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誰堪重任?

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誰堪重任?

近年來,得益於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猛,湧現出了不少出色的國產半導體企業,並且在部分領域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比如,芯片代工市場,中芯國際進入了全球第五名;華虹集團位列第七。在封測領域,長電科技併購星科金朋之後,成為了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此外,華為海思今年還率先推出了7nm的手機SoC;中芯國際的14nm工藝也已導入了客戶端,明年即將量產;長江存儲的32層3D NAND Flash今年量產,明年將會量產64層128G 3D存儲。

不過,與此同時,中國集成電路的進口量也是保持快速增長。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對於國外的依賴依舊嚴重,而且在很多關鍵芯片和技術上仍受制於人。

“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

在今年的中興事件之後,加快“國產替代”迅速成為了業界的共識。當然,在當今全球化趨勢之下,國際分工已經是越來越細,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所有的東西都要另起爐灶自己來做,而是需要在關鍵芯片和技術上實現國產化。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製造中心,中國對於MCU的需求增勢迅猛。而隨著物聯網以及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MCU產業的發展。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MCU出貨量達到了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6%。

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誰堪重任?

資料來源:IC Insights ,基業長青

數據顯示,目前國產MCU主要還停留在8位MCU,佔比高達50%;16位和32位MCU佔比分別只有20%左右。這也意味著,國內MCU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而在高性能MCU市場則仍需加大投入。不過,得益於中國MCU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本土MCU廠商“保姆式”的服務和價格上的優勢,也推動了國產MCU在高端市場的突破。

華大發布首款高性能M4F內核通用MCU

近日,芯智訊獲悉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半導體)即將重磅推出其第一顆高性能ARM Cortex-M4F內核通用MCU HC32F460系列產品。

華大半導體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專業子集團公司。目前,華大半導體主要產品種類包括:工控MCU、功率及驅動芯片、智能卡及安全芯片、電源管理芯片、新型顯示芯片。據悉,除了各子公司,華大半導體還有兩個直屬事業部,其中之一就是MCU事業部。MCU事業部秉持強大的芯片設計、算法研究和方案開發能力,基於ARM內核,為滿足市場多領域、多層次的應用場景需求,陸續推出針對超低功耗應用的HC32L系列,針對電機應用市場的HC32M系列,針對通用市場的高性價比HC32F系列,以及針對工業客戶的定製化小型PLC系列。

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誰堪重任?

華大半導體作為在中國率先推出超低功耗MCU的企業,依靠集團的實力提供高性價比,強大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可擴展芯片技術和專業服務,即將在ELEXCON2018深圳國際電子展推出最新的HC32F460系列高性能MCU產品。

HC32F460系列參數:

國產替代,MCU成突破口!誰堪重任?

HC32F460系列是華大半導體第一顆即將推出的高性能ARM Cortex-M4F內核通用MCU,擁有512KB Flash,192KB SRAM,主頻最高可達200MHz。有48/60/64/100-Pin多種Pin腳的QFN和LQFP封裝形式。

40nm eFlash先進工藝完全釋放Cortex-M4F高速運算性能,高效Cache和Prefetch保證CPU 0-Wait執行。

高性能模擬特性(2個獨立12-bit 2.5MSPS ADCs,1個PGA,其增益2~32倍可調,3個高速比較器)適合各類精準控制。

所有串口通信(UART,I2C,SPI,CAN,I2S)端口自由映射到64個GPIO,輕鬆應對單層PCB制板需求。

精細化低功耗管理,應對各種應用場景下的低功耗需求,CPU動態功耗80uA/MHz,Power down模式下功耗低至1.8uA。

數據安全機制,全面保護用戶程序,防止敏感數據非授權訪問和程序暴力破解。

業界領先抗ESD,抗Latch up,低EMI,5V耐壓I/O等性能。

HC32F460系列能滿足物聯網設備複雜多樣的需求,如大幅提升連接設備電池壽命、大幅延長可穿戴式等熱門設備的待機時間、快速識別智能系統的無線傳感等,同時其較高的主頻可為模塊類市場,如指紋模塊、語音識別降噪模塊等,電機驅動、人家界面、工業控制等提供強有力的運算支持。

更多關於HC32F460系列的信息,可以關注ELEXCON 2018深圳國際電子展暨第六屆嵌入式系統展。屆時,華大半導體將會在現場正式發佈HC32F460系列高性能MCU產品,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