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百億美元購買美國F-16生產線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鄧麗霞


去年的巴黎航展上,印度花了100億美元,用於向美國購買F-16的生產線,那麼印度此次購買美國F-16生產線的行為,是虧了還是賺了呢?

如果說印度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國家,那麼花100億美元購買F-16的生產線,那肯定是賺的。首先從短期來說,雖然F-16已經是40年前的技術,但是對於印度來說還算是比較先進,在購買其生產線以後,不久後就能夠替換掉自己老舊的戰機,比如米格-21、米格-23之流,早前提出的126架輕型戰機採購計劃終於在10多年後有望完成了。

其次從長遠來看,印度購買F-16的生產線對印度提高自己的航空工業水平有著莫大的裨益。首先是購買了F-16的生產線使印度能夠接觸到西方比較先進的戰鬥機的生產工藝、流程等,其次在吃透F-16的核心技術之後,也能夠根據其技術對F-16進行改造,甚至能夠把其核心技術用到日後自己國產戰機的研製上。而在政治上,印度購買F-16的舉動無異於是在向美國靠攏,美國方面也會給印度大大的加分。要如此看來,購買F-16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對於印度來說都是十分賺的呀。

但可惜印度並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其購買F-16的舉動,在長期上實際上是十分虧的。購買F-16以提高印度國內的航空工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印度的一廂情願。此前印度曾經購買過不少戰機的生產線,比如米格-21、蘇-30MKI,但是印度在引進這些生產線之後也僅僅是單純的進行代工,並沒有對生產的戰機進行各種意義上的改造,更別說吃透技術以提高自己的航空工業水平了。由此可以推斷,印度此次引進F-16的生產線,怕也是治標不治本,對提高自己的航空工業水平絲毫沒有用處。

此外,印度的空軍在引進F-16生產線之前已經大雜燴了,有俄羅斯的蘇-30、法國的幻影-2000,再加上此次的F-16,其日後的維修以及保養對印度的後勤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此可以說印度此次購買F-16的行為,實際上虧得很。


利刃軍事


買16的生產線虧不虧我不知道,但是說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你們判斷一下。我07年去印度為TATA調試設備。同期他們的車間裡還在調試一條二手寶馬的生產線,大約是70年代的東西。已經調了三年了,沒好。和那幾個德國哥們聊了一下,大致的流程是98年的時候就買回來了。當時花了不到800W不只是馬克還是歐元。但是,調試費用寶馬開了300W,三哥不幹,自己軟件無敵,怎麼可能花這個錢。結果自己搞到02年,沒搞定。那時寶馬的報價漲到600W。更不能幹了呀!就招標,招了好幾年大公司都不願意接,也就小公司無知無畏了,於是就把這幾個倒黴兄弟擱印度了。三年時間,散件調了個七七八八,但是要聯調還得把整個控制中心和總線換掉,整體開銷已經超過2000W了,還得再花。那幾個德國佬都快哭了。


elicxxx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在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成天喜歡跟我們“攀比”,卻各種被懟、吃癟的印度,將花費100億美刀,從美國“臭鼬工廠”洛克希德·馬丁手上購買F-16E/F戰機的生產線。並將自己“生產”的F-16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用來替換自己家數量龐大的米格—21戰鬥機。

不過在小兵兵看來,在這個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滿天飛的背景下,這買賣明擺著就是“剪印度的羊毛”。用自己家即將一文不值的“廢鐵”高價賣給三哥,既省去了關閉F-16戰機生產線的金錢和時間,也能讓自己大賺一筆。而對於三哥而言,這只不過是每天的“日常任務”罷了!所以今天小兵兵藉著這件事跟您聊聊F-16戰機的歷史,以及印度引進F-16生產線背後的意義和困境。

上世紀70年代,美軍新一代主力制空戰鬥機F-15開始陸續服役,但無論是生產成本,還是設計用途,美國都不會讓空軍只裝備F-15這種“沒有一磅重量用於對地攻擊”的制空戰鬥機更不會讓F15去承擔對地攻擊、戰場遮斷這種充滿風險的任務。因此,具有一定空戰能力,能夠配合F15構成完整戰術空軍體系的“F-16戰鬥機”就此誕生。

F-16戰鬥機採用了當時還是“黑科技”的翼身融合技術,其“顏值”瞬間爆表,讓當時“方方正正”的F-15戰機無地自容,怎麼看都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輕型制空戰鬥機,而且研製F16的“戰鬥機黑手黨”認為這貨可以在空戰中碾壓F15。但美國空軍根本不讓F16乾製空的活,甚至到1991年,AIM120A先進中距空空導彈問世的時候,F16還連上一代的AIM-7麻雀都不能用。什麼高低搭配?如果這也算高低搭配,那99A主戰坦克PLZ05A自行火炮也高低搭配一下?

