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最貴稿費作家,魯迅見了他都得往後挪挪位置

稱魯迅是我國近代最有名的作家,估計沒有幾個人敢反對,魯迅棄醫從文,以筆做刀,從思想領域挽救民族危亡,被稱為“國魂”。不只是現在,在民國時期,魯迅就已經是一個很有名的作家了。

他是民國最貴稿費作家,魯迅見了他都得往後挪挪位置

魯迅當時在教育部工作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就是300元左右,這已經是超高薪階層了,後來教育部因為經費原因,工資好長一段時間不能按時發放,但是魯迅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稿費也是很客觀的,平均千字10元,而當時稿費的市場平均價也就是2—3元,像胡適這樣的大學問家也是千字5元左右的稿酬,可是當時有一個作家居然能和魯迅拿到一樣的稿酬,千字10元,而且論起性價比,他的稿酬其實是比魯迅還要高的,這個作家就是張恨水。

他是民國最貴稿費作家,魯迅見了他都得往後挪挪位置

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緣》、《八十一夢》、《水滸新傳》等等。其中不少作品都被拍成電視劇,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就是《金粉世家》。當時魯迅在報紙上發表言論觀點,句句字斟句酌,論點精確,加上魯迅平時“罵”了不少同期文人,所以文章寫得更加謹慎,這麼一番思慮,文章的出產量自然低下;但張恨水就不一樣了,他寫的小說在報紙上連載,拿的卻是和魯迅一樣的稿費,也是千字10元,可出產量就比魯迅要好得多,所以張恨水一部小說在報紙上更新完,差不多就是文人界中的富豪了。

他是民國最貴稿費作家,魯迅見了他都得往後挪挪位置

張恨水的小說有多受歡迎呢?我們這麼說吧,魯迅的母親魯瑞特別喜歡張恨水的小說,魯迅的《吶喊》出版的時候,有人就把書拿到魯老太太跟前,說這是魯迅寫的,其中有一篇《故鄉》寫得特別好,結果魯老太太看完卻不屑一顧,說:“這些事情在我們老家那裡就是平常事,有什麼新鮮的,這也能稱得上是書嗎?”

但是對張恨水的小說,魯老太太態度完全不一樣,簡單點說吧,魯老太太是張恨水的書迷,曾經花三個月的時間讀完張恨水的兩部小說,加起來共有15本,剛看完又立刻讓魯迅幫忙多買點張恨水的小說來看,搞得魯迅臉都紅了。

他是民國最貴稿費作家,魯迅見了他都得往後挪挪位置

張恨水的小說雖然也是鴛鴦蝴蝶派的才子佳人風格,當時卻很有時代特點,並不是完全繼承之前鴛鴦蝴蝶的老風氣,比如《金粉世家》就以民國為背景,講述民國總理之家的興衰史,不僅普羅大眾喜歡看,就連一些文學大家也是喜歡得不得了,像章士釗、陳寅恪這樣的學術大家也都是張恨水小說的鐵桿粉絲。

《金粉世家》在民國活到什麼地步了呢?我們來舉一個事例,當時小說在報紙上連載,當連載到昆明湖旁發現冷清秋丟失的鞋的時候戛然而止,讀者和粉絲們都不淡定了,這難道是冷清秋要離世的預兆?然後紛紛寫信給報社,希望作者張恨水能手下留情,不要讓冷清秋就這麼死了。這部小說有多火從這裡就能管中窺豹。

張恨水後來還寫了《春明外史》,這部小說的字數更加誇張,有近百萬字,所有的報社都爭著搶連載權,後來在《世界晚報》連載,這直接導致《世界晚報》的銷量猛增,迅速成為當時北方最具有影響力的報社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