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潮汕名小吃後面都還有一句俗語,不一定你都吃過、聽過……

公眾號後臺輸入

紅包領取粉絲紅包(最高98元

從潮汕俗語讀懂潮汕人的“食”文化!

潮汕俗語是潮汕人日常口頭交流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潮汕人對生活經歷和經驗的高度概括和歸納,蘊涵著潮汕人的生活哲理和處事原則。而飲食,作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自然在潮汕俗語中有著廣泛的反映,其內容涉及到潮汕的小吃、特產,潮汕人的飲食偏好、飲食戒忌、烹調講究等等,潮汕人的飲食習俗在詼諧幽默的潮汕俗語中表現得更為具體生動、活潑有趣。可以這麼說潮汕俗語也是探索潮汕人飲食習俗與文化一個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徑。下面就將有關潮汕人飲食習俗的潮汕俗語歸納如下,以請教於方家。

一.見諸潮汕俗語的潮汕小吃、特產

潮汕小吃是潮汕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芭,歷代民間點心師傅博採眾家之長,搜盡地方之特產,精心製作,逐步積累形成豐富多彩,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藝術品。更以品種多樣、用料講究、製作精細、配料獨特、味道可口而聞名遐邇。其中的著名品牌在潮汕俗語中都有所表現:

1.老媽宮粽球—食定正知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老媽宮粽球指汕頭市昇平路頭媽祖宮(即老媽宮)附近的順德號的粽球。由於粽是用竹葉包裹,要打開吃了才知道味道,於是有此俗語。喻事久見人心。由於潮汕有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在南方過了端午節,氣候開始轉熱,故俗語中還有“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的諺語。

2.蘇南薄餅—嘴甜舌滑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蘇南薄餅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小吃,以入口即化,酥香可口為上品。以此喻某人能言善道,善於吹捧。

3.靖海豆楫—好著喉衰著齒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靖海豆楫揭陽市惠來縣名產小吃,香甜可口,但因質地柔韌,牙齒不好的人容易粘在牙縫中。俗語以此喻有所好必有所損。

4.意溪餅—大塊厚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意溪餅潮州市意溪鎮名產—酥皮潮式月餅,比其他地方所產的月餅較大塊,也較厚。以此喻較好的機會或較豐厚的收入。

5.棉湖酥糖—無粕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棉湖酥糖現揭陽市揭西縣棉湖的名產,入口即化,不留餘渣。以此喻無根據的亂講一通。

6.老君堂香腐—楞楞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老君堂香腐潮州市下東平路老君堂所產姑蘇香腐。質地硬韌,需慢吞細嚼。喻堅韌。

7.海山蝦米—大插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海山蝦米潮州市饒平縣三百門盛產的對插大蝦乾。以此喻有大的收入來源。

8.獅頭鵝—大隻雅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獅頭鵝汕頭市澄海區名產,個頭大,體態優雅,肉質鮮美。俗語以此喻高大健美之人。

9.潮州柑—碰桶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潮州柑潮汕名產,個頭大,汁多肉美,以前長期為出口外銷產品。

10.赤內琵琶鴨背柿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赤內、鴨背地屬潮州市潮安縣的歸湖鎮,是有名的水果之鄉,一個盛產琵琶,一個盛產柿子。

11.陳橋阿媽驚吊瓜溪東老爺畏麥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陳橋、溪東都屬潮州市,一個盛產青瓜,一個盛產麥子,大家久食生厭。

12.南畔洲菜頭—痛窟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南畔洲菜頭汕頭市澄海區盛產的良種蘿蔔,個頭大。傳說某農民一天早上下地,發現蘿蔔被盜,地裡只剩下一個個的大窟窿,面對如此場景,老農只能對著窟窿心疼被盜的蘿蔔咋那麼大個。由此喻損失慘重。

13.豬腸脹糯米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豬腸脹糯米即糯米香腸,潮汕有名小吃。用糯米和各種餡料塞入豬腸製作而成,皮薄,餡飽,圓鼓鼓的。俗語以其外形喻某人衣著太過緊束身肢。

14.棉湖豆乾—熱單畔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棉湖豆乾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的名產。吃時把豆乾放入油鍋中煎,只煎一面,使其半邊焦黃味道香脆,另半邊仍然乳白鮮嫩,吃起來別有風味。俗語使用同音相關的手法,喻單相思。

15.無可奈何舂甜

甜,潮汕用糯米和紅糖蒸成的一種糯米年糕。由於不易變質,方便保存,同時又耐消化,能吃飽肚子。是過去坐紅頭船到海外打工者必備的食品。由於飄洋過海,出外打工,是事出無奈,故有此嘆。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二、潮汕俗語所反映出來的潮汕人飲食偏好

俗話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類對食物的選擇不僅取決於其個人的機體特徵、時代條件、周圍的自然環境等,而且更取決於其文化特點。不同的文化,對食物有不同的標準和消費方式。地處海濱的潮汕人對於食物更是有自己的一方見解和偏好。

