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私立學校的初中重點班,但是每次考試名次都是班裡倒數,給他轉公立普通學校好嗎?

dd蘑菇妹妹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的基礎還可以但算不上拔尖,在重點班上學壓力比較大,需不需要給轉到普通中學去。個人認為,家長需要給孩子做好心態調整,儘量幫助孩子去適應這種環境,雖然說重點班也壓力很大,孩子在班上也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這種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是普通學校所不能比擬的,學習的環境和氛圍很重要。也許到,普通中學去,孩子的成績還算是非常不錯的,甚至可以是拔尖的,有些鶴立雞群的感覺,但也失去了原先的那種學習環境和氛圍。到了中考的時候,不管是重點班還是普通班,大家都是同一張試卷,同一個標準,成績優秀的學生就會有好的高中去選擇,而成績普通的只能被選擇了。當初孩子能考入重點班,就說明基礎和潛力都還不錯。


之前就輔導過一個學生,在一個重點中學,成績在班級裡基本上每次都是排在後十名,家長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順利考上本校的高中部,要考上本校的高中部至少班級排名在30名以前,以孩子目前的成績還是很困難的,家長很急躁,給孩子也施加了很多的壓力。他們學校最終招考名額是由初三十次模考的綜合成績來決定的,在最終錄取時,這位孩子沒能被選拔上,有些失落。但在最終的中考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雖然最終沒有能進入本校高中,但憑藉中考成績進入了另一所高中的重點班,也算是不錯的收穫。而在三年前,於他基礎差不的,在普通中學上學的很多同學,大部分也只是達到了高中的錄取線,能進入重點班的特別少。


普通中學跟重點中學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從每年的中考高成績,達標線,平均分就能看出。跟著一群比較優秀的人在一起才會激發你前進的動力,在一種很輕鬆的環境下,一個人就會慢慢變得懶散起來了。每一個學生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在某一環境下學習生活的久了,很多的行為習慣都慢慢的改變。重點中學的優秀不僅僅在於師資,更重要的是把一批優秀的學生集中在了一起,有了濃郁的學習氛圍和優秀的學習環境,慢慢的都會被帶動起來。


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需要付出努力和辛苦的事情,沒有付出哪有收穫,壓力肯定是有的,做好調節就好,抗壓能力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學習所帶來的壓力還是很小的,之後的工作、生活中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在上學期間在一種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也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對於自己之後的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


在一種比較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需要家長跟孩子做好溝通和引導,帶領孩子正確的認識壓力,排解壓力,只要孩子能跟得上課程,在課後多去複習和鞏固,別別人多花點時間學習,多去關注自己的成績。不要太過注重名次了,在很多重點班,相差一分都能錯好多個名次了,在重點班,如果不是特別優秀,就不要去糾結排名,看成績就好,看看能相差多少。看看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再把成績提高一點點,再把名次上升幾位。


家長首先要與孩子做好溝通和引導,正確認識壓力和名次,爭取讓孩子以一種正常的心態去面對這些,畢竟當初辛辛苦苦考到重點班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放棄了怪可惜的。當然了,究竟換不換學校,還得跟學生以及老師溝通,如果孩子實在承受不了這種壓力,那就只能調換班級或學校了。


胡老師數學課堂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在南昌,以我們這邊這屆中考成績來說吧!排名前幾位的都是私立學校,公辦學校基本上屬於被碾壓。哪怕是以前牛氣沖天的幾個公認的好學校,都不敢公佈成績,只籠統的說取得了好成績。我一個親戚的女兒在私立學校,平行班,中考五百七十多,幾乎等於全年級排名墊底了(最低分五百五十多)。所以,你別看排名,你得看成績。

有的教育達人說什麼私立公辦區別不大,我告訴你,區別大了去了!你孩子還在重點班就有希望!你要是衝動去了公辦學校,很有可能前功盡棄!再說了,想從私立轉回公辦,沒有那麼容易!除非你家有關係有背景。公辦學校是體制內的單位,裡面有著體制內的種種不堪,你也要有心理準備。

我兒子小升初,本來打算去公辦學校,但是我瞭解了一些內幕以後果斷轉私立了。我想我兒子在簡單點的環境下讀書,我們做父母的也想簡單點,不想一天到晚花心思怎麼討好班主任和任課老師!

鼓勵鼓勵你孩子吧!別隨意妥協。


迷路的MrL


我工作十幾年,從來沒見過因為轉學,成功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的!

舉個例子, 上一屆有個學生,因為在班級裡感覺壓力大,千方百計的轉學到老家一所高中的尖子班,一開始,感覺很好,學習勁頭很足,學習也變得輕鬆了,壓力減少了。結果等到全市統考, 他發現自己班裡考的最好的學生,是在原來自己班級的後幾名。於是又想辦法轉回來,未能如願,最後高考考的很差,只過了本科線而已。

學習壓力大,想轉學,這是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正確的方式,是立足當下,解決問題。分析原因,合理定位,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找到學習的樂趣!

這裡“贏在高三”給您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給您幫助!

第一,合理定位!

