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摘要

2018年三季度,下游電力和鋼鐵運行情況良好,為煤炭需求提供一定保障。受迎峰度夏影響,電力企業採購意願明顯,三季度電廠煤炭庫存整體處於高位。受供給增加影響,6~7月,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整體有所下降,但隨著夏季電力需求增長以及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上升影響,7月以來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有所回升。

2018年7~9月,政策方面延續供給側改革的基調,行業供給整體偏緊;但煤炭供給側改革向結構性去產能轉變,優質產能逐步釋放,有利於煤炭市場供給的穩定,原煤產量環比小幅下降,同比小幅增長。

從煤炭企業債券市場表現來看,2018年7~9月,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實質違約,其中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下調。2018年7~9月煤炭行業債券發行規模137.60億元,到期債券規模840.19億元;10~12月煤炭行業債券到期規模940.52億元;受融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債券發行規模遠低於到期規模,未來部分企業可能因資金緊張發生流動性風險。

今年四季度,受供給側改革和進口煤限制政策等因素影響,煤炭供給預計將偏緊。但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港口電廠庫存較高和採暖替代等因素將影響煤炭需求,總體看,預計四季度煤炭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

一、三季度行業運行情況

2018年三季度,原煤產量環比小幅下降、同比小幅增長。下游電力和鋼鐵運行情況良好,為煤炭需求提供一定保障。受迎峰度夏影響,電力企業採購意願明顯,三季度電廠煤炭庫存整體處於高位。受供給增加影響,6~7月,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整體有所下降,但隨著夏季電力需求增長以及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上升影響,7月以來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有所回升。

1.供給分析

2018年7~9月,煤炭供給同比小幅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7~9月,全國累計原煤產量8.84億噸,同比增長0.10%,較二季度下降0.47%;全國原煤產量分別為2.81億噸、2.97億噸和3.06億噸,環比平穩小幅增長。2018年7~9月,我國累計進口原煤8,300萬噸,同比增長15.31%;同期,全國煤炭鐵路日均裝車量分別為64,021車/天,62,986車/天和63,900車/天,環比有所波動,同比分別增長11.21%、8.19%和7.43%。

2.需求分析

從需求看,7~9月,累計全國煤炭銷量8.54億噸,同比下降0.29%;7~9月,煤炭銷量分別為2.90億噸、2.79億噸和2.85億噸,環比較為穩定。

從下游火電行業看,7~9月,累計火電發電量1.2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5%,增速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1~9月,累計全社會用電量51,0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5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34,7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第三產業用電量8,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7,5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5%。整體看,隨著宏觀經濟向好,全社會用電需求尤其是第三產業用電需求有所增長。

從下游鋼鐵行業看,7~9月,全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的累計產量分別為2.42億噸、2.01億噸和2.89億噸,同比分別增長9.97%、8.82%和0.63%。從開工率看,2018年第三季度,受環保限產政策和供給側改革推進影響,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雖然較一季度明顯上升,維持在65%~70%區間,但較二季度有所下降,但鋼鐵企業產能利用率有所上升。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3.庫存及價格

從煤炭庫存看,由於煤炭供給增長,港口煤炭庫存較二季度有所增長;為迎峰度夏,電廠加大煤炭採購及庫存數量,採購意願強烈,6大電力集團煤炭庫存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相比處於高位。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從煤炭價格看,6~7月,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整體波動下降;隨著電廠採購意願增強,以及鋼鐵企業開工率上升,下游需求增長,動力煤和焦煤價格於7月以來有所回升。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二、行業要聞

1.國資委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

7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視頻會議,總結了2018年上半年工作,並對下半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會議指出,下半年要穩步推進裝備製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以擁有優勢主業的企業為主導,打造新能源汽車、北斗產業、大型郵輪、工業互聯網等協同發展平臺,持續推動煤炭、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資產整合,加快推進免稅業務、煤炭碼頭等專業化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以重組整合為契機,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同時,大力化解過剩產能,成立中央企業煤炭資源優化整合專項基金,探索市場化專業化重組整合模式,穩步有序推進煤炭資源整合。

