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移動十年前就做和飛信,飛信是否就不會被微信打敗?

這城市那麼空氵


其實提起飛信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大潤發的老總之前發過一篇文章說他贏了對手,但沒有想到他的對手,居然不是他所認為的對手,而是時代的變革。



對於飛信這款產品來說,也是這樣的,在此之前飛信從來沒有把騰訊公司作為對手,也從來沒有重視QQ以及微信這些東西,當然這也不怪移動。畢竟當時以2g網為主,3g還在普及的時候,騰訊QQ這種東西確實還不如電話來得方便。

不是當時的流量費也比較貴,比如在3G時代騰訊的5元30兆套餐就可以瞭解,其實飛信一直想要打敗的其實是聯通和電信,某種程度上也不能說是打敗,而是為了搶奪更多的用戶。



但飛信沒能抓住機會。當時的QQ顯然不是飛信的對手,因為電話對於人們來說,其實首先還是最重要的。但今天就不能同日而語,某種情況下來說,微信遠比電話要更珍貴些,電話號碼你可能偶爾還會換,但微信你基本是不會換了。

如果當時飛信能夠意識到,他所競爭的對手不是聯通和電信,那麼就大有可能會獲得成功,如果是這樣的話,飛信就會放開接口不會說有各種條件限制,而是隻要你用飛信就免費。



這樣的政策對於QQ來說是非常大的壓力同時假如飛信提前做到這些,可能微信都不會存在,因為基於運營商的移動端產品,穩定性肯定是要做得比較好,同時藉助於電話短信等的黏性,那麼飛信可能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不支持三網,是當時飛信最大的短板,直到微信和釘釘先後問世,飛信再無競爭力可言。如今飛信已經支持三網通,但是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期。



但問題是飛信贏了對手,但卻輸了時代,沒有想到飛信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是社交軟件騰訊,不過如今來看飛信基本就沒有機會了,在即時通訊領域也基本不會再有人能夠撼動騰訊的社交帝國,無論是阿里的釘釘還是如今的陌陌探探的社交產品,都不過是主打細分領域,在核心這個社交領域已經沒有人能夠擊敗微信和QQ!


互聯網的放大鏡


就算沒有微信,飛信也做不起來。如果你沒有辦法吸引到最底層的人來使用,那麼這個項目就是失敗


當年的飛信,只能用移動的手機號碼註冊,那麼相當於一大部分的人被擋在外面了,造成用戶量不夠龐大,用戶粘性不足,留不住用戶。很多人安裝體驗一下又卸載了。

以我為例,當時身邊也有很多同事安裝飛信,但是我沒有裝,首先我短信不多,我也不在乎那麼一毛錢的短信費用。


很多人認為,微信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它背後有龐大的QQ用戶。其實這個觀點也是不正確。時至今日還有很多的人認為,我已經有一個QQ了,我的聯繫朋友都在QQ上,我為什麼還要安裝微信呢?所以當年很多的人其實也不願意安裝微信的,包括我,覺得是多此一舉。


但是當年微信上有個殺手鐧的功能,就是支持語音發送。可以說,就是這個語音發送功能讓微信搶下了市場。很多平常懶於打字的人,還有不會打字的人,都被吸引過來。也就是靠這些底層的用戶,微信的用戶量出現了猛增,當你某一天發現,你QQ上的朋友經常不在線了,或者你身邊的客戶和供應商都問你拿微信號溝通聯繫,你就不得不安裝它了。


微信的這個語音發送功能,正切中了用戶的痛點。底層不會打字的人,可以通過語音與人交流聯繫,通訊費高昂也讓很多人將微信當做“免費電話”來使用。所以它一下子就佔領了社交類的頭把交椅。


星星點火可以燎原,這種農村圍剿城市的手段,都是電商獨角獸成長的必經路程。

現在的拼多多、抖音小視頻、趣頭條也是走這樣的路子。無論你社會上的精英分子怎麼鄙視,怎麼討厭,但是它卻實實在在地俘獲了一大批生活底層的用戶,然後再通過高額補貼的形式來吸引精英用戶過來創作優質內容,舞臺搭起來了,觀眾有了,演員自動也會來,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如果光有舞臺,有演員,而沒有觀眾,時間長了,演員也會跑掉,阿里之前那麼多的社交嘗試都失敗了,就是沒有看明白這個道理。


熊貓帶你看世界


可能到現在中國移動都不明白,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他們不是聯通也不是電信,而是騰訊,當初飛信如果能三網融會貫通,就沒有微信什麼事了……

講個真事大夥聽聽,看看怎麼解決!

