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最怕三件事,你知道是什麼嗎?

文字的純淨


不論男女,腎臟都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正常人每天的尿量是1000至2000毫升,很多代謝廢物都是通過尿液排出的,例如尿酸,尿素氮,肌酐,鈉離子等等。人類通過對尿量的調節,可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血容量。所以,如果是一個正常人,無論你喝再多的水,也不會引起水中毒,不會導致高血壓,因為都通過腎臟給排洩出去了,也不會引起電解質紊亂,腎臟可以調控各種離子的排洩。但是,腎臟並不是無堅不摧的,腎臟也怕以下事情:

(1)高鹽飲食

大部分鈉離子都是通過腎臟排洩的,吃的太鹹,鈉離子含量過多,可導致腎臟負荷增加,從而出現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對腎臟也會有損害。

(2)高嘌呤飲食

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也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洩的。高嘌呤飲食,可導致尿酸增加,引起痛風。據統計,我國高尿酸血癥患者人數已達1.7億,痛風患者超過8000萬人,痛風已成為我國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高嘌呤食物包括:各種老火靚湯,動物內臟,燒烤,海鮮,海帶等等。痛風不僅會引起關節疼痛,還可以導致腎功能損害,痛風性腎病。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平時要注意飲食,低嘌呤飲食。

(3)某些藥物

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很多藥物也需要經過腎臟代謝,可能引起腎損害。可引起腎毒性的藥物非常多,常見的有:慶大黴素、阿米卡星,多粘菌素,四環素類,兩性黴素B,萬古黴素,磺胺類藥物,含碘造影劑,順鉑,甲氨蝶呤,阿司匹林,布洛芬。很多中草藥也有腎毒性,例如:馬兜鈴、木通、防己、厚朴、細辛、益母草等。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有病千萬不要自己擅自用藥,一定要去醫院看病,遵醫囑服藥。


普外科曾醫生


要說腎臟最怕什麼,最怕傷!最傷腎的幾件事,瞭解一下!

1、喝水喝不對,傷腎

喝水不但是維持一天生活所需要,更是維護各個器官的必需物質,對於腎來說,喝水簡直太重要了。但是,不是說喝水越多對腎越好,而是喝得多和喝得少都傷腎。

喝水太少,身體脫水嚴重損害血管,導致慢性腎病,還會引起尿液鈣鹽濃度過高,誘發腎結石。過猶不及,喝過多水也很傷腎。一般情況下,每天喝水2.2~2.9升就可以了,如果不好把握,看你的尿液顏色,尿液接近無色或很淡的黃色,就差不多不缺水。

2、憋尿

雖說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但是很多人無意識地有這個憋尿的習慣,也不知道是懶的上廁所還是怎麼樣?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你的憋尿會傷傷你的腎!

憋尿最容易引起的就是尿路感染,嚴重一點的會引起腎盂腎炎,甚至膀胱炎。所以,已有便意就去上廁所,手上有再急的活也要先上廁所。

3、鹽吃太多

鹽吃多了,害處很多,對腎來說,就是增加了腎臟的負擔。話不多說,我們一天每個人不超過6克,兒童不超過3克。

前面三個都是日常生活行為會傷腎,現在再增加一個不常碰見但是也挺傷腎的行為。

亂吃藥:不少藥都有毒性,人們卻愛亂吃,尤其是對非處方藥不設防,其實大家應該遵醫囑吃藥而不是亂吃,要知道藥物傷腎也相當厲害。(67)


家庭醫生雜誌


腎臟是我們人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涉及到我們體內多餘水分和廢物的排洩,因此一旦腎臟功能受損,就會使體內的毒物無法排除,從而對整個身體產生毒害。

哪些情況最容易導致腎臟的損害呢?

