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獲取更多三農最新熱點資訊!

農村俗語是吳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大部分反映的都是節氣與農事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兩春夾一冬”中的“春”指的是24節氣中的立春,兩春夾一冬的含義也就是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這裡的一年則指的是農曆意義上的一年。“黃土變成金”意思很明顯了,代表這這一年會豐收。

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因為咱們老祖宗留下的陰曆陽曆的算法。陽曆的由來是根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規律來確定的,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為一個陽曆年,每年12個月,365天。而陰曆則是根據月亮來確定的,古人確定月亮由圓到缺,再由缺到圓為一個月,也就是月亮圍繞地球所繞的一個週期,這樣陰曆的12個月便只有354天。

但是這樣陰曆和陽曆就會出現偏差,所以為了平衡,就想出了閏月的辦法,以前還有“十九年七閏月”的說法,說的就是19年中就有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則成為閏年,閏年有13個月,大家都知道,立春是每年陽曆的2月4日左右,如果趕上閏年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在這一年的正月和臘月同時出現立春的情況,這就導致了兩春夾一冬的出現。

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那麼這種說法有什麼道理呢?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年之中有兩個立春,代表著這一年的天氣回暖時間比較早,人們可以耕種的時間也就更長,收入自然也就會高一些,另外有些地區還有“兩春夾一冬,凍死老公公”的說法,這樣的年份道理冬天氣溫會更低,就可以凍死很多越冬的病蟲害,更有利於來年莊稼的生長。所以說,“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有一定道理的。

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這句話其實更多的是提醒大家,這樣的年份可以耕作的時間更長,大家要更加辛勤的耕作,收穫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