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同質競爭“怪圈” 安企如何尋找差異化打法?

中國安防展覽網 焦點新聞】眼下,安防產業鏈日趨成熟,從產品到系統,到解決方案,各個環節均取得較快發展。然而,一旦所有企業都開始擠到一條賽道上時,玩法也會大同小異,差異化將再次消失。如今,安防AI開始走入同質化,人臉識別與人/車/非機的全目標結構化逐漸成為標配。以安防AI芯片為例,安防視頻監控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目前大多離不開人、車、非機動車的抓拍、檢測與識別,這也導致了各類安防AI芯片功能出現同質化趨勢。


陷入同質競爭“怪圈” 安企如何尋找差異化打法?


其實,同質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中小企業來說,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有限,沒有核心技術做保障,甚至沒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只能一味效仿,因此其產品出現同質化也順理成章;但對大型企業乃至行業巨頭來說,同質化也並不全是被動選擇:為奪取市場份額,就要覆蓋儘可能多的人群,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而多數人的需求總是相似,因此同質化產品就會出現,而消費者在同等條件下會優先選擇大品牌,很多小型企業可能會不堪重負面臨淘汰,因此大品牌就可以實現佔領市場份額的目的。然而,這種局面也會帶來價格戰:消費者總是會選擇去價格較低的一家。因此無論對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要獲得高利潤,還是要靠差異化。

顯然,早期粗獷式產品線結構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競爭,將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作為公司拳頭產品,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似乎是企業最理想的選擇。但是隨著技術發展,新產品開發還是依靠研發能力來支持,現在多數企業沒有這個實力。依然靠粗加工生產著雷同的產品,苦苦掙扎。企業如何擺脫同質化的現象成為思考的關鍵。

從2018北京安博會上可以看出,整個安防行業彷彿已經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怪圈“,在算法技術層面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不過,技術同質化出現後,企業在終端產品的產品化、解決方案的定製化及落地項目工程化能力方面的差異就會顯現出來。

其中,場景應用落地能力是最能體現差異化的方向。安防行業不存在所謂一通百路,一試百爽的產品方案,畢竟對於用戶來說,每一種需求其實都是定製化和個性化的,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個性需求的產品將成為幫助企業跳出“同質化紅海”的有力武器。因此,安防企業只有深挖客戶需求,並針對不同需求進行定製化方案設計,並實現真正的落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到最後。

結語:充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落地後會逐漸被用戶接受並信任,整個安防行業將呈現直線式增長。屆時,不斷髮展的安防行業將對安防企業提出更高要求,產品形態、性能等也必須朝著更高層次方向發展,而各大安防企業究竟能在這個市場中佔據多少份額,還得看硬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