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以後為了防止德國復仇,各國做了哪些努力?為什麼防止不了納粹德國的產生?

權元旋


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直接限制了德國的軍事發展,限定德國陸軍海軍不能超過10萬和1.5萬,禁止研製生產引進坦克、飛機、重型火炮、潛艇等兵器,連機槍都不能繼續發展,戰艦數量被嚴格限制,並專門建立有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同時德國在萊茵河西岸的領土上(稱為萊茵蘭地區)不能駐軍。

而在經濟賠償方面,僅僅法國就要求1300億馬克的賠償,後來經過美英斡旋才有所降低,但是由於德國償還不及時,法國直接出兵佔領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控制住了德國的心臟。

但是德國自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德國利用和外國合作的機會,一直在發展軍事技術等,比如其早年就和蘇聯在航空等多方面有所合作。而納粹上臺後,也一直在擴軍備戰,甚至公然出兵駐守萊茵蘭地區,但是對此英法等國則無動於衷,更是讓納粹德國野心膨脹。

即使是後來德國開始向領國提出領土要求,吞併蘇臺德等地區,英法等國還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德國不敢正式和其開戰,對其姑息縱容。乃至進攻波蘭,其也僅僅是宣佈對德開戰,但是沒有任何實質性行動,最終法國迎來了亡國的命運,而英國也損失慘重。


前沿陣地


一戰結束後對德國的清算肯定是要有的。法國當然要一勞永逸,讓德國再也起不來。英國是要搞平衡。

最後大家商議了一下,之允許德國保留十萬人的軍隊,然後再加上鉅額戰爭賠款,拿走德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削弱德國的工業。後來法國還對德國的魯爾區有想法。

說實話德國一戰輸的很冤枉,甚至一開始贏的幾率都比較大。雖然海軍全軍覆沒,但是架不住人家陸軍打的好。東線打的沙俄都懵了,百萬大軍一旦調回來,英法聯軍馬上就扛不住,然後爆發了西班牙流感。西線一開始打的也是穩紮穩打,馬奇諾防線直接繞過去了,就在列日要塞的時候受挫,但是還是很順的。然後小毛奇作死要在巴黎外面和法軍決鬥,然後就出事情了,不然德國一戰已經贏了。

就算德國輸了,也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打到德國的本土。而且德國是被美國總統威爾遜忽悠投降的,完全有再戰之力。當時還抱著奧地利合併進德意志的打算,結果自己國內爆發革命,聯軍說法又不算話,只能作罷。

所以德國人對一戰並不服,一戰結束又被各個國家狠狠的剝削了一波。新政府又是一個軟骨頭政府,毫無辦法。這個時候希特勒和美國人都來了。都給了德國人很大的希望。同時在軍事上人家劍走偏鋒。

不就十萬陸軍麼?我不弄正規軍,我弄類似於警察,特務之類的軍隊。比如說衝鋒隊,當時德國國防軍才10萬,衝鋒隊愣是弄出來300多萬人。還有不少類似於衝鋒隊的組織,雖然裝備用的不好,但是實打實的是軍隊。

後來希特勒大力發展經濟一段時間,德國穩定住了局面,而且有了本錢,明目張膽的擴軍。打著反紅色急先鋒的旗號,全世界的資本主義都等著看德國入侵蘇聯呢。結果先突襲了波蘭,閃擊蘇聯,還順手滅了法國。這個時候西方各國都懵逼了。

主要還是美國英國想搞平衡,沒想到控制不住局面了,弄出了二戰這個慘劇。

喜歡就關注唄:砍歷史。我是馬砍,每天講點不一樣的故事。


砍歷史


一戰,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人數和物質消耗等於前兩百所有戰爭的總和。不誇張的說一戰是戰壕戰,陣地戰,消耗戰的經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那麼一戰後各國對德國都有哪些限制呢?先看一下一戰都有哪些主要國家,首先是戰爭的發起方,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意大利。然後再看另一方,有英國、法國、沙俄、波蘭、匈牙利,立陶宛、盧森堡、拉脫維亞、美國是後期加入的。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德國等戰敗。

然後就出來了一個合約《凡爾賽合約》,




這個合約是各個國家要求得到的利益和對德國的限制,主要包括經濟,軍事,政治,資源,國土等五方面。在經濟上德國承擔所有的戰爭責任,賠償2260億金馬克。讓因為戰爭本就不富裕的德國更加困難。政治上殺死了德國皇帝,規定不允許再次稱霸,軍事上要求德國陸軍不得超過100000人,不得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得擁有空軍,不得製造和出口任何武器,海軍限制6艘一萬噸一下的軍艦,不得擁有重巡洋艦。不得擁有潛艇,只能擁有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在資源上將洛林鐵礦給法國,魯爾煤礦產煤給法國,在國土面積上,割讓百分之十三點五。分別是丹麥、立陶宛、法國等。損失了百分之十七的人口。以上是對各個國家對德國的限制。

而這些限制更加團結了德意志人民,隨後到來的經濟危機,各個國家為了擺脫不利的影響分分轉嫁危機於德國,讓本就脆弱不堪的德國經濟更加雪上加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通貨膨脹空前嚴重,糧食,燃料供給量跌至戰前最低最低水平。當時的德國魏瑪政府軟弱無力,能有足夠的能力掌控國家局面,罷工和反抗時常發生,就在這時納粹政權核心人物阿道夫.希特勒橫空出世。他通過各種政治手段謀取了德國總理。整頓經濟大力興建公共設施,機場高速公路,公共住宅在其倡導下分分上馬,人民就業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經濟上國家控制,積極擺脫經濟危機的不良影響,不斷挑戰凡爾賽合約,視國際聯盟反對於不顧。軍事上大力擴軍備戰,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世界第一的陸軍和空軍。納粹政權還利用人民的復仇情緒提高對自己政黨的支持。一番整頓之後納粹政權走向了歷史的巔峰。

