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為啥不喜歡黛玉?

墨白說



元春省親只十八回一回,此後文章再無元春回家之事,據文本可知,元春是在戌初動身回府,醜正三刻動身回鸞,在賈府只待了將近8個小時,而與黛玉是初見,在這麼短時間內,且在幾乎沒有交流的情況下,很難憑一面就斷定自己對一個人是喜歡還是厭惡,所以元春對黛玉不是厭惡,也不是不喜歡。

元春對釵、黛二人第一印象都是好的,書中道“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此時二人不分上下,而在眾姐妹題詩後,元春又讚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同時肯定了釵、黛二人的才華。

然在寶玉的三首詩完成之後,黛玉代作的《杏簾在望》被元春評為前三首之冠,並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元春雖不知是黛玉所作,但從她的態度可見,她對《杏簾在望》這首,是真心讚賞。


後文78回,黛玉與湘雲一番交談,可知,凡黛玉為大觀園房屋內所擬名字,元春一字未改,賈府是大家,取名這種事也必要講究,不能被某天遊園的外人或親戚笑話了去,故元春不改黛玉的不是出於禮節,而是出於對其才華的推崇。可見元春並非不喜歡黛玉。

文中第28回,元春所賜之禮,寶釵與寶玉的一樣,黛玉與“三春”的一樣,對於此事,主流的解讀是,這是元春要將寶玉與寶釵賜婚的表現,但縱然此處有元春有意撮合寶玉與寶釵之意,仍未必就是元春不喜歡黛玉的證明。原文此前曾明白交代:

“當日這賈妃未入宮時,自幼亦系賈母教養。後來添了寶玉,賈妃乃長姊,寶玉為弱弟,賈妃之心上念母年將邁,始得此弟,是以憐愛寶玉,與諸弟待之不同。且同隨祖母,刻未暫離。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其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


且元春入宮之後,還不忘時常帶信與父母,要好生教養寶玉,元春對寶玉既有如此深厚情狀,自然希望以後弟弟能過得更幸福,而黛玉與寶釵,一個是病西施,一個是健康豐腴的美人,出於健康考慮,元春也會覺得寶釵更適合些,這是為寶玉長遠著想,並非是因為不喜歡黛玉。

何況在賜禮之事後,文中已沒有再提到元春到底支持誰的問題,畢竟一邊是自幼教養自己的老祖母,一邊是生育自己的親媽,一邊是又牛心左性,只鍾情黛玉的弟弟,縱使元春久居深宮,見慣了權謀爭鬥,但這割捨不下的親情,太讓她難以抉擇了。


少讀紅樓


元妃見到黛玉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在省親的時候。那時候見到的黛玉容貌脫俗,再加上詩做得好,和寶釵兩個人雙峰對峙,又相得益彰,所以元妃看了非常高興,講到:終是薛林二妹非愚姐妹所能及”!這是把她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並沒有明顯的傾向,同時賞賜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題主所提到的元妃對黛玉不喜歡,可能證據也唯有端午節賞賜的禮品,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黛玉和其他姐妹一樣,東西相對比較少。但僅從這一點而言,就能夠說明是元妃不喜歡黛玉嗎?

元妃省親的時候,有賈家採買的女孩子上來表演戲曲,齡官是得到了元妃的賞賜的。元妃看這孩子,唱的好,扮相又漂亮,賞了很多的東西,大家都會感到,元妃對齡官格外看護。

這是否可以說明元春當時對黛玉是非常認可的,可能並不是從未來弟媳婦的角度來評價。元春本人也是一個以內在秀氣、外在才華而晉升妃位的人,自然對於靈慧的女孩子有較強的心理認同感。再說她在未進宮時一直是賈母親自教養,那麼賈母的價值觀無疑也會影響到了元妃。再者,她進宮後也會聽說老祖母對黛玉是非常看護的,因此她也會愛屋及烏,對老祖宗關照的人,格外要高看一眼。

試想當時省親的時候,元妃叫眾姐妹來作詩,寶玉又是元春最最喜歡的小弟弟,未入宮當時親自教授詩文,雖是隔著許多臺階,或是有眾多太監宮女在側,如果真的是極其關心這位小弟弟,且又適逢如此難得的機會,目光必追隨著寶玉的行動。寶釵和寶玉說話,黛玉擲了紙團子給寶玉,寶玉急急展開,覺得這一首比他做的其他首都好,忙忙地抄了上去。所有這一切,元妃必是看在眼裡的。她不點破,未嘗不代表她不知道!也許在她看來,自己已高高在上,又是大姐姐,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這裡玩笑般的做個弊,指點指點,討論一下,也沒有什麼打緊,於是也不會放在心上。黛玉當時代寶玉做的一首《杏簾在望》,更是在寶玉所有詩作當中出類拔萃,既展露了黛玉的才華,同時又為寶玉面子上爭了光,元春也未見得是不歡喜的。更兼這是元春入宮多少年以來,難得的一次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待何時,或者也許永遠沒有了!


