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藝考生都犯過的錯誤,小心自己別中招

大部分藝考生都犯過的錯誤,小心自己別中招

2019年藝考即將開始,在這危急的備考之時,仍然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對藝考存在一些錯誤認知,如果一不小心掉入藝考的誤區中,對於各位藝考生來說都將是很大的損失!下面就分享五個藝考生常犯的誤區,看你有沒中招:

一、聯考過了就行,校考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目前大多數院校都承認省聯考成績,但是不代表只要聯考過了本科線就一定可以錄上二本院校。一般來說,藝術統考是一個基礎性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通過率較高,全省70%的藝術生都能及格。然而,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不在少數,如果你的專業和文化課成績不夠拔尖,也會影響學校錄取。

而且現在藝考政策對於校考院校作出了逐漸繼續減少的調整,聯考的成績代替校考的成績,聯考分數越高,排名越靠前,在學校錄取時也會更有把握。大家在參加聯考時也要努力考高分,不可放鬆警惕,聯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二、校考人少所以競爭小一些

不僅是家長,有很多藝考生都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聯考是全省藝考生的排名考試,聯考成績合格後才有資格參加校考,競爭很大。而近幾年組織校考的院校減少,每個院校專業的報名人數也少於聯考,所以競爭不像聯考那麼激烈,不用過多重視,校考前臨時突擊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藝考生有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其實校考難度不比聯考低。聯考考查學生的專業基本功底,而通過校考選拔出的學生都具備出色的專業課成績,重點音樂院校最後基本都以校考成績作為錄取標準,只選擇最優秀的,校考的考察難度和篩選力度都高於聯考,所以能否上這些名校,校考是關鍵,一定要重視校考。

三、校考院校考的越多越好

每年校考考試時藝考生會在全國各地到處趕考,考完在本地有考點的學校,還要去院校本部進行考試,有的甚至還報考了三十幾所學校,認為考的學校越多,過關機率越大,選擇也就越多。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導致負面效應,報考院校數量過多導致考生每天都在為考試做準備,從而忽視了專業課和基本功的練習,也容易讓考生感到身心疲憊,影響考試發揮效果。

因此報考院校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對自身有更加清楚準確的定位,在院校報考方面進行有效的規劃。根據不同層次的報考院校數目作出合理的分配。

四、等到去培訓的時候再練習

樂器一天不練,手指就會生疏,舞蹈三天不練,姿態也可能會變的僵硬。如果等到集訓時再練,就會與別人拉開差距。不論是在集訓前後,都需要多加練習專業課。目前大多數學生還在學校複習文化課,在課後也一定不要忘記練琴,每天拿出一部分時間練習專業課的基本功,哪怕只有二十分鐘,對於自身也有很大的幫助。

五、追求高難度的專業技巧

高難度的技巧確實會顯示藝術生的藝術水平,於是像很多音樂藝考生就不顧自身基礎與條件,一味拔高樂曲難度,不炫技就不想彈,不重視基本功底,如果抱著這種心態練習,只會適得其反。音樂不是單純的只注重技巧,與其好高騖遠,不如沉下心來,一步步練好基本功,逐步在此基礎上提高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