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真正的歷史到底佔幾成?

小公子49


歷史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和控制的,首當其中就是來源於政治上,這在歷朝歷代所修的官方史書,所謂的國史,正史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任何史學典籍都無法完全擺脫政治上的影響而獨立存在,司馬遷的《史記》也不能免俗。

史書的真實性主觀上取決於編纂者是否敢於說真話,說實話,如果你連真話,實話都不敢說,那麼史書的真實性就可想而知了。司馬遷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秉持著“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史學觀念,這可以說是《史記》能超越其他史書而立於中國歷史當中最關鍵的所在。他在《史記》裡將項羽列為本紀之一,使劉邦和項羽在政治地位上相對處於平衡的地位,在項羽這個歷史人物中傾注了大量的情感,有批判,同情,更有惋惜。 韓信,這個傳奇而又充滿悲情色彩的人物,早已被漢政府官方定義為叛逆者,司馬遷在《史記》裡為韓信記傳為淮陰侯列傳(韓信曾為淮陰侯),在無法推翻壓在韓信身上的造反罪名的前提下,充份肯定了韓信的軍事指揮才能和在漢朝建立過程中厥功至偉的貢獻,並對韓信最終被殺,族滅表示遺憾和同情。這些對於統治者敏感的神經是極大的觸動和挑戰,如果沒有大勇和大智是無法做到的。

同為前四史之一的《漢書》,班固雖有“良史”之稱,但跟司馬遷相比還是差了不少,《漢書》更多的是從維護漢王朝的統治出發,歌功頌德的意味更重。至少司馬遷的《史記》可信度應在《漢書》之上。

司馬遷對於《史記》的史料素材的選擇,他本身就出生於史學之家,其父司馬談就是著名的史學家,他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飽覽群書,增廣見聞。另外,司馬遷還熱衷於實地考察,尋訪古蹟,詢問野老,不斷豐富和詳實自己的史料庫,但這也並完全保障《史記》的真實性。 比如傳說當中的“五帝”時代以及“夏,商”兩朝大致是建立在代代相傳的故事當中,缺乏強有力的史料和實物支持,距離司馬遷最近的周朝,周朝早期(尤其是西周)時期也有8,9百年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展了大規模的“焚書”活動,無數史學典籍付之一炬,造成了相關歷史時期的斷代,有很多的歷史典籍都是後世人借前人之名寫的,真實性就很難保證了。而司馬遷在無法得到真實有效的第一手史料的前提下,自然《史記》的真實性就自然無法完全保證。

司馬遷,無論從他的史學態度和成書理念,還是他不畏強暴的實事求是的大無畏精神,他是中國最偉大的史學家是亳無疑問的,他在最大程度上排除了政治對於歷史的影響,儘管他也無法完全免俗。 同時基於第一手史料的缺乏,也使得《史記》在真實性上存在不足,但終究還是瑕不掩瑜,他抵得上歷史的考驗,也配得上魯迅先生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讚譽。




歷史亂翻書


一、《史記》是歷史上第一部跨代通史,且是第一部分門別類紀述的通史。紀述時限長達3000年,《史記》地位無任何史籍能取代。沒有《史記》,不僅黃帝以降歷r史無從知曉,連堯舜禹夏商曆史也搞不清。是《史記》記載大略,才讓我們有所瞭解。



二、魯迅論《史記》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評語,是指《史記》的資料性和文學性的成就而言。有些人誤會為《史記》文學性覆蓋其史書性是錯誤的。儘管《史記》吸收了部分傳說入書,但大多置於側面記述的篇章,僅給讀者以多說補充。而在正面記述中則另一說法。這點讀者應分清。史家素有多說並存作法,即是《漢書》嚴謹,也設立"故事"條補記傳聞類故事。這類補充不足以撼動正面記述。《史記》的文學性是指語言生動和故事補記兩方面,不能證實《史記》是文學。



三、《史記》中有些記述,體現了作者的部分情緒,這是容易理解的。秉筆直書是受歷史侷限的,漢朝開國百餘年,不該寫至漢武帝時期,為什麼要寫上,只有理解司馬先生遭遇,才能理解這一現象。



