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時,美國只要投下原子彈就能勝利,為什麼一直沒用?

Irene_haha


美國為什麼不在越戰中使用原子彈,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美國其實並不是在和越南打仗,而是和越南背後的中國以及蘇聯打仗,而這兩個國家也都是有原子彈的。

截止到現在,世界戰爭史上唯一一次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就是美國在二戰中往日本扔的兩顆了。當時美國之所以敢扔原子彈,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是過街老鼠、全民公敵,另一方面是大家都不知道原子彈的威力原來這麼大。

而到了越戰時候,擁有原子彈的可就不是隻有美國一家了。美國當時表面上是在打越南,其實背後真正的目標還是共產主義陣營,美國打的是蘇聯和中國的主意。當時中國和蘇聯可是站在越南背後,提供了大量的支援,尤其是中國,支援了不計其數的武器裝備。所以說,當時美國其實是在跟中國和蘇聯打仗。

尤其是中國,越南可是緊挨著中國的,美國對中國從來都不敢輕視,不管是越南還是朝鮮戰爭時期,美國都一直的在剋制,避免把戰爭直接打到中國的國境內,以避免跟中國全面開戰。

還有一個原因,美國如果扔了原子彈,那就說明了他們這場戰爭已經輸給了中國,只能用核彈來挽回頹勢,這就太沒面子了。

所以說美國不敢往越南用原子彈,主要是怕惹怒了中國和蘇聯,以免遭到這兩個國家的核報復。當時的美國可還沒有現在的實力,還沒有成為世界警察,對蘇聯還是非常忌憚的。


漂浮菌



原子彈是毀滅性的武器,美國作為唯一用核武器實戰的國家,當年在日本廣島、長崎造成的巨大浩劫,震驚全世界。日本之所以迅速投降,原子彈的威懾也是重要原因。

越南戰爭期間,假設美國用原子彈來對付越南軍隊,幾乎沒有懸念的會取得勝利。


但是,為什麼不用?我覺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1、人道主義災難:美國必定為此要遭受世界輿論的譴責,連鎖效應產生的後果嚴重。當年,美國在越南搞定化學武器,都是偷偷摸摸。

2、大國安全感的打破:美國隨意使用原子彈,機會惹的核大國不高興,安全感被打破,誰知道你什麼時候對我下手。等你先動手,我不如現在動手。這就大大提供全球發生核戰爭的概率,大家不希望看到這個。

3、周邊國家同不同意:原子彈爆炸,有核灰塵、核輻射,越南哪個狹長的國土形狀,投哪都影響鄰國。尤其,擁有核武器的中國人態度,美國人不得不謹慎。


子屠龍


越南戰爭是美國戰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一次局部戰爭,這場戰爭美國共派出250萬人參戰,造成美國5.8萬人死亡,損失飛機8612架,軍費支出超過2500億美元。美國為越戰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那麼美國當時為何不使用原子彈早日結束戰鬥呢?

銘蘇先生認為,越戰持續了20年,美國從開始扶持南越打內戰,到進行有限的特種作戰,再到後來的直接參戰,美國都不能使用原子彈,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美國是非正義的戰爭。

在美蘇冷戰的格局下,美國開始介入越南戰爭的目的是扶持南越政府,建立親美政府,以此同蘇聯扶持的北越對抗,因此這是一場越南的內戰,如果別人打內戰,美國去甩原子彈,誰都不會同意。即使後來美國直接軍事介入的時候,美國相當於是外來勢力,作為世界上的綜合實力第一的超級大國,去打一個弱小的國家,這跟在日本使用原子彈性質是不同的。日本當時是侵略者,是非正義的,美國使用原子彈迫使其儘快投降,是為了減少日本對世界進一步的損害,而美國在越南使用原子彈美國將是非正義的,不但國際社會不同意,就連美國國內也不會同意。美國後期在反戰浪潮的壓力下,不得不撤軍。

