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為什麼沒在香港打出自己的天下?

國椦


俗話說:

“強龍壓不了地頭蛇”,杜月笙從自己的地盤上海逃難到香港,他就是一個流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逃到別人的地盤,就要按照別人的規矩辦事,杜月笙要想在他人的地盤上發展自己的勢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1949年之前,青幫大佬杜月笙的確很風光,當時的蔣介石都找他辦事,政商兩界都有涉足,可以說黑白兩道通吃。

但是,蔣介石敗逃臺灣以後,讓其去臺灣,而當時中國共產黨也秘密與他溝通,讓其留在上海。其實,1945年以後,因為上海市市長問題,蔣介石與杜月笙之間就有了矛盾。此外,杜月笙曾殺了不少共產黨人士。為了不陷入政治紛爭,他沒有選擇臺灣也沒有選擇上海,他最終選擇了香港。

據說逃難道香港的杜月笙,帶上了十幾口人,由於倉促變賣了家當,身上只有30萬美元,在香港每月的花銷要6萬,生活過得非常的拮据。逃難香港的杜月笙,當時已經60歲了,他也知道世道已經變了,混黑道的路已經走不通了。杜月笙的朋友雖然多,但是不想求人,為了不坐吃山空,他在香港做起了買賣,比如賣四川蠶絲和保險業務。晚年的杜月笙,已經沒有了昔日大佬的那種架勢,被疾病殘身,在香港3年後,就因病去世了,享年63歲。1951年杜月笙病重,離世前處置了自己的遺產,據說還有11萬美元,按照遺囑每個太太分1萬,每個兒子1萬,沒出嫁的女兒6千,出嫁的4千。據說別人欠他的錢財過億,杜月笙銷燬了所有借據。臨終時並他告誡家人以及兒女,不要找任何人要債。

杜月笙一生有5位老婆,為他生了8個兒子,2個女兒。1949年以後,有的子女去了香港,有的留在了上海,有的去了臺灣,有的出了國。不過,杜月笙家教嚴格,他的子女都遠離了黑道。他的大女兒杜美如和小兒子杜維善,曾經都在公共場合露過面,總之杜月笙的後人非常的低調。他的小兒子杜維善,還是一個收藏家,從1991年起數次向上海博物館捐獻錢幣。可見,杜月笙逃難道香港,根本沒有想過打自己的天下,而是避世,只想安靜的度過晚年。其實,我們可以看看後黃金日,曾經的青幫大佬最後淪落到掃大街,其實留在上海日子並不好過,結局也讓人唏噓啊!杜月笙選擇逃到香港,真的是有先見之明啊!


謀士說


杜月笙在國民黨大勢已去的時候,在1948年攜著家眷和部分門生,去了香港。杜月笙租住在香港的堅尼臺18號。

可以說這時候,杜月笙過著吃老本的生活。他的全部家當是從上海帶來的18萬美元。

由於是國共雙方爭相拉攏的要人。他本想帶領全家移居法國,而國民黨當局卻以辦護照的費用為18萬美元。

這樣獅子大開口是有原因的,就是想逼迫杜月笙跟隨蔣介石去臺灣。

杜月笙從1948年來到香港時,身體就不大好。他的哮喘常常折磨著他痛不欲生,這期間他的身體不做主。到1951年離世時,可以說主要的鬥爭對象就是疾病。

由於杜月笙的資本都是不動產,都在他的上海帝國。這些東西又帶不著,也無時及時變現。這位上海皇帝有數不清的房產。涉及多個行業

在香港三年的時間,這位上海皇帝奮鬥也是需要時間的。在上海大亨的時代也是他多年打拼,不是一蹴而就的爆發戶。奮鬥是需要時間的,多少也有些水土不服吧。

在香港時他的結拜兄弟戴笠已於1947年墜機身亡。黃金榮決定留下。杜月笙的弟子和朋友以及龐大的朋友圈都離開了他。杜月笙視為最寶貴的交情都如風箏斷了線,他的爪牙幾乎盡失。單槍匹馬的老虎,想成事是需要幫手的。

