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相互保”變身“相互寶”,一字之差,差別到底有多大?

11月27日上午,螞蟻金服發佈公告稱,自當日中午12點起,相互保將升級為“相互寶”,定位為一款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

螞蟻金服的相互保自10月16日上線以來,用戶實現爆發式增長。

上線10天,加入人數已經高達1200多萬,遠遠超過其規則中產品終止的下限330萬;

上線不到兩個月,用戶量迅速突破2000萬人,相當於很多家小型保險公司一年的用戶量之和。

無疑,它創造了中國保險史上單品銷量的神話。

原來的相互保加入流程是這樣的▼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0元就能加入!

有人理賠才分攤!

最高享30萬保額!

只有在發生理賠時,才收取10%的管理費……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這麼“強大”的一款產品,剛剛上線42天,為啥又突然“升級”了呢?

關於此次升級的原因,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根據信美人壽同期發表的聲明,因為其受到監管部門約談並指其涉嫌違規,信美人壽不能再以“相互保”的名義繼續銷售其團體重症疾病保險。

這意味著,這款產品成為由螞蟻金服獨立運營的網絡互助計劃,而非由保險公司信美人壽承保的保險產品,其性質與現有的網絡互助如水滴籌等無異。

實際上,在相互保被約談的消息曝出之前,11月14日,京東金融與眾惠相互共同推出的“京東互保”剛剛上線兩天就悄然下架。而媒體報道稱,此次下架主要是因為該產品觸動了傳統保險公司的利益,受到各方投訴。

“相互保”變“相互寶”,涉及的三大升級是這樣的▼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此外,你比較好奇的幾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阿里“相互保”变身“相互宝”,一字之差,差别到底有多大?

不過,“保”變身“寶”,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這一字之差的背後,很多東西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差別可能非常大……

A、對於用戶而言,也許差別就是一張保單的事情,然而,就是這一張保單,對“相互保”和“相互寶”兩款產品的身份認定發生了質的變化!“相互保”是一款在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產品,而“互相寶”本質上則是一款普通的網絡互助產品!

B、所有備案的保險產品都有一個特點——剛性兌付!也就是說,不管發售這款產品的平臺未來怎麼樣了,一旦發生風險,保險互助基金會承諾對保險產品剛性兌付,而網絡互助產品完全沒有這方面的保障!也就是說,一旦發生風險,產品能不能兌現,全看平臺的“良心”了,當然,我們相信螞蟻金服的實力和“良心”!

C、任何一款保險產品的發售,都是經過精算師做過風險控制的,在整體的風險把控上完全比網絡互助產品能力更強!

D、保險產品的上面都有銀保監會的監管,各項條款都需要備案,更透明!而網絡互助產品的條款最終的解釋權在誰?

不過,創新的道路永遠不會一帆風順,我們相信未來互聯網保險一定會給我們提供更好、更合規的產品!

上游新聞綜合自21財聞匯、央視財經、第一財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