第一、高血壓

高血壓最可怕的一個併發症就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會破壞腎臟的過濾結構,最終使腎臟功能喪失,也就是成為了尿毒症。

因此,如果一旦患上了高血壓,將血壓控制到正常範圍內就非常重要。

另外,鹽分的過量攝入(國家規定為最多每天攝入5g鹽)是導致我國高血壓高發的主要原因。因此,平時飲食清淡還是有好處的。

(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變,由於表面有很多小顆粒,被稱為顆粒腎,看著很滲人)

第二、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導致腎臟疾病的一大元兇,是造成腎臟疾病的第二大原因。糖尿病的一個可怕併發症就是糖尿病腎病,主要與高糖情況下對腎臟血管的損傷有關。

因此,糖尿病病人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不忌口,不服藥,那麼最終會發展為糖尿病腎病,痛不欲生。

第三、吸菸

有大量研究已經證明,菸草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和腎臟腫瘤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吸菸三十年以上的人和不吸菸的人相比,腎臟腫瘤發生的風險要增加10倍以上。可見,香菸對於腎臟的破壞性很大

第四,藥物

藥物導致的腎功能衰竭太大了啊,不論是中草藥還是西藥,有很多藥物都是需要腎臟排洩的,如果亂吃,不注意的隨意吃,那麼,結局只有一個,去醫院排隊做透析……這就是由於腎臟被損害了的關係。


人體探索者


不請自己來。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生命之源。保護腎臟,要做到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之所以要做到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就是因為腎臟最怕三件事。



為了更好的保護腎臟,讓腎臟保持最佳的健康狀態,更好的為人服務。 那麼飯後“一不要”睡前“二不要”指的是什麼呢?

飯後“一不要”是說飯後不要喝鹹湯。腎臟是怕鹽的器官。日常飲食中95%的鹽分都需要腎臟代謝,如果攝入過多的鹽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過量的鹽會給腎臟造成多種損害,會加速腎小球硬化,加速腎小管萎縮,增加過濾負擔,加重蛋白尿,嚴重者可能誘發心律衰竭。所以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

睡前“二不要”是說不要過量喝水以及不要熬夜。過量喝水會在睡覺後產生大量尿液,造成膀胱壓力過大,如果出現尿液迴流,很容易導致腎臟細菌感染,出現腎炎甚至腎功能損害。二是不要熬夜,熬夜會對包括腎臟在內的多種器官形成傷害,損害腎臟的健康,同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可能會猝死。


留白說


腎臟最害怕四件事。你做了多少?

1、大口飲料 現代的年輕人不喜歡喝水當他們口渴時他們就用飲料代替水。但這種習慣長期存在會大大增加腎臟新陳代謝的負擔,損害我們的腎臟,而且很多飲料都是高酸性的,喝酒後人體的pH值變化很大,加速器官衰老。但是很多人,看似享樂的行為,卻在嚴重傷害腎臟。

2,大魚大肉 魚類中的蛋白質和其他微量元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適當地吃肉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益,但如果你整天吃魚和肉,那將是一種傷害腎臟的行為。很多朋友不喜歡吃素食,愛吃肉類,吃飯時肉類是必不可少的,長期攝入高蛋白,會增加腎的負擔,使腎臟長期超負荷。

3,熬夜唱KTV 現代人夜生活豐富,熬夜唱K就是其中之一。熬夜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熬夜唱K的行為雖然雖然很爽很酷,但腎不能正常休息。工作中的腎臟會加速衰老。

養腎益壽五要素

1、不要憋 有些人會有憋尿的習慣。當小便時,他們不會立即排尿,但會憋一會兒。養成這種習慣會導致尿液中毒素的迴流,損害腎臟的健康。

2,保護你自己的腳 保持腳部溫暖是滋養腎臟的一種方法,因為腎臟是從腳底開始的,而腳容易受涼。因此,腳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睡覺時雙腳面對空調或電扇,不要在潮溼的地方長時間赤腳行走。另外,足底還有許多穴位,如永泉穴,每天晚上睡覺前揉捏,可以起到滋補腎臟和固定精華的作用。

3,大便應暢通無阻 大便不良、大便停止、渾濁氣體發作,不僅使人易怒、胸悶、呼吸急促,而且會損傷腎臟,導致腰痠乏力、噁心和嘔吐。因此,保持排便通暢也是滋養腎臟的一種方式。當凳子很難理解時,可以用雙手貼在兩腎的背部,用力揉捏,可以刺激腎氣,加快排便;走路時,用雙手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痠症狀。

4、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在氣血生化和腎精的維持中起著重要作用。臨床上,許多腎衰竭患者經歷了過度熬夜、過度疲勞和睡眠不足。

5,多喝水 保護腎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幫助腎臟排洩代謝廢物,防止腎毒素積聚,危害腎臟健康。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腎臟在我們身體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主要的工作是生成尿液,清除人體的代謝廢物,然後回收一些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那麼腎最怕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呢?