那些國民黨的高官政要和他有交情的權貴都在潰退時跑到臺灣。而香港的環境不同於上海是英國的殖民地,許多和上層的交往還沒有展開。

當然,杜月笙的聲望是人盡皆知的。許多權貴、名人、黑幫弟子都紛紛拜訪他。應酬是需要花錢的。

這期間杜月笙想能過股票來扭轉局面,可是由於弟子的眼光不是很準,損失了一部分。

杜月笙平時出手極其豪爽,臨終前他焚燒了一堆借據。其中一張最大的就是500根金條。你想想,能向杜月笙借錢的是些什麼人,杜月笙能借給這麼錢的是些什麼人。非富即貴,權勢通天的人物。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用這樣一名古詩來描述他的晚境遇吧!


歷史信號旗


大概翻閱了一下,一堆廢話都再說杜老闆在上海如何。麻煩問一下,你們真做過調查嗎?杜月笙並不是香港當不了老大,而是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梟雄的胸懷。在香港被佔日軍佔領前期,杜月笙的門徒李裁法是香港唯一黑社會,青幫的老大。杜月笙沒必要非得自己去那裡當老大,而且更沒有必要和自己門徒爭權奪勢。杜月笙到香港住的地方小,說明這位大哥明白今夕不如往日,低調不惹眾怒——你試想,國民黨的殘兵敗將誰不知道杜月笙,英國政府丘吉爾都知道他。所以杜月笙要是帶著國軍這些人打李裁法,李裁法依然勝算不大。但杜月笙明白,自己時無多日,自己勇退江湖,可以給後代帶來安全。這就是智慧,所以麻煩各位吹牛逼的時候,看完書以後,站在當時的環境,主人公的角度上多想想,別張口就來。


婦女必讀


杜月笙,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風雲人物,上海灘青幫教父,上海三大亨之一。1949年,解放上海前夕,杜月笙帶出四姨太,五姨太及親人隨從,保鏢等一行十多人匆忙離開上海。乘坐荷蘭豪華輪船駛向香港。

到了香港,杜月笙租住在堅尼地臺18號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裡。和杜月笙在上海的杜公館簡直是天壤之別。香港不比上海,上海是他發跡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他都佔著。在上海灘做為青幫老大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幾乎沒有他杜月笙辦不成的事。

但是香港就不一樣了,俗話說貨到地頭死,強龍難壓地頭蛇。當時香港就是一個殖民地,是一個花花世界。權貴富甲大有人在,縱橫上海灘的杜月笙在香港也就是一個小吏而已。

況且杜月笙離開上海之前,還將上海杜公館以四十五萬賣給了美國駐滬領事館。這也是他逃離香港僅有的積蓄。聽說後來在宋子文弟弟宋子良那裡還存有十萬美金。

在香港杜月笙雖然有了發展空間,但是他沒有靠山沒有人扶持,也失去了政治舞臺。想東山再起幾乎不可能。所以杜月笙在香港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在香港唯一讓他驕傲的一件事,就是與一代名角孟小冬舉行了婚禮。

孟小冬(1907~1977)北平宛平人。出身梨園世家,京劇演員。京劇著名老生餘叔巖的弟子,餘派優秀傳人之一。

早年杜月笙在戲院結識了孟小冬,後來經四姨太姚玉蘭撮合於孟小冬走到了一起。

1949年跟隨杜月笙來到香港,一年多來,孟小冬一直在照顧著杜月笙的生活起居。以至於後來杜月笙哮喘病復發,根本離不開床榻,甚至要靠氧氣瓶來維持。都是孟小冬在侍候,煎湯熬藥,不離左右。孟小東於杜月笙沒有夫妻的名分卻盡到了夫人的責任。



