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澶渊之盟的结果就是让乱世中的人们,获得难得的安宁。而澶渊之盟的实质不过是,地缘政治平衡的产物,他的签订代表二种竞争性的体制,保持力量平衡的结果而已。

澶渊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濮阳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北宋开封到澶渊不过200多里距离,其地位,和现在的天津对北京,类似,是首都屏障。

澶渊之盟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合约,爱他的人认为他是乱世中的和平之光,带给北宋百年和平,恨他的人认为他是不平等条约,权辱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耻辱。

其实这二种评价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准确,如果不回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下是无法看清楚这个条约到底如何的。

当时的北宋对手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和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那就是政治体制的合理化,辽国是一个另类的少数民族政权,用一国二治的政策治理国家。使得境内契丹和汉人能做到相对的和平共处。

这就是他的制度优势,而当时的北宋毫无疑问是一个先进的封建帝国制国家,可是以文抑武的政策又让他武力孱弱。

而要打败敌人,最需要拥有的不过以下几种。

第一:武力优势,这个北宋没有。

第二:制度优势,这个北宋也不明显

第三:经济优势,这个北宋有但是没有之前的前提,经济在发达也无济于事。

于是形成僵局还有割据就成为必然,这个时候,在僵局条件下,如何共处就是学问。就实际结果看澶渊之盟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

因为外部威胁造成的压力真的很大。

之前我说过澶渊离开封距离200里,200里,按契丹轻骑兵日行180里速度,一天半即可兵临城下,扼宋朝要害,犹如打蛇打七寸,这种威胁如鲠在喉。

而主张签订合约的人是宋真宗赵恒,这个赵恒其实在历史上评价很高,是个仁人君子有位帝王,但是他的胆子不大是肯定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经历过斗争,长与深宫的帝王一般都很胆小,再加上老爹赵光义三征契丹三次大败也给他留下同年阴影。尤其是赵光义第二次征契丹,宋军崩溃。

按照《辽史》记载:“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败,看着自己的英雄老爹都打不赢契丹人,宋真宗赵恒当然会认为自己也打不过。基于此,他就心有恐惧再加上没有必胜的把握,勇气就越来越少。

为了鼓舞自己的勇气,宋真宗赵恒不断征兵以给与自己心里安慰,从公元979年宋辽交兵开始,宋朝的军费开支就连年递增。中央禁军在宋真宗时达43万,地方军近50万,合计几乎有百万大军。

光是养兵,年支出就要五千万贯,赵恒继位初期,财政收入还勉强可以支付,到继承位置数年之后,国家财政状况开始持续恶化,财政收人1.5亿缗,支出则为1.2亿缗,每个地方都在要钱,而国库钱却所剩无几。

国家财政危机,最后不得不增税,结果就是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尖锐。

内乱的影子开始出现,外患还在持续,而宋真宗赵恒不过是想做一个守成君主,安稳的天子,他既不想民怨沸腾,又不想外患不断。那么该怎么办?

内部外部问题都紧密相连,要想减税,就不能增兵,不能养太多兵,可是没兵马辽国就要过来打,这真是个矛盾啊。

而那时候的契丹辽国则不同,首先他们不用养兵,辽国实行“全民皆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因此到耶律德光时期兵力已达50万之多,还基本上都是骑兵。

这无疑就是宋朝的噩梦,我们都知道,宋朝缺马,北宋时期主要的马产地不过二个一个是燕云地区,一各是甘凉河套地区,前者石敬瑭送给了契丹,而后者在1002年,被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占领。

失去马匹来源的北宋,现有的战马不过区区20万,还要供给全国使用,没有骑兵的现状,让宋朝根本无法发起战略反击,只能守城作战。这一现实让宋真宗赵恒根本没有强硬的资本。

此时掌握辽国契丹实权的是太后萧绰,一个果敢而有决断的人物。她看到宋朝在太宗时期的节节失败,以及真宗败于党项,让她看到了赵恒的软如可欺。再加上宋朝叛徒的泄露消息,辽国对宋朝内部形势了如指掌。

