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如一日:杭州大伯做維修志願者56年,修了數萬件


70歲的孫晟為鄰居和市民免費修東西已有56年,每天都笑嘻嘻的,非常和藹可親。在孫大伯居住的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湖濱花園社區內,幾百名鄰居都存著他的電話,遇到家中有電器、生活用品壞了的時候都會拿給孫大伯修理。在許多居民眼中,孫大伯是“萬能的”。

50多年來,找孫大伯修過東西的人不計其數。孫大伯來者不拒,無所不修,一律免費。孫大伯的電話比很多年輕人還要忙碌,很多人甚至從二三十公里遠的地方趕來,讓孫大伯修電器。

為方便給居民免費修理,孫大伯特意開闢一間工作室。這間工作室是孫大伯自己花錢買下來的,將地下一層的儲藏室改造成了一間十平米左右的修理工作室,裡面放滿了各種維修工具和零件。工作室變成了孫大伯的第二個家,每天都會在這裡待上五六個小時。

其實早在1962年,孫大伯還是學生時,就開始為鄰居們修東西。工作後,孫大伯將義務修理的習慣保持了下來,一直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給鄰居、同事之間免費維修東西,已堅持了56年,也獲得了很多嘉獎和榮譽,贏得許多人的尊重。

不僅免費為鄰居們修東西,很多時候孫大伯還會貼錢買小零件小工具。50多年過去,孫大伯的工作室內整齊排列著各種各樣的小零件和小工具,比很多專業維修店鋪還要豐富。

去年開始,孫大伯開始對維修記錄做了統計。其中,電風扇、電飯煲和電水壺的維修記錄最多,一年內維修記錄裡總共寫了“正”字140個左右,共計700件物品左右。56年來,孫大伯總計維修的物品早已超過了數萬件。

孫大伯剛開始義務修理的時候,修的最多的物品是襪子和拖鞋。半個世紀過去,大家的生活越過越好,修的東西業變得越來越高級,以家電、鐘錶為主,孫大伯也會幫助鄰居們解決手機的簡單問題。孫大伯說,感覺修東西修“上癮”,修好了很開心,有成就感。

除了修東西,孫大伯還積極參與各項公益。1995年,孫大伯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個希望工程,此後孫大伯便開始結對捐助山區貧困學生,每年捐助1—3名學生。“我的條件比他們要好一點,我稍微節約一點,對大山深處的孩子來說,便多一分希望。”抱著這樣的想法,每年他都會給孩子們寄去一些助學金。

近日,杭州市志願者工作指導中心牽頭髮起杭州“最美”社區志願服務課堂及文化培育3年行動計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了志願服務中。孫大伯說,做好事心情就更好,不過他也有遺憾:“這幾年來,一直希望有人和我一起‘修修補補’,將這件事情繼續做下去。要是有個接班人,最好不過。”遺憾的是,目前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接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