杜月笙看在心裡,覺得對不住小冬,於是不顧家人的阻撓,依然決定與孟小冬舉行婚禮。

1950年,63歲的杜月笙在香港坐著輪椅,帶著兒女與孟小冬舉行了正式婚禮。從此小冬成了杜家有名份的人。


杜月笙與孟小冬一世情緣終於塵埃落定。這也是杜月笙晚年在香港唯一的一件喜事。這場婚禮也被後人稱作:輪椅上的婚禮。

好景不長,就在杜月笙與孟小冬新婚不久,杜月笙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壞,已經病入膏肓。於是立下遺囑。將僅有的11萬美元(其中包括寄存在宋子文弟弟宋子良處的10萬美金)做了分配:即每個太太一萬,長子一萬,女兒未嫁的6000,出嫁的4000。並且銷燬了之前別人在他這借錢的借據。以告誡後人他死之後一切化為烏有。不要再去找別人要帳。

交代所有後事之後,杜月笙在1951年8月16日下午。嚥下了最後一口氣。他的骨灰後來被葬在了臺灣。生前遺願是想葬在大陸上海老家祖墳。但是最後一直沒有如願。

就這樣杜月笙打拼在上海,終老與香港。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


任馳贏天下


1949年4月27日,杜月笙經過反覆斟酌,他沒有選擇隨蔣介石集團一同前往臺灣,也沒有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建議留在上海,而是選擇了香港。在香港蝸居僅三年,於1951年8月16日下午,年僅63歲,他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人們不禁發出感嘆:縱橫一生的杜月笙為什麼沒在香港打出自己的天下呢,仔細想想,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強龍難壓地頭蛇”,杜月笙逃遁大陸到香港的時候,香港已有“香港杜月笙”李裁法,他雖在上海時受過杜月笙的恩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現已成了遠東最大規模遊樂場——麗都花園遊樂場的老闆,此外還兼有夜總會皇帝的江湖名頭。杜月笙剛去的時候,李裁法表面上很是尊重他,創造機會邀請他出來拋頭露面。開始杜月笙有過重振雄風的想法,但時間一長,他明白了李裁法的目的——利用自己給他撐場面樹威風而己。於是杜月笙選擇了黯然離開,他知道在香港,殘酷的江湖規則已經不會給他真正機會了。

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地球人都知道,杜月笙靠鴉片挖到了第一桶金,後來的發展走的也是毒賭黃生意。1925年他依靠各方勢力成立三鑫公司後,幾乎包攬了法租界的鴉片生意。後期雖然轉型金融工商實業,但主要還是依靠他的江湖地位。

杜月笙在上海的江湖地位是建立在十里洋場的法租界,這是時勢造就了他。他在上海的人脈是苦心經營十多年的結果。況且杜月笙到香港後,很快了解到港英政府和法租界當局的行事風格,以及對鴉片貿易的態度完全不同,香港地區的鴉片外貿份額很少,早有“天地會”系統(即洪門)的本土黑社會把持,他一無政府關係,二無本地網絡,他實在插不上手。在香港,沒有了他可以倚靠的時勢,就沒有了他的江湖地位,也沒有人脈。離開了上海的杜月笙就像離開了水的魚兒,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他也就無法施展拳腳了。

二、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杜月笙到香港的時候巳進入花甲之年,早已過了安營紮寨開疆拓土的年齡,加之他身體也漸漸出現了一些狀況。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禁止鴉片,打擊賭博,取締妓院等一系列的雷霆措施,狠狠地擊中了他的任督二脈。他重振雄風的心力也漸漸被動搖。壞消息接二連三,一會兒他的手下被鎮壓了,一會兒他的門徒又落魄而死了。總之,他在慶幸自己選擇的同時,也為自己的雙手沾滿殺害共產黨鮮血而後怕,雖然他也曾為抗戰作過貢獻,但畢竟他積累財富的原罪是不可饒恕的。

就這樣,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杜月笙再也無暇顧及重振雄風的計劃,只能選擇屈居人下苟延殘喘的生活了。

杜月笙是明智之人,他知道自己手裡的錢財有限,他逃逸大陸時只有三十來萬美金,其它是別人留給他的借據。三十多萬美金應付全家人的吃喝用度還勉強應付,哪有重振雄風的底氣?於是他臨終前選擇了將所有借據付之一炬,也算是成全了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大智慧。

