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來自秋天的秋


按照情理來說,的確沒有必要。但是要看實際情況啊。不是所有人都衣食無憂的。當然了,這應該也不是什麼普遍現象。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家庭困難的,不幹活又能怎麼著?保險什麼的都沒有。

不過我們這個地方,據我瞭解,幹不幹活都隨心了,老人都閒不住。我們不算什麼發達地區,在全省應該屬於二三名的吧(倒數的)

就算家庭困難,沒有子女的,基本辦了低保什麼的,起碼吃穿是不用愁的。

而有子女的,現在七十歲,孫子都成家了。養一個老人沒什麼問題,就算家裡需要錢,也沒老人什麼事了。

至於種地,反正都成習慣了,大部分工作機器來弄,老人偶爾去地裡看看無傷大雅。


70歲老人下地幹活,這事吧,得根據具體地方和具體事情來看,就單純的說這麼一句沒頭沒尾的,真沒法回答。在情理上來說肯定是沒必要的,但是如果有人就靠這個才能生存呢?


上網真好玩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這位專家是什麼專家?放下專家的架子,到農村去看一看,去轉一轉,實地調查一下:農民70歲了是怎麼樣的生活?生活環境怎麼樣?70歲的農民靠什麼來生活?然後就不會再這麼說了。

簡單的描述一下,大多數70歲的農村的老人的生活狀況。70週歲的老人在家裡一般都是住這地兒的,而且不是太寬敞的茅草房,或者是破舊的磚瓦房。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個飯桌,一箇舊電視,兩口缸,一個燈泡,還有一些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儘管房屋很小,但也顯得空蕩蕩的。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應該叫家徒四壁。



農民的溫飽問題的確解決了,但農村老人吃的一般就是炒青菜,而且這頓剩了下頓接著吃,還有鹹菜,或者偶爾能見到一點肉,不過很少有機會,除非家裡來人或者是子女給一點。城裡人說,農民吃的都是有機綠色的蔬菜和糧食,屬於養生而且無公害的食品,但是如果到70歲農民的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就不會這麼說了,而且也不會適應這麼清貧的日子。

70歲的農村老人,就目前國家給予一百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的補貼,這點生活補貼僅夠農村老人的油鹽醬醋和水電費的支出。一旦頭疼感冒,日子就過得很窘迫,甚至還要借一部分錢來看病,當然得了大病那只有子女來出錢治療,否則的話只能等死。



總之,70歲了的農村老人,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開支,至少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也是減少子女的經濟壓力,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民的宿命。因為農民沒有像城裡老人那些高高的退休金來養老,他們也不想勞動,也想像城裡老人一樣,到公園裡散散步,打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鍊身體,但是農村老人沒有辦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還要生存,因為生存就要吃飯,因為吃飯必須得勞動,甚至還有一些7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還必須到工地幹活搬磚。專家你說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不幹活能行嗎?


宗元


記得曾經在工作上跟一個老電工聊天,他說他已經70多歲了,我告訴他這個年齡應該在家養老了,他告訴我他其實還有退休工資。

興奮之餘他還告訴我了一件事:他跟他朋友60歲退休後他就出來幹活了,而朋友孩子們就不讓出來,孩子們在家伺候著,但不65歲就走了……

其實不管是農民和那個階層,只要身體健健康康,能動動我認為反而是好事,人其實活的就是一種心態罷了,所渭活到老幹到老是有道理的,如果健康時就依賴別人,實則不是首選,也不會快樂,乾乾活也是一種快樂。

