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法院大合議——彰顯司法公開、透明、公正

11月30日上午,隨著一聲法槌敲響,華陰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高某、蔡某詐騙案。本案系2018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頒佈實施後,華陰法院首次採用七人大合議庭公開審理刑事案件。本案合議庭由3名法官、4名人民陪審員組成,有十餘名群眾旁聽了庭審。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高某、蔡某謊稱廢礦渣是高品位金礦粉,在被害人取樣時偷偷往廢礦渣樣品裡放入高品位金礦粉,使得被害人檢驗後誤以為廢礦渣系高品位金礦粉,從而騙取被害人60餘萬元。因該案在華陰市社會影響較大,且根據公訴機關指控,可能對被告人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故華陰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採用七人合議庭審理。

庭審前,合議庭成員認真閱卷,分析案情。庭審中,合議庭成員嚴格依法行使庭審職權,認真傾聽控辯雙方意見,整個庭審過程井然有序,人民陪審員全程聽取了公訴機關、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並積極參與案件的審理,依法行使了法律賦予的權力。採用七人大合議庭審理刑事案件是華陰法院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表現,也是強化庭審中心地位,推動庭審實質化的重要舉措。

庭審結束後參加旁聽的群眾表示,通過參加旁聽,一方面對法院的審判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和神聖,更近距離的瞭解法院工作,從而更好地支持和監督法院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審判的公開,向群眾展示了法院的審判工作面貌,促進司法公正,切實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參加庭審的律師們也表示,本次庭審充分發揮了大合議庭的優勢,人民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有利於程序公正,提升司法裁判的透明度,保障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本次庭審,凸顯了人民法院公平公開公正審理案件,充分發揮嚴厲打擊犯罪的審判職能,提升審判活動的透明度,讓人民群眾更加廣泛參與、監督審判工作,提升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認同度和信任感。(記者 張正 通訊員 李少鵬 雷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