如何刺激猴子摘到比較高的桃子?如果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猴子當然不願意跳了;如果猴子怎麼跳,都看不到摘到桃子的希望,猴子自然也會放棄。只有把桃子掛在猴子跳一跳就差不多摘到的地方,才能讓刺激猴子不斷嘗試,最後摘到桃子,提升自己。

對於孩子的學習,家長和學生同樣要正確定位,尤其是在重點班,如果你定位不準確,只能乾著急,會被別人落的越來越遠,自己成了人家進步的“階梯”。現在當務之急,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接受現在在班級的位置,成為下一次進步的開始。

第二,正確歸因!

成績墊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是個人的原因,轉學是最不可行的方式。要引導孩子,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從學校和老師、同學等外部方面找原因,因為你無法改變環境,只能適應環境,只有從自身找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從外部找原因,多數是找藉口,選擇轉校,只是為了逃避,不可行。

第三,重點突破!

其實,初中內容相對簡單,考的內容也少,這個時候,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各科都想提,又都不知道怎麼提分。要抓重點,重點抓自己的優勢學科,抓容易提分的學科,只要在一兩門學科上用力了,就能見到成績提高,如果一次、兩次成績提高了,可能就能提升自己的信心,從而提升學習的興趣,帶動其他科目的學習,讓學習朝著良性方面發展。

最後說一句,如果轉到公立學校,可能會變的更差,這倒不是說私立學校更好,而是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教學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孟子三遷 就是選擇環境。現在公立學校在搞所謂的素質教育,和地段生。生源和內部管理已經基本完了。以我親戚小孩為例,他在某公立學校初中重點班,學習成績是全校前10,而前一百名有60多名是重點班的(二個重點班,8個普通班)。更有甚者某普通班的前一,二名,在重點班也只是在中間。以上都不是重點,下面才是重點。我這個親戚小孩有個好友在本市的某私立中學,二人都在一個地方補同樣的科目在補習班,他好朋友的成績要比本人要好一點,但是但是,他的好盆友在該私立中學排名在100名開外。知道什麼意思嗎,一個公立學校排名在前10左右的學生,可能在sh私立中學連100名都進不了。


我心飛翔124172096


不用轉!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必然是寧當鳳尾不當雞頭的。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幫你分析一下:

成績

從成績上講,就好像馬拉松比賽,大家起點雖然差不多。但是很快就分出梯隊,你所在的梯隊整體在最前面,你就算是這撮人裡跑得最慢的,也比下一個梯隊的第一名還要好一些。因為你和更優秀的同伴在一起拼,你給自己的座標就不知不覺地高了。

學習本就是一個苦其心志勞其體膚方能增益其所不能的苦差事,輕輕鬆鬆跑到梯隊前面說明你沒有用盡全力,那麼這段青春就浪費掉了。

師資

從師資力量是看,普通校師資較弱,雖然肯定也有好的負責任的老師,但是整體上還是吃大鍋飯,缺乏科學的競爭上崗和結果激勵,老師們憑良心教學,教好教壞一個樣,並不利於優秀教師的成長,所以留不住年輕有理想的好老師。這樣的老師都流到私立優秀學校裡了。我們既然進來了能多享有這樣的資源就要珍惜。建議多鼓勵孩子調整方法,針對性地發力,一定能跟得上大部隊,心態擺正也能很快後來居上。



校風

從校風上看,私立重點班的孩子目標高遠,家長素質高、管教相對科學嚴格,所以不會有很多沾染社會風氣的壞學生,也不會有太多早戀行為,在這樣乾淨的課堂裡更容易良性競爭,靜心讀書。

硬件

私立學校由於資金實力強,人均教室和校園面積更大,教學設備和條件也通常遠遠優於公立普通校,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也會更開闊。



人脈

從人脈上來講,私立學校重點班的孩子家庭條件和家教更好,人脈資源更加優質,利於近朱者赤,也利於將來的發展。


跟孩子聊天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轉不轉學不能看學生的考試名次,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首先,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雖然都是在教書育人,但是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1、私立學校是以賺錢為目的,公立學校是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私立學校是私人老闆創辦的,搞得好能大把大把地賺錢,搞不好就會倒閉關門。所以,為了賺錢,私人老闆對學校環境、設施、制度、教師素質、教學質量等方面嚴格把關。公立學校是國家辦的,不遇到特殊情況(拆遷、生源少等)是永遠都不會倒閉的。

2、私立學校的教師們實行的是合同制,公立學校的教師們實行的是終身制。所以,私立學校的老師們要想吃教育這碗飯,就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在教學質量上嚴格把關,教學質量好的就留下,教學質量差的就卷被子走人。私人老闆為了搞好教學質量,留住人才,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必然會實行很多優待政策和獎勵機制,重點班是學校的一塊招牌,就更不用說了,。而公立學校的老師們不管教學好壞,永遠都是國家正式工,永遠都吃教育這碗飯,除非犯了重大錯誤或者主動辭職。優待政策幾乎沒有,是否有獎勵全看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了。

