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啤酒、雪花啤酒、百威啤酒、小麥王、青島啤酒和哈爾濱啤酒你會選哪種暢飲?理由是什麼?

德陽烏蘇啤酒


我選青島啤酒。最喜歡喝青島純生的扎啤。

上大學的時候都是晚上抗兩大桶扎啤在宿舍喝。8個人100斤扎啤根本感覺不出醉意,純生有個好處就是不上頭。

大烏蘇喝過幾次後勁太大。喝七八瓶第二天起來就不舒服。雪花也不錯可能喝慣了青啤總感覺雪花味道差了點,百威口味有點淡。小麥王沒喝過也沒聽過。

青島啤酒不僅僅是一瓶酒,那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那是大學時光年輕時代最美好的回憶。可能山東人喝啤酒天生喝不醉,年輕人在一起一口一杯什麼感情深一口悶,前三杯不算,之類的七八個人一圈下來沒十斤也得八斤了,那時候也沒好的菜餚,一包榨菜,一號花生米,幾根火腿腸就可以喝個通宵,然後到操場撒下酒瘋然後第二天醒來一點也不頭疼,其他酒就不敢這麼喝了。後來畢業在青島工作又是另一番風味的喝法,一起租房的同學朋友三五個人弄點小菜一人提著兩大塑料袋扎啤喝上一晚也挺愜意,塑料袋扎啤可能是青島的一大特色,可惜後來工作原因常駐其它城市和不到塑料袋裝得扎啤了。但是喝青啤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

青啤好喝但是有點小貴,稍大點的飯店一瓶要10元,喝十瓶酒就一百了,還是懷念一兩塊錢一斤的散裝扎啤新鮮味道純正。


老李逗樂


烏蘇啤酒、雪花啤酒、百威啤酒、小麥王、青島啤酒和哈爾濱啤酒你會選哪種暢飲?理由是什麼?

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當然推薦自己家鄉的啤酒。這倒不一定是純粹的鄉土情結,青島啤酒確實有它的優勢所在。

首先說歷史,青島啤酒是中華大地上誕生的第一支啤酒,也是中華大地上第一個專業啤酒生產企業,也是中國的第一個啤酒品牌。除此之外,“啤酒”這兩個字,專門為這種泛著泡沫的黃色酒精飲品而生,也是青島的首創。儘管這一切,都是源自德國人的口腹之慾,但他們在嚴謹的釀造工藝和技術水準卻是認真嚴肅的,甚至生產設備和原材料都是本土原裝引進,生產的第三年,被德國人帶到慕尼黑啤酒節,居然豔驚四座獲得了最高金獎,可見它的魅力。直到今天,青島啤酒仍然在延續這一傳統。

其次說口感,青島啤酒有它獨特的口感和味道,這是其他啤酒所不能比擬的,相比於青啤濃郁麥芽香味和清苦而回甘的味道,其他啤酒的口味寡淡和範圍的香氣,就令人不是那麼有暢飲的慾望。除此而外,那種絕佳的品質,也是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即便都是掛著青島啤酒的商標,但是誕生於本土的青啤,和其他掛牌的“青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也是有著天壤之別。這當然是開疆擴土所必需的,但是口味的影響,也降低了青島啤酒的認可度。

最後說品類,作為青島人,都知道即便是本土出產的啤酒,也是有一廠、二廠和五廠區別的,“酒饕”們的舌頭是無法欺騙自己的。一廠的啤酒,在登州路上,那裡是德國企業的遺址和首產廠區,圍繞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啤酒文化商業圈,那種熱鬧,好像給你一種“天天都是啤酒節”的錯覺,當然“酒彪子”經常會給轄區的警察叔叔找點事情做。二廠的啤酒,也有它忠實的粉絲,有時也會為了一廠二廠哪個好喝,掙得到面紅耳赤,然後喝上一兩場,既證明了自己又增進了感情。五廠的啤酒,它的水源不像一廠,用的是自己廠區的地下水,五廠的水源,是與嶗山可樂一樣用的嶗山水,別有一種甘甜和清雅的味道,“成也蕭何敗蕭何”,就有許多人認為五廠的啤酒比較清淡,口感不足,其實,五廠的嶗山啤酒也是很有市場的,經濟而實惠,別有一番韻味。


石頭大獅的膠澳筆記


我山東人,第一是選烏蘇,習慣了高度啤酒,在境外喝七度紅遠東習慣了。

說正經的,還是奧古特夠帶感,其次是1903,再就是泰山七天,然後是青島優質。

人家請客,咱客隨主便,不會挑酒,給啥喝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