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市群下的保定,應該如何發展經濟?

風亂語


保定市的經濟發展,要考慮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定位,也要考慮與雄安的協調發展。

一個國家的產業佈局,一定是核心城市是平臺、研發、高科技和金融,其它城市對接、協同、落地(製造)。核心城市是火車頭,具有強大的驅動力,其它城市就是互相協同的車廂。一輛列車高速、平穩前行,一看火車頭,二要看車廂是不是協同一致。

保定首要的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服務首都。其次,對接雄安。

雄安新區因為白洋淀生態承載問題,只能儘量容納高精尖產業,高能低耗產業,那麼落地的產業就會設置在周邊,特別是保定市由於有多年形成的產業基礎,是雄安產業落地的最好承載地。

保定經濟發展規劃,首要一點就是對接雄安新區。從交通狀況、產業規劃、生活服務等等各方面,與雄安新區協調一致。

保定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三年行動計劃表明,保定市將在大數據與物聯網產業、信息技術核心產業、人工智能與智能裝備產業專、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產業、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發展、進環保產業等等方面,加大發展力度。其用意不言自喻,就是承載京津的產業轉移,以及與雄安的融合發展。

雄安新區對周邊的帶動作用已經顯現。最顯而易見的,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 是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行動很快,力度很大。

可以說,雄安新區已經開始激活河北。雖然雄安的總體規劃、詳規、專規還未正式發佈,但保定市的相關工作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了。

歷史上,保定市在國家戰略中曾經起過重要的作用。除了多年的省會,還曾設置過直隸總督署,北京、天津、保定,是親密的鐵三角。保持歷史的耐心,也包括尊重歷史。地理位置及文化底蘊,決定了保定在未來的歷史擔當。





京津雄城市群


保定的“政治地位”也不高,曾經“三起三落”,只能說明這個城市在“統治者”眼裡並不重要,保定的歷史已經過去,它已經淹沒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已經不適應當前城市定位。保定要發展必須把歷史的包袱去掉,和“京津雄”一起大刀闊斧拼經濟才是保定的出路!

歷史上的保定曾經輝煌過,作為曾經的省會造就了無數的“英雄豪傑”,“保定陸軍學校”在民國時期曽經和“黃埔軍校”齊名,它“培養”無數個將帥和總統。民國時保定的地位是高於“京津”的。所以保定的崛起是有歷史的源遠。但歷史的輝煌不代表現代的輝煌,保定出路在於和“京津冀”搞好協同,創新,發展,在於政府的魄力和保定人的努力還有中央政府的政策偏向才是保定再創輝煌的未來!


順心如意163470861


首先,不要去考慮承接首都重大職能了,那是雄安的事;其次,把工業放一放,徹底解決汙染問題;最後,盡全力改變市容市貌。保定應該踏踏實實的做一個休閒安靜又充滿了歷史底蘊的小城市,成為雄安已經京津的一個旅遊焦點城市。


醉琴仙


在中國,想發展兩條路,第一條,自己練內功,第一要素人,第二要素人,第三要素還是人。第二條,去中央要政策,弄個xxxx區,借錢發展基建,借錢發展基建,借錢發展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