四、給《史記》的史書性和文學性劃分,應該是八:二,文學性傳說等入書不足兩成。絕大部分是有據可考的記述。象商代帝世記述,已通過殷墟甲骨考古得到證實。

至於有些考古發現與《史記》記述有異,不足以證明《史記》有誤。就象現在對同一問題的表述不一,將來後人區分孰真孰假也要費周折。歷來官方記載與民間傳說不相統一,史官處理如《史記》,應該是較好的辦法。不必置疑《史記》的正統史書地位。


左說春秋歷史領域創作


謝謝題主的提問。回答問題之前,自己認真看了題主的提問內容。除了《史記》原著,王立群教授解讀《史記》的片子本人也看過,覺得講的還是很好的,也受到了很多啟發。同時也反饋出自己讀《史記》的膚淺,導致很多問題不敢妄加評議。當然,本著熱愛與交流的初衷,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史記》記述歷史的真實程度加以簡要分析。

首先,有必要明確一下作者的記述原則。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就明確表示,“窮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的意思是說,“我所記述的並不都是確鑿無誤的史實”,“我只是提供了一種歷史的可能性”,“表達的是我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個人理解,這既不是他的謙詞,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推卸責任”。相反,司馬遷是歷朝歷代史學界公認的大史學家,其治學態度非常嚴謹。由作者的記述原則不難看出,《史記》中記述的歷史肯定有不實的成分,但不實成分所佔比例相當低。

其次,從作者的記述歷程看,《史記》的整體可信度很有保證。熟悉司馬遷生平的朋友都知道,他不僅長期“利用家庭和職務上的便利”收集和佔有了大量重要而有價值的史料,又多次和長時間到全國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目的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現在看來,這是為記述真實歷史而採取的一種高度負責的職業精神,從而更加保證了《史記》的整體可信度。

第三,可以肯定的是,《史記》中記載的歷史有不實和錯誤的成分。個人試著把這些錯誤大致分為客觀錯誤和主觀錯誤兩類。客觀錯誤也就是史實錯誤,比較典型的有趙氏孤兒案,烽火戲諸侯以及關於魏惠王在位年代等內容的記述。主觀錯誤也可以叫做歷史侷限性錯誤,如鬼神之類的記述等等。這一點也無可避免。至於題主所說的司馬遷對歷史事件細節的猜測也無可厚非,畢竟史書不是年代表,還是要有一些文采的,適當添油加醋甚至主觀臆測也不足為奇。

從廣義上說,歷朝歷代的史書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錯誤與疏漏,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也算是史書的一大獨特魅力吧。即使略有瑕疵,也無法掩蓋《史記》的耀眼光芒。

綜上所述,如果非要給《史記》內容的真實程度加一個量化指標的話,個人覺得在九成以上。

以上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美文美圖,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史記”自書成以來倍受世人推崇,連魯迅都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於我們研究歷史起了巨大作用。

還有一些人對這部著作報懷疑態度,畢竟司馬遷出生於公元前145年,他對前段歷史的記述是怎麼來的?有沒有真憑實據?我們也無從得知。

但是單從司馬遷對史記負責人的態度,我們應該相信,司馬遷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前108年任史令。

如果要說真實歷史佔幾成,我個人覺得最少八成以上,是不太可能憑空捏造的。有的記述即使真的不是事實,也是經過走訪採集傳聞,傳聞難免不太真實。




華夏曆史故事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司馬氏世代為史官,司馬遷之父司馬談有續寫春秋之志,對歷史有一定見解。加之司馬遷子承父志,各處遊學,記錄風土民情,求證歷史,訪各處歷史遺蹟!加之選擇!才能編入史記之中!司馬遷是對歷史尊重的,慎重的!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的宮刑,忍辱負重!勵志著成史記!因此從其本身經歷看,其所著史記有百分之八十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翼下之風005


