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牆已經倒了28年,但東西德的這些差距至今仍在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冷戰開始的標誌。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雖然推到了柏林牆,但東德與西德的差距至今仍在。

這張照片是從國際空間站拍攝的,明亮的黃色燈光是柏林東部,綠色部分是西部。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同是因為柏林西部大多使用更加環保的路燈,東德相對汙染嚴重一些,能源上仍嚴重依賴煤炭。

收入對比。柏林牆倒塌後,原本東德的公司不得不與效率更高的西方同行競爭。競爭來的太快,致使許多德國東部公司破產。直到今天,東部的人均收入水平仍遠低於西部。

失業率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前西德地區的失業率明顯低於東部地區。此外,東部地區的很多年輕會到西部地區找工作,這也降低了東部地區失業率。

人口數量對比:由於大量年輕人前往西部地區,導致東部地區人口明顯少於西部,很多公司只能從國外招工。

垃圾數量對比:上面的比較可能會讓德國東部看起來像一個淒涼的地方 ,但在某些方面,它領先於西部——垃圾產生數量,則東部要低於西部。有學者認為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是由於原東部地區人們經歷過物資匱乏的時代後大都非常節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