三、垂垂老矣,良人相伴

在香港,杜月笙最幸福最溫暖的事就是他終於與追求了大半輩子的孟小冬舉行了婚禮。

孟小冬出身梨園世家,人稱“冬皇”,是京劇著名老生餘叔巖的弟子,餘派的優秀傳人之一。杜月笙對孟小冬的情分早在1925年就開始了。1929年他雖然娶了名鬚生姚玉蘭,但對孟小冬依舊念念不忘,一直關注並找機會與其交往。

1946年,在杜月笙四太太姚玉蘭(孟小冬的好姐妹)的撮合下,孟小冬感恩杜月笙數年來的情深意重,終於以身相許。孟小冬隨杜一家遷居香港後,主動承擔了侍奉杜月笙的責任,她的相伴溫暖了病入膏肓的杜月笙的晚年生活。杜月笙深感孟小冬的深情和照顧,與孟小冬補辦了當時轟動香港的“輪椅上的婚禮”。這也是算是杜月笙在香港出現的最後絕唱。

如今,歷史的車輪已經踏上了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時代,杜月笙作古早已大半個世紀了,他的骨灰現葬在臺灣。有書君相信,他生前想葬在大陸上海老家祖墳的遺願,隨著臺灣的收回一定會很快實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眾所周知,儘管說杜月笙是上海請幫派的一個頭目,不過,在37年前,上海淪陷的時候,杜月笙還是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或許只是迫於日本人的壓力,杜月笙是十分愛國的,在骨子裡,他並不想為日本人效力、做事,為此,杜月笙只好躲在香港遙控著上海!

在我國解放之後,杜月笙等人就是流氓的大亨,而杜月笙在香港還是有遠見的,黃金榮沒有離開,之後被批判,杜月笙最終在社會的譴責中而死的。

憑藉著杜月笙的閱歷,跟左右逢源的性格,他如果可能在多活幾十年,他肯定會在香港混出一片天地的,在當時,香港黑社會滿街橫行,十分的霸道,而杜月笙是相當適合這種環境的,渾水摸魚,時勢造英雄,這樣的杜月笙肯定會幹出自己的一番事業的。

但是,可惜的是,年齡不饒人,杜月笙只能是屈居人下,苟延殘喘,在上海灘叱吒風雲的人物,到了香港只能是淪為落魄的老人。

事實上,杜月笙沒能混出樣兒來,原因是很簡單的,在當時,身無分文的杜月笙,不闖不打,幾乎是什麼都沒有,與其說熱死,還不如拼一把的,但是,在香港時的杜月笙已經不是當年的杜月笙,此時的他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老爺子,不敢面對生活,因為靈性,更是因為他已經失去了靈魂!


美少女說世界


1949年5月3日,“寶樹雲”號客輪駛抵香港,聞訊趕來迎接杜月笙的,只有在港的少數家人親友。寥寥數人的歡迎場面,在嘈雜喧囂的碼頭上顯得毫不起眼,這一幕說明,屬於杜月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屬於杜月笙的江湖已經蒼涼了。

霸王不過江,梟雄逃異鄉!

經過兩天兩夜的長途顛簸跋涉,當時的杜月笙雖說未至心死,但曾經的江湖神話已死!因為如此,一向注重江湖排場的杜月笙再無心情去在意這些,與迎接他的人簡單寒暄後,他就一腳踏進了堅尼地臺18號。

從此,杜月笙成了套子裡的人。也許這個套子還有江湖梟雄的些許餘輝,但套子中的人卻黯然萎縮的厲害,以至於沒幾年就脫殼而逝了。

這樣的狀態,不說打天下,就是苟活下去都異常艱難,即便他是杜月笙。

其實就是在江湖縱橫的巔峰時刻,杜月笙也不是一個會做生意的人。崛起上海灘,他靠的是勾結各方勢力大吞賭毒黑錢,後期轉型金融工商實業,他靠的是以自己的江湖能量弱肉強食,或明或暗地大搶各行各業的大碼頭。

說到底,杜月笙的天下是靠地位、人脈、運勢、心力以及他的江湖手段支撐起來的,而在香港,杜月笙的這幾樣東西要麼已經成了空架子,要麼乾脆就蕩然無存了。

先說杜月笙的江湖地位。

49年初到香港時,面上杜月笙還有青幫大亨的名頭地位,但此時的名頭地位拿來給地頭蛇成撐場面還行,想自己重新呼風喚雨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江湖規矩,越朝上走其實越殘酷。

在杜月笙的江湖軼事中,所謂的香港最後發揮“餘熱”,說到底其實就是杜月笙給“香港的杜月笙”撐過一段時間的場子。

這號稱“香港杜月笙”的人是誰呢?