1、腎最怕我們攝入太多的蛋白質。

很多人平時喜歡大魚大肉,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恰恰給腎臟帶來巨大的負擔。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甚至使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所以為了腎臟的健康,還是少吃幾口肉吧。

2、腎最怕天天老火靚湯

廣東人都喜歡喝老火靚湯,他們認為老火靚湯裡面的營養對我們的身體很有益處。可實際上老火靚湯裡面含有大量的嘌呤,嘌呤是一種能夠提高尿酸的物質,尿酸過高是會損害腎臟的。

3、腎最怕吃得太鹹

相信不少人都是重口味,吃得特別鹹。我們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鹹,腎臟的負擔自然加重。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也同樣出現問題。

4、腎怕亂吃藥

腎臟除了“害怕”以上的東西之外,還害怕這些藥物,比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若是要服用這些藥物之前,還是得諮詢醫生,不能自己亂吃藥。

那麼該如何養腎呢?儘量不要吃太多的肉,紅肉吃太多,不僅會傷害腎臟,對其他的器官也沒有太多的好處。另外不要吃太多鹽,鹽分太多也是會大大損害腎臟的功能。最後儘量多吃蔬果蔬菜,對腎臟是有好處的。

指導專家:張濱,主任醫師,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老教授協會泌尿男科專業專家。

醫療專長:性功能障礙,不育症,生殖器官發育畸形,性腺內分泌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炎症,性功能障礙的法醫鑑定。


醫聯媒體


腎臟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排洩器官,沒了腎臟,我們體內生產出來的垃圾想要靠著尿液排出,就變得難上加難,體內酸鹼平衡無法保持,內環境全部亂套,最終掛掉沒商量。

腎臟最怕啥,首先最怕的是整天高鹽飲食。長時間呆在的高鹽飲食,會給腎臟造成巨大的負擔,影響到腎臟的正常工作。甚至可能導致高血壓,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

想要腎臟好好工作,健康飲食一定要堅持。

除了高鹽,腎臟還害怕生活作息不規律,抽菸酗酒。長時間晝夜顛倒,生物鐘混亂,該睡覺的時候你跑出去high,抽菸喝酒夜夜笙歌,喝多了再摟個美女去開房,晚上再來點消耗體力的雙人運動,長期以往,腎臟不出問題才怪。

因為腎臟是重要的排洩器官,那麼自然害怕你亂吃導致的代謝紊亂。天天頓頓吃肉,就有可能吃出高尿痠痛風。整天亂吃保健品,亂喝中藥,一不小心就可能喝出肝損傷腎損傷,所以要想保護好腎臟,千萬不要自己胡亂吃藥!


婦產科女司機


腎臟是人體排出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體內產生的各種代謝產物,經過肝臟解毒,隨血液循環到達腎臟,由腎臟過濾把垃圾排入膀胱,隨尿液排出體外。腎臟猶如體內的“過濾器”,如果這個過濾器出現問題,可能會對人體造成致命損傷。很多行為或者狀態其實都是在損傷腎臟,重要說一說以下三點:

1、食品汙染和有毒食物

食物對腎臟的損傷大致可以分為食物天然毒素對腎臟的損傷和食物汙染對腎臟的損傷。食物天然毒素代表植物毒蘑菇,毒蘑菇的毒素十分複雜,對腎臟的損害分為早髮型、遲髮型和緩髮型三種。還有一種天然食物魚膽類,中醫認為魚膽具有清熱解毒、明目、止咳平喘的功效,民間便常常有人亂用魚膽導致魚膽中毒。魚膽中毒後急性腎衰竭發生率為55%-100%。

食品汙染包括重金屬、有毒物質等汙染源。毒奶粉就是屬於認為添加化學物質導致食物被汙染的案例。它添加的三聚氰胺導致食用該奶粉的嬰兒患腎結石並且,嚴重者有腎衰竭。大量動物實驗表明三聚氰胺及其分解產物的急性毒性主要引起腎臟損害,表現為急性腎衰竭。