說回此次印度三哥花費100億美刀購買F-16戰鬥機生產線。表面上看,印度是為了替換已經“過期”的米格—21戰鬥機,但實際上,印度依然是為了促進他們的航空夢,希望通過引進F-16戰鬥機的相關生產線,讓印度軍工瞭解“美國”航空工業的相關流程,為自己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在小兵兵看來,這只不過是三哥的“一廂情願”而已。

首先,該戰機屬於第三代戰鬥機,再怎麼升級,改造,它都是在第三代戰鬥機的基礎上升級改造,終究躍不進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那道“龍門”。根據美國未來十年的空軍規劃,美國將在未來不會生產一架三代戰鬥機,而是全面生產以“F-22和F-35戰鬥機”為代表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而我國在殲—20戰鬥機變身“完整體”後,也會將手上的三代戰鬥機生產線停掉,集中全部資源來生產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殲—20。雖然現在印度引進“中規中矩”的F-16戰鬥機生產線,但當生產線正式投產後,生產出來的戰機就會面臨“出生即落後”的尷尬境地。

其次,印度空軍在此之前也引進過蘇聯的米格-21戰鬥機生產線、俄羅斯的蘇-30MKI生產線,並計劃引進法國陣風戰鬥機的生產線,但這些生產線顯然沒有拉高印度航空工業的“智商”。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為例,自己組裝維護的12架米格-21戰機有9架墜毀;自己維護的4架幻影—2000全部“狗帶”;而自己生產的174架蘇—30MKI戰鬥機更是事故不斷。這些問題的本質不是印度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落後,而是整個印度航空工業的品控制度和人員管理制度的落後和缺失。想靠引進F-16戰鬥機生產線來改變現在印度航空工業的現狀,恐怕只會“治標不治本”。

最後,印度購買F-16生產線只是美國提供相關零部件在印度本土進行組裝,而不是將F-16戰鬥機全套技術數據移交印度,讓印度自己生產。這對使用“萬國造”的印度空軍來說絕不是好事。在美式、法式、俄式裝備共同使用的情況下,自己的後勤保障就已是個大麻煩。而讓各個派別的“神兵利器”整合到一個旗幟下作戰就更是個棘手問題。

從印度引進F-16項目中我們看出:沒有一個強大的工業實力,引進再先進的武器,也改變不了“挨宰”的命運。而反觀我們自己,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從落後不堪的農業國,進化成世界產能第一的工業大國。印度走過的道路,我們也曾經走過,而幸運的是,在與印度相同的道路上,我們走出了不同的結果。正是中國人勤勞,才能讓現在的我們現在的成就,讓我們能有跟“某超級大國”抗衡的本錢。


諸葛小兵兵


都沒談成的生意,說這個有什麼用?特朗普本來是有意將70年代的F16生產線打包賣給阿三的,可是阿三被毛子坑苦了,懷疑又是個套,思來想去的要求美轉讓飛機核心技術。阿三雖然與美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只為了遏制我國暫時達成的),但畢竟不是軍事盟國,況且美國向來沒有向外轉讓全套軍事技術的先例(有也就只會是英國,同種的,沒辦法),美國對阿三的要求根本不能接受。最後讓戰略情報部出具情況調查,好傢伙,F16向外出口了幾千架,好多國家都急不可耐的等待著美國供應的配件,工廠都來不及生產。如果把整條生產線賣了,正好與特朗普將製造工業就在美國增加就業的政策相抵,何況這麼多配件要賣,千億美元都能自己賺回,幹嘛把這筆大生意交給阿三?這不自己抽自己嘴巴子呢?看後來美國還有交易意向嗎?沒聲音了,就發表一申明,F16將繼續留在美國生產,交易阿三就別想了。


