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漢宣帝支持下的反霍聯盟

西漢,自從漢宣帝即位以來,霍光的權力越來越大,連皇帝都害怕他,其他大臣們就更不用說了。按照那時的官僚等級制度規定,丞相在大臣中職位最高,排列在大將軍的前面。可是,在霍光輔政期間,丞相的任免大權始終掌握在霍光的手裡,這個時期的五任丞相,全是隻掛著個丞相的空名兒,什麼事兒都是霍光一人說了算。霍光輔政期間的第一任丞相,名叫田千秋。田幹秋年紀老了,連路也走不動,進出官殿還得坐著小車兒,別人都管他叫作“車丞相”。這位“車丞相”身居高位,卻從來不肯多管事兒,連話也不肯多說田千秋病死後,接任的丞相王訴,原是一個郡縣小吏。他好不容易才爬到了丞相的高位,沒想到好景不長,一年之後就病死了。

古代史:漢宣帝支持下的反霍聯盟

第三任丞相,就是那個膽小怕事的楊敞。楊敞每逢遇到大事,總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拿不定主意不過,他也有一條明哲保身的妙計,那就是裝病躲在家裡,避免招惹是非。第四任丞相蔡義,是個80多歲的老頭兒。這老頭ル五短身材,滿面皺紋,又沒有鬍子,長得活像一個老太婆。走起路來,彎腰曲背,困難極了,還得兩個人扶著才行。這樣的丞相,能幹什麼事兒呢?

霍光臨死前三年,韋賢接替蔡義做了丞相。這第五任丞相雖然挺有學問,但也是年老多病,當丞相沒幾年功夫,就告老還鄉了。當時,有人看到霍光所任用的這五位丞相的情況,便在私下裡進行議論,認為霍光為了能夠自個兒獨攬大權,不去選擇有オ能的人做丞相,而專門找些老朽無能或者肯聽話的人。霍光聽到這些議論,自個兒並不承認。

其實,這五位丞相併不完全是沒有才能,他們有著他們的難處。霍光專制朝廷,誰要是得罪了他,準沒好結果。這麼著,誰還敢去摸老虎的屁股呢?“車丞相”田千秋有一次就因為多管了事兒,差一點兒死在霍光手裡。當初,上官桀等人謀反的事被發覺後,有一個名叫徐仁的官員負責審理這個案子。在審理過程中,因為他的意見不符合霍光的心意,便被加上了包庇謀反者的罪名。徐仁是田千秋的女婿。丈人對女婿哪能見死不救呢?於是,從來不管事兒的“車丞相”也主動管起事來。他召集有關官員開會,想開脫女婿的罪名。但是參加會議的官員們寧可得罪丞相,也不敢得罪大將軍誰也不替徐仁說情。

田千秋不但沒有幫了女婿的忙,反而給自個兒帶來了麻煩。霍光聽說丞相不經自己批准,擅自召集會議,大為惱火,下令將徐仁關進了監獄。這一下,朝廷的大臣們心裡都為“車丞相”捏著一把汗,擔心他也會受到牽連。後來,經過別人說情,霍光算是格外開恩,沒有去找“車丞相”的麻煩。但是,為了“殺雞給猴兒看”,霍光到底還是把徐仁處死了。漢宣帝即位後的第二年,霍光又下令要把一個大臣關進監獄。這一回倒黴的是霍光的親信、大司農田延年。的田延年在主持建造漢昭帝的陵墓時,曾利用職權貪汙了公款。當時,為了給陵墓運載沙石,朝廷僱用了3萬輛老百姓的小車,每輛小車付給運費1千錢。田延年在報賬時,假說每輛小車付了2千錢。

這樣,他就把虛報多領的3千萬錢塞進了自個兒的腰包。後來,他的仇人把這件事告發到示相察義那兒,蔡義這老頭兒不敢做主,便把這事兒報告了霍光。霍光不願為難自已的親信,就召來田延年,想問明瞭情況,替他遮掩塞過去。光的這番心思,田延年可不知道,他見了霍光,一味地抵賴說:“我靠著大將軍的提拔,擔任了今天這樣的高位,哪會幹這種事兒呢?”霍光看他“揹著牛頭不認贓”,便沉下臉,生氣地說:“好吧,既然你說沒有這件事兒,那就徹底進行追查!”

眼看田延年就要大禍臨頭了,有人便好心地去勸解霍光說:“田延年雖然犯了過失,但他的功勞卻不小哇。當初在討論廢除昌邑王劉賀的皇位時,別的大臣都不敢說話,如果沒有田延年帶頭髮言,大事還不好辦哩!”霍光點點頭,贊同地說:“的確如此。田延年真是一個勇士!當初他講話時,整個朝廷都感到了震驚。”霍光抬起手,撫摸著自己的胸膛,接著說:“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直到今天我的心還跳得特別厲害呢。”霍光雖然記起了田延年的功勞,可仍然決定要把田延年關進監獄。為什麼?貪汙公款,霍光倒不認為是件大事,可田延年做為自個兒的親信,居然當面撒謊,不說實話,霍光心裡就為這個感到惱火。田延年沒臉兒進監獄,在被捕之前,拿刀抹脖子自殺了。

