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小豬佩奇》跳泥坑門後,兒童到底該不該看《小豬佩奇》?

桔梗花如雨


我認為小豬佩奇是一部很好的動畫片,裡面的畫面唯美,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的態度溫和有禮,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另外孩子學豬叫跳泥坑是一種能讓孩子快樂的方式,為何要禁止呢。童年時期孩子特別善於模仿,可以學狗叫學貓叫,為啥學豬叫就十惡不赦了呢?還有跳泥坑的危害不就是會把衣服弄髒嗎,大人多洗幾次衣服跟孩子的快樂比起來算什麼呢?我們小時候誰沒有下雨天踩水坑呢,為啥長大了就忘記了當初單純美好的小快樂呢,還禁止孩子做,我認為不但不應該不讓孩子看,還應該跟孩子一起看,陪她共享童年單純的快樂,一聲豬叫一個泥坑就能讓孩子快樂好久,何樂而不為呢?


快樂帶娃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家已經看了一年半的小豬佩琦,這也是我和寶寶共同觀看的唯一一部動畫片,我認為這部動畫片超讚。我們家有小豬佩琦的全套繪本(英語原版有點難,買了等著以後看吧)很多劇中玩具。到底好在那些方面。

1、該片是一部科普性動畫。我在引導孩子的時候經常會用到裡面的劇情。例如:什麼是規則?(豬爺爺在遊樂場那集就講的很清楚,按照順序排隊)在劇院保持安靜,在幼兒園學會分享,等等。只要媽媽能夠耐心陪著孩子看,就會多了幾招生動施教的素材。不能因為學幾聲豬叫就抹殺所有好的東西。至於在泥坑裡跳來跳去,有什麼不好呢?這可是我家小壯最開心的時刻。(很多路人看了直搖頭,多髒的孩子?比起孩子的快樂,髒一點不算什麼)



2、該片色彩簡單,沒有過度的聲光電效果。我真希望中國學動漫的人學一下兒童教育知識,針對低齡兒童的節目,太多“閃爍”對孩子的視力和大腦都沒有好處,這也是我選擇讓孩子看佩琦的重要原因。


3、小豬佩琦是家庭教育的模版。有人說他們那麼輕鬆是因為他們沒有競爭不需要上早教,不用寫作業。其實劇中佩琦的年齡段就是幼兒園,我們也不需要給幼兒園的孩子太多壓力,我們是否給了孩子快樂的童年?我們是否可以像豬爸爸豬媽媽那樣情緒平和的陪伴孩子?我們多少家長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孩子呢?所以豬爸爸和豬媽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小豬佩琦是一部不錯的動畫片,爸爸媽媽們不妨坐下來陪孩子一起看看,然後陪孩子一起學學豬豬叫。


慧媽媽家庭教育


我覺得可以看,小豬佩奇的故事圍繞她與家人的愉快經歷,故事內容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揚傳統家庭觀念與友情,鼓勵小朋友們體驗生活。
故事的內容是好的,至於學豬叫,跳泥坑,家長可以引導,就是小孩不學豬叫,在家有時候好玩也會學其他的動物叫。


玩樂星球


跳泥坑,其實這算個事兒嗎?我覺得只要是小孩子,都對水,對泥巴,對大自然感興趣,其實這都不算是什麼吧。

我覺得只是大人們過於緊張了,其實像以前的孩子,像我們的父母小的時候沒有什麼玩具,也就是在外面玩土爬樹摔泥巴,天天一身髒兮兮的回來啊。

只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人們就開始無法接受孩子們去與自然的接觸。

《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其實我覺得非常的好。

豬爸爸和豬媽媽感情恩愛,對孩子也特別有耐心,而佩奇和喬治,又是一對特別可愛的小寶貝,總是有著各種稀奇古怪的主意,面對困難的時候也總是很樂觀,

我覺得這個動畫片比國內的那些什麼喜羊羊,熊出沒,不知道好多少倍。

我就奇怪了,為什麼大家不去抵制《喜羊羊和灰太狼》,不去抵制《熊出沒》之類這種垃圾動畫片,反而要去抵制《小豬佩奇》。

又有多少孩子,看了那些垃圾動畫片,用電鋸傷人,用平底鍋拍人,甚至把小朋友吊起來用火烤的,這些你都能忍受,反而也受不了一個孩子去跳泥坑!!!

我覺得《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完全的畫出了孩子應該有的天性,其實裡面有很多的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社交關係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木小暖同學


我很喜歡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經常是寶貝看了兩集跑掉了,我還在繼續看。



我喜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寶寶學會了很多名詞,新的表達方式,每一集都有新鮮故事,短小精幹,容易接受。

2. 豬媽媽是一個很棒的角色,懂得很多道理,會剋制情緒,有自己的事業,智商情商均在線,值得我學習。

3. 動畫片裡的很多規則在成人世界依然通用,陪著孩子看這部動畫片,學習到的東西可以延續很久。

4.通過觀看喬治和佩奇的成長獲得的經驗,讓我在照顧寶寶的各種變化中有心理準備。

5. 我更能理解寶寶爸爸了,畢竟別人家的爸爸(豬爸爸),也就是那樣😬️

其實我的寶寶對小豬佩奇並沒有多偏愛,但是我會有意識的讓她看一看,我一個成人都能學習到東西,別說小小的孩子啦。



至於學豬叫,跳泥坑,倒下開心大小等等,這些只是表達開心的方式,孩子們慢慢的就會明白動畫和現實的區別,但是在成長中多一些體驗有何不可呢😊。


我們的周邊


我女兒看的第一部動畫片就是《小豬佩奇》了,一度時期反覆的看,我也一起跟著看了好多遍。這個動畫片最適合3歲多的孩子看,每一集大概有5分鐘的時長,故事生動,語言風趣,同時科普了好多的知識,不明白為什麼要禁播呢?僅僅只是因為孩子學豬叫和跳泥坑了嗎?這個理由有些好笑和牽強吧?

