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端高鐵“節點”牡丹江新站竣工

中国东北端高铁“节点”牡丹江新站竣工

圖為新建牡丹江站。(張秀峰攝)

中國東北端高鐵“節點”牡丹江新站竣工:為最北“一橫”描摹綻放“牡丹”

中新網牡丹江12月6日電(丁旭 記者 史軼夫)自1901年建站至今117年曆經三次重建,到2016年成為迎接“高鐵時代”而開工重建的中國最東端高速鐵路“節點”特等站;由中國邊疆省份的城際車站,變成中國向北開放的“窗口”樞紐站……

中鐵二十二局6日發佈消息,由旗下雄安公司進行施工的哈牡客專新建牡丹江站房宣告竣工,成為一張中國高鐵站房建設“觀感+工藝+功能”充分融合的靚麗名片。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近代隨中東鐵路挺進演變為城市,在當代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下走向興盛,逐漸發展成中國北疆“對俄經貿重鎮”。

新建牡丹江車站既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鐵路網中“最北一橫”重要組成線路——哈牡客專的終點站,同時也是中國北疆滿洲里、綏芬河兩大陸路口岸相銜接的中轉車站。

中国东北端高铁“节点”牡丹江新站竣工

圖為新建牡丹江站。(張秀峰攝)

中国东北端高铁“节点”牡丹江新站竣工

圖為新建牡丹江站。(張秀峰攝)

站房整體設計首先借鑑了原百年中東鐵路站房建築的“造型基因”,更將主外立面設計為綻放的中國“國花牡丹”,再融入了歐亞大陸橋沿線國家多種建築經典元素進行了重新設計,最終打磨出了堪稱“中國國內最具歐陸風情”的高鐵站房。

中鐵二十二局牡丹江新站工程負責人代永翔表示,施工中採用了“自密實混凝土技術”、“組裝式大塊模板”等八項中國目前最先進的建築技術,克服了高寒高緯度地區施工中低溫、凍脹、抗風等諸多難題。

中国东北端高铁“节点”牡丹江新站竣工

圖為新建牡丹江站。(張秀峰攝)

開通運營後,新建牡丹江站日均運輸旅客2萬人次,將從“通行效率”上再次拉近中國對俄乃至歐洲腹地經貿往來、人文交融等全方位“時空距離”;而它獨特觀感也為中國高鐵路網最北“一橫”描摹了一筆綻放的“牡丹”。(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