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的,病重住院想换间病房,竟被告知级别不够

历史的脚步太匆匆,我们谁也不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只能任由它肆意前进!就连古人对此发出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可见无论在什么时候,人类都被亘久留存的岁月长河所折倒!在这不断流动的时光眼里,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历史不会记住那么多的细节,它只会记得胜利者!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去书写历史!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足迹,串联起来就变成了历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个勇气去回顾历史。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大家来通读一下历史古诗,唐太宗曾说过:"读史可以明智"。所以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在历史长河中耀耀生辉的小故事品味出属于自己的体会,领悟自己的生活!

前不久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武英殿,专门举办了“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说起张伯驹,人们最先想到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其实,张伯驹被人熟知并不是四公子之一的头衔,而是把价值连城的国宝留在了中国。晚年的张伯驹因病住院,刚开始住在一个8人间的病房,环境比较差。后来,张伯驹亲人提出能不能换一个单间,可医院却说他级别不够。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的,病重住院想换间病房,竟被告知级别不够。

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的,病重住院想换间病房,竟被告知级别不够


有一年,他得知溥儒要将西晋陆机的真迹《平复帖》出售给洋人。(《平复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手迹,上面盖满了各朝各代名士的印章,素有“中华第一帖”的美誉。)张伯驹听到消息后气得跺脚,如此无价之宝,一旦流失海外,必成千古之恨!于是张伯驹找到了溥儒,问他多少钱才肯卖。溥儒张口就要20万大洋,而且不肯还价。张伯驹有心无力,只好作罢。后来溥儒败落了,连母亲治病的钱都出不起,这个时候张伯驹二话不说借给他一万大洋。

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的,病重住院想换间病房,竟被告知级别不够


“如果没有张伯驹,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那些国宝级字画,很可能早已成为国外博物馆的藏品。” 如今静静躺在故宫博物院的顶级书画,超过一半都是张伯驹捐献的。说张伯驹是中国收藏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一点也不过分。由于张父所开的盐业银行的政治背景,张伯驹每天都能看到清宫廷大批大批的珍宝文玩抵押,见多识广造就了他日后超乎寻常的鉴赏眼光。

半个故宫都是他捐的,病重住院想换间病房,竟被告知级别不够


由于张伯驹在收藏界的威名,一次他遭到汪精卫手下绑架,绑匪向已经是张伯驹妻子的潘素索要300万元的赎金,否则就撕票。可张伯驹的家财都用于购买字画了,因此卖掉字画赎人成为潘素的当务之急。可张伯驹却在信中要求潘素,家中的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陆机的《平复帖》更不能动。潘素与绑匪僵持了八个多月,最终靠着到处借来的40万元,才将张伯驹救了出来。

看完了这么多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到什么呢?小编希望大家都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毕竟曾经有人说:"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发生过的事情都已经成了事实,再如何去努力,也无法改变。所以我们要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加上,去展望未来,去尽情描绘未来的蓝图!历史一直在不断的被书写,但却缺少一个细心的读者,所以希望小编用这篇文章,成功地带领了大家认真地读了我们的历史!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独有的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