其次,關於學生的名次。一個班不管教學質量再好或者再差,總有一個是倒數第一的,哪怕是全班人平100分,總有一個人的名字排在最後。

明白了以上問題,那麼,如果你的學生雖然在私立學校每次考試都是倒數,但是並不可恥,也不用害怕。這隻能說明這個學生基礎知識比其他學生薄了那麼一點點,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比其他差了一點。轉不轉學要看他每次考試打多少分和他的承受能力再作決定。如果他每次考試門門都在90分以上或者85分以上,而且他對各方面的壓力都能輕鬆承受。那你還用得著給他轉學嗎?我認為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大不了雙休日給他補個課,別人的孩子玩兩天,他玩一天罷了。


老師的日記


轉學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家長要想清楚。

1.當初能進入私立學校初中重點班,想必也是經過激烈的小升初考試競爭才有機會的。孩子進入重點班後,每次考試名次都是班裡倒數。這裡需要明確兩個數值,一是孩子入學時在班級排在什麼位置?現在在年級的排名是多少?如果孩子入學時成績就是偏後的,說明他成績變化不大;如果他在年級排名中游以上,說明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如果孩子現有名次和入學名次差距較大,家長要分析造成孩子成績退步的原因,然後再作出合理的選擇。如果是孩子自身精神狀態、學習習慣問題,轉校並不是理想的選擇。

2.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教育目的都是培養人才。作為私立學校,成績和成才是其獲取生源的核心競爭力,一般來講管理嚴格、教師負責、教學嚴謹。尤其是重點班,都會配備比較好的老師,全力以赴保障這個班級將來出成果。一般來講,公立學校生源參差不齊,教師隊伍也缺乏考核和淘汰機制。初中只有三年,讓孩子在中途進入一所新學校、適應新環境,恐怕對孩子成長並無益處。

我的孩子現正就讀於私立學校的重點班,她在初一階段一直處在成績上升過程中。班裡部分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一是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效率不高;二是青春期心理不穩定,不能安心讀書;三是有些孩子基礎較差,對數學等學科接受起來有難度。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需要,可私信本人。


入青0601


這就是我們教育的雞頭和鳳尾問題,有的家長一味的讓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但是有的孩子是受不起的,最後的結果是,錢沒錢花,孩子身心受到摧殘,自尊心受到打擊,最後得不償失。

像這個例子,家長的這個選擇就是失敗的,是錯誤的,孩子在私立學校重點班,但是學習成績一直打狼,而這個成績在普通公立學校裡面可能是中等或者偏上,對於家長怎麼選擇?如果是我,一定會選擇公立學校。

1、公立學校首先是學區劃分,至少離家近,孩子每天可以多睡一會,能吃安穩的早餐午餐晚餐。

2、公立學校沒有高額的學費雜費生活費,三年下來可以省一大筆錢。

3、孩子學習中等,壓力不那麼大,對於孩子自信非常有好處,至少不會總被批評,沒有那麼自卑。

我們說教育的真諦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以及與其相適應的辦法,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端,孩子不適應,啥意義都沒有,所以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另外,現在一家基本一個孩子,何必對孩子苦苦相逼,為了家長的虛榮,孩子的成敗並不在起跑線上,教育是個馬拉松,是長途,要慢慢來,不著急。


韓東言


我家的,也是七年級私立學校重點班。剛進去還行,期中考試就倒數了。不過成績還是在平行班算優秀的。這個沒關係,只要你不是花錢上的重點班,就不用太擔心,別大驚小怪的,讓孩子增加焦慮。重點班的排名是有很大波動的,第一次月考和期中的排名就波動很大,原因是既然都是靠本事考進來的,都有兩把刷子。不只是成績上,還有心裡上,都是互不服氣的,所以就處於你追我趕的境地。考好了也不必沾沾自喜,考差了也不需太擔心。你得自己明白自己的弱點,查漏補缺。爭取下次考好點。重點班想穩坐第一是比較難的。平行班的尖子生可以穩坐。所以,這就是心態的大比拼。也是一種鍛鍊。孩子心態差,走上社會也適應不了殘酷的競爭。

家長只要鼓勵就好,不要過度干涉,讓他自己找感覺,找方法,相信很快就會適應的。


臥雪眠雲A


公立與私立到底哪個好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都是為孩子的教育,而全國上下,公立與私立到底哪個好,確實要看地方,更要看學校。在一些地方,公立學校佔據了整個地方優秀的教育資源,包括老師、生源,而另一些地方剛好相反,辦得最好的就是私立學校,私立學校有錢,聘請了最最優秀的老師,生源方面也是成績好的學生才肯放進來,這樣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的地方優秀生源都在公立學校,有的地方優秀生源都在私立學校。

轉與不轉

如果孩子所在私立學校很好,無論是生源還是老師都是好的,重點班倒數又何妨呢,可以繼續努力一段時間再看情況,若是再提不上去,壓力比較大可以調到相應普通班去學習;若是私立學校教學並不好,當地公立好很多,不妨轉到公立學校去,畢竟學習是一個長期過程,若是教學效果好,長期效果才能顯現,轉到公立學校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當然,轉與不轉,孩子的意見可能得考慮,不能因為學習把孩子給逼急了,逼得壓力太大並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