絹二十萬),但是由於雙方在邊境展開了互市的貿易,宋朝每年依靠外匯賺取的遠高於此。

當然澶淵之盟是雙方達到平衡後的產物,雙方誰也無力吞併對方,最終選擇了妥協。而遼國卻在不利的情況下佔了便宜。



這裡說個題外話

宋遼兩國談判時,宋真宗派曹利用去和遼國談判,對曹利用說道;如果事不得已,就算是百萬資財也是可以的。

而寇準叫住了曹利用說道如果歲幣超過了30萬,就要砍了曹利用。

曹利用經過談判達成了30萬的協議,當曹利用告訴太監時,太監以為是300萬。轉告給了宋真宗,宋真宗大驚,不過也是無奈。最後知道僅僅是30萬之時,大喜,並且重重的獎賞了曹利用。


我是越關


我覺得是值得的!當時的遼國經濟實際上非常脆弱,農業產值非常低,手工業幾乎沒有,宋朝雖然是向他進貢了歲幣,可是卻直接導致了遼國本土的貨幣大量貶值,辛苦勞動賺錢不如國家分的錢貨多,致使本來就很少人去生產的產業直接變成沒人願意去生產,整個國家的經濟基礎直接被摧毀。

其次,整個民族好勇鬥狠的習性被改變!本來東北地區就非常冷,在往常時期他們還得在大冷天出去幹活獲取生存物資,現在有錢有糧了,大家都窩在屋子裡花天酒地,一個冬天下來,整個人不僅沒有瘦得精幹反而是發福了。這直接削弱了契丹人的戰鬥力。而且因為生活水平好了,人也怕死了,變得沒有那麼拼命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宋朝雖然沒有跟遼國打熱仗,可是宋朝是在用經濟戰瓦解了遼國!假如拖個五八十年,遼國就直接廢了。這也是後來女真人能夠輕易的擊敗遼國,奴役契丹人的主因。

至於說宋朝自己也變得糜爛那完全是自己不爭氣,怪不得說納歲幣這件事上去。假如不是女真人的崛起,宋朝就贏了。


優己


哪裡值了呢?

在“靜Yes”看來,對《澶淵之盟》吹捧得越厲害,就說明今天的泛和平思潮有多氾濫。


從自詡中原正統的一家獨大到被迫承認少數民族政權的合法性,到最後約為兄弟之國,平起平坐。對於北宋而言,這意味著從建國以來將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是北宋對外政策的巨大失敗。

從此以後,北宋不但徹底失去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可能,還不得不每年給遼國歲幣20萬,絹10萬,還要被迫打開邊境,設置榷場和遼國展開貿易,無論如何這都不能算是北宋的勝利!

很多人說區區30萬的東西,在榷場幾天就賺回來了,北宋卻獲得了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


這是典型的阿Q精神,就好像我被別人搶劫了,回頭一想,反正這個錢也是自己剛剛買彩中的獎,就當沒有中獎就好了嘛。實踐證明,北宋政府的自我麻痺精神相比於阿Q不遑多讓。

《澶淵之盟》實質

《澶淵之盟》的實質是宋遼的國土交易。即北宋收回燕雲十六州南部兩州,而北宋需要將兩州的賦稅交給遼國,賦稅的數目,大概是30萬絹幣。

可憐這塊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土地,不但收不回來,還要倒貼侵略者。這樣的條約,哪有平等,值在哪裡?


邊境貿易便宜了誰?

再說邊境貿易的事,“靜Yes”雖然不認同乾隆皇帝的那句“我天朝物產豐盈,無需與外夷互通有無”的狂妄之語,但是在封建社會,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一家獨大的情況。

中原王朝小農經濟立國,除了馬匹等戰略物資,真的沒有什麼需要從遊牧民族那裡進口。反而是遊牧民族缺少鹽鐵等戰略物資,需要不斷從中原貿易獲得,而在中原關閉邊市進行封鎖時不得不南下搶劫。

現在好了,北宋不得不打開邊境市場,遼國可以源源不斷獲得物資。而北宋是無法通過榷場得到自己心愛的戰馬的,因為遼國限制出口。


榷場實質上是便宜了遼國,而很多後人還在沾沾自喜掙了多少遼國人的錢,真是可笑!