跳泥坑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就是貪玩、好動,比如走在路上,平平的路不走,偏偏要上高爬低。逢到下雨天,專門揀水坑、泥坑去踩,我們小時候不都是這樣的嗎?那時候也沒看過什麼《小豬佩奇》之類的動畫片啊。而且我覺得讓孩子適當的踩踩水跳跳泥坑玩玩,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很有趣的啊。人家動畫片裡的豬豬踩泥坑時都強調要穿上靴子的,我們給孩子買雙雨靴,讓孩子適當的踩踩玩玩,不要那麼苛刻好吧。



孩子學豬哼哼叫好可愛

《小豬佩奇》裡邊的佩奇一家人,每吹說話時都要“哼哼”兩聲,聽起來十分有趣,也很經典。孩子們難免會模仿,學豬哼哼叫的樣子好可愛的呀。我們平時也會經常模仿好多動物的叫聲來跟孩子互動,難道學豬叫就不可以了嗎?



教孩子更懂禮貌更守規矩

《小豬佩奇》裡的每個小動物都很有禮貌,尊重長輩,家庭觀念強,在與長輩們的相處中十分融洽和諧,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少的東西,還有比如玩具的歸類整理,吃飯不能挑食,和小夥伴之間該如何禮貌相處等。



科普知識

這部動畫片中也有好些有關科學方面的內容,比如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星星,讓孩子知道了天王星、土星、北斗七星等,增加了天文知識;還有象消防知識的普及、醫學知識的普及等等,涉及面很廣,孩子從中受益不少。



總之,這是一部很優秀的動畫片,並沒有那麼令人不齒,我建議孩子們可以看一看。


青花欣悅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要過份放大其反面性,並且能用反面例子正確的引導孩子才是最好的方式。

哪位家長能說自己小時候不調皮,沒錯過錯事?

過去條件有限,凡事玩的花樣更多。掏鳥窩、抓知了、去河裡抓魚……誰能說這些不是壞事,誰能保證這就不危險。

很多事情就是孩子的天性,不是所有的不好的都是學來的,或者看著模仿來的。

那個小孩沒哭鬧過、沒扔過東西、沒打過人、沒吃飯的時候抓米飯玩……這些都是不好的事情,而且不學就會。

沒有做過壞事、沒有調皮搗蛋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只有好的壞的事情都嘗試過的童年,才是豐富多彩的。

我們的孩提時期是自由的,可以去田野到處瘋跑,去河邊玩耍捉泥鰍。現在的孩子麼,接觸最多的就是電子產品,看看動畫片,跳跳泥坑,沒啥大不了了,而且泥坑不是到處都有的。


我們家寶寶兩歲多,上個月最冷的那幾天下雨,一眨眼的功夫跟鄰居的小姐姐跑後院去跳泥坑去了。外面寒風刺骨,她們褲子都浸溼到膝蓋了,兩個人還玩的不亦樂乎,哈哈大笑。去把她弄回來的時候,真想揍一頓,因為擔心感冒,趕緊給她用熱水洗洗,換了衣服就過去了。

小豬佩奇裡,所謂的壞,都沒有越過道德底線,最多也是孩子調皮搗蛋的表現,沒必要小題大作。更不用盲目跟風,人云亦云,產生恐慌心理。

好的一面,可以學習借鑑。不好的一面,也可以作為反面教材,來引導孩子不要那麼做。


idan的青蛙媽媽


我覺得關鍵不是在泥坑,跳泥坑只是一個代表而已。在她們跳泥坑之前,豬媽媽已經提醒過要穿靴子,跳完後豬爸爸也提醒過她要洗乾淨,前有預防,後有處理結果。這是個完整的過程。

重點在於爸媽要教會寶寶分辨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重點是引導和對結果的處理。

作者:我與小情敵,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我與小情敵


可以的,小豬佩奇中跳泥坑是許多小孩會幹的事情根據佩奇的的做法告訴孩子就算要跳泥坑也要先穿雨。並且這是一篇帶有教育性的動畫片。孩子在看是可以分辨出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伊瑞娜


大多數兒童是喜歡看《小豬佩奇》,包括我,我覺得沒什麼,他們一家很有愛,很溫馨,是我心中理想的家庭關係,所以我家娃愛看,我就讓他們看,但看電視不能看太久,有時間限制,20分鐘,看久對眼睛不好,而不是因為內容不讓看喲。

兒童該不該看?沒什麼該不該的,想看就看,不是必須看應該看的,本身就是一個動畫片。

我覺得跳泥坑其實也沒什麼,只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跳跳摔倒,踩踩雨水,玩完後及時回家洗澡換衣服,防止著涼就好,現在的孩子玩的玩具太多了,親近大自然太少了,玩玩泥坑雨水,髒了洗洗就好。

學豬哼哼哼,我能說那豬發出的聲音本來就是那樣,他動畫片也沒錯,只是應實了,你可以指引孩子怎麼看,學什麼和不能學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