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小型核航母同一艘大型核航母對抗,誰的優勢大?

一觀海聽濤一


按照目前世界小型航母通常是指2萬噸左右的,比如像意大利的“加富爾”號輕型航母,滿載排水量27000噸。而對於大型核航母就是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滿載排水量在10萬噸左右。我們先看看加分號,這樣的小型航母所具備的作戰實力,再與尼米茲級大型核動力航母對比一下。



加富爾號艦體長度235.6米寬39米,吃水7.5米標準排水量是22000噸,滿載是27100噸。採用四臺通用電氣的LM-2500燃氣渦輪機,雙軸推進,最高航速29節。按照意大利海軍的設想,加富爾號所配備的是美國主導開發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STOVL)。意大利為此訂購了22架戰機,用於取代目前裝備的AV8B海鷂戰鬥機,目前正在換裝當中。


可以說配備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加富爾號航母,是輕型航母當中作戰實力最強的。只不過是目前所要換裝的F-35B並沒有完全配備到位。我們就按照加富爾號配備齊全的F-35B,但是加富爾號能夠搭載多少架飛機呢?有意大利網友按照甲板面積和機庫設計,加富爾號能夠裝載28架戰機,可是實際的加富爾號只能搭載10-12架F-35B戰機。沒辦法,排水量太小,裝不下太多的戰機,按照理論數據是根本無法完成調度,反而影響了戰鬥力。
這是意大利設計的
可裝28架的方案,而下面圖片這是實際的搭載能力



我們再看一下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尼米茲級航母一共建造了10艘,從CVN-68尼米茲號到CVN-77布什號,全都是清一色的核動力。數據我們就不說了,我們看它所搭載的艦載機。48 架的FA-18E/F戰鬥機,4架EA-18G,電子戰飛機,6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6架S-3反潛機。8架SH-60海鷹直升機。到了2019年底,美國海軍 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將裝配兩個中隊的f35c艦載戰鬥機。
尼米茲級與65000噸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對比


那麼要對比,兩艘小型航母對陣一艘大型核動力航母,那麼我們也必須配備給尼米茲級兩個中隊的f35c艦載戰鬥機,這樣對比才會公平,不會存在代差。那麼兩艘加富爾級航母,就能配備20到24架F-35B戰鬥機。而尼米茲級一艘航母就能配備24架F-35C,五代機已經基本對等。但是F-35C的作戰能力要強於F-35B戰機,在載彈量上和航程上都要具有優勢。

另外尼米茲級上還擁有至少24架FA-18戰機。在輔助戰機上其擁有的E-2C空中預警機,都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完全可以做到對周邊空情信息的掌握。而另一方面其搭載的EA-18G,電子戰飛機完全可以壓制周圍的電子空域,讓對方處於電子被幹擾狀態。那麼小型航母怎麼和大型航母來對抗呢?



所以,這個問題即使換作是兩個中型航母與一個大型航母對比,也未必見得中型航母擁有更好的優勢。美國早就對其進行過早期的研究對比,其結果就是兩艘中型航母的作戰效率也不及一艘大型航母的作戰效率。這也是美國為什麼要選擇建造10萬噸級以上大型航母的原因所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淡然小司


以航母大小劃分標準:2萬噸以下的是小型航母、3~4萬噸為中型航母、5~7萬噸為大型航母、8萬以上為超級航母。目前世界上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有兩個,除了美國的超級核航母外,就是圖片裡的法國海軍“戴高樂號”核航母,排水量4萬噸級是法國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以陣風艦載多用途戰鬥機為主要機型。

這個問題要是硬性的對比,仍然是排水量10萬噸的超級核航母佔了上風!目前“尼米茲級”核航母艦載機搭載數量為70架,但在設計上“尼米茲級”的時候極限搭載架數為95架,而“戴高樂號”最多可以搭載45架各型戰機,總體來看兩艘“戴高樂級”也有90架的搭載量。


但是,航母的主要打擊手段就是使用艦載機去執行各種任務,
艦載機的質量好壞決定了航母的戰鬥力強大與否。

從目前主力艦載機質量來看“陣風”與“大黃蜂”不相上下,真的要是進行空戰就看飛行員誰的技術水平更高。不過從兩型飛機所使用的武器裝備相比,“大黃蜂”要略壓“陣風”,空戰所使用AIM–120中距彈要好於“米卡”!兩型戰機同在E–2預警機的引導下,誰的導彈射程越遠誰就佔了先機 ,“米卡”導彈受制於兩頭兼顧,即當格鬥彈又當中距攔截彈,結果就是性能上兩頭都丟!


陣風戰鬥機掛載的“飛魚”MM40反艦導彈。

從反艦能力來看“陣風”目前使用“飛魚”MM–40型反艦導彈 ,射程180㎞、“大黃蜂”攜帶的“魚叉”最新型AGM–84F射程278㎞,從射程對比來看又是“大黃蜂”勝出!另外,超級核航母的抗打擊能力完全不是“戴高樂號”這樣4萬噸航母可以比擬的,命中4~5枚中型反艦導彈只要不是要害仍舊可以自主航行,“戴高樂”就會嚴重的多!

目前美軍航母已經列裝了更加先進的“隱身戰鬥機”對比於“陣風”形成了代差!在相同的數量對抗中要有更大的優勢!

