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为什么让有些人觉得经典?

Q6girl



第一次看《金粉世家》的时侯自己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金燕西和冷清秋最终不能圆满的爱情而悲伤,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自己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再回头看这部电视剧,却发现金燕西和冷清秋的分开却是必然的。

一个是热情洒脱的向日葵,一个是清冷孤傲的百合花,无论最初的爱情多么美好,最终终将走向现实,初相见时暗巷里的一次回眸让他费尽心机去寻找那个百合花般清透的女孩,那时候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为了这个女孩做了很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以为那一眼便是注定一生,却不曾想到最终的两人却相见不如怀念。

结婚前你爱她的淡若百合,清冷高雅,那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为她甘愿付出一切,那怕性命,婚姻有时候是最真实的镜子,当美好的爱情走向现实的婚姻,又有谁能真正无磕无绊的执子一生呢,不是没有美好,不是没有爱情,不是没有疼爱,却最终曲终人散。

清秋正如她的名字不争不抢,清雅冷淡,在这场感情中她从来都是被动接受的,即使最终相守也是因为燕西如火的爱情,那样的爱直冲她的心房,使她不得不接受感动,相对于欧阳含蓄似的示爱,无疑燕西成功走进了清秋的心里,她选择他不因为他的家世,只因为爱上了这个如太阳般热情如火的男孩,因为爱,所以选择他,这是清秋的纯粹和不世俗,却也成为他和燕西乃至整个家族的一道屏障,金府是何等家庭,金家的人又有那个是真正毫无心机,姨太太,少爷,少奶奶那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而对于清秋来说这种环境对她来说就像是一种无形的禁锢,数不清的规矩,说不明的勾心斗角,即使有燕西的时刻爱护,可是久了,总归是厌倦,随着金家的落没,两个人的隔阂日益增加,都是这般倔强,谁都不肯低头,乃至于相见两生厌,不是不爱,只是环境改变了爱情,曾经视如珍宝的优点如今全部成了缺点,不是爱情败给了婚姻,而是现实消磨了爱情。



一代豪门金粉世家就这样解体了,金燕西走了,冷清秋也走了,随着滚滚的车轮声各自涌入时代的潮流,最后两个人随着奔驰的火车相向而去,不再回头。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也埋葬在那场大火中。


影评者说


首先《金粉世家》有张恨水的同名原著作底,剧情秒杀众多国剧

《金粉世家》讲述上个世纪北洋军阀时期,内阁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史,揭露了封建官僚及其妻妾子女空虚、堕落的精神世界和没落腐朽的生活。

豪门兴衰,历来是广受欢迎的题材。剧中不仅有华衣美服,还有金碧辉煌的宫殿级公馆,以及大片欧式绿油油的草坪。

当然,还有美人。

冷清秋、金燕西和白秀珠之间的爱恨纠葛,是《金粉世家》的主线之一,也最具看点

纨绔子弟金燕西被气质清雅的冷清秋吸引,最后却因为成长环境不同,三观迥异而分道扬镳,不得不令人叹息。

就像金燕西和冷清秋的爱情终将如花一样,凋零在泥里,金家的命运也一早注定。

陈坤、董洁都贡献了他们巅峰时期的颜值和精湛的演技。

那时,董洁还是纯洁玉女,气质高洁,像极了冷清秋。

陈坤还不是现在的厂花,彼时顽皮的性子还很重。

刘亦菲刚出道,十六岁的年纪,虽没有多少演技,但贵在璞玉气质,和无敌的少女颜值。

最后的结局令人久久无法释怀,冷清秋和金燕西乘坐一南一北两列火车擦身而过,不知今生能否重逢。

金家落败,萧条景象令人感叹,世事无常,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再轮回。

无论是慌张的败家子,还是重生的少年,无论是惨淡离开的少妇,还是哀叹一声远渡重洋嫁人的千金小姐,都是人间百态。

这就是《金粉世家》谓之经典的原因,以古视今,竟然神奇的相似啊~


天涯小鸟movie


《金粉世家》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呢?



选角好

陈坤把贵公子金燕西的“纨绔子弟”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董洁扮演的冷清秋宛如清丽水灵的百合般静静绽放;刘亦菲的千金小姐白秀柱嫩的能掐出水……除了几大主角,所有的配角也都格外出彩,梅丽、柳春江、小怜、舅舅等等无一不是人物性格突出,形象贴切。这一众演员,在最合适的年纪相遇,共同拍摄了《金粉世家》,也留下了他们最美好的年华。


配乐好

《暗香》、《让她降落》这些主题曲成为大街小巷的热门曲目,每当音乐一想起,就会让人联想到冷清秋与金燕西,联想到那段缠绵悱恻却又让人扼腕叹息的爱情。《暗香》演唱者沙宝亮也因此一夜爆红。



故事好

《金粉世家》改编自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或许因为受众看了太多大团圆结局式的剧作,有些腻了,《金粉世家》一经播出,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作品让大家扼腕叹息,纷纷给予高度关注。



制作好

这部剧,无论是画面、造型、服装、布景,都极其用心,既符合当时的情境和人物性格,又唯美大气,一些经典的场景至今让人回味无穷,比如董洁一袭蓝衣黑裙翩然穿梭于小巷,美得像一幅画。



时机

这里为什么要说到时机呢?该剧于2003年在央视播出,众所周知,那段时间非典肆虐,处于“剧荒”阶段的大众都躲在家里看新闻,一看到制作精良的《金粉世家》,纷纷掀起追剧狂潮,成为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假装自己十八岁


何为经典?这是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个人认为任何经典的成就,都少不了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的结合,必然具有稀缺和不可复制性,巧妙的迎合了某一个时间点大众的需要,才能出现经典。而这中间一定要有一些不曾被时光磨灭的流行元素,才能促成经典的流传。《金粉世家》正是这样一部剧目,所以才历经多年经久不衰,成就了两代年轻观众的经典记忆

首先我们说说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这部剧改变自张恨水的作品,而这位作家的作品并没有过多的被搬上银屏,因此大家对他构造的三观和人物塑造手法必然产生好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并不懂他的套路,偶尔一出拳,自然震惊四座。

而剧集的不可复制性主要体现在演员阵容身上。若是现在把几位主演集齐再拍这么一部剧,也绝对没法展示出当时的效果了。在那个时期几位演技颜值俱佳的演员全部在颜值巅峰时期,且本身的气质无限接近原著的人物塑造,这简直是一场天作之合,可一不可再的出演方式,终身都无法再看到类似的复制版本,当然经典

再来说说剧中能够流传至今的经典元素。首先是故事的架构可推敲,不同于很多口水民国剧的才子爱佳人,最后大团圆的套路式剧情发展。剧中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从开始就埋下了很多隐患,以至于最后两个人的结局被安排了比死别更痛苦的生离。而悲剧总是比喜剧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比如《红楼梦》,比如《甄嬛传》都不是圆满的结局,但都成为了经典之作。所以这部剧的架构给了它流传的可能

民国剧由于扮相漂亮,制作考究,年代接近,一直很受大众欢迎。特别是这些年来的很多爆款剧都是民国题材。而当时拍摄的剧组也是制作用心,直到现在看它的常见搭设和道具制作还是很考究细腻,丝毫没有敷衍。也是大家对这部剧百看不厌的原因

真心希望有导演能翻拍一下《金粉世家》这部经典,或者是拍摄更多根据张恨水作品改编的剧集,一定还会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