李裁法。

此人原先只是個小角色,落魄時還曾受過杜月笙的恩惠,靠著抗戰時期積累的名聲,戰後在香港混的很是風生水起。49年5月,杜月笙到香港後,此人已成了遠東最大規模遊樂場——麗都花園遊樂場的老闆,此外還兼有夜總會皇帝的江湖名頭。

表面上,這香港的杜月笙十分敬重杜月笙本尊,但本質上卻是利用杜月笙給自己撐場面。

而杜月笙呢,一段時間確實拋過一些頭、露過一些面,這中間當然也有想重振雄風的意思,但結果只是李裁法掙大錢,杜月笙只能當幫忙看客。

是曾經的強龍又怎樣,杜月笙最終只能黯然縮回去。在香港,殘酷的江湖規則已經不會給杜月笙真正的機會了。

再說人脈。

人脈在杜月笙的江湖事業中至關重要。可他在香港還有什麼人脈呢?清一色幾乎全都是失意避難者,至於另一些還有能量的人脈,卻又都在臺灣,而臺灣呢,自己又下不了去的決心,如此一來,在香港的杜月笙根本無法伸開手腳去謀求一些東西。

因為這個,曾經的上海灘第一人很多時候只能去打小買賣人的算盤,但那些小買賣,一則杜月笙根本看不上眼,二則他也確實不擅長。

在當時,杜公館裡就屢次出現過這樣的尷尬一幕,有人來找杜月笙商量,不行,咱們開個戲院吧!

杜月笙怎麼回答的呢?算了吧,原先在上海灘都沒幹過。

這種說法其實特能反應杜月笙當時的尷尬境地。

能幹的事,既瞧不上,又覺得不妥,更覺得幹不來。

之後就是運勢。

在香港,杜月笙的運勢很不好,這其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先說必然性。避居香港,杜月笙的內心其實始終是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簡單說就是該何去何從他不知道,他很大的精力都花在了投石問路上。

這種棋子落不定的狀態很折磨人。

然而杜月笙輪番投石問路的結果又是如何呢?兩條路似乎都被堵死了。大陸傳來的一些消息讓他不敢回去;臺灣傳來的一些消息讓他不願前往。

柳岸始終不見花明,前路始終不見又一村!如此這般地憋在異鄉死角,再說運勢對杜月笙而言幾乎已到了奢談的地步。

這是必然性的運勢,偶然性的運勢杜月笙更差。

在香港,杜月笙唯一一次下定主意做生意,結果卻是血本無歸。

怎麼個事呢?一位四川的朋友拉杜月笙做絲蠶生意,這種大手筆的倒買倒賣一向符合杜月笙風格,於是杜月笙投了十萬美金。按理說這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可結果就遇到了貨運飛機起義,巨資砸在了貨上,貨卻活生生地爛在了內地。

遇到這樣背運的事,哪兒說理去,從此之後杜月笙再沒染指任何生意,只剩下坐吃山空。

接著再說心力。

越是梟雄人物,心力越顯得重要。

可以說,在香港的杜月笙已經到了心力全無的悲慘境地。

導致他心力全無的主要是三方面,第一、此時的杜月笙身體已經垮掉了,一個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的人還能有什麼心力可談,就這一點幾乎就能給所有問題給回答了;第二,壞消息接二連三,一會兒誰誰誰被鎮壓了,一會兒誰誰誰又落魄而死了,加之身體又不好,身沒死,心已漸成了死灰;第三、很多時候心力是由錢財撐起來的,此時的杜月笙全部身家只剩了應付全家人坐吃山空的三十來萬美金,想重燃心火,壓根就是沒柴呀!