第二、美蘇兩大集團的較量,美國一旦使用原子彈將引發嚴重後果。

越南戰爭是戰後美蘇兩大集團較量的前沿戰場,美國支持南越政府,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支持北越政府。兩大陣營不但提供武器彈藥支援,同時還直接派軍參戰。如果美國使用原子彈攻擊社會主義陣營,那麼將會引發蘇聯的瘋狂報復,可能一場核戰爭就此開始。一旦核戰爭開打,那麼戰場可能就不會侷限在越南境內這麼小的地方,因為原子彈的殺傷力太大,會造成雙方巨大人員傷亡,由此引發的後果任何人都承擔不起,所以美國也不敢冒這個險。

越戰是一場常規戰爭,而原子彈屬於威懾性的武器,威懾性的武器一旦用於常規戰爭,那麼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所以,截止目前只有美國在日本使用過原子彈,其他戰爭都未曾使用過,因為使用的人承擔不起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


銘蘇先生


越南戰爭時,美國之所以沒有投下原子彈,不是因為美國大發善心,而是因為許多主客觀條件決定了美國不能越過底線。原因如下:

首先,越戰期間,美國支持南越,反對北越。如果空投原子彈越南彈丸之地,由於狹長的國土,需要眾多的原子彈。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原則。

其次,美國也不願意得到受到原子彈汙染的土地和人群,也不符合美國以此為據點對中蘇的戰略威懾力作用。

第三,如果美國敢於打破常規,投下原子彈,作為越南盟國的前蘇聯肯定不會幹休,甚至會發動美蘇熱戰,從而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美國的領土也會受到睚眥必報的蘇聯的攻擊。

第四,越南人現在與俄羅斯發展關係,又與日美套近乎。是不是忘記了越南最艱難困苦的過去(日本對越南的入侵、美國對南越政權的支持,美國最近幾十年對越南人封鎖禁運)。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國就算投下原子彈,也不會勝利。有人說美國在越南戰爭沒有輸,也有一定道理,但最終南越還是滅亡了,所以美國也可以說是輸了。

為什麼美國投原子彈也沒用呢?因為原子彈對大城市、大集團軍管用,一顆原子彈,一個城市、幾十萬軍隊就化成灰了。但問題是,美國找不到用原子彈的地方。

那時越南沒有大城市、沒有大工業、更不是以集團軍的方式和美國硬碰硬的打消耗戰。所以那些戰略目標,只要美國願意,美國用常規炸彈就解決了,大家都看過《阿甘正傳》,北越軍隊都是埋伏、偷襲、打冷槍,炸一片樹林總不能用原子彈吧。

北越也沒什麼兵工廠,武器都是中蘇提供,不像廣島、長崎,都是日本的工業重鎮、兵工廠所在地,炸了對日本影響很大,而你炸越南的城市,沒啥用。


一直商學院


有關越南戰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在是,從1965年戰爭擴大美國軍隊直接捲入,到1975年北越消滅南越美國人倉惶撤離,整整10年的時間,約翰遜,尼克松,福特,三位美國總統當中沒有一位準備使用核武器改變戰場態勢,挽回敗局,也從未有總統身邊的人建議過他們這樣做。美國在越南失敗時,美國的核武庫裡存放著幾萬件大小不一的核武器而未被使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貌似非常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力量阻止了美國在關鍵時刻動用核武器?肯定不是因為缺少核彈頭。在朝鮮戰爭時,核武器尚屬稀缺,當時沒有使用原子彈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原因,但此時核武器已經進入了極大豐富嚴重過剩階段。