用戶3139459365


眼前是虧,日後是賺;表面是虧,實質是賺。這和日本花費巨資自己裝配f35生產線的道理是一樣的。


於印度而言,你先得結合它的國情和實際工業生產能力來看待這個問題。印度購買了美國f16生產線後,一是迅速掌握了現代工業的流水線生產化過程和技術要領,加速推進了印度的工業化水平。二是掌握了現代化飛機生產的工藝流程,為印度以後進行的自主化飛機生產和國防現代化保證了技術儲備。三是印度遊走美蘇逐漸向美國靠攏的效忠表態。多年來,前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一直是印度傳統的軍售大國,但近年來印度聯美弱俄政策趨向明顯,印度抱緊美國大腿的心跡暴露無遺。四是印度呼應特朗普“印太戰略”,打造美印日澳四國同盟的墊腳石策略加快。

同時我們可以想見,作為世界裝備最多數量的經典名機, f16不僅可以與先進的四代機、五代機形成高低搭配,而且還有充足的升級空間,目前美國洛馬公司已有為世界其他配備f16國家進行升級換代的預案考慮,印度完全不用擔心以後的落後問題,並且還一舉將那些國家的維護保養可收入囊中。

日本也是一樣,它不惜成本以每架近乎1.5億美元自行裝配f35,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掌握五代機生產的先進技術,始終緊跟世界潮流,可謂用心良苦長遠,不可不防。


今古達觀


印度100億美元採購F-16生產線?這種新聞還是不要當真的好。早在2007年,印度國防部就拋出採購126架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的軍購合同,預算費用100億美元,當時吸引了洛馬F-16/波音F-18、俄羅斯米格-35、薩博鷹獅、歐洲颱風、達索陣風等全世界的戰鬥機生產商。2012年的時候傳出印度斥資120億美元採購126架陣風的新聞。看樣子似乎是法國達索贏得了印度軍方的大訂單。結果印度政府既不願意多花錢,又想對方轉移技術,一來二去談判進程就一拖再拖。最後莫迪在2015年更改了早先與達索達成的採購協議,採購36架現貨供應的陣風戰鬥機,最終合同在2016年9月簽訂,價格為78億歐元。由於達索本身產能有限,這批陣風將於2019年開始交付,持續30個月——這就意味著交付完畢要等到2022年左右了!

回看F-16戰鬥機:2016年,洛馬就想將F-16生產線全部轉移到印度。2017年7月份,雙方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目前洛馬公司正在把F-16沃思堡的生產線搬遷至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維爾,以便在沃思堡生產F-35戰鬥機。格林維爾目前正在生產巴林採購的19架新型F-16戰鬥機,如果包含升級在內的話,訂單可能高達40億美元。如果美國和印度果真達成了生產線轉移協議,那還得排在美國完成F-16戰鬥機訂單之後。因為生產線賣給印度,美國可就徹底不生產了。表面上看,印度採購F-16生產線有利於提升武器零部件本土化、提升本國軍工製造水平,還會切斷巴基斯坦F-16零部件供應鏈。實際上,照印度發展軍工的這個思路來看,真正生產出來F-16戰鬥機恐怕巴鐵的F-16都要退役了。另外,世界各國的F-16本身已經處於服役晚期,真要引進生產,賣給誰呀?


鼎盛軍事


美國研發的F-16輕型第三代戰鬥機,從一開始的驚豔四座到現在的老驥伏櫪,F-16戰鬥機在軍中服役了已經有將近40年了,當然在這麼漫長的時間裡,F-16這款戰鬥機也發展出了數量繁多的各類型號,也使得F-16戰鬥機完全成為了家族系列化的戰鬥機。而印度這次花上百億美金,直接從美國的本國將F-16系列戰鬥機的最新一代版本的戰鬥機製造生產線,完全移植到印度自己的本土,這一筆鉅額的軍火買賣當然對於賣房的美國軍火商來說,那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但對於印度來說,還要好好分許一番。


