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洲際彈道導彈可以飛一萬多公里了,有些國家還要研製轟炸機?

文學痞子


這個問題就好比卡車載重都50噸了,還要火車幹什麼?小編家的半掛車最大載重超過48噸,幾乎是一節火車皮的載重量了,按理說火車應該淘汰才對吧!但是事實上卡車、火車各有自己的用處,兩者的優劣不多說,相信大多數人都清楚誰都取代不了誰!導彈和轟炸機的關係就和卡車火車類似!導彈最大打擊半徑有5000公里到18000公里不等,在現代化GPS的指導之下這種導彈可以精確打擊地球的任何一個點,但是前提是太空裡的制導衛星不受干擾。

很顯然在電子戰飛機滿天飛的今天,電磁環境不受干擾是不可能的事情。納粹德國在開發出弗裡茨無線電制導炸彈之後並沒能左右戰局,原因並不是這種炸彈產量不足,也不是操作人員數量不夠,而是因為盟軍很快就發現了剋制手段,那就是利用電磁干擾手段妨礙操作員指引炸彈,這樣一來高價生產的弗裡茨炸彈變得一無是處了。同樣的現代化導彈也很難躲過強大電磁干擾準確命中目標。

美軍的戰斧巡航導彈一直在追求智能化,就是加強導彈的末端自主制導能力,導彈的計算機在探測引頭的幫助下自動捕捉目標,將目標數據與數據庫反覆對比之後自主選擇目標,這樣就繞開了GPS定位和雷達制導!但是這種技術存在巨大困難,人工智能遠遠達不到預期,因此說別看現在美軍導彈很神奇,它也就是欺負那些僅僅裝備不強的弱旅罷了,真正具備強大電子戰能力的國家它是不敢惹的!

既然導彈在電子戰干擾下不能正常工作,就要用轟炸機了!轟炸機是人工操作的武器平臺,在駕駛員、領航員、投彈手的配合下只要飛到目標城市上空,就能把核彈投下去!它對抗電磁干擾的能力是任何導彈都不具備的。難道說轟炸機勝過洲際導彈嗎?當然也不是的!轟炸機的速度遠不及洲際導彈,在截擊機、防空導彈攔截下的生存率更是微乎其微,儘管採用低空突防的圖160、圖22逆火等突防能力略有上升,但還是沒人敢保證在戰爭狀態下它們能飛到目標上空。因此不管洲際導彈能打多遠,它都去帶不了轟炸機。


利刃軍事



說白了這個問題還是需要從“成本和戰場效率以及作戰用途”來分析。

第一、從成本角度考慮。

我們都知道,一枚洲際彈道導彈的價格絕不會比一架戰略轟炸機低很多,據網絡信息一枚較為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造價大約為1億美元;而戰略轟炸機比如俄羅斯的圖160單價也基本上為1億美元。


第二、使用效率方面。

洲際彈道導彈只能是單程票,一次性使用,更多的是攜帶核彈頭起到戰略威懾的作用;而戰略轟炸機則不同,雖然價格差不多,但是戰略轟炸機則是可以根據作戰情況在維修保養的基礎上反覆使用,而且也可以掛載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等大殺器,在離攻擊目標千里之外就可以利用導彈的攻擊距離對敵進行打擊。

第三、從戰略威懾方面來說。

先進的彈道導彈可以攜帶多枚核彈頭對目標進行遠程打擊,而且目前世界上各國對於彈道導彈的攔截來說還非常不成熟,可以說一枚彈道導彈的作用可能就能影響整個戰爭的態勢,它更大的作用是震懾。

而戰略轟炸機則不同,雖然其有一定的突防能力,但畢竟更容易在戰時遭到敵方空中力量、防空武器以及其他軍事武器的攻擊和攔截,此外其發射的導彈也會成為對手攔截的目標。

綜合以上,戰略轟炸機和彈道導彈對於敵的震懾作用都很大,但是彈道導彈由於其飛行軌跡和高度令對手望塵莫及,所以二者相互補充,不可替代!!!!!!