歸根結底,還是核禁忌發揮了作用。到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廣泛的共識,那就是核武器不是普通的武器,除了應對核進攻和其他大規模的侵略行動,核武器是不能使用的,尤其不能用來針對那些弱小的無核國家。核禁忌的存在使三位美國總統認識到,第一,他們不能使自己成為把核戰爭帶到人類的人,第二,他們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得不到本國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約翰遜是將越南戰爭擴大化並導致美軍直接捲入的總統,但是在核武器和核戰爭的問題上,他的認識非常清醒。他在1964年競選總統時曾在底特律卡迪拉克廣場發表講話,在講話中,他先是對全面核戰爭的災難性後果進行了一番描述:幾億人死亡,城市化為灰燼,田園荒蕪,工業被毀,人們的幻想破滅。然後他繼續說道:不要犯錯誤,沒有所謂的常規核武器。在19個充滿危機的年頭裡,還沒有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進行過核攻擊。現在如何進行這種攻擊將是最大的政治決策,它將使我們走上攻擊和反攻擊的不可捉摸的險路,其結果如何,沒有人能夠預測。沒有一位美國總統會放棄這種決定的責任。

事實上,尼克松倒是想過用核武器嚇唬越南人。作為艾森豪威爾的副總統,他深信朝鮮停戰協定的達成是美國威脅使用核武器的結果,並因此想在越南也運用這一老把戲。為此,尼克松在1969年夏天蓄意發動了一場反覆進行核威脅的運動。他與基辛格在直接和間接的通信中明確表示,如果在11月1日以前不能就實現和平取得顯著進展,美國將被迫採取最為嚴厲的措施。他在回憶錄裡強調。他希望他的威脅產生政治上的反應。儘管他從來沒有想到過付諸行動。但是他非常擔心越南由於知道美國公輿論反對使用核武器而不相信他的威脅。結果果然像尼克松擔心的那樣,10月15日,25萬人到華盛頓集會,要求暫時停止戰爭,尼克松對越南的核恐嚇失敗了。


如果說尼克松在1969年接受了美國公眾輿論強加給他的限制,那麼在1975年大災難突然降臨時,福特總統甚至想都沒想過要使用核武器。

整個越南戰爭期間,在美國國內,無人贊成使用核武器,無人公開威脅使用核武器,關於核武器的問題在越戰期間沒有引發任何爭論和討論,這些都充分說明了核禁忌的存在極其強大的力量。幾十年來,美國雖然從未像中國那樣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客觀上卻也沒有使用過,核禁忌形成的輿論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進擊的女武神


在朝鮮戰爭的時候,美國國內就有投放原子彈的聲音,毫無疑問當時美國要是投下了一顆原子彈,可能世界局勢就變了,但當時美國沒有投。越南戰場的時候,美國國會里面也有投放原子彈的聲音,但仍然被壓下去了。如果單單從軍事角度考慮,投放原子彈,美軍可以少傷亡很多人,戰爭也是不戰自勝,但有許多事情並不是僅僅靠軍事就可以解決。


越戰不同於反法西斯戰爭。美國能夠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是因為日本人作惡太多,而且美國人如果常規作戰登上日本本土最少需要50萬兵力投入,這些種種都使投放原子彈是成為不可取代的選擇,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俱在。

但越戰不一樣,越戰說到底是越南人民內部矛盾,美國人插手本身就是已經頂著巨大的輿論壓力而來的。這個時候如果美國人還選擇利用原子彈解決戰鬥,即使勝利了,也必然引起許多國家的不滿,越南人民第一個就不同意,南越也沒有能力再統一整個越南,一個靠外國人扔原子彈組建的政府,不會得到越南人民的支持。


越戰發生的大環境是在冷戰基礎上發生的,時代大勢所趨,美國並不是一家獨大。當時蘇聯和美國兩個國家相互扳手腕,越戰就是在這種環境發生的。如果美國選擇扔原子彈,蘇聯不會袖手旁觀,要不然蘇聯以後還怎麼帶小弟,那麼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以牙還牙了,畢竟蘇聯也有原子彈,這個後果美國人承擔不起。

