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為什麼讓有些人覺得經典?

Q6girl



第一次看《金粉世家》的時侯自己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為金燕西和冷清秋最終不能圓滿的愛情而悲傷,十幾年過去了,現在自己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再回頭看這部電視劇,卻發現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分開卻是必然的。

一個是熱情灑脫的向日葵,一個是清冷孤傲的百合花,無論最初的愛情多麼美好,最終終將走向現實,初相見時暗巷裡的一次回眸讓他費盡心機去尋找那個百合花般清透的女孩,那時候玩世不恭的公子哥為了這個女孩做了很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以為那一眼便是註定一生,卻不曾想到最終的兩人卻相見不如懷念。

結婚前你愛她的淡若百合,清冷高雅,那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為她甘願付出一切,那怕性命,婚姻有時候是最真實的鏡子,當美好的愛情走向現實的婚姻,又有誰能真正無磕無絆的執子一生呢,不是沒有美好,不是沒有愛情,不是沒有疼愛,卻最終曲終人散。

清秋正如她的名字不爭不搶,清雅冷淡,在這場感情中她從來都是被動接受的,即使最終相守也是因為燕西如火的愛情,那樣的愛直衝她的心房,使她不得不接受感動,相對於歐陽含蓄似的示愛,無疑燕西成功走進了清秋的心裡,她選擇他不因為他的家世,只因為愛上了這個如太陽般熱情如火的男孩,因為愛,所以選擇他,這是清秋的純粹和不世俗,卻也成為他和燕西乃至整個家族的一道屏障,金府是何等家庭,金家的人又有那個是真正毫無心機,姨太太,少爺,少奶奶那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而對於清秋來說這種環境對她來說就像是一種無形的禁錮,數不清的規矩,說不明的勾心鬥角,即使有燕西的時刻愛護,可是久了,總歸是厭倦,隨著金家的落沒,兩個人的隔閡日益增加,都是這般倔強,誰都不肯低頭,乃至於相見兩生厭,不是不愛,只是環境改變了愛情,曾經視如珍寶的優點如今全部成了缺點,不是愛情敗給了婚姻,而是現實消磨了愛情。



一代豪門金粉世家就這樣解體了,金燕西走了,冷清秋也走了,隨著滾滾的車輪聲各自湧入時代的潮流,最後兩個人隨著奔馳的火車相向而去,不再回頭。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愛情也埋葬在那場大火中。


影評者說


首先《金粉世家》有張恨水的同名原著作底,劇情秒殺眾多國劇

《金粉世家》講述上個世紀北洋軍閥時期,內閣國務總理金銓一家的興衰史,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虛、墮落的精神世界和沒落腐朽的生活。

豪門興衰,歷來是廣受歡迎的題材。劇中不僅有華衣美服,還有金碧輝煌的宮殿級公館,以及大片歐式綠油油的草坪。

當然,還有美人。

冷清秋、金燕西和白秀珠之間的愛恨糾葛,是《金粉世家》的主線之一,也最具看點

紈絝子弟金燕西被氣質清雅的冷清秋吸引,最後卻因為成長環境不同,三觀迥異而分道揚鑣,不得不令人嘆息。

就像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愛情終將如花一樣,凋零在泥裡,金家的命運也一早註定。

陳坤、董潔都貢獻了他們巔峰時期的顏值和精湛的演技。

那時,董潔還是純潔玉女,氣質高潔,像極了冷清秋。

陳坤還不是現在的廠花,彼時頑皮的性子還很重。

劉亦菲剛出道,十六歲的年紀,雖沒有多少演技,但貴在璞玉氣質,和無敵的少女顏值。

最後的結局令人久久無法釋懷,冷清秋和金燕西乘坐一南一北兩列火車擦身而過,不知今生能否重逢。

金家落敗,蕭條景象令人感嘆,世事無常,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再輪迴。

無論是慌張的敗家子,還是重生的少年,無論是慘淡離開的少婦,還是哀嘆一聲遠渡重洋嫁人的千金小姐,都是人間百態。

這就是《金粉世家》謂之經典的原因,以古視今,竟然神奇的相似啊~


天涯小鳥movie


《金粉世家》為什麼會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呢?



