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甘肅日報記者 白德斌

“旱廁改水衝,方便又幹淨,咱農村人也要來個‘廁所革命’。”去年,清水縣紅堡鎮曹馮村農民趙小紅在政策支持下,完成了旱廁改建,結束了幾十年來全家“一個坑、兩塊磚”的如廁歷史。“輕輕一按,嘩啦一聲,盡數沖走,跟城裡沒啥兩樣!”提到家裡的廁所,趙小紅喜上眉梢。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近年來,清水縣牢固樹立“小廁所、大民生”理念,堅持政府推動、群眾參與,因地制宜、財政獎補,把“廁所革命”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文明工程、生態工程來抓,致力於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助力鄉村振興。

“在新農村建設的時候,我們村對廁所統一規劃,統一鋪設地下管網,統一指導,還免費配套了坐便器,用起來非常方便。”紅堡鎮曹馮村村民李曉峰說。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在農村“廁所革命”實施過程中,清水縣始終堅持統籌謀劃到位、責任落實到位、群眾發動到位、示範指導到位、質量驗收到位,將農村“廁所革命”與易地扶貧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以規劃為引領,在整體搬遷新村一併配套衛生廁所,實現“一次到位”。在非搬遷村優先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改廁工程,將改廁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明確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嚴格按照“縣有示範點、鄉有示範村、村有示範戶”原則,在全縣東西部各建設1個旱廁改造示範點,制定統一技術標準,對各鄉鎮分管領導和各村“第一書記”進行現場培訓,掌握技術要領,再由各鄉鎮建設1個示範村,各村建設1個示範戶,示範帶動農戶實施改造,改造後統一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過去,只要是庭院附近或是莊前屋後有拐角旮旯,滿眼所見都是糞尿,不堪入目,臭氣難擋。”家住白駝鎮林屲村的楊曉慧說,這兩年變化真是太大了,家家戶戶都新修了廁所,裡面還安裝了電燈和抽水等設備。

在“廁所革命”過程中,清水縣立足村莊基礎條件和設施配套情況,推廣多種經濟適用、衛生達標、群眾易於接受的衛生廁所模式。在供水方便、有排汙條件的川區村實施水衝式廁所,在汙水管網未覆蓋到的山區村實施雙甕漏斗式衛生廁所,或者採用“衛生廁所+”模式,將農村“廁所革命”與農戶浴室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在衛生廁所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牆面貼磚、地面防水處理,實現一室多用,讓農村群眾不僅用上了衛生廁所,還洗上了熱水澡。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針對農村“廁所革命”籌資難的問題,清水縣堅持爭取項目與自主安排相結合,財政獎補與群眾自籌相結合,全力保障改廁資金需求。2015年以來,累計爭取衛生廁所改造資金600多萬元;2018年,整合財政涉農資金545.76萬元,實施貧困戶“旱廁改造”3411戶。目前,已建成各類衛生廁所12000個,改廁項目農戶佔全縣農村居民的16%。

“鄉村要美麗,廁所要革命。”如今,在清水廣袤的農村,“廁所革命”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的“面子”,也革除了農民傳統陋習的“裡子”。伴隨著一個個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建成,農民群眾衛生意識普遍增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更進了一步。


「甘肅日報」清水:農廁大變樣 鄉村更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