于是公元1004年秋,辽国20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700里,围困澶州进逼开封

面对这情况,本就软弱的赵恒慌了,他和后世子孙一样开始想着逃跑,逃哪里去呢?是和唐玄宗一样去四川,还是去金陵,赵恒斟酌再三,觉得金陵山水佳景,是个好去处,便收拾细软准备动身。

如果不是集贤殿大学寇准阻止皇帝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靖康之耻”会提前到来。

寇准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也是一个硬骨头,在他看来,赵恒的逃跑将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境地,其实时局并没那糟糕,契丹兵锋虽劲但人数不多,如果皇帝御驾亲征,必能鼓舞上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赵恒勉强答应御驾亲征,"但是当车驾来到现在河南滑县,赵恒又打起退堂鼓,因为近侍告诉他,契丹人增兵了, 寇准又一番苦口婆心劝说,赵恒这才万分不情愿地来到了澶渊城,当宋军看到城头黄龙旗后,果如寇准所言,“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这时老天也帮忙,契丹统帅萧挞凜被宋将射杀,主将一死,诸军心乱,斗志全无。萧太后也因痛失大将而心灰意冷,决定罢兵而去。

萧太后心痛,可脑子不糊涂,她要求与宋朝订盟约,获得实在的好处。有的谈,赵恒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宋辽和谈,恢复边界原状。

为让辽兵撤离,宋朝付出每年给辽10万白银,20万绢代价。当然,为脸面好看,赵恒在盟约上将这笔钱称作“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

这就是《澶渊之盟》的由来和前因后果,下面在看看后来影响。

条约签订后,二国开始边境贸易,互通有无。战前契丹不让匹马人宋,盟约签订后,马匹也成了边境贸易重要组成。

盟约签定后,辽宋和平近百年。两个原本相互视若仇寇的对手,保持百年的和平,难能可贵,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人口数是衡最国家富强的重要指标。

公元1029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16万2689; 户

公元1042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37万7640; 户

公元1048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90万4434; 户

公元1060年,宋朝全国户数为2460万0000; 户

不过三十多年,人口翻倍,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神宗时期,朝廷每年能征2.2 亿贯商业税,相当于人民币66亿元,这是对内。而对外的海关收入,在1056年~ 1063年达到每53万贯,相当于1.5亿元人民币。

商品经济繁荣,加大了重金属需求,同时科技发展,也使采矿量大幅提升。

1049年~ 1053年,宋朝年得铁7124万斤;黄金 15095两,白银219829两,黄铜5100834斤;铅98151 斤,锡330695斤。这无疑都是百年和平带来的好处,然后我们在回头看看宋朝的付出,每年给辽10万白银,20万绢,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虽然国家之事,不能像做生意那样算计,可是你武力打不赢,制度又没绝对优势,除了经济优势一无所有,如果还继续打下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明智举动,宋朝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转化为强大的武装力量,最后在安逸中灭亡,这才是最可惜的,富国而不强兵,国恒亡,穷兵黩武,国恒亡,最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今时今日之中国就找的很好。


阿斗不傻


“澶渊之盟”是历史上的北宋与辽朝罢兵休战后订立的和平盟约。根据盟约的内容来看,双方重新确定了边界,并由宋朝每年向辽提供“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此后,一直到童贯北伐前,宋辽之间再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可以说,澶渊之盟给北宋带来了长期的和平。那么,北宋每年向辽国交割“10万两白银,20万匹绢”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得呢?