但還是希望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農村網事


有沒有必要這誰都說了不算,老人自己最有發言權。

爺爺今年87奶奶84,一直自己種小菜園。自從老爸包山種地,搞養殖後,老倆口就搬到山上去住了,怎麼勸都不回家,必須下地幹活,老爸沒辦法,給他們收拾房間,盤了炕。

今年種了30畝的蜜薯,絕大部分被批發商收走了,地裡剩一些小的,老爸說翻到地裡行了,不要了。

爺爺奶奶生氣,就跟爸爸媽媽一起把小蜜薯都撿起來,碼在地窖裡。

通過微信朋友圈都被我賣掉了,賣了四萬多。

老媽心疼爺爺奶奶都掉淚,讓老爸強制把爺爺奶奶拉回家不讓上山。爺爺一夜之間上火,嘴都起泡了。後來老爸拗不過爺爺奶奶,又把他們拉上山了。

爺爺奶奶都八十多了,身體都很健康,但是他們出於對子女的愛,出於對土地的戀,他們不願意住樓房,每天不幹點農活都會覺得生活沒有滋味,我想,對於老人,我們一要孝,二要順。所以七十多也好,八十多也好,老人願意下地幹農活就依著一點點,身體不好就不要讓老人勉強。


80後農民一枚


我也認為農民70歲沒必要下地幹活。


我們村在,秦巴山區美麗的寧強,這裡沒有什麼工業,除了開店經商的,就全是農民,七十歲這個年齡在村裡都是長輩了

比如說我大伯吧,他兒子在縣城單位上班,他本人也是在鐵路上幹了十多年,有1300左右的退休金,那在農村應該是體面人了吧,今年76歲,身體還可以,就是牙齒掉完了,做的活動牙。

堂哥,我們在10年前就給說讓他天天溜溜彎,曬曬太陽,不要種地了。可是這麼多年家裡的地沒荒一點,菜自己都吃不完還送給我們吃。你再給說讓他不要種了,趁現在能動去城裡享福,他還不高興,說下次你再說這話,我以後就不到你們這來了,現在我們也不說讓他不要種了,只是說讓他小心點。

我覺得,70歲老人種不種地,得看老人意願,那麼大年齡了,應該不種。但是如果他要種,還是讓他種吧。你看我大伯,身體多好,抗一袋穀子玉米,上樓都沒問題。只要老人快樂健康就行。


羌城表弟


在城市裡男性年滿60週歲,女性年滿55週歲,就可以退休,因為在工作期間有繳納養老保險那麼在退休後,每月有退休金養老金,所以退休後基本不考慮生活問題,但是農民朋友們大部分都沒有購買過保險,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有基礎養老金,但是物價很高,不夠開銷,所以現在在農村,田地裡每天都會六七十歲的老年人仍在土地裡幹農活。

按道理說已經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了為什麼還要下地幹活兒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子女不在身邊:跟很多留守兒童一樣,現在農村也有很多留守老人,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工作,農村很多空巢老人在七十歲了還要下地幹活。

(2)沒有退休金或退休金不夠花:農村年滿60歲的老年人,雖然國家每月可以領取75元的養老金,但是現在這物價,根本不夠開銷,而且可能還要補貼兒女,自又沒有存款,所以說,農村大多數老年人,基本上都是一直幹活到了離開人世。

(3)幹活習慣了,閒不住:農村大多數老人,幾乎都是辛苦了一輩子,中華民族勤勞的傳統美德,在他們身上得以體現,幹農活幹習慣了,要是讓其休息,但是閒不住。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有的老人確實是辛苦了一輩子,看見地裡莊稼成熟了,果子可以摘了,都忍不住要下地幹活,還有的老人是迫不得已,子女不在身邊,退休金不夠花,古語說,養兒防老。可如今養兒似乎會更老。兒女自己本身生活的就很艱辛了,身為父母的不想再給子女增加什麼負擔,但是兒女靠不住,社保又沒有,農村老人的生存生活靠什麼呢?


劉輝律師


磚家的話純粹是它喵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沒有在農村生活,不知道農村生活的疾苦,還假惺惺的說農民老人年齡大啦沒必要下地幹活啦!農民何苦七老八十的年紀還要去種地幹活無外乎下面兩點:一,不種地幹活沒飯吃。城裡老人在六十歲以後,晚年會過的很輕鬆、悠閒,那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有保障,他們都有退休工資。可是農民不一樣,老了如果不幹活,就沒有生活來源,生活各項開支怎麼辦,吃什麼、穿什麼?