最後說江湖手段。

沒了前面那些個前提,所謂的江湖手段就是零。

所以說,杜月笙在香港再打不出天下,這是他那一代江湖人物的宿命!

只所以列舉上述那些個理由,只想說明一點,被時代拋棄的人,即便給他機會,即便再給他不止一次的機會,他也不可能再成功!

讀杜月笙,咱們不應該被其黑道傳奇所誤導,越是讀這樣的人咱們越是應該去思考,屬於咱們自己的人生正道在哪裡?

否則,遲早有還的時候,遲早有還的一乾二淨的時候。

飄零香港的杜月笙不就是這樣嘛!


黑句本


杜月笙在上個世紀可是遠近聞名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王,他交際十分廣泛,上到政府高層,下到街頭混混,不少都是他的熟人。杜月笙靠鴉片生意起家,之後涉足各行各業,在上海灘叱吒風雲十多年,連軍統特務頭子戴笠都敬他三分。



1949年之後,國民黨準備逃往臺灣,杜月笙受到蔣介石一起前往臺灣的邀請,可是杜月笙拒絕了前往臺灣的請求。杜月笙手裡沾滿了共產黨人的鮮血,因此他十分害怕,在上海解放前,他帶著家人一起飛往了香港,開始香港的新生活。


曾經的上海王杜月笙在香港過得並不如往日輝煌,甚至可以說是四處碰壁,有種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感覺。杜月笙沒在香港打下天下,我歸結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杜月笙身體因素

杜月笙飛往香港時已經整整六十歲,一個六十歲的老人不光在身體上很大變化,就聊精神也大不如從前。此時的杜月笙早就已經沒有了從前的雄心壯志,他只想安安心心的度過晚年。晚年的杜月笙身體也不是很好,體弱多病,每隔一段時間便要去醫院治療,因此杜月笙僅僅在香港生活了三年便去世了。

二、香港形勢不允許

杜月笙靠販賣鴉片起家,之後的主要收入也都是來源於鴉片。而香港相對上海而言,對於鴉片的管制十分嚴格,鴉片雖然可以販賣,但是卻僅僅只掌控在洪幫手裡,在香港只有洪幫可以賣鴉片,其他人都不能賣。

三、資金因素

杜月笙倉惶逃離上海,由於時間緊迫,杜月笙僅僅只帶了三十萬美金,三十萬美金對於舊中國的普通人可能算很多,可是對於花錢如流水杜月笙的一家子人勉強只夠他們吃喝,根本就沒有閒餘夠杜月笙投資。


麥地傳奇




杜月笙的那些玩法已過時了,香港的玩法他已不再熟悉。

當然,這還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杜月笙已老了,不再是當年那個初闖上海灘的那個年輕人了,沒有了當初的闖勁,更沒有當初的精氣神。


當年的杜月笙身無分文,卻有一股衝勁,敢於學習,不停進化。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他也在與時俱進,調整自己的打法。

這讓杜月笙不管是在北洋時代,還是在國民黨時代,還是抗戰時代,都如魚得水,始終維持著自己上海皇帝的地位。



如果仔細的研究杜月笙的玩法,我們就能發現杜月笙真正擅長的地方就是在法租界在混,他的生意基本上也全是在法租界。他的玩法在英租界根本行不通。

而真正的影響就在於此,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而不是法國租界,杜月笙過去那些和法國人打交道的方式,徹底沒用了。

英國人比法國人更講規則,杜月笙過去那些套路英國人根本沒興趣。而新的玩法杜月笙也根本學不會。香港黑社會基本上是潮汕幫的一統天下,作為上海人的杜月笙很難在香港站穩腳根。



杜月笙的名氣太大,香港的英國政府對他非常警惕,自從杜月笙1949年5月進行香港,就基本處在香港警方的嚴密監控下。

香港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杜月笙在香港坐大,給香港的社會治安製造麻煩。香港政府對杜月笙在上海的玩法非常不感興趣,甚至非常反對。

