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全國的人口數量是多少?

泰山之巔誰與爭峰


據有關資料記載顯示,中國應是世界上最早統計人口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口徵稅,土地也是定期進行統計納稅的,因此每個歷史時期的人口和土地數據做的都比較詳細,通過人口的數據,我們可以分析人口增長減少原因,戰爭影響、大規模流行病影響、大規模人口遷徙等。

清朝時期的人口數據統計(截取時間)

上面的數據截取的是:乾隆41年(1776)嘉慶17年(1812年,這年禁止吸食鴉片)道光30年(1850年道光帝最後一年,太平天國爆發前一年)宣統3年(清最後一年)。

統計數據裡面不包含西藏、青海、新疆和蒙古,後期的臺灣因為割讓給日本,沒有統計在內。(清行政區域)

1911年的清末人口數據,不包含上述地區已經達到406880549,也就是說現在的西藏、青、新疆、蒙古(包括現在的內蒙古和外蒙古,以及康努烏梁海),說達到四萬萬五千萬或者四億五千萬都是一樣的,一個數字不同稱呼而已。簡單點就是4.5億。

數據分析

1.1862年陝甘回族叛亂,對甘肅人口造成的影響巨大。1850年甘肅有1543萬人,到1911年只有499萬人。

2.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比較大,太平天國和清軍的主要作戰區域人口損失很大,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等地,經過幾十年的恢復,人口仍然增長緩慢。(下圖標識的人口變化)

3.在看一看奉天、黑龍江、吉林的人口變化,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清王朝一直把東北之地作為龍興之地,漢族人很少進入,隨著金礦的挖掘,清政府才讓一部分漢人進入,達到了清朝末年,漢族大規模遷移進入東北地區,開墾土地、挖掘礦產、遼寧(奉天)首當其衝,大家看下數據就明白了。

清朝的統計數據不是太準確,很多是根據戶籍和人丁估算出來。


老旺民俗傳說


清朝時期雖然是一個滿人統治的王朝但是跟之前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相比,清朝可以說是非常先進的王朝了。他們尊重漢人,重用漢官,而且不實行種族歧視,實行滿漢回蒙四大民族的和睦相處,雖然清朝末年將這個中國敗了進去,但是不得不說,清朝的統治者在對待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上還是非常用心的。

首先,在清朝時期,人口數量就出現了飛躍的現象,清朝初年天花橫行,但是清朝的統治者在治療這種傳染病上還是非常有一套的,康熙皇帝就通過推廣種痘之術讓天花這種傳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因為醫學技術的進展,因此降低了人口死亡率,所以人口數量自然會遞增,再加上清朝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和對各種外來農作物的引進,例如玉米、馬鈴薯、番薯等,這些讓很多農民有了口糧,農業的發展也使得人口增長。

據統計在康乾盛世這段時間內,清朝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三億以上,可以說中國能夠成為人口大國,都是從清朝時期開始已經奠定了基礎。在當時的整個世界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其次,到了清朝末年,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的頻繁地發動戰爭,大清人口出現了回落的現象。再加上連年不斷的農民起義,尤其是1852年~1871年這段時間,在我國的江南地區就出現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在與太平軍的鬥爭之中就損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口。

因此晚清時期已經不像是康乾盛世時出現人口迅速增長的局面,反而是有所下滑,但是這種人口的回落也是有限的,不是無止境的,畢竟在晚清時期,外國的先進科學和醫療手段傳入中國,中國地盤的那幾個租界內還是有不少洋人的醫院,中國人的死亡率還是下降了不少,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外國人宣傳所謂的人文主義會在中國開設紅十字會,這讓很多中國的窮人受到治療,不得不說老外的面子工程也是做得不錯的。

也就是由於這些原因,在晚清時期的中國雖然大受欺凌,但是依舊是世界上的人口過億的人口大國,我們都知道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期,我國的人口數量達到四萬萬五千人,也就是四億五千萬人。清朝可以說是我國人口數量較多的一個王朝,而且還為中國成為人口大國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江淮宿人


學歷史時,聽老師講巜辛丑條約》賠款四萬萬兩白銀,是按全國每人一兩計算的。所以說當時全國有四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