點評:

國資能源公司通過一體化戰略性重組和能源轉型,將逐步弱化煤炭和石油所佔比重,加快實現低碳綠色能源發展速度,既要考慮當前國企去槓桿,資產重組,更要考慮長期的能源轉型。

2.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

7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了《關於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發電方面,《通知》要求加快放開煤電,有序推進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核電、分佈式發電參與交易,規範推進燃煤自備電廠參與交易。在用戶方面,放開所有符合條件的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用戶,支持放開年用電量超過500萬千瓦時以上的用戶,積極支持用電量大的工商業、新興產業、工業園區、公共服務行業等用戶進入市場,2018年全面放開煤炭、鋼鐵、有色、建材4個行業用戶發用電計劃。

點評:

全面放開煤炭等4個行業用戶發用電計劃具有較好基礎。通過先行先試,有利於充分還原電力商品屬性,理順和打通電力及其上下游行業的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形成全產業鏈價格聯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發展格局。

3.發改委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今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

8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會上提到,2018年,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有序推進。1~7月,退出煤炭產能8,000萬噸左右,完成全年任務1.5億噸的50%以上;壓減粗鋼產能2,470萬噸,完成全年任務3,000萬噸的80%以上,去產能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供求關係顯著改善,企業效率持續向好。上半年,鋼鐵、煤炭、電力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分別增長93.4%、18.4%和28.1%。在深化煤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煤炭行業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市場競爭秩序有效規範,產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優化取得積極進展。

點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著力推動煤炭市場化改革,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了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實現了基本平衡,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煤炭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國務院議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國務院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針對“停工令”問題,明確指出,對鋼鐵、建材、鑄造、有色、化工、焦化等高汙染和高耗能行業,不再進行統一的停工限產比例;各個地方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停工限產的範圍和時間。

點評:

2017年的“停工令”要求部分企業停工限產,今年的《攻堅行動方案》綜合考慮各種情況,不再“一刀切”式停工停產,把權力下放給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煤炭企業冬季停產壓力將得到一定緩解。

5.上市公司中報公佈: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板塊在今年上半年普遍盈利大幅增長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報陸續公佈,除了地產、金融等行業業績良好外,鋼鐵、煤炭等大宗商品板塊在今年上半年普遍盈利大幅增長,而火電、服裝製造等行業的利潤增速有所下降。由於供給側改革,煤炭企業與下游電企等用煤大戶簽訂長協比例大幅提升,煤炭供需上半年基本保持穩定。縱觀煤炭行業36家上市公司的三季度報,26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家歸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從業績方面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煤炭行業公司總收入為7097億元,同比增長6.59%。歸母公司淨利潤為751億元,同比增長11.02%。

點評:

東北地區10月即將進入採暖季,環渤海地區開始採購冬儲煤,但環保高壓、錯峰限產和供給偏高等多重因素將影響煤炭市場整體走勢。

三、企業要聞

陝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公佈50億元回購計劃

9月6日,陝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煤業”)發佈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本次回購金額上限不超過50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0元/股。受利好消息影響,煤炭板塊多股漲幅超過3%。

點評:

陝西煤業本次回購股份的實施,有利於維護陝西煤業和投資者利益,穩定投資者預期,增強市場信心;擬用於本次回購的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本次回購不會對公司經營、財務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不會導致公司的股權分佈不符合上市條件。

四、行業債券市場跟蹤

2018年7~9月,煤炭行業企業整體運行情況一般,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債券違約,其中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下調。2018年7~9月煤炭行業債券發行規模137.60億元,到期債券規模840.19億元,2018年10~12月煤炭行業債券到期規模940.52億元;受融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債券發行規模遠低於到期規模,未來部分企業可能因資金緊張發生流動性風險。

1.2018年7~9月煤炭企業新發債情況

2018年三季度,煤炭行業企業共發行各類債券13只,金額合計137.60億元;其中,發行規模較大的有新汶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0.00億元)和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5.00億元)。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2.2018年7~9月煤炭企業信用評級變動情況