美國在越戰中最猖狂的時刻投入將近50萬士兵在越南戰場,美軍擁有最先進的武器,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贏得了大部分戰鬥的勝利,但最後卻輸掉了戰爭,因為他們忽視了最致命的東西——人心,速戰靠的是武器和謀略,長期戰爭靠的是人心,不義戰終究靠不住。


歷史十二郎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但是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戰爭美國直接參戰人數達到了56萬人,韓國也派出了5萬多人跟著美國。美國死亡人數達到了6萬多人。

當時越南戰爭的爆發原因其實和美蘇冷戰也是分不開的。北越是蘇聯和中國在背後支持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南越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陣營在背後支持建立的國家。美國是直接派兵了的,但是蘇聯只是在背後支持,中國最後到1965年的時候也是出兵了的,派出了十幾萬抗美援越。

越南戰爭要分為好幾個階段,第一階段也就是1955年到1960年,美蘇中都沒有介入,這個時候南越和北越自己爆發了戰爭。本來是要和平選舉的,但是沒有舉行。南越政府開始大量的屠殺共產黨人。試圖消滅北越的共產黨。

第二階段美國開始介入。當然這個時候美國並沒有直接派兵進入越南。後來中蘇也是支持北越。當時中蘇關係破裂,都想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樹立威望,所以都是在背後大力的支持北越。

第三階段,美國開始直接派兵進入越南戰爭。1965年美國派遣了3500名海軍陸戰隊登陸越南。當然這個時候中國也開始派兵進入了越南戰場。蘇聯也是派出了大概一萬多人的軍隊,

後來雙方僵持不下,美國也是支持不下去了,國內反戰情緒高漲,1975年美國撤出。之後南越政府也是迅速的垮臺。幾個月時間北越就統一了越南。越南戰爭結束。

越南戰爭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了,這個時候我們都知道美國早就製造出了原子彈了,美國當時在越南戰場上沒有取得多大的優勢,美國為什麼不適用核武器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北越背後有中蘇兩國社會主義的世界大國。當時美蘇爭霸處於白熱化的階段,誰敢先賣出去一步呢?蘇聯在1949年的時候就製造出了原子彈。所以美國怎麼可能敢率先使用核武器呢?首先就是給蘇聯藉口了,如果真的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那麼肯定就是因為美國使用了核武器,所以美國肯定是不敢使用的。而且中國在1964年的時候也是成功的試爆了原子彈。1965年中國開始派兵進入越南戰爭,這個時候中蘇都有核武器了,美國更不可能使用原子彈了。而且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本來就是不合法的。如果還再使用核武器的話,那麼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都不會支持美國的。特別是第三方的國家。所以美國也是萬萬不敢使用原子彈的


小伍講歷史


1950年12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記者招待會上聲稱:“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我不希望看到使用它。”言外之意就是美國有可能使用原子彈,儘管白宮新聞辦公室隨後進行了“澄清說明”,但仍然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杜魯門)

杜魯門還未必真的想清楚,英國人先嚇尿了,100多名工黨議員聯名要求首相艾德禮,緊急勸阻美國政府別玩大了,反對者中甚至包括一向好戰的丘吉爾。

這是發生在韓戰初期,美軍一度丟盔棄甲的階段,倉惶撤退時連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都車翻人亡,如題所問,此刻扔下幾顆原子彈不就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了嗎?那也不用進行停戰談判或者繼續對峙於三八線了,五角大樓不是沒有人這麼想過,尤其是前三次戰役大敗丟掉漢城以後,確實有這個動議。



(美軍南越司令官威斯特摩蘭)

但是美國軍政高層在權衡利弊之後,以及在英國和歐洲其他盟國的強烈反對下,最終未敢付諸實施,其實也從側面回答了越戰中的這個問題。

原因不外有四,第一是蘇聯已經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那麼單方面的“核訛詐”就失去了作用,冷戰時期是兩個陣營的對立,一方亂扔原子彈的後果是不可控的,美國朝亞洲扔,蘇聯朝歐洲甩呢?所以荷蘭駐聯合國代表曾經“眼淚汪汪”問詢美國代表,有沒有“避免戰爭擴大的機會”?

