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未來敘利亞局勢就算往好的方向發展,也無非是“第2個伊拉克

”,即中央政府佔據優勢地位但實力不足以控制全境地方實力派打著“高度自治”旗號實現割據外部勢力在當地盤根錯節

大家不要覺得“伊拉克模式”很糟糕,起碼伊拉克能用比較和平而非爆發大規模內戰的方式,劃分了各階層、教派、民族的勢力範圍。而且隨著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反恐行動取得成效,國內安全形勢也逐漸穩定,以石油出口為支柱的國民經濟開始復甦。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2015至2018年伊拉克經濟增長率平均達到4.8%,2017年GDP已接近2000億美元,中央外匯儲備也超過700億美元。雖然該國仍受到國際油價不穩、失業嚴重(官方稱失業率約15%,實際會更高)、貧困人口眾多(4成以上人口收入在貧困線以下)、內部派系爭鬥、外部勢力插手內政等問題困擾,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只要其大體維持和平發展局面,就能壓制住各種矛盾,而不使之激化、演變成類似敘利亞那樣的慘烈內戰。

反觀如今的敘利亞,跟伊拉克情況相近的是參戰各方(特別是幕後大國)已形成制衡結構,而且普遍希望維持現有格局。道理很簡單——無論俄羅斯、伊朗,還是美國、土耳其,誰都沒有傻到“為了打仗而故意將戰爭持續下去”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也就是說,這些幕後大國最終追求的是在相對和平的狀態下,消化各自通過參與敘戰事而獲取的利益。比如俄羅斯,從狹義來看其希望“兌現”敘當局作為交換條件而賦予他們的能源、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等戰爭“紅利”。而從更廣闊視野來看,其希望能在一個比較安定的戰後環境下,好好經營一下拉塔基亞赫梅明空軍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這2處戰略據點,以此作為俄羅斯“進軍非洲特別是紅海沿岸國家的橋頭堡和跳板”。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無論是為了擴大對非軍售(武器出口),還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礦產資源開發機會,乃至於也參與扼控“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這一國際航運-能源大動脈,俄羅斯都需要首先穩定敘利亞戰局,才談得上騰出手來進行下一階段戰略佈局

同樣的,美國也不打算再打一場“敘利亞版伊拉克戰爭”,因為前車之鑑的慘痛教訓實在太過深刻,以至於到現在美國還在為當年自己犯下的一系列錯誤“擦屁股”。所以外界才看到不久前美國敘利亞特使那番“不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的表態,而且美國為遏制土耳其對庫爾德武裝再次動武的“衝動”,還在與土接壤的敘東北部邊境地帶設置觀察哨,明擺著就是想用武力威懾的方式消弭可能爆發的新一輪戰火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至於伊朗和土耳其,雖然戰略訴求不同,但從眼下情況來看,他們的既定目標已經實現了七七八八——土耳其重創了敘境內庫爾德武裝(近年來殲滅約2萬)、在敘西北部控制了大片土地和人口作為聽命於自己的“緩衝區+隔離帶”、嚴重削弱了宿敵巴沙爾政權的實力。敘境內的伊朗勢力也已站穩腳跟,他們雖連遭以色列空襲打擊,但除非以軍大舉入侵敘利亞,否則甭想徹底將伊朗勢力趕走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實際上就包括以色列在內,對目前局勢同樣比較滿意——巴沙爾政權元氣大傷,對自己的威脅銳減,基本可以確定前者是奪不回戈蘭高地了。而約旦、沙特等原本仇視敘當局的中東國家,也逐漸認清現實,或半公開、或暗地裡向巴沙爾政權伸出橄欖枝,表示不再支持敘反對派武裝。

所以綜上來看,敘內戰(第一階段)其實已經算結束了,縱然再有打擊“伊斯蘭國”、俄敘聯軍收復伊德利卜、庫爾德武裝與土耳其及僕從軍交火等區域性衝突事件,該國短期內也很難再回到之前的“全面戰爭”狀態

巴沙爾政權果真贏了嗎?急需4000億美元打勝下一場“戰爭”

不過,敘利亞最大的問題在於該國自然稟賦較差,要效仿伊拉克那樣靠賣石油撫平戰爭創傷不啻於“痴人說夢”。據估計,該國重建需要花費至少4000億美元,而在西方不參與的情況下,光指望俄羅斯、伊朗那點投資肯定不夠

一旦經濟長期無法復甦,新的矛盾就會滋生、累積直至再次爆發。甭說別的,光是目前該國近60%的失業率、超過80%的貧困人口和連續多年的GDP負增長,就足以讓巴沙爾政權頭疼不已。而從目前情況看,除非敘當局能爭取到20年左右的相對和平時期,否則下一場內戰或為時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