公元1004年秋天,辽国的承天太后萧绰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为了报复当年宋太宗的北伐,亲率辽军40万南下攻宋。辽军恃骑兵之威,舍坚城而不攻,一直向南推进到澶州。在寇准的极力劝说下,一向懦弱的宋真宗才决定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始终坚守城池,又用劲弩射杀了辽国的名将萧挞凛,使得辽军士气大减。辽国眼见攻城无望,又害怕因孤军深入而难以北返,于是提出了和议。

其中的内容主要有4条:第一、宋辽为兄弟之国;第二、宋辽重新划定边界;第三、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军费”,计“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共30万);第四、宋辽双方在边境设置市场,互市贸易。


“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对于富裕的北宋王朝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只用这一点代价就换来了边境长期的和平,双方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在宋辽的边境贸易中,北宋完全能够凭借贸易逆差赢回每年的岁币。因此,从经济角度而言,宋朝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不过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其影响当然也是双向的。正是由于“澶渊之盟”,北宋常年处于和平状态下,所以产生了兵不思战,将不思兵的现象。天下承平日久,河北诸路军马几不能战!


宋军在自身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订立和约,本身就是屈辱的。而宋真宗本人自认为是得胜还朝,到处粉饰太平。宋真宗后期的统治是一塌糊涂,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而且由于战事减少,有宋一代始终不思进取,偏安于一隅。对于宋王朝而言,所丧失的不止是岁币和幽云16州,而是整个王朝的进取心,这是30万岁币买不回的。因此,澶渊之盟注定了北宋没有秦、汉、唐那样的大格局和大野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里也埋下了靖康之难的伏笔。


历史的荒野


公元1004年,辽宋达成“澶渊之盟”。根据盟约,宋辽平等、和平相处,约为兄弟之国,宋朝每年给予辽朝岁币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从“澶渊之盟”生效,到北宋末宋朝与女真秘密订立“海上之盟”,辽国两国实现了一百余年的和平。

那么宋朝用每年30万的岁币来换这100年的和平,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先来算经济账,这笔帐宋朝人也算过。宋人是这么算的:“虽每岁赠送,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岁遗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什么意思?意思是说,宋辽达成和约不打仗,宋朝方面每年要支付30万岁币;但如果没有达成和约,双方打起仗来,则战争经费将是岁币的100倍。

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从另一个角度算过账:由于宋朝对辽朝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每年的岁币基本上又流回宋人手里,通过对辽贸易,宋王朝每年可获80万贯价值的顺差,数额超过送出去的岁币。

更重要的账我们还未算,那就是和平的价值。打仗是需要传出生命代价的,战火燃过,将是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士兵马革裹尸。这个代价更大。

说到这里,相信你对“宋辽签订澶渊之盟,30万岁币换来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心里应该有了答案。


吴钩的钩沉


辽算是最早实行“一国两制”的,辽统治者是契丹族,但统治地区有很多汉族,于是“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很明显的一国两制。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这里需要和大家说一下,那就是宋朝建立之前,辽国就已经存在了,辽早于宋。

宋朝从建立起就没有统治过北京、天津、河北等大片地方,燕云十六州是被沙陀人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石敬瑭不是汉人。辽付出的成本就是借兵给当时的节度使石敬瑭,然后石敬瑭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那30万的岁币到底值不值呢?答案就是不值。汉唐也会和亲,甚至比岁币还要丢人,和宋同样是不得已。但汉唐一直在积蓄力量,一直在扩充军备,等待时机反攻。

但宋统治者发现给岁币就行了后,就彻底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且不重视军事、外交,全然无进取之心,结果辽亡后,宋的军事更差了,面对金已全然无战力。

每年30万岁币买来的时间,被宋给荒废了,如果卧薪尝胆,后来可能就不一样了。

宋朝皇帝可以说是所有皇帝里最没用的,但书法、绘画却又是最厉害的,当皇帝不及格。


一直商学院


个人认为值。

澶渊之盟背景

宋朝自从雍熙北伐之后,由进攻转为防御,而辽国却不断南下,侵扰北宋疆土。定州对峙之时,宋真宗在寇准的强力要求下,御驾亲征。最终双方都希望罢兵求和。



澶渊之盟内容

第一;规定宋辽双方为兄弟之国(但是因为辽圣宗年幼,后世仍然以此为耻)

第二;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双方不设兵戈,不招降纳叛

第三;宋朝每年向辽提供“军旅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第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以上虽然两条有利于宋朝,两条不利于宋朝但是实际损失不大。