條約換來的和平靠譜嗎?

最後說一下百年和平的事。我們知道有句俗語叫“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用在北宋身上特別合適。

我們先不假設北宋和遼國一直打下去會不會收復燕雲十六州,單看北宋和後來西夏的戰爭,就知道沒有戰爭薰陶的北宋軍隊真的就是草包。


在軍事上遼國是強於北宋的,這不是一句兄弟之國就可以持平的。而在《澶淵之盟》後,遼國還在北方和高麗幹,和其他少數民族幹。而北宋,就只剩下被幹。

而《澶淵之盟》也沒有給北宋帶來所謂的安全感,北宋一直在宋遼邊境大量種植柳樹,以期阻擋遼軍鐵蹄。而且,這種和平最終讓北宋武功盡失,北宋在遼國覆滅後,緊接著成為女真人的刀下鬼。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值!宋朝賺大發了,給遼國的歲幣跟遼國打仗消耗的軍費物資比不過是些毛毛雨了。“澶淵之盟”還規定了宋遼兩國在邊境開設市場進行商品物資貿易,這才是最厲害的,遼國畜牧業發達,但是經濟工商業落後的很,跟宋朝搞貿易是原材料換工業品,哪怕是手工業品,誰佔優勢劣勢不用多說了吧?還有,遼國自己不大鑄造貨幣,民間流通的都是宋朝的錢,因為遼國本身就缺乏金屬礦藏。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用人家的貨幣,就像今天國際貿易用美元結算一樣,誰賺誰賠了?所以“澶淵之盟”後遼國的經濟命脈逐漸被宋朝捏住了,得到的“歲幣”不但不夠用還得倒貼。宋遼之間再無戰爭,一個決定性的原因是遼國經濟被掏空了,打不起仗了。但是和平也是腐蝕劑,宋朝在太平歲月裡逐漸腐朽,繁榮發達的經濟狀況導致享樂奢侈成風,等到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崛起南侵,宋朝竟是“靖康之恥”的不堪一擊


立志成蟲


這個問題首先看一下歷史!

1、宋在建立之前是五代十國,這些國家已經打了近100年;

2、宋建立之時,並非之有宋,還有其它一堆國家,最重要的是遼國已經建立了;

3、宋建立後是依靠武力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4、宋主動進攻遼國,先勝後敗,但從燕雲十六州中佔領了部分地區(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5、由於遼放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產出做為補償給遼國,也就是(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6、遼不像以前的遊牧民族,當宋建立時遼是一個已經建立近100年的國家,部分地區已經漢化,所以宋要滅遼是相當困難的。

7、兩方通過澶淵之盟和平百年,結果是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想不明白的是難道非要打仗才好嗎?這個世界上沒有長開的花朵,有骨氣的民族都滅亡了,剩下的都是沒有骨氣的人的後代。


lihhsd


中國古代之所以發達,在於中國早早地進入了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的主要特徵在於規模化,馴服化,與遊牧社會相比,農耕社會強在整體,弱在個體。

因此,中國如果出了一個好戰的皇帝,全力準備戰爭的化話,北方民族是打不過中華的。漢武帝、朱元璋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戰爭對於農耕社會的中華來說,好似一群家牛對付一頭野牛,無論怎樣,都要以花費很大的代價。漢朝自漢武帝之後迅速衰落,就與漢武帝大徵匈奴直接相關。

因此,中國人與北方民族的戰爭,怎麼講都沒有什麼便宜可言。從一代人、一屆皇帝來講,檀淵之盟都是遠遠利大於弊的。只不過從民族精神而言,中華民族就有了弱於戰事的名聲了。

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北方民族一直是勝少負多,勝也是慘勝。就象康熙對戰噶爾丹,一直就是以五倍以上的兵力與之打消耗戰,如此一來,局部或許敗了,全局卻能取得勝利。

檀淵之盟是明君名臣一起打出來的,這是寇準靈活運用“垃圾人定理”的經典戰例,一方面保證了邊境的和平,一方面勝利之下的賠款也給民族留下了顏面,較之後世敗後賠款的做法,不知好上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