2018年7~9月,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能源”)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調低至CC,2018年10月23日永泰能源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CC調低至C,主要系其業務擴張較快,債務規模快速擴大,同時受融資環境收緊影響,最終出現流動性風險;內蒙古霍林河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霍煤集團”)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至“穩定”,主要系由於2017年以來煤炭及電解鋁價格維持高位,同時由於利用往來借款償還部分有息債務,霍煤集團利息負擔有所減輕;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將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調高至AA+,此前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和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對其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均評定為AA+。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3.2018年7~9月煤炭行業到期債券基本情況

2018年7~9月,煤炭行業企業到期債券共63只,金額合計840.19億元(以償還量為準),涉及主體級別以AA及以上級別為主,大部分均已足額兌付;其中,“15川煤炭PPN002”和“17永泰能源CP004”已構成違約,隨後永泰能源發行的多隻債券提前到期未兌付或觸發交叉違約。受融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18年三季度債券發行規模遠低於到期規模,聯合評級將持續關注未來部分企業可能因資金緊張發生的流動性風險。

受自身經營問題和市場對產能過剩行業情緒波動影響,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川煤集團”),自2016年6月“15川煤炭CP001”實質性違約起,除了由建行四川省分行擔保的“07川煤債”兌付外,截至2018年9月底,川煤集團的其他債券全部違約;2018年三季度,“15川煤炭PPN002”構成實質性違約。2018年10月15日川煤集團發佈公告稱,由於資金鍊緊張,未能按期足額償付“10川煤債”本金3.5億元,利息0.18億元已經支付;10月22日,川煤集團稱,經公司和各方共同努力,多渠道籌措資金,已向登記託管機關全額劃付“10川煤債”本金;截至目前,川煤集團其餘違約債券,均仍未償還。

永泰能源股近年來由原來單一的煤炭業務,持續向電力、能源、醫療、物流、投資、物聯網等多個領域快速擴張,資本支出壓力和融資壓力較大,其負債規模不斷擴大。受融資環境收緊影響,永泰能源出現流動性風險。永泰能源應於2018年7月5日兌付“17永泰能源CP004”(發行額度15億元,利率7.00%),永泰能源於2018年6月28日發佈《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資券2018年兌付公告》,但永泰能源未能兌付,“17永泰能源CP004”構成違約;由於“17永泰能源CP004”違約,“17永泰能源CP005”到期日由8月25日加速至8月1日,永泰能源亦未能按時償付本息,構成違約。此後,永泰能源有多隻債券到期、提前到期債券未兌付或觸發交叉違約;截至2018年10月底,永泰能源共有10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132.9億元,7只債券已觸發交叉保護條款,涉及金額45.3億元。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4.2018年10~12月煤炭行業將到期債券基本情況

2018年10~12月,煤炭行業企業到期債券共計64只,合計金額940.52億元(以償還量為準),其中,到期金額較大的企業有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0.00億元)、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27.95億元)、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79.95億元)和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70.00億元)。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行業研究:煤炭行業季度研究報告(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


五、四季度行業展望

供給方面,四季度供給側改革將影響國內煤炭產能釋放,加之進口煤限制政策等因素,煤炭供給預計將偏緊。需求方面,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部分工業企業為規避秋冬季環保限產已提前錯峰生產,港口電廠提前冬儲庫存較高,採暖替代等多方面因素將影響煤炭需求;但考慮到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提振消費政策逐步落地,需求將保持平穩。整體看,四季度煤炭價格將維持高位震盪。

政策方面,四季度煤炭行業政策的核心仍然是結構性去產能,但煤炭供給側改革持續向結構性去產能轉變,優質產能逐步釋放,有利於煤炭市場供給的穩定。此外,國家發改委於10月2日在廣州召開沿海六省關於煤炭進口會議,指出今年年底煤炭進口要平控,進口指標不再增加按原來計劃執行。總體上,煤炭供給預計進一步受到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