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未来叙利亚局势就算往好的方向发展,也无非是“第2个伊拉克

”,即中央政府占据优势地位但实力不足以控制全境地方实力派打着“高度自治”旗号实现割据外部势力在当地盘根错节

大家不要觉得“伊拉克模式”很糟糕,起码伊拉克能用比较和平而非爆发大规模内战的方式,划分了各阶层、教派、民族的势力范围。而且随着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反恐行动取得成效,国内安全形势也逐渐稳定,以石油出口为支柱的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2015至2018年伊拉克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4.8%,2017年GDP已接近2000亿美元,中央外汇储备也超过700亿美元。虽然该国仍受到国际油价不稳、失业严重(官方称失业率约15%,实际会更高)、贫困人口众多(4成以上人口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内部派系争斗、外部势力插手内政等问题困扰,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其大体维持和平发展局面,就能压制住各种矛盾,而不使之激化、演变成类似叙利亚那样的惨烈内战。

反观如今的叙利亚,跟伊拉克情况相近的是参战各方(特别是幕后大国)已形成制衡结构,而且普遍希望维持现有格局。道理很简单——无论俄罗斯、伊朗,还是美国、土耳其,谁都没有傻到“为了打仗而故意将战争持续下去”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也就是说,这些幕后大国最终追求的是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消化各自通过参与叙战事而获取的利益。比如俄罗斯,从狭义来看其希望“兑现”叙当局作为交换条件而赋予他们的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战争“红利”。而从更广阔视野来看,其希望能在一个比较安定的战后环境下,好好经营一下拉塔基亚赫梅明空军基地、塔尔图斯海军基地这2处战略据点,以此作为俄罗斯“进军非洲特别是红海沿岸国家的桥头堡和跳板”。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无论是为了扩大对非军售(武器出口),还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开发机会,乃至于也参与扼控“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这一国际航运-能源大动脉,俄罗斯都需要首先稳定叙利亚战局,才谈得上腾出手来进行下一阶段战略布局

同样的,美国也不打算再打一场“叙利亚版伊拉克战争”,因为前车之鉴的惨痛教训实在太过深刻,以至于到现在美国还在为当年自己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擦屁股”。所以外界才看到不久前美国叙利亚特使那番“不再谋求推翻巴沙尔政权”的表态,而且美国为遏制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再次动武的“冲动”,还在与土接壤的叙东北部边境地带设置观察哨,明摆着就是想用武力威慑的方式消弭可能爆发的新一轮战火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至于伊朗和土耳其,虽然战略诉求不同,但从眼下情况来看,他们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了七七八八——土耳其重创了叙境内库尔德武装(近年来歼灭约2万)、在叙西北部控制了大片土地和人口作为听命于自己的“缓冲区+隔离带”、严重削弱了宿敌巴沙尔政权的实力。叙境内的伊朗势力也已站稳脚跟,他们虽连遭以色列空袭打击,但除非以军大举入侵叙利亚,否则甭想彻底将伊朗势力赶走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实际上就包括以色列在内,对目前局势同样比较满意——巴沙尔政权元气大伤,对自己的威胁锐减,基本可以确定前者是夺不回戈兰高地了。而约旦、沙特等原本仇视叙当局的中东国家,也逐渐认清现实,或半公开、或暗地里向巴沙尔政权伸出橄榄枝,表示不再支持叙反对派武装。

所以综上来看,叙内战(第一阶段)其实已经算结束了,纵然再有打击“伊斯兰国”、俄叙联军收复伊德利卜、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及仆从军交火等区域性冲突事件,该国短期内也很难再回到之前的“全面战争”状态

巴沙尔政权果真赢了吗?急需4000亿美元打胜下一场“战争”

不过,叙利亚最大的问题在于该国自然禀赋较差,要效仿伊拉克那样靠卖石油抚平战争创伤不啻于“痴人说梦”。据估计,该国重建需要花费至少4000亿美元,而在西方不参与的情况下,光指望俄罗斯、伊朗那点投资肯定不够

一旦经济长期无法复苏,新的矛盾就会滋生、累积直至再次爆发。甭说别的,光是目前该国近60%的失业率、超过80%的贫困人口和连续多年的GDP负增长,就足以让巴沙尔政权头疼不已。而从目前情况看,除非叙当局能争取到20年左右的相对和平时期,否则下一场内战或为时不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