再進行大膽推測,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彆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於後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占主導地位了。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再繼續討論一下,有人認為,元妃賞賜寶玉和寶釵的東西是一樣的,特別是有芙蓉簟這樣的禮物,好像是賜婚的意義就很明顯了,但是其實也不見得,因為這禮物是老太太、太太、老爺和姨太太也都有的。那麼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解讀一一因為王夫人有機會見到元妃,那麼她會誇讚寶釵,那麼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寶釵的血緣關係顯然就比黛玉的要離元妃近些,所以對更直接和經常被提及的親戚稍微關照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這種賜禮也可以做多樣的解讀,大家都把它解讀為為寶玉賜婚的意思,這恐怕是王夫人和薛姨媽共同散播出來的一種傾向,連賈母也無從知道元妃的真實意圖了!


冰珊醉紅樓


元春不喜歡黛玉嗎?她倆只見過一次面,元春還誇“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薛林並提,絲毫沒有“不喜歡”的表示。

提這個問題,唯一的根據就是端午節賜禮,寶釵的禮物與寶玉的相同,黛玉的少了一部分。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寶玉自己也說“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姑娘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

從親疏上來說,探春是同父異母的親妹妹,迎春是堂妹,惜春是族妹。黛玉是姑舅表妹,寶釵是兩姨表妹。五個妹妹中,寶釵是最疏遠的一個。然而她得的禮物卻是和最鍾愛的弟弟一樣。顯然,這是一種賜婚的暗示或者先兆。

既然沒有不喜歡黛玉,為什麼僅僅三四個月後(省親是元宵,賜節禮是端午),在賜節禮的時候就顯示出如此明顯的傾向性呢?一般認為,是王夫人的作用力。因為省親結束告別時,元春說過,每月初二、十六允許家屬進宮探望,而賜節禮以後寶玉也於次日一早五更進宮謝恩。那麼平時,進宮探望的是誰呢?可能性最大、去得最多的,當然是王夫人,元春的生母。而在每月兩次的見面時,王夫人一定會把自己的意願傳達給元春,對元春施加影響。

元春身處深宮,與家人接觸那麼少,當然非常珍惜母親帶來的消息。而在最鍾愛的弟弟的妻子選擇上,元春肯定也會尊重母親的意見。尊重不是盲從,元春有知識、有才幹,也不會是一味愚孝的女兒。關於王夫人的林黛玉性格的不滿、對林黛玉美貌的反感,未必會影響元春,但是有一點,元春一定非常在乎:林黛玉的身體多病。

黛玉的病是胎裡帶來的,幾乎是不治之症。說她生不了孩子,還在其次,好在寶玉將來一定會有侍妾。但黛玉的咳疾,很像是肺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元春怎麼不會擔心寶玉受到傳染?

當時人已經知道傳染和隔離預防。晴雯生病,彙報李紈,李紈就派人傳話:“吃兩劑藥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出去為是。如今時氣不好,恐沾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晴雯還只是一個丫頭。如果讓寶玉娶了黛玉,朝夕相處,怎麼會沒有被傳染的可能性?

也許有人會說,寶釵也有病,“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需要吃冷香丸。但黛玉一見面,人們都看出“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自有一段風流態度,但知他有不足之症”,她的病非常明顯。而寶釵病了幾天,周瑞家的還問:“只怕是你寶兄弟衝撞了你不成?”如果寶釵自己不說,恐怕別人還不知道她的病。再說,寶釵就是發病,也“只不過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症狀不重,並且很少發病,更不會傳染。


不管有多少性格、背景、家世方面的差異,只憑身體條件,元春就足以選定寶釵、摒棄黛玉。不是不喜歡,只是認為這一個更適合做弟弟的媳婦。所以才有端午節賜禮,獨寶釵寶玉是一樣的。