冰雹藍天


洲際彈道導彈是核大國之間確保互相摧毀的威懾。屬於打急眼了之後最後的一張底牌,說白了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至少我有和你同歸於盡的能力。

洲際彈道導彈,只有裝上核彈頭才有威懾力,這時候的洲際彈道導彈又叫戰略核武器。不裝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啥用沒有,就是一個大炸彈而已,也沒有那個國家會怕常規裝藥的洲際彈道導彈。一發上億美元,敞開了讓你打,很快就把你自己的家底打光了,一噸炸藥而已,隨便你炸什麼目標,估計都撈不回來本。


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是世界上的大國,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對非核國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如果這麼幹,肯定是天怨人怒、千夫所指。這時候戰略轟炸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小國可以不怕戰略核導彈,但是不能不怕戰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航程遠,載彈量大,使用成本很低。儘管你在天涯海角,我也可以派戰略轟炸機遠航幾萬公里,帶幾十噸彈,把你家裡炸個底朝天,就問你怕不怕?而且我的成本也很低,就是加個油而已。



所以我認為,戰略核導彈是各個核大國之間的平衡戰略,用到的情況幾乎為零。戰略轟炸機現實存在的威懾,可以天天用,大國對付小國還是戰略轟炸機用起來更順手。天天嚷嚷要用核導彈“核平”別人的就是耍流氓。


一坑四彈


各國為了使本國的武器多元化,利用快速多渠道打擊對方,各種武器都在研製。例如洲際導彈射程都在13000公里以上,地球上全覆。洲際導彈的造價非常昂貴,就東風41來講它一枚造價近10億人民幣,一般國家無法承擔高額費用。東風41射程在14000公里以上,可以攜帶8一10枚核彈威力巨大。

中國轟20隱身轟炸機明年就要首飛,估計到2021年左右服役,轟20集高科技於一體的夢幻轟炸機,航程在14000公里,滯空時間16個小時間,載彈量40一60噸。

各國都在構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不僅要有陸基,而且還要有空基和海基,轟20真正服役,我們國家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才能形成,洲際導彈、轟炸機、核潛艇是大國利器,缺一不可,它們的功能都無法代替是強國的象徵。








張書明8023


導彈不便宜,美國空軍準備在2025年前生產的一種用於替換“民兵”的新導彈單價就1億美元(還是要生產450枚的前提下),這個價格一點都不比戰略轟炸機低。某些情況下,轟炸機的效費比要比彈道導彈高很多。

我舉個例子,越戰時期美軍的滾雷行動就是一次大規模轟炸行動。滾雷行動期間美軍總共出動了30萬架次的飛機進行空襲,扔了90萬噸炸彈。我們如果要用彈道導彈去投放90萬噸的炸彈去別人家裡,至少需要30-50萬枚彈道導彈。

這得要多少錢?

一枚彈道導彈的價格,不會比飛機更低,而美軍在滾雷行動中總共損失了900架飛機,這900架飛機的成本要比30萬枚彈道導彈低的多的多。如果真用導彈,估計能把美軍幾十年的軍費都打光。

實際使用中,彈道導彈側重於攻擊戰略目標,比如工業基地,城市,軍事基地等等。而轟炸機攻擊的目標則大多是戰術目標。


貞觀防務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核武器的作用大概只有兩個: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

核武器最大的威懾是在發射架上,一旦發射出去,那麼就是核戰爭,核武器的作用喪失了一個。戰略轟炸機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長時間威懾。譬如日本叫囂太甚,我們可能不能向它發射核導彈,但是我們可以派出懸掛核武器的戰略轟炸機去周邊巡航。既可以按照需要打擊它,也可以根據需求隨時返航。這個作用,洲際導彈不具備。這是為什麼我們有洲際導彈,還要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原因之一。其二,一旦核戰爭爆發,核武器的生存變得非常重要。核潛艇自然不用說,大戰將至,肯定早早消失在茫茫大海,隨時準備給敵國致命一擊。地面機動的核武器必定按預案進入發射陣地,隨時準備發射。而最早的固定井式發射的核武器,將遭到敵國重點關照,生存能力最低。而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升空,是核武器生存概率應該最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研製戰略轟炸機的原因之二。