選角好

陳坤把貴公子金燕西的“紈絝子弟”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董潔扮演的冷清秋宛如清麗水靈的百合般靜靜綻放;劉亦菲的千金小姐白秀柱嫩的能掐出水……除了幾大主角,所有的配角也都格外出彩,梅麗、柳春江、小憐、舅舅等等無一不是人物性格突出,形象貼切。這一眾演員,在最合適的年紀相遇,共同拍攝了《金粉世家》,也留下了他們最美好的年華。


配樂好

《暗香》、《讓她降落》這些主題曲成為大街小巷的熱門曲目,每當音樂一想起,就會讓人聯想到冷清秋與金燕西,聯想到那段纏綿悱惻卻又讓人扼腕嘆息的愛情。《暗香》演唱者沙寶亮也因此一夜爆紅。



故事好

《金粉世家》改編自著名作家張恨水的同名小說,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是或許因為受眾看了太多大團圓結局式的劇作,有些膩了,《金粉世家》一經播出,這樣一個悲劇性的作品讓大家扼腕嘆息,紛紛給予高度關注。



製作好

這部劇,無論是畫面、造型、服裝、佈景,都極其用心,既符合當時的情境和人物性格,又唯美大氣,一些經典的場景至今讓人回味無窮,比如董潔一襲藍衣黑裙翩然穿梭於小巷,美得像一幅畫。



時機

這裡為什麼要說到時機呢?該劇於2003年在央視播出,眾所周知,那段時間非典肆虐,處於“劇荒”階段的大眾都躲在家裡看新聞,一看到製作精良的《金粉世家》,紛紛掀起追劇狂潮,成為一代人心中的記憶。


假裝自己十八歲


何為經典?這是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個人認為任何經典的成就,都少不了軟實力和硬實力兩方面的結合,必然具有稀缺和不可複製性,巧妙的迎合了某一個時間點大眾的需要,才能出現經典。而這中間一定要有一些不曾被時光磨滅的流行元素,才能促成經典的流傳。《金粉世家》正是這樣一部劇目,所以才歷經多年經久不衰,成就了兩代年輕觀眾的經典記憶

首先我們說說它的稀缺性和不可複製性。這部劇改變自張恨水的作品,而這位作家的作品並沒有過多的被搬上銀屏,因此大家對他構造的三觀和人物塑造手法必然產生好奇。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並不懂他的套路,偶爾一出拳,自然震驚四座。

而劇集的不可複製性主要體現在演員陣容身上。若是現在把幾位主演集齊再拍這麼一部劇,也絕對沒法展示出當時的效果了。在那個時期幾位演技顏值俱佳的演員全部在顏值巔峰時期,且本身的氣質無限接近原著的人物塑造,這簡直是一場天作之合,可一不可再的出演方式,終身都無法再看到類似的複製版本,當然經典

再來說說劇中能夠流傳至今的經典元素。首先是故事的架構可推敲,不同於很多口水民國劇的才子愛佳人,最後大團圓的套路式劇情發展。劇中冷清秋和金燕西的愛情,從開始就埋下了很多隱患,以至於最後兩個人的結局被安排了比死別更痛苦的生離。而悲劇總是比喜劇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紅樓夢》,比如《甄嬛傳》都不是圓滿的結局,但都成為了經典之作。所以這部劇的架構給了它流傳的可能

民國劇由於扮相漂亮,製作考究,年代接近,一直很受大眾歡迎。特別是這些年來的很多爆款劇都是民國題材。而當時拍攝的劇組也是製作用心,直到現在看它的常見搭設和道具製作還是很考究細膩,絲毫沒有敷衍。也是大家對這部劇百看不厭的原因

真心希望有導演能翻拍一下《金粉世家》這部經典,或者是拍攝更多根據張恨水作品改編的劇集,一定還會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