對半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首先說,司馬遷作為史家,是有真實態度的!可為什麼出現偏差?因為他記述的歷史,時段達3000年呀!3000年往前追,能弄清楚嗎?不可能。《史記》有記述錯誤嗎?有!先說三點:一是涿鹿之戰的發生地不在河北涿鹿,而是在河南修武縣。修武縣,古涿鹿,炎帝國都。二是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地點:崆峒山,並不是今甘肅崆峒山,而是河南崆峒山。三是司馬遷把西周滅亡的原因歸結為烽火戲諸侯,可那時候根本沒有烽火臺。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是周幽王廢大立小。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漢武帝也在廢大立小,司馬遷敢寫周幽王廢大立小嗎?


山海經易讀


《史記》有正本和副本,且經歷過刪改

開篇引用下餘秋雨的一句話吧

他以自己殘破的生命,換來了一個民族完整的歷史;他以自己難言的委屈,換來了千萬民眾宏偉的記憶;他以自己莫名的屈辱,換來了華夏文化無比的尊嚴。

回到問題

《史記》真幾成?虛幾成?

這個問題只能告訴你,最初版本的史記到今天已經被刪改了很多,此外作為《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是漢代人,史記記載了黃帝時代到漢武帝時期整整三千多年的歷史。歷史跨度大,考證難度無法估量。

差點被埋沒的《史記》

很多喜歡歷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司馬遷的死亡年代有很多種說法,至今逝世年月都是不可考。這麼一個忠實的歷史記錄者,自己的盡頭卻是一個歷史未解之謎。

再結合漢武帝為人,很大概率可知,司馬遷是被前者秘密處置了。

《史記》有兩份

《報任安書》裡也交代了

凡百三十篇……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這點《史記·太史公自序》裡也交代了

凡三百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

兩段話一個意思:《史記》是有正本的,藏之名山,留給後世。


為什麼要做一份不發表的史書,原因很簡單,我們讀史記很容易看到劉邦貪財好色殺功臣,漢景帝刻薄寡恩,漢武帝窮兵黷武。要知道這是直接諷刺當下天子漢武帝以及他的父輩祖輩啊,當然司馬遷擔心的永遠不是自己身死,而是擔心中國三千年(漢以前)的歷史不能流傳後人。

司馬遷外孫楊惲的努力

《史記》副本果然被漢武帝改的面目全非。

那麼正本的後續發展呢?

看《漢書·司馬遷傳》

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佈焉

到漢宣帝的時候,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將正本大白於世!

所以咱們在紀念司馬遷對歷史做出的偉大貢獻時,也不能忽略楊惲的功勞。

關於楊惲藏史記正本的故事,篇幅不夠,我就稍微概括下。

漢武帝死後,是漢昭帝,但是當時霍光當政,漢昭帝死後,漢武帝孫子劉賀繼位,但是劉賀荒淫無道,霍光又廢了劉賀立劉詢當皇帝(漢宣帝),霍光此時掌控朝政一直到去世。所以在霍光把控朝廷的時期,楊惲是不敢發表正本的,為什麼?因為史記記載了霍去病虐待士卒的行為,這點可能不是太嚴重,但還記錄了霍去病報私仇射殺了李廣兒子李敢。所以作為霍去病的異母弟霍光是不能讓外人指責兄長的。直到霍光死後霍氏子孫叛亂被誅殺,楊惲在平亂中立功獲得漢宣帝信任,(漢宣帝身世特殊),這才考慮周全遞交了正本。

終逃不過修補刪改的命運

《後漢書·楊終傳》中記載

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

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裡面刪了十多萬,這個比例差不多快要20%,所以最初版本的《史記》早就泯滅在歷史長河中,我們看到的也許是後來改了無數遍的《史記》。


史家絕唱,千古流芳!