但這只是個暗示,還遠遠不到決定下來的時候。因為尊敬的祖母偏愛黛玉,因為寶釵還雄心勃勃渴望“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因為他們還小,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確定因素。等到年紀漸長,賈薛兩家漸漸衰落,寶釵再也沒有高攀的機會,賈家又迫切地需要一個懂世務、能理家的媳婦。對於雙方而言,對方都成了無可奈何中最好的選擇。到那個時候,元春才會正式出面賜婚,“金玉良緣”才會真正實現。

紅樓似海,相逢是緣。為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攬秋實 / 不絕

元春從來沒有不喜歡黛玉,恰恰相反,她最喜歡的女孩子就是黛玉了,不信的文友請聽我下面的解讀。

前八十回中寫到元春並聯系寶黛的地方,就是元宵歸省和端午賜禮,我們就從這兩點來分析。



第一:遊幸順序

元春回家與家人一番含淚述情後就問薛姨媽、寶釵、黛玉為何不見,說明她之前已經知道這幾個親戚是住在自己家裡。

自她眼中看寶釵與黛玉是亦發比別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軟玉一般。這裡我們認為在元春的眼中,寶釵與黛玉同樣優秀,但是接下來的遊幸順序是這樣的:“有鳳來儀”、“紅香綠玉”、“杏簾在望”、“蘅芷清芬”等,這個順序大致就是園中各景點的重視程度了。

並且作者生怕讀者讀不懂,在後面又通過元春的話來作了新的排序:

此中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

這兩次明確排序瀟湘館都是排在第一,作者文中元春稱呼兩人都是“薛林二妹”,似乎更重視寶釵一些,其實這不過只是禮節稱呼,我們都知道寶釵比黛玉大,姐在妹前才是正常的。

這是明著,暗裡,作者通過各人後來的居所,已經通過排列表達了元春更重視誰了。



第二:賞戲子

賈府當天的戲子一共是十二個女孩子,紅樓夢中,十二這個數字的出現都有一定的喻意,這裡不防看作十二戲子正是十二金釵的另一面,而元春獨獨賞了齡官,並讓她再作兩出戏,最後還不忘命家人好生教習,不可難為了她。

閤家相聚幾個小時的盛大場面,卻花筆墨在一個小戲子身上,為何?

數回之後我們從湘雲口中得知,齡官長得像黛玉,元春這是愛屋及烏。 元春後來更是多次召齡官進宮唱戲給她聽,這是齡官與賈薔對話時,寶玉親耳聽到的,這裡可以看出元春對這個長得像黛玉的戲子的喜愛程度。



第三:改浣葛山莊的名字

元春命寶玉作四首詩,寶玉在寶釵的指點下作完了前三首,只少了杏簾在望,最後這首由黛玉當槍手完成了。

大家一共作了十首詩,前面六首完成時,元春笑說: “終是薛林二妹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前面將兩個並列,或許確實是兩人才華不分伯仲,也或許是同為親戚,為了照顧臉面不好明著指出高低來。

但後面,作者又藉由寶玉作詩黛玉代筆這件事,由元春分出了高下,她不僅僅是認為這首詩作得好,更是因為這首詩,將前面自己剛定下的“浣葛山莊”名字改成了“稻香村”。

這一點就更有意思了,園子剛建成時賈政試寶玉的才華,杏簾在望是寶玉定在酒幌上的名字,他當時定的地名就是“稻香村”。

但是到元春遊幸時並沒有定“稻香村”的地名,所以元春賜名“浣葛山莊”。 這一曲折的意義非凡,寶玉擬的名由黛玉寫詩表述,再由元春定奪,看似不相干的一輪操作,卻充分說明三人在才情、心意、情感上的靈犀相通,誰說元春不喜歡黛玉?

有人說正是因為黛玉代替寶玉作詩這件事,元春才不喜歡她。如果元春不知道詩是黛玉寫的,那麼就是真心欣賞黛玉的才華,如果元春看到了黛玉代作還讚不絕口,並因此詩改地名,那恰恰說明她是在全家面前不遺餘力的支持黛玉。

當然,還會有人說元春是後來才知道黛玉替寶玉執筆的,所以端午賜禮才寶玉黛玉不同。

好,那我們來看端午節禮。



第四:端午節禮

從元宵節到端午節三個多月,如果王夫人與薛姨媽使什麼手段的話,按說也該有點成效了,事實呢?