(美軍在南越)

歐洲國家始終認為,東西方因巨大意識形態分歧所帶來的軍事威脅,仍然是在蘇聯集結重兵的歐洲地區,而美國人在亞洲的胡來不僅在戰略方向上是錯誤的,也極有可能將歐洲拖入戰火或者是擦槍走火,嚴重影響到歐洲的安全。美國人最終也認可了這一論點,開始在亞洲進行戰略收縮,撤軍南越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決定的。

第二是美國內部的反戰情緒非常強烈,政府和軍隊高層必須考慮國際、國內影響以及在野黨的反應。尼克松競選的口號就是結束越戰,並且最終戰勝約翰遜入主白宮,因此如何體面的從越南撤出軍隊才是他所關心的,更不會選擇用原子彈來擴大戰爭。



(尼克松和約翰遜)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冷戰不是“熱戰”,不是全面戰爭,它是當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在世界各地區的角力,“冷戰”是有其遊戲規則的,雙方都小心翼翼地遵守著規則,所謂“麻桿打狼兩頭害怕”。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是冷戰時期的局部戰爭,也都是代理人戰爭,並沒有影響到美國的根本利益,還沒到魚死網破的地步,不需要破罐破摔。

法國人失敗跑路後,越南以北緯17度線為界分成南越和北越兩部分,美國對南越的軍事支持始終維持在“特種戰爭”的規模,戰略目標是儘量不使印支半島完全“赤化”,出兵南越仍然是美蘇角力的一部分,角力是博弈的遊戲,不是玩命的賭博。

(美軍撤離南越)

第四點才是最關鍵的,這樣的小國內戰只是熱點衝突,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戰爭有本質區別,美國用核彈轟炸日本並不需要承擔道義上的責任,但越南戰爭畢竟不同,無數無辜的越南平民,怎麼能可以跟日本的軍國主義相提並論?美國人缺乏動用核武器的理由和藉口,美國的政治體制不會容許戰爭狂人的出現。

既然朝鮮戰爭沒扔,則後面越南戰爭的性質是一樣的,掰腕子掰不過,那就撤軍不玩了。何況1964年,我們也有了那東西,誰怕誰吖。


度度狼gg



從二戰以後,美國的佈局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這種霸權主義的野心。他希望的不是世界的和平,畢竟如果全世界都和平了,那還需要他這個世界警察干什麼。所以他在世界上許多他認為會給他帶來威脅的地方,都安插了釘子。


比如,對付中國,他就弄出了臺灣問題、南海問題,讓你一直被束縛。當然美國在全世界進行駐軍,說是要進行安全的一個保護,實際上就是做的就是限制和制約的作用。 而在越南問題上,美國出兵越南,就是因為北越太厲害了,南越已經頂不住了。而北越就是以蘇聯為首社會主義陣營支持的越共,而南越自然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扶持的。但是北越軍隊真的是特別頑強,打的南越已經無立足之地。美國不得已開始向越南出兵。 但是此時恰逢美蘇兩極對峙時期,蘇聯更希望看到美國深陷越南戰場無法自拔,從而綜合國力開始下降。而美國此時需要的就是打一場有限的戰爭,他要防止戰爭的擴大化,這樣他才可以控制整個戰爭局面。
當然,當時國內已經有不少要求使用核武器的聲音,畢竟評估傷亡代價後,他們更喜歡的是用暴力的方式解決。但是約翰遜總統頂住了各方的壓力,堅持不使用原子彈。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蘇聯的綜合國力也已經上來了。如果美國只是在和越南人民軍打的話,其實他根本不會打的如此艱難,他自己也清楚,背後是整個社會主義陣營。一旦他選擇使用原子彈,這勢必就超越蘇聯的底限,那麼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勢必爆發。所以,他堅持沒有使用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