總之,發展戰略轟炸機是威懾需要和提高戰略打擊的生存需要。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贊👍


庸人良品


說到武器裝備,任何國家發展一款新型武器都會全方位綜合考慮,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單純造出來擺造型而已,如果要問有了洲際彈道導彈為何還要研製轟炸機,武武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使用的效率高

戰略轟炸機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武器庫,平時可以戰備拉練,可攜帶巡航導彈或核彈跑到敏感地區飛一圈或長時間戰備巡航,不用將其機上的武器發射出去,就可以給敵方及其強大的戰略威懾力,畢竟一發導彈打出去的可是以億美元來算的,不值得,而且洲際彈道導彈平時的維護成本也是級高,而戰略轟炸機那麼一飛,以低油費達到的效果遠比高費用的導彈還要好。何樂而不為呢?

明面的威懾力

洲際彈道導彈一般都是在發射井或發射車上,不管何時都需要隱藏,一旦讓敵人知道大概位置,都可進行飽和性打擊,對於二次打擊及其不利。戰略轟炸機這一利器如果被人拍照,最多也就是外表,而真正的技術實力依然沒有洩露,這就可以大搖大擺的拿出來擺,這也是對敵對國家的一種威懾。

任務的多元化

轟炸機可隨時隨地飛往任務區,即使沒有達到要打核戰爭的地步,其也可攜帶相當量的武器彈藥,對地方戰區進行飽和性打擊,毀滅性也及其強大;也可攜帶巡航導彈進行遠程精確打擊軍事力量,如雷達站、補給站等戰略目標。


改裝的多樣化

拿我國的轟-6來說,因為我國以前在大飛機領域一直存在瓶頸,沒有加油機,致使我國空軍只停留在了國土領空防禦,而巡航海空的任務極其少,隨後我國改裝了轟-6為加油加油,彌補了引進俄羅斯加油機不足的尷尬局面。戰時可將轟炸機改裝來彌補其他任務機型的不足,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綜合來說,全方位發展的好處遠比單方面好,所以每個國家即使有洲際彈道導彈也要發展轟炸機。

如果您認為武武的觀點不錯,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崇尚軍武


洲際導彈成本太高...

飛過千山萬水只為炸個坑...

洲際導彈就成為核彈頭首選了...

實際,洲際導彈是一種武力震懾作用...

洲際導彈是戰略層面的武器級別...

而轟炸機是戰術層面的級別...

轟炸機能攜帶核彈,集束炸彈,常規炸彈

轟炸機除了戰術,還可以進行輔助攻擊...

最重要的是具有後悔成本上的差別....

轟炸機放棄攻擊損失就是些油耗而已...

洲際導彈發射出去了,沒辦法回收了...

普通導彈就貴得要命,何況洲際導彈...

這年頭髮射洲際導彈就被誤認核攻擊..

轟炸機載著核彈,不扔就沒辦法判斷...

轟炸機各方面都比較實用,也實惠...

前提是轟炸機沒被擊落,成本比較低..


春哥diao


警察都有槍了還練習警棍幹嘛,還帶辣椒水乾嘛?槍主要是威懾,最後關頭才能用,平時有事還是靠殺傷力小一些的器械來處理。洲際導彈是最後拼命用的,不可能有點小摩擦就打洲際導彈,但是轟炸機就可以靈活使用了,不一定非要扔核彈,搞點常規打擊也很方便,像俄羅斯時不時的讓轟炸機到爭議區域飛一圈表示一下立場也很好用,洲際導彈做不到這些。不是說家裡有汽車了就騎不著自行車了


大風起兮運肥羊


〇洲際導彈與轟炸機的功用不同。

〇洲際導彈用途是戰略轟炸,為有核國家平時用以戰略威懾,戰時用以徹底摧毀丶或滅國用。是全面戰爭和最後拼命時使用的殺手鐧。

〇轟炸機是執行戰役或戰術任務的大殺器。可以反覆使用,一般用於局部戰爭,攻擊有限目標和重點目標時使用。是現代超級大國稱霸,減少地面戰爭己方人員傷亡,用於遠距離空中打擊,制服、打敗小國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