端午節禮下來時是通過襲人告訴寶玉的,原文如下:

只見上等宮扇兩柄,紅麝香珠二串,鳳尾羅二端,芙蓉簟一領。寶玉見了,喜不自勝。因問道:“別人的也都是這個麼?” 襲人道:“老太太的多著一柄香如意,一個瑪瑙枕。太太、老爺、姨太太只多著一柄如意。你同寶姑娘的一樣。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單有扇子同數珠兒,別人都沒了。”

從節禮來看,的確是寶玉寶釵的一樣,黛玉與三春一樣,也就是除了香珠與扇子之外,寶玉寶釵比黛玉多了鳳尾羅與芙蓉簟。

鳳尾羅是織有細紋的絲織物,紅樓中布匹織物紗帳名目繁多,綜合來看,鳳尾羅並不是上等布匹織物,為什麼皇妃賜禮卻用這種名色呢?

主要在“鳳”字上,通部中與鳳有聯繫的主要人物就是寶玉,被稱為鳳凰;王熙鳳,鳳丫頭鳳辣子;再就是住在原“有鳳來儀”“瀟湘館”的黛玉了。

當然有人會說我牽強,那再來看看“芙蓉簟”。

簟是用蘄竹製作的竹蓆,涼蓆,夏季睡覺用的。

“芙蓉簟”就是簟子上繪製了芙蓉花的圖案,誰是芙蓉花?

黛玉啊,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時掣到題著“風露清愁”芙蓉籤的黛玉,當時“牡丹”寶釵還陪飲了一杯。

如果元春真的支持金玉良緣,作者怎麼會在賞他們兩人的簟子上繪黛玉的芙蓉,應該是牡丹才對。

寶玉問“別是傳錯了罷。”這句話不是白問的,襲人的解釋也是避重就輕,只說寶玉的是在老太太屋裡她去拿的,並不說別人的東西經過了誰的手。



第五:綠玉

如果以上還不能說服各位的話,我們來看第五點。

元春省親時寶玉作到第三首詩,開始用的是“綠玉春猶倦”,寶釵看到之後提醒寶玉:

“他因不喜紅香綠玉才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

很多人因此認為元春不喜歡綠玉是因為黛玉,“黛”是青黑色,綠到極深時又類於青色。但是,兩處改動中,並沒有改綠字,元春也不可能不喜歡“玉”字,畢竟自己最愛的弟弟就是銜玉而生的寶玉,那就是,她不喜歡“綠玉”兩字合在一起用。

綠玉是什麼?

綠玉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綠色花系,繡球型,俗稱綠牡丹,傳說是百花仙子頭上的玉簪子變的。

誰是牡丹,誰是簪子,還不清楚嗎?

藉由寶釵之口說出元春不喜歡“綠玉”真是意味深長,作者的筆果然陰毒。



點贊、評論、關注可任選一樣或全選。😂


攬秋實不絕


其實很簡單,讀過原著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端倪:王夫人屬意寶釵做兒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心裡是有數的。我想,這一點她們母女二人心中是有默契的。

元春初見釵黛二人,也是在省親之時。她一個皇宮裡的妃子,考慮起家族形勢來,當然是看利益。黛玉雖然出身高過寶釵,但畢竟雙親已去,再無任何家人。在仕途上,沒有辦法給寶玉更多幫助;對於賈府來說,黛玉只是一個暫住的過客,且她身子嬌弱,於大家族來說,生養子嗣也是大事。這些統統都不符合做寶玉妻子的條件,那麼你僅僅是美貌和才情,肯定只能靠邊了。

看看寶釵,這就不同了。省親時幫助寶玉解圍,可顧及的是元春的面子。這在元春心裡就覺得她會做人,是能夠扶持弟弟的人。再有薛姨媽與王夫人是親姐妹,且薛家當時也是皇商,雖然有個不爭氣的薛蟠,但好歹是像模像樣的一家人。黛玉父母留給她的錢財雖然碾壓了薛家,但她只是孤女,怎麼可以相提並論?