還有一個外因就是英法各國對德國綏靖政策,德國不斷調整凡爾賽合約,而英法為了避免再次戰爭採取忍讓妥協的態度,這更加助長了德國納粹的囂張氣焰。所以德國納粹一步一步走向強大,走向世界歷史舞臺。


劉侃而談的話


一戰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爭,發生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同盟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四國組成,協約國由英,法,俄,意,美等集團為首組成,此時的德國是指1871年至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它是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起來的,同後來的德國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戰爭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開始是由五個戰勝國政府首腦組成十人委員會討論,後來意和日相繼退出,最終由英,法,美三國決定,經過6個月的談判和磋商在巴黎的凡爾賽簽定了合約,史稱“凡爾賽條約”,其目的,一,戰勝國得到賠償,二,懲罰德國,三,這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削弱德國的勢力,遏制德國重新崛起。此條件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標誌著一戰正式結束。


因為德國是戰敗國,已無權也無力討價還價了,為保國家不被瓦解,只能忍氣吞生地答應了條約內容,根據條約,德國失去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產地區,50%的鋼鐵工業,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包括中國的青島,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給法國,承認盧森堡獨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合併,萊茵河西岸的領土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東西兩岸50公里以閃不得設防,賠款113億英磅,並且必須用黃金支付。

禁止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官士兵的服役期延長到12年,軍官25年,陸軍人數限制在十萬人以內,不得擁有坦克和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取消總參謀部的設置,海軍只有擁有6艘非無畏戰列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不得製造和擁有潛艇,不得組織空軍,不得進出囗武器,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

德皇威廉被審判為戰爭罪首犯,部分軍官被審判有戰爭罪,其中一些被判處死刑。


通過條約來看,對德國的懲罰和遏制還是比較嚴苛的,如果真正執行起來,德國是根本沒能力發動二戰的,但由於英,法,美各懷鬼胎,著眼於自身的利益搞起了秘密外交,31年又發生了金融危機,自顧不暇,使德國有了可乘之機,德國停止了賠償,秘密增強軍事力量,把軍官派往外地,蔣介石剿共就有許多德國的軍事顧問,其實這些軍事人材是希特勒為二戰準備的,軍事裝備從國外偷偷組裝,到國內明目張膽的生產,無國際組織進行有效的監督,正當納粹法西斯在德國盛行之時,英國卻搞綏靖政策,聽之任之,美國搞孤立主義,不聞不問,法國只知修馬其諾防線,以求自保,使的德國更加猖狂,終於爆發了二戰。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一戰結束後,怎樣處理戰敗國成為了巴黎和會上的主要內容。這其中又以處理德國最為重要,但是對待德國問題,各國難以統一意見,其中法國態度最狠,英國想玩大陸平衡政策,美國是攪屎棍,意大利是跟在後面撿殘羹剩飯,日本則緊守德國在中國的權益。那麼在巴黎和會上各國到底是怎樣壓榨德國的呢?
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說。

政治方面:改變戰前德國的政治局面,審判戰犯,處死德皇等,這讓德國人感到很大的屈辱(主要是法國提出來的)。

經濟方面:法國佔領德國魯爾區,為了控制德國工業發展,英法簽定秘密條約封鎖德國出海口,用以限制德國進出口貿易。對於戰爭賠款,各國都是獅子大開口,為了就是給德國經濟戴上沉重的枷鎖。總之就是壓榨德國經濟,限制德國發育。

軍事方面:限制德國海陸軍發展,不準德國擁有空軍,銷燬各類軍事裝備,限制軍事工業發展,延長士官和軍官的服役年限,同時廢除德國義務兵制,建立萊茵非軍事區。要不是英國怕法國一家獨大,德國連軍隊都沒有必要擁有。

領土方面: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並強佔德國薩爾15年。而且德國的殖民地也被瓜分,同時在德國東部建立波蘭,為的就是牽制德國。
巴黎和會的結果引起德國民眾強烈不滿,懲罰性的戰爭賠款讓德國民眾倍感屈辱,過於苛刻的條件激起了德國民族主義極端思想,為納粹德國的產生埋下伏筆。

難怪法國元帥福煦聽到和會的結果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


我是十八般武藝


一戰後國際裁決的限制德國一系列條約是很有效果的,只是他們自己沒堅持繼續執行從而要鬆綁以至於讓納粹復興軍國主義!這主要的就是英法自己要鬆綁的,一是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新型的意識形態勢力誕生需要阻止蔓延到歐洲及本國,其次德國民族主義催生民粹使英法有所忌憚 而綏靖政策,最後自食其果,不要怪別人!


勁草145206340


不讓德國軍隊超過10萬人,武器不讓生產,但是壓榨的太厲害,1929全球危機成了壓死駱駝的那根草,英法趴在德國身上一直喝血,德國就不得不走在武裝侵略的道路上了


看的淡一點2745


祥讀凡爾賽條約,一戰後德國工業基礎依然強大,條約限制很有限,加之希特勒上臺後的國家資本主義使德國資本擴展獲得了更大的動力~


zdl6928


只能說德意志民族,是個優秀的民族,德意志人民是世上最優秀的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