古代史:漢宣帝支持下的反霍聯盟

霍光位高權重,晚年,總怕有人暗害他,所以平時戒備很嚴。老百姓和一般的官吏要見他時,都必須被搜身檢査,以防帶進兇器。接見時,還得由兩個小吏抓著胳膊,就像押著犯人似的。大夥兒對這條規矩雖然很不滿意,但只能忍氣吞聲,誰敢去同專橫的霍將軍講道理呀?也有一個人不買霍光的帳,這個人就是東海郡(今山東省東南部地區)的書生蕭望之。蕭望之從小好學,飽覽群書,有一股子讀書人的骨氣。有人看他很有學問,便建議霍光任用蕭望之做官。於是,霍光下令召見蕭望之。一同召見的,還有書生王仲翁。

兩個書生來到大將軍府前,官吏們照例要進行搜身檢查。王仲翁求官心切,服服帖帖地接受了檢查。蕭望之看到這個情景,冒了火兒,他寧可不見霍光,也不願受到這樣的汙辱。於是二話沒說,拔腿就走。官吏們可不依,揪住蕭望之不放。霍光聽說了這件事,傳令蕭望之進府。蕭望之到了霍光跟著,指責說:“大將軍輔佐皇帝治理國家,天下的人全都伸長了脖子,踮起腳後跟兒,爭著願為大將軍效勞。可是,現在要見大將軍的人,都必須被搜身檢查,這難道是接納天下之士所應當採用的禮節嗎?”霍光聽了這番話,氣得直翻白眼,下令把這個饒舌的書生攆出府門,只把王仲翁留下來做了官兒。

古代史:漢宣帝支持下的反霍聯盟

三年之後,王仲翁已經升官做了光祿大夫,出門乗坐馬車,侍從前呼後擁,威風極了。而這時蕭望之只不過才是一個掌管城門的小官,每天都得辛辛苦苦地按時開關城門。有一天,王伸翁在道兒上遇見了蕭望之,他瞧著眼前的這位落拓書生的寒酸勁兒,想起了三年前求見霍光的事兒來。於是,他播頭晃腦地嘲笑說:“當初你不肯和大夥兒一樣被搜身檢査,現在嚐到苦頭了吧?”蕭望之望著他那副得意的樣子,平靜地說:“各人按著各人的志願辦事罷了。”後來,這位頗有氣節的書生,在霍光死後,受到了漢宣帝的重用,做了太子太傅(輔導太子的官取)。

霍光如此專橫跋扈,他哪裡知道,這已經種下了後來霍家敗亡的禍根呢!公元前68年春天,權勢顯赫的大將軍霍光得了重病。自從漢武帝贈圖託孤以來,霍光輔政長達20年時間。這20年中,霍光大權獨攬,專制朝廷,他的子弟親屬們也跟著沽了光。還在漢昭帝時,霍光的兒子霍禹和侄孫(霍去病的孫子)霍雲、霍山等人,就已經在朝廷中佔據了顯要的職位。霍禹和霍雲擔任著統領皇帝侍衛的中郎將。霍山不僅掛著奉車都尉的銜兒,還負責統率外族歸附漢朝的軍隊。霍家的兩個女婿分別擔任著未央衛尉和長樂衛尉,負責掌管皇帝居住的未央宮和皇太后居住的長樂宮的警衛。在朝廷中擔任其它官職的霍家親屬,多得數也數不清。

霍光臨死之前,想起自個兒當初發跡全是靠著哥哥霍去病,便上書請求漢宣帝給霍山封侯,以繼承霍去病的基業。漢宣帝當即就把這事兒交給丞相去辦理,同一天,還把霍禹提升成了右將軍。霍光死後,漢宣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喪事料理完畢,漢宣帝讓霍禹繼承了父親博陸候的爵位,同時把霍山封為樂平侯,還讓霍山兼管朝廷的機要文書。不久,霍雲也被封為冠陽侯。霍氏一家同時出了三個侯。

霍家的權勢如此之大,早已引起了許多大臣的不滿,漢宣帝心裡也深深感到不安。威嚴專權的大將軍活著的時候,大夥兒敢怒不敢言。霍光一死,反對霍家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反對霍家最起勁兒的,是御史大夫魏相。魏相對霍家的仇恨由來已久。從前,魏相在擔任郡太守時,得罪了霍光,被霍光抓進了監獄,差一點兒掉了腦袋。魏相當時不敢說什麼,心裡可一直記著這筆賬。

古代史:漢宣帝支持下的反霍聯盟

霍光死後不久,霍、魏兩家又發生了一次矛盾。這一天,兩家的家奴在道上遇到一起,彼此不肯讓路。霍家的家奴狐假虎威,直接來到御史大夫的官府門前鬧事,吵吵嚷嚷地說是要砸爛官府的大門。魏相手下的官吏沒法兒,只得親自出來硫頭道歉賠不是,霍家的家奴オ算離去了。堂堂御史大夫的官府,竟然遭到霍家家奴的欺侮,魏相哪能受得了這份窩囊氣呀?於是,他通過許廬漢交給漢宜帝一封密信,信上說,霍家子弟驕奢放縱,手裡又掌握著兵權,時間一長就不好控制他們了?應該趁早削弱霍家的權力,防止他們野心膨脈而陰謀作亂。漢宣帝非常賞識魏相的建議,下令讓魏相經常隨侍在自己身邊。

反對霍家的,不僅是魏相一個人。公元前67年夏天,都城長安下了一場特大冰雹。那個寧肯不做官兒也不肯受侮辱的書生蕭望之乘機遞交了一封奏章。蕭望之認為,這場大冰雹是老天爺對霍家專權發出的警告。因此,他建議漢宣帝選用賢能的官吏,削弱霍家的勢力。漢宣帝看了這封奏章,下令提升蕭望之作了謁者(為皇帝掌管傳達的官員)。由於漢宣帝的支持,反對霍家的人膽子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