虽然辽圣宗年幼,但是毕竟是兄弟之国,双方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而且在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双方以兄弟之国平等交流了百年,期间双方基本没有大的战事发生。百姓安居乐业,边境牛羊被野。

虽然宋朝每年给予辽国30万岁币(银十万,绢二十万),但是由于双方在边境展开了互市的贸易,宋朝每年依靠外汇赚取的远高于此。

当然澶渊之盟是双方达到平衡后的产物,双方谁也无力吞并对方,最终选择了妥协。而辽国却在不利的情况下占了便宜。



这里说个题外话

宋辽两国谈判时,宋真宗派曹利用去和辽国谈判,对曹利用说道;如果事不得已,就算是百万资财也是可以的。

而寇准叫住了曹利用说道如果岁币超过了30万,就要砍了曹利用。

曹利用经过谈判达成了30万的协议,当曹利用告诉太监时,太监以为是300万。转告给了宋真宗,宋真宗大惊,不过也是无奈。最后知道仅仅是30万之时,大喜,并且重重的奖赏了曹利用。


我是越关


我觉得是值得的!当时的辽国经济实际上非常脆弱,农业产值非常低,手工业几乎没有,宋朝虽然是向他进贡了岁币,可是却直接导致了辽国本土的货币大量贬值,辛苦劳动赚钱不如国家分的钱货多,致使本来就很少人去生产的产业直接变成没人愿意去生产,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直接被摧毁。

其次,整个民族好勇斗狠的习性被改变!本来东北地区就非常冷,在往常时期他们还得在大冷天出去干活获取生存物资,现在有钱有粮了,大家都窝在屋子里花天酒地,一个冬天下来,整个人不仅没有瘦得精干反而是发福了。这直接削弱了契丹人的战斗力。而且因为生活水平好了,人也怕死了,变得没有那么拼命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宋朝虽然没有跟辽国打热仗,可是宋朝是在用经济战瓦解了辽国!假如拖个五八十年,辽国就直接废了。这也是后来女真人能够轻易的击败辽国,奴役契丹人的主因。

至于说宋朝自己也变得糜烂那完全是自己不争气,怪不得说纳岁币这件事上去。假如不是女真人的崛起,宋朝就赢了。


优己


哪里值了呢?

在“静Yes”看来,对《澶渊之盟》吹捧得越厉害,就说明今天的泛和平思潮有多泛滥。


从自诩中原正统的一家独大到被迫承认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到最后约为兄弟之国,平起平坐。对于北宋而言,这意味着从建国以来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是北宋对外政策的巨大失败。

从此以后,北宋不但彻底失去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还不得不每年给辽国岁币20万,绢10万,还要被迫打开边境,设置榷场和辽国展开贸易,无论如何这都不能算是北宋的胜利!

很多人说区区30万的东西,在榷场几天就赚回来了,北宋却获得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


这是典型的阿Q精神,就好像我被别人抢劫了,回头一想,反正这个钱也是自己刚刚买彩中的奖,就当没有中奖就好了嘛。实践证明,北宋政府的自我麻痹精神相比于阿Q不遑多让。

《澶渊之盟》实质

《澶渊之盟》的实质是宋辽的国土交易。即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南部两州,而北宋需要将两州的赋税交给辽国,赋税的数目,大概是30万绢币。

可怜这块本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土地,不但收不回来,还要倒贴侵略者。这样的条约,哪有平等,值在哪里?


边境贸易便宜了谁?

再说边境贸易的事,“静Yes”虽然不认同乾隆皇帝的那句“我天朝物产丰盈,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的狂妄之语,但是在封建社会,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一家独大的情况。

中原王朝小农经济立国,除了马匹等战略物资,真的没有什么需要从游牧民族那里进口。反而是游牧民族缺少盐铁等战略物资,需要不断从中原贸易获得,而在中原关闭边市进行封锁时不得不南下抢劫。

现在好了,北宋不得不打开边境市场,辽国可以源源不断获得物资。而北宋是无法通过榷场得到自己心爱的战马的,因为辽国限制出口。


榷场实质上是便宜了辽国,而很多后人还在沾沾自喜挣了多少辽国人的钱,真是可笑!