任何黑社會能夠坐大,基本上都依靠的是政府背景。再強大的黑社會,如果政府軍隊介入,想消滅它,就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杜月笙在上海坐大,始終有政府高層的支持和幫助。而到了香港後,這層重要的關係網就不復存在了。

瞭解杜月笙的朋友,肯定知道杜月笙的大後臺是戴笠。因此在戴笠死後,杜月笙情緒崩潰,幾欲自殺。蔣介石几次想除掉上海的黑社會勢力,甚至想利用黑幫打黑幫,最後都是戴笠出手幫他擺平。



杜月笙如果想在香港站穩腳跟,打出一片天下,真正重要的不是象在上海一樣重新開始,而是資源整合。

當時的香港一片混亂,大量的難民擁入香港,加上還 有不少的國民黨殘兵,到處搶劫殺人,香港政府也無能為力。

資源整合就是指,杜月笙可以出面藉助自己的身份對各方勢力進行收攏,對不聽話堅決給予打擊。如果這樣做,肯定能取得香港政府的支持。

只有這樣做,杜月笙才有東山在起的機會。然而杜月笙志並不在此,當時國共兩黨都想利用他,他總想要麼去臺灣,要麼回上海,並不打算在香港久呆。他只想安安穩穩的度過自己的後半生,不想再過那些打打殺殺的日子。

因為杜月笙在香港的不作為,他自己的家產也受到了搶劫,並且損失慘重,導致他到死時身上只有6萬美金。


新知傳習閣


有書君對杜月笙為什麼沒有在香港打出自己的天下的說法有些道理,但最根本的沒說出來:

1)主要是杜月笙在矛盾中沒有充分準備。

按他在舊上海收刮的錢財應該不在黃金榮之下,有三十萬的欠條不錯,在美國的朋友手上有十萬美金幫助炒股,還隨身攜帶的六十萬元,其它的就沒有了嗎?主要是沒想到蔣家王朝如此快的潰敗,所以很多決定都是在倉促中決定的,等到他決定去港時已經勢不可擋敗局已定。


2)對蔣介石的臺灣不放心是導致他最終大亂方寸的主要原因。

大家都知道當年蔣介石因搞期貨失敗困在上海灘時,杜是他拜進洪門的引路人,蔣在臨逃往臺灣前也託人帶話讓他去臺灣,為何沒去?一是杜月笙沒有預先在臺灣置辦地產,二是黃金榮等幫派都沒有去臺灣,杜在人馬上就沒基礎。三杜月笙是做黃賭毒的,在臺灣沒有市場,在香港也沒有市場,都沒有勢力人馬,倒黴的是帶去香港的大徒弟的錢財被騙了個精光,使杜沒有了援救的力量。這些都是經濟上很大的障礙,沒去臺灣最大的問題是他不相信蔣介石,他對蔣翻臉無情的人品太瞭解了。


3)留在上海有可能嗎?

這方面當時的上海地下黨也給他傳遞過可以留下的信息。但是杜處在很大的矛盾之中,當年上海大屠殺,雖以黃金榮為首,但是具體殺害上海工會領導人是杜操作的,擔心找他算賬。從他的三處房產只處置了一處來看,他也的確想留在上海灘。抗日戰爭時期他與黃也成立過抗日救國會,給抗日隊伍籌集了一些藥品等物質。而且拒絕日軍讓他做偽上海市市長,也算是抗日人士。

4)處在矛盾中所以沒有預先安排。

最後確定去香港時已經是落日黃花,倉促賣掉一處房產,把這個錢在香港購一處房產,後來去的時候發現全家老小加傭人根本住不下,於是又臨時租了兩處才安置下來,憑杜月笙的精明,這些事不會事先想不到吧?就是他顧不上,也可以安排兒子前去辦理,但兒子也是後來才派去的,這充分說明香港只是他的備選。說到錢財,他是上海銀行協會的董事,多少錢搞不到?最起碼在香港貸款買幾處房產還是辦得到的。


沒有經濟支撐,開銷這麼大,更沒辦法擴充勢力,只能坐吃山空。說來說去就是,雖然是大勢所趨但杜月笙沒有想到一切都來的這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