二,養老沒有保障。城裡老人因為有正式的工作,到老了基本能存下一部分錢,而且還有退休工資,因此基本不用為養老問題而發愁。而農民以前大都依靠種地為生,一年下來基本沒有結餘。子女的生活、教育到後來的結婚生子基本上會把一個家庭掏空甚至負債。因此很多老人在能還能幹的情況下會盡可能的自食其力以免給孩子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收入的逐漸提高,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消除。希望所謂的磚家們在健全社會公平機制和穩步合理提高農民收入上能夠提出合理建議和看法,這樣才不會出現“磚家一出口,罵聲全都有”現象!
我是:魯陽三哥 關注我帶給您更多精彩問答個視頻 回答不足請指正和留言評論!


魯陽三哥


這個問題應該這麼說。農村老人還在幹活,說多大歲數的?70歲,70歲不算歲數大吧,往後退休都得延遲到65歲,現在老年人都身體好的,才能乾的動,現在都是年輕人到外邊打工,留下老人在家看家,能忙的時候,年輕人回家幫忙種地,太累的活完了,年輕人才回到城裡繼續打工,你們說是這種情況嗎?我是住在城裡,但我的父輩們都在農村,我對這個還有了解的,我家就在早市跟前,周邊農村人,到城裡做買賣,一到農忙的時候,就都回家了,秋收或種地,這也是農村流傳下來的傳統,只能叫自己家的老人幹太重的活呢?除非心疼錢,不讓回來,打藥,趟地,除草,趟地用機器,除草用除草劑,就是邊邊拉拉的地用人工,雖然說種地不掙錢,但省多少事兒啊,一般有人在外打工的,都種省事兒的樁稼,如苞米等,老年人有愉快勞動,多少乾點兒還是對身體有好處的,活計誰幹誰累,你嫌累就不幹了嗎?這就是生活,就說到這裡吧。





潘利章先生


農民七十歲了有沒有必要下地幹活,桂農通認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要看身體。如果七十歲了身體還硬朗,作為農村人,也沒有城裡人那麼瀟灑去電影逛公園或是外出旅遊,依然下地乾點農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老人其實也象一臺機器,年輕時手腳閒不著辛苦一輩子,到了老的時候,如果突然停下來什麼也不幹,就可能會象舊機器一樣只能加速衰老,加速各種身體功能的衰竭。

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只要身體還好,總會找點農活來幹,不圖錢,不圖多少收成,只是不榻讓自己清閒無事,乾點輕的農活還可以鍛鍊身體松筋骨呢。

第二,要看家境。如果家裡生活富裕,確實不用再這麼辛苦下地幹活。很多老人兒女多,長大了都能掙到更多的錢,家庭生活不再單純依靠農活來維持,甚至有的兒輩有本事做點什麼大賣買大生意,家裡富裕不愁吃窮了。這個情況,也沒有必要到了七十歲還下地幹農活了。

不過,說實在的這也只是兒女的一廂情願,不管家裡多富裕,更多的農村老人還是閒不住,不顧兒女的勸還是要乾點力所能及的農活。

第三,要看心情。有的老人一輩子幹活習慣了,即使年老了,只要還能動手動腳,就一定會找點農活來幹。繁重的幹不了,就挑點輕的幹;遠處的農活幹不去,就在家裡附近幹。

總之,老人老了還下地幹活,如果不是因為家境貧困還在繼續下地,那一定是將下地幹活當作了一種人生習慣,一種人生快樂。

在老人眼裡,農村人一輩子就應該活到老幹到老,直到幹不動為止,如果不下地幹活哪能算農民?作為兒女,也只能看在眼裡,酸在心裡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桂農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