從現實來看,元春當然會選擇寶釵,所以後來的賜禮就證明了一切。


小王子愛上狐狸


賈母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出來的人有賈敏,賈元春,賈寶玉和林黛玉。

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興趣愛好,審美,價值觀來看,非常相似。賈元春也是賈母調教出來的,她的身上也會打上賈母的烙印,賈母的價值取向,愛好特長,也應該影響到賈元春。因此賈元春和寶玉黛玉有相似的地方。

元春不會不喜歡黛玉。

元妃省親時,對釵黛一視同仁。甚至可以說,稍稍喜歡黛玉。

元妃喜歡黛玉的詩,更喜歡黛玉的稻香村詩,並且因為黛玉詩中的一句話,“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把”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

元春進宮前,也應該是一個活潑、才華橫溢的,和黛玉一樣的女孩子。她喜歡機靈、聰明的女孩子,勝過少年老成的孩子。黛玉和寶釵,一個活潑,一個老成;一個直率,一個藏拙。元春的心底是喜歡單純直率的女孩,勝過心機深沉的女孩的。她更應該傾向於黛玉。

常言道愛屋及烏,元春在看戲時,喜歡了一個叫齡官的小戲子,這個小戲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像黛玉。元春對這個小戲子非常眷顧,賞賜了很多東西。無獨有偶,賈母也喜歡這個齡官。喜歡齡官說明她們喜歡黛玉。王夫人討厭晴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晴雯的眉眼像林黛玉。

端午節賜禮,寶玉和寶釵一樣,黛玉和賈府三春一樣。似乎又說明元春喜歡寶釵。

有人說,是黛玉在元妃省親時,公開給寶玉傳紙條,所以然元春厭惡了黛玉。潤楊有異議。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是願意要一個全心全意愛弟弟的女孩子,還是要一個會揣摩大姑姐心思的女孩子當你的弟媳婦呢?如果真愛這個弟弟,尤其是知道這個弟弟,不擅長勾心鬥角,是個單純的小弟弟。你會選擇哪一個女孩子?如果是潤楊,潤楊不會選擇那個會揣摩我的心思的女孩子,因為我的弟弟鬥不過她,也許被她賣了還替她數錢。潤楊寧願要一個,可以不顧全世界人的感受,只注重弟弟感受的人,只要那個不怕冒著欺君之罪的風險,也要替弟弟排憂解難的女孩子。

元春和寶玉名為姐弟,情同母子,元春一定會喜歡那個為了弟弟,敢與世界為敵的林黛玉。

至於端午節賜禮釵黛不同的原因,很多人都說了,是因為王夫人的介入。後來賈母清虛觀打蘸後,元春再也沒有在賜禮上,釵黛有所不同。

潤楊閬苑的一家之言,如果您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潤楊閬苑


也許只是受王夫人的影響、影響了最初的判斷力吧?其實元春喜不喜歡黛玉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了,當事人的愛的情愫已經是從最初的朦朧逐漸的在延伸!雖說是情路坎坷,讓人看了揪心,但兩顆心的碰撞也逐漸的走向了交融。



作為寶玉的親姐姐,元春自然想讓自己的弟弟能夠一帆風順、衣食無憂的過著完美的人生,如果能在仕途的道路上順暢、能夠光宗耀祖也是再好不過的了,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能在事業上有所幫助的人,最好的人選也許就是寶釵了。



大家都知道寶釵的家庭也是挺厲害的,能夠在這樣家庭氛圍成長卻來的女孩子自然也有人生歷練的薰陶、讓她成為一個把家族榮耀看得勝過一切的想法,這樣的想法也是賈府高層們的最真實的心態,而這一切是在黛玉身上所找不到的。


紅裙有愛


當時的情況,賈母支持林黛玉,王夫人支持薛寶釵。元春的選擇就非常重要。元春之前沒有見過寶黛,所以她的選擇一定是從利益出發的。這時候的寶釵的優勢較明顯,寶釵皇商出身,家財忠厚。在修建大觀園上,薛家應該是出了錢的。而黛玉,賈母當時支持她,有對外孫女的疼愛,也有出於她父親林如海官位的影響,皇商雖有錢,但是社會地位低,士農工商。而林如海出任巡鹽御史,地位權勢都很高,簡在帝心,黛玉是正經的官家小姐,前朝幫助元春,未來幫助寶玉仕途。這是的黛玉是寶釵比不了的。但是她一切的優勢林如海死了,那她只是一個孤女,即使有著高貴的出身,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孤女。加上賈府此時表面上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根子裡爛透了,入不敷出,寶釵所代表的薛家的錢財,就很重要了,所以元春選擇寶釵也就不足為奇了。