1.年夜尖頭冬節烏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尖頭:江海交匯處的一種魚。烏:烏魚,一種淡水養殖魚。冬節:冬至。在冬節至年關,此兩種魚最肥美。烏魚是潮汕人較喜歡食用,也是比較值錢的一種淡水魚,在潮汕俗語中有廣泛的反映。與之相關的俗語還有“寒烏熱鱸”(冬天的烏魚、夏天的鱸魚最為肥美),“烏魚鰓,唔甘分厝邊”(烏魚味美,就連不能吃的魚鰓都不與別人),到了六月,烏魚不當令了,但這時苦瓜、勒魚開始新鮮上市,於是又有“六月烏魚存個嘴,苦瓜上市勒魚肥”一諺。

2. 鯉姑喉吃贏草魚頭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潮汕人謂鯉姑魚的頭部與肚子之間的部位最好吃,比草魚頭還美味。鯉姑魚到六月最為肥美,是趁時好貨。故還有俗語“六月鯉姑”一說。

3.立冬蔗食病痛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

4.夜昏東,眠起北,赤鬃魚,鮮薄殼

晚刮東風,早刮北風,正是赤鬃魚和短齒貽貝當令的季節。薄殼為潮汕特產,生長在江河的入海口,六月天的時候,生長得最為飽滿,故有“六月薄殼—假大頭”一說。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5.錢螺蚌仔—食酸嘴

錢螺、蚌仔兩種貝殼類食物,個小肉少,不方便進食,同時也沒有什麼吃頭。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6.三四賣梅,五六刮草

每年的三、四月楊梅當令,市面上就開始有人賣楊梅了。但“一粒楊梅,三鬥火”,楊梅有熱氣,容易上火,不能夠多吃。由於楊梅不易保存,過了端午節,市面上就沒有楊梅賣了。即“水梅唔過四月八,楊梅唔過五月節”。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每年的五、六月天氣熱,街上開始有人賣草(涼粉)。草,是三伏天潮汕民間小販所賣的一種清熱小食。一般都用一個大缸盛之,當有人購買時,用勺子從缸中一塊一塊的刮出裝碗,並同時在碗中切割幾下,撒上砂糖即可食用,與之相仿的消暑食物還有豆腐花。這些都是本小利大的生意。故人稱“草豆花,砍參割”(本小利大)。相關的俗語還有“別人草,別人糖”(別人的東西,可以任意揮霍浪費)、“草熬熟,天時變局”(夏天的天氣變化無常)、“南肚浮烏雲,草賣有存”(下雨天,草果賣不出去)等等。

7.三四桃李柰,七八猶甘柿

三、四月桃、李、柰成熟,七、八月份猶甘和柿子當令。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8.霜降,橄欖落甕

霜降時,橄欖成熟可以收穫。要用甕來裝是因為橄欖見風就起皺,需裝入甕中密封保存才長久。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9.食魚愛食馬鮫鯧,看戲愛看《蘇六娘》

謂馬鮫魚和鯧魚是好魚,潮劇《蘇六娘》是好戲。潮汕人特別愛好吃鯧魚頭,愛食到什麼程度呢,有俗語“賣田賣地買鯧魚鼻”以誇張手法極言鯧魚頭的美味。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10.食蠐試身份

蠐,蟹類的一種,殼的兩端成錐狀,大足瘦長,潮汕人喜用生蠐醃製生食,味極鮮美,但腸胃不好,易引起腹瀉。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三、從潮汕俗語看潮汕人的烹調講究。

潮汕人的烹調技術,注重色、香、味俱全,其悠久的烹調文化,通過散佈在國內外的大小潮州菜館,早就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潮州菜以海鮮見長,烹調用料,多姿多彩,採用魚翅、燕窩、禽畜內臟和某些蔬菜,都是世界各國很少使用的。

1.潮州菜的製作方法

“煎炒烙”潮菜烹調中的三種主要炒盤工藝。炒盤時講究“猛火厚香魚露”。“燉” 潮菜烹調中四種清湯的製法。:就是用生魚菜在滾燙的湯中泡熟,就象現在的吃火鍋。潮菜中以湯泡類最為特色。特點是清甜可口,而且能保持原味。

2.潮州菜的“彩盤”藝術

潮州菜在裝盤的時候,廚師用竹筍、蘿蔔、薯類等,精工雕刻成各色各樣的花鳥之類或放上蔬菜,置於盤中做點綴之用。所以俗語有“莞荽姐疊盤頭”之說。莞荽,是潮汕地區特有的一種香菜,做為盤頭配用。“姐”字純粹是一種擬人化的尊稱,並不意味就是女的。此俗語比喻走在前頭的人和事。

3.潮州菜烹調配料的講究

有“嫩姜陳醋”、“生蔥熟蒜”之說。調味用的姜要用嫩的,醋要用陳釀的。用蔥時只需切碎無需炒熟,用蒜時就需炒熟。這些都是潮汕廚師們經驗的高度總結。潮州菜還很重視調料,每樣大菜上席時,必配上“醬碟”,有時是甜醬、有時是梅膏醬、有時是桔汁等等。這都要根據上什麼菜而定。蘸上各種“醬碟”,吃起來風味更加獨特。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4.潮菜宴席菜式的講究

潮菜宴席菜式講究飲食多樣化,葷素結合。故有“食魚食肉,還著菜甲”一諺。

素材來源網絡

这些潮汕名小吃后面都还有一句俗语,不一定你都吃过、听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