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欲靜而“風”不止 價格反彈暫無望


尿素:欲靜而“風”不止 價格反彈暫無望


時至12月初,國內尿素市場溫度“冰冷”,價格不斷下探,廠商心態低落,且對接下來的尿素走勢缺乏信心,工廠不斷制定的新價格也不見有多少捧場的“小主”。回顧12月以來的不到一週時間,河北地區尿素出廠報價回落了40元/噸至1980-2020元/噸左右,成交可優惠,山東地區雖有漲落波動,但反彈勢頭逐漸銷聲匿跡,市場上低價不斷出現,如當地某尿素成交出廠參考價僅1960元/噸略低,大戶或還可商議,山西地區部分尿素也落至1850元/噸以下;其餘地區行情可加入中國化肥網會員深入瞭解。

當下尿素市場不僅現貨銷售承壓,而且部分貿易商前期儲備的高價貨源無處可銷,若按照當下市場價格操作的話,於貿易商而言無異於“割地賠款”,若繼續降價的話,於尿素工廠而言是加重新貨、舊貨的銷售壓力及矛盾。面對不斷走低的尿素市場,廠商的心態也產生了變化:哪怕是止住回落的價格也好,但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各種“風”正影響著尿素的走勢,欲掀起一場“風雨飄搖”的局勢。

 而這場價格博弈戰勢必免不了血雨腥風。

先看這“暖風”是怎麼散熱的。首先,低開工仍被業內視為不可或缺的利好。不得不提的是環保“回頭看”檢查的重壓之下,部分地區尿素廠家被迫限產或停產;其次,雖然說今年天然氣限量供應未一刀切,但目前多地的氣頭尿素企業因缺氣而停車,還有零星企業有停車的打算;再次,尿素價格持續回落的這一階段,部分尿素企業將焦點放置在液氨上,雖說局部液氨價格有所回落,出貨仍承壓價格有下行的空間,但相對於尿素來說,液氨的價格更佔優勢,因而部分企業將生產重心傾斜至液氨,成為保持尿素相對穩定的後盾之一。

 再看這“冷風”是怎麼吹的。需求清淡是當下尿素的最大利空。一是農業需求淡季,寄予期待不大,尤其是農資經銷商的按需採購或不提前儲備的態度十分明確,中小農資商回收資金階段,備肥條件受限,且在此時儲備尿素加大了風險性;二是終端糧食價格雖局部有窄幅上調,但據瞭解整體收益不佳,給終端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埋下了隱患;三是工業膠合板廠對尿素尚有提貨,但受環保檢查的制約,開工受限而導致原料採購進度緩慢;四是複合肥廠銷售不佳、預收較差,且各原料肥價格居高,部分中小複合肥企業迫於成本壓力而被迫部分裝置限產或停產,再者就是環保檢查也使得部分複合肥企業開工水平低位運行,據中國化肥網統計截至目前複合肥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僅約40.67%,且短期內也不見提升的動力及趨勢。工、農業兩方認為價格遲遲達不到抄底的程度,淡儲一再被擱置,此時若操作風險將會繼續加大,市場上悲觀情緒也愈加濃厚。

綜合來看,國內尿素市場若想改變低迷的狀態,卻僅依賴常態化的環保限產低開工、臨時的轉產液氨的話,價格反彈很難實現,畢竟需求不旺是當下的最大阻礙,風險大小的預估是貿易商及終端考慮的重點,因而預計短期內至少中旬之前尿素仍將延續低迷行情,價格反彈暫時無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