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工厂或许又将成为阿里新的摇钱树,网友:又比京东快了一步

京东、阿里一直被誉为是电商零售界的两大巨头,但是两者的盈利方式却不一样。用一句网络语言说就是京东是跪着赚钱,而阿里则是在躺着赚钱,究其根本,则是因为一个是亲力亲为,赚中间差价;一个是搭建平台,赚数百万商家的钱。

百万工厂或许又将成为阿里新的摇钱树,网友:又比京东快了一步

而前不久淘宝上的一个动作更是让众多人直呼阿里"精明"。淘宝上原本有一个天天特价,现在已经改版为天天特卖了。而在改名的背后则是其战略的转变,据天天特卖总经理唐宋表示在未来三年里,将打造一万家天天特卖定制工场,帮助它们实现真正的数字升级,也真正开启工场数字化的转型之路。

并且,天天特卖团队还将依靠阿里的经济体优势进而海量的消费数据,通过销售预测与行情预测、设立动态定价模型、打通全链路服务等措施,完善"C2M"柔性供应链的落地,帮助中小微制造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生产 - 销售 - 物流"这三块核心链路的数字化改造。

对此消息,有不少分析说淘宝这是要抢拼多多的生意,因为,将C2M运用的比较好、体量比较大的目前也就只有拼多多了。再加上拼多多直线上升的销量,有直赶淘宝之势。而此次淘宝的半路狙击,如果不是说针对拼多多,谁都不信,而且拼多多的用户和淘宝的用户重合度越来越高,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40%。

百万工厂或许又将成为阿里新的摇钱树,网友:又比京东快了一步

但是,淘宝想要做的C2M与拼多多的C2M还是不一样的。首先,就拼多多来说,它虽然一端连接工厂,一端连接消费者,它充当的是一个平台的模式。这个平台更多的是在用户端利用不同的营销模式吸引用户、消费者,比如拼团、分享等。它不会干预工厂端,在产品代工上也没有过多的介入,或许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拼多多的原因,价格虽然低,但是没办法保证品质,更像是一种倾销模式。

而淘宝的C2M模式如果真的能够加入大数据以及它平台上拥有的百万用户资源的话,或许是可以真正实现反向定制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阿里也会参与到产品代工中。正如唐宋所说,淘宝可以把消费者的反馈变成可以量化的数据评估指标,而工厂则可以根据这些评估指标进行产品的生产,真正实现消费者需要什么,工厂就生产什么,借此降低中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库存积压成本。

百万工厂或许又将成为阿里新的摇钱树,网友:又比京东快了一步

但阿里进行此举的原因或许并不仅仅在于这两方面,还有一点则是阿里通过此举真正实现了赚全链条钱的生意。在之前,淘宝作为一个平台,只是在赚用户和商家的钱,还没有触及到工厂端,而此次的数字化改造在帮助工厂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百万数据真正实现了变现,难道数据就不要钱吗?

总的来说,一石三鸟的生意已经不是阿里第一次做了,不过阿里赚钱的同时,如果真的能够帮助工厂真正连接消费者,对于促进整个零售业的发展或许也是一件利好,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