2、亂用藥物

臨床上關於藥物引起的急性腎損傷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目前臨床上很大一部分藥物具有腎毒性。包括抗菌類藥物,抗結核藥,抗病毒藥,抗真菌藥,鎮痛藥,含馬兜鈴酸類中草藥等等。

3、患代謝綜合徵

代謝綜合徵是以胰島素抵抗為中心環節,肥胖為啟動因素所引起的代謝紊亂症候群。主要包括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胰島素抵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凝以及微炎症狀態等。代謝綜合徵是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危險因素,它是一系列代謝異常因子的集合,各組分既可以獨立的引起腎損傷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相互聯繫,以共同的病理機理造成腎損傷,目前還有很多機制還不清楚。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加強身體鍛鍊、控制鹽的攝入量以及減少高脂飲食能夠減輕腎損傷。


茄子營養師


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腎臟的健康,我這給大家總結了三個方面,從飲食、情緒和生活習慣來看:

1. 飲食

喝水太少。很多人忙起來顧不上喝水,導致尿量減少,尿液中的廢物和毒素濃度增加。臨床上常見的腎結石和長時間喝水不足密切相關。

攝入過鹹。在飲食中的鹽分絕大部分是由腎臟來代謝的,如果攝入的飲食過鹹,就會導致鹽量過多,而腎臟的負擔自然就加重了。再加上鹽中的鈉會令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又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導致腎臟功能的減退。同時,飲食過鹹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高蛋白食物過多。高蛋白飲食對腎臟是一種負擔,對腎病患者尤其如此。腎臟每天攝入的蛋白質過多,其代謝廢物———尿酸和尿素氮等都需要由腎臟過濾排洩,對身體非但無益,只會增加腎臟的負擔。

2. 情緒

受驚。中醫認為“恐”會傷腎,人遇到恐懼時,往往會出現下肢痠軟,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這便是恐傷腎的表現。

3. 生活習慣

服藥不當。是藥三分毒,藥物進入人體後會通過血液代謝到全身,最終要通過腎臟來解毒並排洩到體外。

常憋尿。《黃帝內經》說:“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就是說,膀胱是儲藏、排洩尿液的器官,它只有正常開合,才能將尿液正常地排洩出去。反過來,如果經常憋尿,尿液排洩不出去,會影響全身氣機的運行。

久坐。久坐不動會壓迫膀胱經,造成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而腎經與膀胱經相表裡,因此也會引發腎功能異常。

縱慾。中醫認為“腎藏精”,腎精是生命的根本,腎精損傷必然會影響人的壽命。而房事不節最易傷腎或導致腎虛。


以上。


包大人玩科學


腎臟每天要做許多事情,工作量很大,比如代謝廢物的排洩,所吃藥物成分的代謝,身體毒素的排洩。所以,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那麼腎臟最怕哪三件事呢?

1.熬夜。現代人夜生活豐富,但對於健康,不是好事。夜間本應安安靜靜的休息,可許多人還在加班,或者娛樂,蹦迪,玩手機,追劇,總之這寶貴的夜晚時間,用來做喜歡的事,不知不覺傷了身體。沒有規律的休息,會讓腎臟一直工作,加速衰老。

2.肉類攝取過多。生活條件是好了,有人就頓頓大魚大肉。肉中的高蛋白會加重腎臟負擔,使腎臟長期處在超負荷狀態。

3.不喝水,只喝飲料。飲料中有糖類和許多添加物。有些小朋友從小就不喜歡喝水,渴了就喝飲料,看起來很會生活,其實是在日積月累的傷害腎臟。

那保護腎臟,首先就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夜間是身體自我修復的最佳時機,充足的睡眠會讓人精力充沛,保養腎經。再次就是多喝水,不憋尿。這是日常護腎最簡單的方法,多喝水有利於排出腎的代謝廢物,防止毒素堆積,危害腎臟健康。最後就是,通便,不要便秘。當然,生活中也有一些小細節注意一下,也是對腎臟有好處的,比如口味不要吃的太鹹,以前做飯放一勺鹽,現在放半勺。注意腳部的保暖,夏天空調不要直接對著腳部吹,儘量保持腳部的溫暖,覺得腳冷的時候就加雙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