我一表哥,微信賬號無故退出了(現在才知道是被盜了),登不上去了,關鍵是微信的零錢(零錢還有6750元)找不回來了,還他媽的沒有渠道找……沒有人工客服,申訴不成功,凍結不成功,找回密碼不成功,等等的不成功,反正就是錢找不回來了,騰訊你也太黑了吧……


正能量25078683


先來介紹一下飛信,飛信首次推出是在2007年,當時的手機市場還是由運營商主導的,而飛信又是由最為強大的移動推出,在飛信的巔峰時期,用戶數量達到5億,月活躍用戶則達到了1億,這在當時智能手機並不普及的時代下,有這樣的成績,是相當客觀的。但是為何飛信沒有成功崛起呢?給大家總結了幾點,供大家參考:

1.不支持三網,是飛信當時最大的短板,直到微信和釘釘的先後問世,飛信再也沒有競爭力可言。即使現在已經支持三網通,但是錯過了最佳的推廣時期,悔之晚矣。

2.飛信有這嚴重的運營商思維,飛信在開發、運營、推廣時,要避免國有資產流逝,用領導的一句話“飛信的每一行代碼,每一個用戶都是國有資產”。飛信在推廣時,標題、關鍵字、簡介、截圖等內容都是需要審批的,不能輕易修改。而這些內容都是產品人員提供,很多地方不適合渠道推廣需要,但不能改。

3.面對每天上億的收入,直接或簡介影響幾十萬人就業的收入來源,試問哪家公司會輕易放棄。如果沒有微信等OTT的倒逼、沒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沒有短信業務和通話業務的下滑,運營商會自斷財路的推廣飛信?當年的盛大從付費遊戲轉為免費遊戲、360靠免費殺毒近似壟斷整個行業,如此壯舉都是需要一個完全的負責人來承擔失敗的後果的,但是飛信明顯沒有這麼一位。

4.大勢所趨,一款以免費短信為核心功能的產品,在短信業務量已經明顯下降的大趨勢下,還能有什麼發展前途呢,再加上不善的推廣,失敗是顯而易見的。


去皮猛禽


飛信是中國移動推出的,十年前發一條短信1毛,而飛信是免費的,不支持三網是飛信最大的短板,微信出誕生後,飛信開始走下坡路了,要是十年前支持三網,推廣起來的話,估計比現的微信還火,微信廣告滿天的飛機...




過河香茶商


十年前已經有飛信了,當年可以說飛信是一個很好的軟件,很方便,發短信免費,避免了一毛錢一條短信的尷尬。而且有一個非常棒的功能,那就是飛信消息可以手機接收,和短信一樣。很適合處於熱戀的男女聊天,及學校班級群使用。要知道當年短信一毛錢一條啊。當年也只有飛信能和QQ抗衡,很有可能超過QQ。可是很遺憾,移動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飛信的短板很多,只能只對移動用戶開放,後來慢慢的聯通和電信也能用,但是卻不能像移動那樣短信接收。慢慢的用戶也就不增長了,到後來微信誕生,飛信也就慢慢沒落了哎。


飛揚愛設計


坑爹的軟件,千萬不要用。我打了幾次都按0.19一分鐘扣款,扣了30多元,現在卸載了。問10086說得回撥免費,客戶怎麼知道啊?他說在官方網站發佈了,上哪裡看官方網站啊!陷阱啊!


國230702597


絕對不會,因為和飛信仍是照足以前一樣,只供移動客戶使用,要使用和飛信打電話,必須雙方都是註冊用戶,要按用量計算。這怎能和微信拼呢?微信通話只計流量,根本就不用考慮你有沒有註冊,你是那個營運商,這是,和飛信會死得更快。


老周不是路人甲


移動是國企,通信資源壟斷了,

沒有民營企業的危機意識,所以市場競爭活力不夠。

體制和觀念不改革,最終還是會在新的領域被超越的。


信元阿拉寧波家電


飛信飛不起來,因為中國移動始終把自己當做巨人,絆倒在自己腳下的那種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