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有海軍嗎?

煙花易冷30273


民國當然是有海軍的。雖然忙於軍閥混戰的各路軍閥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經營建設海軍,但是,承襲清末殘存海軍的民國海軍,依然活躍在民國的歷史舞臺。不過,如同割據分裂的民國一樣,民國的弱小的海軍也分成了幾部分,如東北海軍、廣東海軍、渤海艦隊等等。

民國海軍軍艦

中國海軍近代的巔峰,應該在清末甲午戰爭之前。1888年,經過李鴻章數十年的苦心經營,北洋艦隊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大艦隊。然而,這支輝煌一時的艦隊在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卻慘遭全軍覆沒。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並沒有放棄對海軍的建設,雖然限於財力,再沒有恢復北洋艦隊的巔峰,但是,通過購買、租借、建造等多種方式,清末海軍艦隊依然在緩緩恢復元氣。而清末重建的這支艦隊,也成為民國期間艦隊的主力。

民國海軍軍艦

辛亥革命勝利,中華民國建立後,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內,也專門設立了海軍部,負責總攬全國海軍建設事務。原海軍巡洋艦“海籌”艦艦長黃鐘瑛,擔任第一任海軍總司令兼海軍部部長。不過很快,袁世凱上臺之後,海軍部由劉冠雄出任部長。

劉冠雄對於清末的海軍艦艇和海軍學校進行了大力整頓。海軍艦艇被整編為第一、第二兩支艦隊,並增設練習艦隊。而對清末遺留的各類海軍學校,則劃分為海軍小學、中學和大學三級教育。

民國海軍軍艦

但是,始終未能統一的民國,根本沒有足夠的財力和動力去經營建設海軍,海軍的建設計劃幾乎一直停滯在紙面上,艦隊所增添的軍艦,也大部分來自於清朝定造的軍艦。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中國脆弱的工業生產能力,大部分軍艦中國都只能從列強處購買。但是在華盛頓會議之後,各國列強達成了不援助中國海軍建設的意見,並締結了《禁止援助中國海軍協定》。中國海軍的建設進一步遭到了巨大打擊。整個北洋政府期間,中國的海軍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開始倒退。

民國海軍軍艦

在袁世凱死後,原屬北洋政府的艦隊,大部分歸屬了曹錕和吳佩孚的直系。直系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被張作霖擊敗後,艦隊大部被東北海軍收編,還有一部分則跑到廣東,投奔了廣州國民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在列強對中國海軍封禁的時候,張作霖的東北海軍異軍突起,並迅速成為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支海軍力量。張作霖依靠以沈鴻烈為首的留日海軍留學生,通過建立海軍學校、將商船改造、購買等方式,短短七年間,就將東北海軍建設成當時中國噸位最大,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海軍隊伍。例如中國的第一艘飛機母艦鎮海號,就是東北海軍改造建設而成。

1928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勝利,併名義上統一全國之後,《禁止援助中國海軍協定》被廢除,同時,雄心勃勃的國民政府也實行了重建海軍計劃。但此時的中國海軍分為中央、東北、廣東、電雷系統四個派系,各自獨立,互不統屬,且彼此之間矛盾重重。

同時,由於派系紛爭和經費不足,雖然海軍在海軍部部長陳紹寬的率領下,艱難的訂造瞭如寧海艦等軍艦,但是,國民政府的海軍依然發展極為困難。而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弱小的中國海軍全力投入了對日寇作戰,並在封鎖江陰和對日作戰的過程中,幾乎損失殆盡。

國民政府海軍軍艦名稱

鳶飛九天2018


民國是有海軍的。民國的海軍是繼承自清朝政府。在甲午海戰後,清朝政府收攏剩餘的部分艦艇,改編為巡洋艦隊及長江艦隊。一直到中華民國立國後,海軍的發展一直是停滯不前的狀態。


中華民國建立後,為了使海軍得到發展,專門成立了海軍署。1928年北伐勝利後,中央政府將海軍署擴建為海軍部,設置了軍務、艦政、軍械、海政、軍學、經理等六部,並開始培養海軍人才。這時的海軍共有軍艦44艘,總排水量3萬噸左右。到抗戰爆發之前,艦隊增至58艘,總排水量5萬餘噸。

抗日戰爭爆發後,民國海軍在日本艦隊攻勢下損失慘重,剩餘不多的軍艦隻能是退守內河佈雷。已經與戰局沒有任何關係。



抗戰勝利後,民國政府作為戰勝國,海軍方面接收了來自日本的數十艘軍艦,當時的美國也贈予了民國海軍20多艘各類軍艦。

最後到國內解放戰爭後期,全部退守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