貝貝大人Baby



元春並沒有不喜歡林黛玉。

賈元春唯一一次見林黛玉是在省親題對的時候。

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後邊黛玉又幫賈寶玉寫了一篇《杏簾在望》,促成浣葛山莊改名稻香村。林黛玉之才是公認的。以當時來說,元春也不太可能對薛寶釵林黛玉差異化對待。奇怪在於後邊賞賜的東西,卻是薛寶釵和賈寶玉一樣,林黛玉和探春三姐妹一樣。也就基於此點,才有論斷說元春不喜歡林黛玉。


如果以當時的社會地位來論,薛寶釵商人子弟的身份是沒有林黛玉官宦世家小姐的身份高的。元春真要替賈寶玉選婚配對象,林黛玉是比薛寶釵更門當戶對。賈母也說過,不拘什麼小門小戶,但“小門小戶”不一定包括商人。

商人的社會地位還是非常低的。這從薛寶釵選秀是皇帝開恩才有的機會就很明瞭了。而且薛寶釵的選秀,沒資格做皇帝的嬪妃,只是給公主、郡主選秀女罷了。

薛寶釵之所以和賈寶玉一樣。主要是薛寶釵是客。薛家寄居在賈家,是以客人的身份,是要顧及到臉面的。而林黛玉父親之前過世了,林黛玉徹底從寄居變成了賈家的一份子,是成員了,這就不需要差異化對待了。所以和三春相同也沒什麼不可理解。

當然《紅樓夢》善於草蛇灰線埋伏情節的。元春這次賞賜的物品,薛寶釵和賈寶玉一樣,也暗示了最後婚配的是他倆,還是無疑的。但據此判斷元春早提前幾年就決定了喜歡薛寶釵不喜歡林黛玉,就太片面了。畢竟那時候他們年紀還小,而且賈家娶薛寶釵也不過是江河日下後的權宜之計,元妃省親正是賈家烈火烹油的時節,一切都為時尚早!

就這樣!

我是君箋雅,多歧為貴,看我眼中的紅樓夢和你們有何不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君箋雅侃紅樓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因為從最開始相見的時候,元春是喜歡黛玉的。

這個時期元春是很喜歡黛玉的:



第一,元春回家省親,讓眾姊妹每人寫一首詩。寶玉一人要寫四首,明顯力不從心,寫不出來。這個時候黛玉便說替他寫一首。黛玉寫好之後用紙團扔給了寶玉。

這個小伎倆,遠處的其他人沒有看見,可是近處的元春想必是知道的,而且笑而不語。

就算元春沒有看到那個小插曲,她對黛玉的詩還是很認可的。詩作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那首詩一看就不是寶玉所寫的。



黛玉所寫的詩《杏簾在望》得到了元春的好評,還是是寶玉所做的四首詩中最好的一首。從這裡就足矣見得元春對黛玉是很欣賞的。

第二,元春特別喜歡齡官。

齡官是大家都認為長得很像黛玉的姑娘,元春對齡官特別的喜愛,而且很優待。

齡官的性格和黛玉也很像,她很有的個性,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曲子也唱得很好,有驕傲的資本。她不會曲意迎逢,即便對象是貴妃和寶玉。

元春會喜歡齡官,就說明她很喜歡這種性格的姑娘。所以可見她也是喜歡黛玉的。

第三,賈母和寶玉都很喜歡黛玉。

元春自小就在賈母處教養長大,她的三觀也是成教於賈母,對人的喜好也是相同的,賈母這麼疼黛玉,元春自然也會對黛玉另眼相看,發現黛玉確實是個很好姑娘,自然也就喜歡她。

寶玉也喜歡黛玉,元春又是很喜歡寶玉,黛玉也能給寶玉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也許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吧,元春也會很喜歡黛玉。

元春不喜歡黛玉應該和這些原因有關:

第一,王夫人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



賈母年紀大了不便經常入宮,但是王夫人確是可以的。為了讓寶釵可以順利嫁給寶玉,王夫人就好得到元春的支持。

那她自然就會在元春面前對兩個有所評價,不用想就知道,王夫人肯定會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影響元春對黛玉的印象。

第二,元春其實一直都沒有對寶黛釵的婚姻表態,也從來沒有說過不喜歡黛玉。賈府正在慢慢衰敗。選擇寶釵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總的來說,我一直覺得元春是喜歡黛玉的,所謂不喜歡只是其中有誤會,對黛玉不瞭解造成的。


紅樓一夢,樂在其中。歡迎關注:常樂紅樓,為你帶來有趣的紅樓解說和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