首先,對於短期的角度來看,這筆移植F-16戰鬥機製造生產線的訂單,是極大的緩解了印度空軍短期大量的老舊輕型戰鬥機大批量退役,而造成的印度空軍戰鬥力極大的缺失這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進而鞏固住了自己在亞洲地區自身空中力量前幾名的地位,也使得印度不會在為了維護自己國家利益時,而不至於手上沒有足夠的數量的先進戰鬥機可以去應對。其次,就是對於印度空軍來說,F-16雖然早就不是美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了,但相較於印度空軍之前戰機的裝備水平,還是比較先進的特別是此次移植的是F-16,相關的製造生產,對於印度之前如此貧弱的自主航空軍事工業大有裨益,也使得印度軍事航空業第一次可以接觸到,先進先進的第三代戰鬥機相關的製造技術。


最後,此次F-16戰鬥機製造生產線從美國移植到印度本土,但從長遠來看,未來出現的印度自形制造裝配的F-16戰鬥機,對於現在研製的印度自主研發的LCA或其他剛開始研發的戰鬥機,都有著嚴重的衝擊,一旦這些項目研製的進度不順利,那也將使得印度空軍未來幾乎無完全國產自主研發的戰鬥機可以裝備,這對印度自主國防軍事工業頗為不利,也使得印度未來還是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航空大國的。


航空君


當然是虧了,首先f16是美國淘汰的生產線,買來就落後,而且買來是一回事,能用好是一回事,隨便給你做點手腳就等著掏錢吧,還有美國人可不是什麼好心人,不可能把全部的技術給印度,比如雷達,航電技術,畢竟俄羅斯賣了那麼多武器給印度,如果俄羅斯要f16的技術,你說印度給不給呢,其次,買回來後什麼時候能生產出來呢,以印度的速度,五年都是好的,到時候t50都服役了,要知道,印度可是在t50上面投了幾十億美金了,還有就算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當然這是不可能的),生產出來的都是三代機,已經落後了,要知道印度可是什麼都跟中國比的,到時候別說殲20了,殲31都用不起,殲16也用不上,殲十就能收拾它了,所以說,印度買生產線是感覺很好,但實際上是一種傻逼行為,最好的選擇還是往t50上面注資,挨宰就挨宰吧,誰讓你長著那腦袋呢


男人活在世上


莫迪還沒傻透的話就不要買這個F16了,以後有錢買F16的會加點錢買F35肥電,沒錢的買2手戰機還是買不起全新的F16的。實戰F16鐵定幹不過蘇35



等三哥能自己生產100多架F16以後,世界格局已經是隱身戰機和無人機的天下,你一堆三代機出去當活靶子?


江城響馬


是賺還是虧其實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

從短期角度來說,引進F-16生產線能夠讓印度具備自己生產中型戰鬥機的能力,雖然F-16已經是40年前的設計,但其本身基礎好,經過不斷改進,最新版本的F-16同樣具備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而且,F-16即使老了點,但總比印度空軍目前的主力中型/輕型戰鬥機米格-21、米格-23、美洲虎之類的要好吧?甚至比印度自研的LCA都要好上一大截。而印度空軍目前除了撐場子的蘇-30和少量幻影2000以外,其他的戰鬥機都嚴重老化,急於尋求替換飛機。如果真的能引進F-16生產線,至少能保證這些老飛機能夠得到替換,而不會像近幾年的中型戰鬥機招標一樣不斷反覆,讓印度空軍不斷重複希望破滅的“酸爽”。

另一方面,從理論上說,引進F-16戰鬥機的生產線能讓印度空軍接觸到西方較先進戰鬥機的生產工藝、標準、流程等重要信息,從而幫助印度自己的航空產業提檔升級,有助於莫迪政府“印度製造”的戰略。但問題在於,這也僅僅是理論上的。印度組裝蘇-30超過10年,但對於印度自己的航空工業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幫助。當然,你可以說俄國人自己的航空產業就很簡單粗暴,但印度人組裝生產“美洲虎”攻擊機同樣超過30年,也沒看到對於LCA的研製有啥幫助。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於,印度通過組裝蘇-30建立的是俄羅斯體系的航空工業和標準,引進F-16生產線以後又將建成美國體系的工業和標準,再加上此前來自英國的標準,那麼問題來了,印度人自己的航空工業究竟會以哪一個為準?

所以,同樣是引進生產線,有的國家能夠在引進的基礎上完成消化和吸收,並進而推出有自己特色的新產品;而印度恐怕就只能“照貓畫虎”了。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