大航母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多!而“戴高樂號”一類的中型航母目前來看,性價比不高!兩艘加一塊的平衡總造價超過了一艘超級航母,而戰鬥力並沒有數量而提高,反而增加了編隊其他艦船和人員數量,造成了管理上的複雜性……所以,現在有條件製造航母的國家都摒棄了中型核航母,而是要麼建超級核航母,要麼就是大型常規航母。


皇家橡樹1972


我在學習軍事裝備的這幾年裡,受局座張召忠教授的教誨最多,尤其是他對海戰的理解,毫不誇張的講已經行成了一門學科,足夠我學用後半生了。

航母作為一款海上流動的艦載機平臺(機場),本身是不具備作戰能力的,航母戰鬥群攻擊性能的強弱程度,主要取決於艦載機的先進程度和數量,防護能力主要取決於航母編隊配備的艦船性能和數量。

如果籠統的問兩艘輕型航母和一艘重型航母PK誰會贏?這裡面的變數可就太大了,我們假設把美國一艘10萬噸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或者福特級)當做假想敵,以美國航母七八十架的第四代艦載機數量,在雙方都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在其他國家任意挑選三艘最先進航母出來加在一起,也不敢說有必勝美國航母的勝算。但是在都配備同樣的艦載機的情況下,聯合艦隊在艦載機總數量上實現超越,那勝率就會大大的增強。

我並非誇大美國航母的戰鬥力,像我國製造航母的用途是為了海外貿易船隊護航和反恐,為了保護國民在海外權益不受侵犯的。當然不會是為了去和美國航母對抗,如果想對付美國航母,我們有自己的“非對稱”武器,被外媒稱為“航母殺手”的DF-21D和DF-26就足夠了。

題歸正傳,如果艦載機性能不相上下,航母對戰取勝的關鍵在於艦載機數量和起飛速度,幾艘輕型航母對戰一艘重型航母不但沒有優勢可言,相反還在集體指揮和調度上處於劣勢,在動力和人員配備上形成了浪費,這也是美國這些年將航母越造越大的真正原因。


老兵帶我學軍武


自然是大型航母。

第一我們先來看什麼樣的航母稱為大型航母,按國際慣例,一般是排水量達到65000噸以上的航母為大型航母,而超過80000噸又稱為超級航母,比如遼寧艦,滿載排水量65000噸以上,就是一艘大型航母,又比如美國尼米茲級評論下來都在85000噸左右,福特級航母更是超過了100000噸,這些都是大型航母。而一般大型航母在不具備彈射器的情況下,可以起降推力25噸至30噸左右的戰鬥機,比如中國的j-15,一般可以搭載25架至40架不等。而美國航母由於具備彈射技術,所以除了更多戰鬥機之外還可以起降更大的預警機,運輸機,反潛機等

而小型航母一般以英國現代級航母為典型,普遍排水量不超過25000噸的為輕型航母,而這樣的航母通常無法起降常規戰鬥機,只能起降推力不超過15噸的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由於航母嬌小,一般只能搭載15架至25架不等的該型戰機,這極大限制了航母的制空權能力

第二由於噸位區別,發動機也不相同,航速也會有差距,比如遼寧艦可以達到30節航速,而皇家方舟號只有25節左右,這極大限制了航母的運動性和靈活性

第三大型航母除了艦載機之外,還具備自身防空反艦能力,以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為代表,當然其他航母雖然不像庫艦那樣,但同樣防空反艦能力強大,而小型航母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最後,以現代級航母和遼寧艦為例

即便現代級兩艘總共搭載30架f-35b,而遼寧艦滿載40架j-15,遼寧艦本身具備更強大的雷達,可以先敵發現,而j-15作戰半徑和載彈量要高於f-35b,即便敵方隱身能力突出,我們也可以突破敵方薄弱的防空網,直接打擊敵航母

而如果現代級面對的是福特號,基本上就是碾壓,甚至即便來五艘現代艦,也無濟於事


李時珍丶滴皮灬


如果一艘核動力先進技術航空母艦,打兩艘裝備落後核潛艇可以說吊打能贏,如果兩艘核潛艇裝備先進彈道導彈兩面夾擊核動力先進航空母艦發動突破戰術,一定在一瞬間消滅擊沉航空母艦,首先是平等戰術,誰先下手維就取到先決勝利條件,戰術裝備技術最重要,萬事齊備先下手為強。


我們是中國最幸福的人


看看赫魯曉夫統治下的蘇聯海軍,就是放棄建造大噸位艦船,反而建造大量小噸位艦船,結果呢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才意識大噸位艦船的重要性,最終還沒等到大噸位艦船服役,蘇聯這膄大船就翻了。


小穎說


肯定是大型航空母艦更有優勢,首先大型航母不是誰想造就能夠造出來的,越大型的航母對技術要求更高,目前世界上擁有大型航母的國家也只有美國,基本滿載都是超過10萬噸級別,越大的噸位所帶來的好處就是可以帶更多的戰鬥機,預警機,我們都知道航母的戰鬥力全部是靠艦載戰鬥機來實現的,所以大型航母優勢明顯 效率更高。


睿爸美食


各有各的優勢。真打起來誰勇猛誰戰勝誰,沒有什麼標準。


打莊子


肯定是大型航母,主要原因在於預警機的功能和功率可更早發現和鎖定對方,含潛艇,遇到福特級這樣的航母,6~8個小型航母完全不是對手,別人攻擊你時,你連對手在那裡都不清楚。


梅迪68933759


沒有這種對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