条约换来的和平靠谱吗?

最后说一下百年和平的事。我们知道有句俗语叫“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句话用在北宋身上特别合适。

我们先不假设北宋和辽国一直打下去会不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单看北宋和后来西夏的战争,就知道没有战争熏陶的北宋军队真的就是草包。


在军事上辽国是强于北宋的,这不是一句兄弟之国就可以持平的。而在《澶渊之盟》后,辽国还在北方和高丽干,和其他少数民族干。而北宋,就只剩下被干。

而《澶渊之盟》也没有给北宋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北宋一直在宋辽边境大量种植柳树,以期阻挡辽军铁蹄。而且,这种和平最终让北宋武功尽失,北宋在辽国覆灭后,紧接着成为女真人的刀下鬼。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夜史


值!宋朝赚大发了,给辽国的岁币跟辽国打仗消耗的军费物资比不过是些毛毛雨了。“澶渊之盟”还规定了宋辽两国在边境开设市场进行商品物资贸易,这才是最厉害的,辽国畜牧业发达,但是经济工商业落后的很,跟宋朝搞贸易是原材料换工业品,哪怕是手工业品,谁占优势劣势不用多说了吧?还有,辽国自己不大铸造货币,民间流通的都是宋朝的钱,因为辽国本身就缺乏金属矿藏。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用人家的货币,就像今天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一样,谁赚谁赔了?所以“澶渊之盟”后辽国的经济命脉逐渐被宋朝捏住了,得到的“岁币”不但不够用还得倒贴。宋辽之间再无战争,一个决定性的原因是辽国经济被掏空了,打不起仗了。但是和平也是腐蚀剂,宋朝在太平岁月里逐渐腐朽,繁荣发达的经济状况导致享乐奢侈成风,等到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崛起南侵,宋朝竟是“靖康之耻”的不堪一击


立志成虫


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下历史!

1、宋在建立之前是五代十国,这些国家已经打了近100年;

2、宋建立之时,并非之有宋,还有其它一堆国家,最重要的是辽国已经建立了;

3、宋建立后是依靠武力统一了大半个中国;

4、宋主动进攻辽国,先胜后败,但从燕云十六州中占领了部分地区(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

5、由于辽放弃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产出做为补偿给辽国,也就是(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6、辽不像以前的游牧民族,当宋建立时辽是一个已经建立近100年的国家,部分地区已经汉化,所以宋要灭辽是相当困难的。

7、两方通过澶渊之盟和平百年,结果是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想不明白的是难道非要打仗才好吗?这个世界上没有长开的花朵,有骨气的民族都灭亡了,剩下的都是没有骨气的人的后代。


lihhsd


中国古代之所以发达,在于中国早早地进入了农耕社会。农耕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于规模化,驯服化,与游牧社会相比,农耕社会强在整体,弱在个体。

因此,中国如果出了一个好战的皇帝,全力准备战争的化话,北方民族是打不过中华的。汉武帝、朱元璋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战争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华来说,好似一群家牛对付一头野牛,无论怎样,都要以花费很大的代价。汉朝自汉武帝之后迅速衰落,就与汉武帝大征匈奴直接相关。

因此,中国人与北方民族的战争,怎么讲都没有什么便宜可言。从一代人、一届皇帝来讲,檀渊之盟都是远远利大于弊的。只不过从民族精神而言,中华民族就有了弱于战事的名声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北方民族一直是胜少负多,胜也是惨胜。就象康熙对战噶尔丹,一直就是以五倍以上的兵力与之打消耗战,如此一来,局部或许败了,全局却能取得胜利。

檀渊之盟是明君名臣一起打出来的,这是寇准灵活运用“垃圾人定理”的经典战例,一方面保证了边境的和平,一方面胜利之下的赔款也给民族留下了颜面,较之后世败后赔款的做法,不知好上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