朝暮九歌


個人認為,有七成。

當然,這是個人見解。

有人說過,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這句話放在《史記》上也不未過。司馬遷是太史令,也是漢家王朝的官吏,無論一個人如何追求真相,但總會被現實所束縛。

司馬遷的《史記》其實也是為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提供治國安邦的工具。

無論是夏商周奴隸制傳承的弊端,還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戰亂,又或者先秦時代的苛政,無一不是在歌頌漢王朝的安穩。

雖然漢王朝確有其獨到之處,但人無完人,況且一個國家,一個朝代。司馬遷可以在大的方向上不改變歷史真相,但每一個事件的真相,卻可以成為掌權者需要的“真相”。

但不能說《史記》就完全是統治者的利劍,司馬遷也為其真相努力過,宮刑的背後,又豈是簡簡單單的犯錯?

所以,我說七成為真,剩下的三分,也應該是五五之數,這樣算下來,有八成半可以為真。

但歷史究竟如何,其中又發生過什麼,還需要自己去分析,歷史僅僅是警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棒子麵先生


《史記》,作為文學和史學來講,地位是很高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但是就真實程度,個人認為“五五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寫的時候參考的是各家史書及口口相傳。因為年代久遠,事實的真偽已經無從考證,司馬遷只是儘量按照各種觀點,選擇性的,他自己認為比較中肯的來寫歷史。

其次,司馬遷的死因也是一個謎團。

何時?為何而死?後人不知。相傳《史記》有2個版本。當然官方發佈的是一個。肯定會有另外一個版本。因為司馬遷的性格決定了,一個打算著書寫史的人,會歪曲歷史麼?但是寫了一部和歷史吻合(雖然又聽說和甄選)的歷史,官方會隨意通過麼?

所以,個人認為:司馬遷上交了一個版本,而官方做了改動,認為滿意才發行了另外一個版本。而這也是司馬遷的死因。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月盈荷滿


這個問題的確不好回答,因為今天的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親身經歷兩三千年的歷史,因此誰都沒有絕對的資格 去研判《史記》的真實性。

不過,我結合平日裡對《史記—殷本紀》的瞭解,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史記—殷本紀》介紹的是商代歷 史,包括商先公和商王朝建立後這兩個階段,如果按今天統計,應該是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046年這將近 一千年的歷史,即使是從商王朝覆滅的公元前1046年算起,距離司馬遷生活的時代也有八百多年的時間跨度。

但是,二十世紀通過殷墟考古發掘以及對出土大量甲骨文文獻的研究,學者們發現《殷本紀》與甲骨文文獻 資料研究基本上是高度吻合的。這說明,儘管年代久遠,但是司馬遷還是力求自己著述的《史記》客觀與真 實。

司馬遷創作《史記》,開始於漢武帝時期,早在漢惠帝時期,就廢除了挾書律,大量民間藏書紛紛出世,文 帝、景帝、武帝時期,更是大開獻書之路、立博士之官,使得當時有足夠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這其中就包括很多我們今天早已看不到的關於先秦時期的第一手歷史資料。而且按照漢朝制度,“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這就使得作為史官的司馬遷,可以參考、翻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今天考證,司馬遷為創作《史記》,參考先秦古書,多大一百多種,《六經》及記傳說解書二十餘種,諸子百家書五十餘種,歷史地理書二十餘種,文學藝術書近十種。

司馬遷本人在著書同時,經常有機會遊歷四方,主要包括:年輕時候便走遍大江南北;擔任太史令期間,經常隨漢武帝巡遊天下。在遊歷過程中,司馬遷也在不斷實地考察調研,將傳世文獻與當地遺存以及口耳傳聞結合在一起,進行協調、判斷,最終熔鑄成《史記》一書。比如,司馬遷在自述中,寫道“(經過實地走訪)世之傳孟嘗君好客自喜,名不虛傳矣”、“餘視其母冢,良然。”

司馬遷的這些暗自努力,正是今天曆史學家提出的地下材料、民俗調查印證傳世文獻的“三重證據法”,使 得主觀與客觀相一致,也進一步確保了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達到其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總目標。

最後再補充一下,司馬遷的始祖是掌管天文地理的顓頊氏大臣重黎氏,重黎氏歷經夏商周,世代為史官。在家族傳承方面,也積累了史學家應有的學術修養和人文操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