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臨時工改革怎麼辦?

海納百川


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按照國家的要求,要在2020年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按照社會功能的不同,將對現有事業單位分為三類後再進行改革,類別不同的事業單位中沒有編制的臨時人員受到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第一類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中具體的改革方法也有所不同,有些是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這種情況下原來聘用的人員很有可能會被辭退;有些是轉為行政機構,這種情況下原有聘用人員受到的影響不大。

第二類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改革後將會轉為企業,正式人員的事業編制會被收回,而臨時人員則基本都會被辭退,然後給予一定的補償金。

第三類是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在改革中受到的影響最小,整體上沒有什麼變化,因此臨時人員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不過,不管在本次事業單位改革中是否會受到影響,臨時人員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畢竟下次的改革會是什麼樣,沒有人能夠給予保證。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
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分兩種類型

1、單位聘用人員。按照人社和財政部門規定面向社會發布公告統一招聘的臨時聘用人員(包括非實名制人員),這類人員經過統一的筆試、面試被錄用後,由用人單位與之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一般在3年以上,享受國家法定的五險一金及相關待遇,雖然不是正式在編人員,工資低點,但在工作的穩定性上是有保障的。

2、勞務派遣人員。用人單位委託勞務機構招聘部分工作人員,完成一些臨時性工作。這類臨時人員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臨時工,他們與勞務機構簽訂勞動合同,工資待遇均由勞務公司發放,與用人單位並無直接的人事關係。一旦階段性的工作完成後,即可能被解僱,安排到下一個單位開展新的工作。因此,在工作的穩定性上非常欠缺。

不過,無論是哪種聘用方式,臨時聘用人員在事業單位中的地位是非常尷尬的。事業單位怎麼改革,多數情況下與他們無關,改革後,他們原來怎麼樣,以後還怎麼樣,並不會有身份或待遇上的改變,甚至因為事業單位的縮編控編還可能下崗,這不能不說是臨時聘用人員的悲哀。還是那句話,年輕的,有點能力的,想在體制內混的,還是想辦法考個公務員或事業編吧。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事業單位一般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單位的福利待遇相應遞減。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部分事業單位改革後,單位類型將由事業單位轉變成企業,職工的事業編制也隨之喪失。

事業單位改革,對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中參公的進行參公,對於差額事業單位可以轉為全額事業單位的就轉化,能推向市場,轉為企業的也可以實行。事業單位工勤編制,將會隨著事業單位改革逐步取消,不會再繼續招考事業單位工勤編制工作人員。

在事業單位做臨時工是一個很尷尬的處境,改革後事業單位新聘用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但是,國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權限由上級任命、涉密崗位等人員除外。而改革後的臨時工有可能有的面臨下崗,政府部門的臨時工面臨承包外聘,臨時工群體面臨著重新洗牌。

未來的機關事業單位改革,肯定是跟警務輔助人員一樣,給大家臨時工明確的身份,比如政務輔助人員,建立正常的工資保障機制。甚至優秀的人員,在編制空缺的時候,可以通過專門設崗、公開競爭方式優先轉為事業編和公務員。

編制工是納入財政預算,按照人頭撥付福利和工資,合同工大多是人事掛靠在企業中,以勞務派遣的方式到事業單位中工作,有些單位基本上和在編人員一樣,能夠享受同工同酬待遇,只是沒有職務晉升的機會,退休後按照企業退休計算。合同工要簽訂合同,基本上也是由地方財政負責工資待遇,繳納保險,同樣,這種合同工也需要設崗公開招考。

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和高校,將逐步取消事業編制,實行合同制管理。職工取消編制後,各高校和公立醫院仍將保留事業屬性;自收自支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將逐步轉為企業。其職工部分分流將被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其餘人員將全部取消事業編制,推向市場,變為企業人員。事業單位工勤人員,按照隨空隨銷的原則,將逐步取消事業編制。

事業單位臨時工的產生,一是因有些單位工作任務重,編制內的人員難以保障其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務,但受制於編制無法增加人員,只能招收部分臨時工以解決人員不足之困。二是,事業單位一些苦、髒、累、險崗位在職人員無人想幹,只有招聘臨時工來承擔。

臨時工有可能待遇會提高。取消編制後,事業單位臨時工可能會獲益,能夠爭取更多的工資福利待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也要看管理層的研究結果,而且有很多臨時工的學歷、技術等水平比較低,即使同工同酬,變化也不會太大。


陝西宣傳


第一,逢進必考。我想這應該基本成為共識了,個別能量非常大又敢於冒險的除外,對於普通臨時工,唯一的出路就是參加公務員或者事業編考試。

第二,逐漸縮減臨時人員。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單位不會也不敢辭退臨時工,我就想問一下,公車改革前,哪個司機願意相信自己會被辭退?還不是認為群體數量龐大,單位不敢輕易碰觸,但是在現在的形勢下,改革的力度與決心是前所未有的,無須質疑。

第三,最後會留下部分臨時人員,部分特殊偏遠地區,由於政府服務職能愈發突出,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招聘編外人員。

最後,從當年的國企下崗,到現在的公車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機構合併,我認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深化改革的力度之大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建議臨時工一定要平時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專業公考解答


一張圖詮釋了機關事業單位沒有後門關係的現狀,可以看出這些領導們真的大多數都是鐵石心腸!在編和非編工資待遇天朗之別啊!真正的燈下黑。







天命自知


我們學校也有臨時工。進來時,口頭協議,每月工資1500元,每年以10個計發(兩個月不發工資)。學年結束後,學校繼續用工,也只口頭上通知,如果停用,直接告訴臨時工,沒有任何補償的。


森崽3


編外人員全部清理,以公益性崗位或勞務派遣代替。


納滋波


你按程序招人來了。如果能力可勝任,就安排定崗。決對不可卸磨殺驢。


手機用戶50097254585


事業單位就是一個計劃經濟產物!現在成了一個很大的包袱,越來越大養不起!成了毒瘤


月小小355


那來那去還能怎樣,別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